浅说中医模型之八卦

e
ephd
楼主 (文学城)

八卦是《易经》里面记载的符号,是《易经》的基本概念,它描述的是自然现象的动静状态。每個卦由三个爻yáo组成,共有2的三次方种组合,一共是八卦。8种符号,排列方式不一样,就是不同的八卦,而排列方式也并非随意的,例如最常见的两种八卦排列方式,便是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还有更多的排列方式,例如连山八卦,归藏八卦。

如此众多的八卦,到底和中医有什么关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当然首先必须弄清楚易经这个系统到底是用来干什么的。首先说《易经》这本书的成书时间大概是西周时期,而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成书时间大概是在西汉,比《易经》晚了近800年时间,所以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易经》并不是专门为中医量身打造的。

《易经》中的八最基本的符号可以代入不同的的意义,例如自然象征,家族关系,身体器官,方位等等。用于描述每个符号之间的关系和它们的演变过程,符号代入的内容虽然变化了,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没变,有了关系,就可以根据现在的状态推演将来的状态,这个就是《易经》存在的意义。所以可以说它是一本哲学著作,也可以说它是一本数学著作。

中医里面有一句话叫“ 中医不可不知易,易者不可不明医”,那中医到底看上了《易经》的什么特质呢。除了前面说的关系、演变过程的推演,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平衡。中医是平衡的医学,人体自然状态下的平衡一旦被打破人就会生病,而医者的任务就是重新恢复这个平衡,其实并不是去治疾病本身。

针灸中,很多系统采用的是先天八卦系统。看看上面先天八卦的图,任何两个相对的卦象一定是平衡的,也就是说阴爻和阳爻是相对的(例如乾卦的?,对着是坤卦的?)。任何有疼痛或者不适的地方被认为是阴阳互易了,想要变回来很简单,只需要在对应点上也做一下阴阳互易就可以了。例如周尔晋先生的的人体X型平衡自然疗法,和李柏松先生的八字治疗法采用的就是这个系统。

后天八卦和先天八卦不一样,除了整体平衡之外,它还描述了卦像之间周而复始的演变。所以八卦运用上,主要还是以后天八卦为主。我以陈照先生的《易理针灸学》为例来大致描述一下,后天八卦是如何被运用到中医里针灸上。

《易理针灸学》里12经和八卦的对应关系如下:

我们用不同的卦象来对应不同的经络,但是只有8个卦,所以有几个性质类似的脏腑就被对应到一个卦象上了,从理论上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模型,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已经足够好了。

临床上真正运用的时候我们用的其实是64卦,也就是说把两个八卦的卦象叠起来,这样就有了6个爻,6个爻比3个爻显然要更加精密一些,每个爻对应相应经络中的一个穴位,一般是五腧穴(这些穴位全部分布在手肘和膝盖以下),根据一定的规则来扎相应经络的相应的爻来改变身体的状态。

大概的治疗过程是这样的,首先是对比双手的脉象,脉象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左右手强弱就是阴阳,只要和正常脉象不一样,左右脉搏的搏动就不一样,我们就有了治疗的目标。例如左手肝脉明显强于右手,那么我们就需要工作在左边的肝经和右边的胆经来扎针来平衡身体中不一样的能量。至于扎那个穴位那取决于细微脉象的不同和病人的主诉来决定。

扎完针之后,再摸脉,双侧的脉搏应该马上发生变化,当变化平衡之后,拿掉针再摸脉。寻找新的不平衡,继续重复上面的过程,直到双手脉搏平衡和搏动正常。

八卦和脏腑的对应法则不止这一个,各种不同的系统各自对应的方式也不一样,但是总体来说使用原则都是一样的,运用八卦的平衡体系和变化原则来改变生病的身体的病态平衡,让身体重新回到我们希望的新的平衡上来,治疗一段时间之后当身体被推到了原始的平衡状态之后就康复了。

因为八卦的元素和12经络,五脏六腑的数量是不一样的,所以对应上面肯定是会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因此演变计算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些虚拟变量(dummy variables),就是推演出来的卦象有很多,但是并不是每个卦都对治疗有帮助,虽然按算法来说是有用的,但是实际上用起来并达不到我们期望的结果。但是总体来说,八卦在中医中的运用已经非常成熟和有效,是非常成功的模型之一。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浅说中医模型之五行 你到底要不要去网诊 信任就是一味药 歪打正着治咳嗽 想治长期便溏的,我支你们一招,不吃药不打针
吃与活
应该的是理论去符合实际,五行和八卦与中医的关系似乎正好反了,把的活动的生理病理硬往机械的理论上靠,靠不好就修修补补。正是

欲穿三寸履,痛苦七寸足

依仗裹脚布,美丽又幸福

e
ephd
这个是历史遗留问题啊

其实好使就行,12经络模型就是完全为人体设计的,用起来当然就更好。

比易经更强的模型目前还没有人定义出来,就先用着吧。

这个就和英语一样的,虽然很多毛病,记忆量也越来越大,但是能用,就用着吧,何况改变了之后以前的知识积累怎么办,几十年之后以前的历史著作就再也读不懂了,这样的代价更高,还不如就用着吧。

 

e
ephd
其实还有一点我没有说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科学模型都是在不断地修修补补中逐渐完善的,例如元素周期表,以前镧系和锕系是没有的,即便现在它也并不完美,例如铁和银的核外电子排列并非按照预设的排列方式来的,因此后来加上了一个最低能量原理让这个不按规矩的现实排列变得合理,这个就是一个模型的完善过程。

光的波粒二象性,量子力学对经典力学的补充等等的一切的一切其实都是在探索中不断完善。

中医的模型不过是在你学习之前就已经完成了这些修补,目前的模型是完善过的模型,已经趋近于完善。我要不说,你就不知道,这只不过是你没有学过而我学过的。

中医还有一个五运六气的模型呢,这个模型是反过来,把一个完美的模型给简陋化以达到某种目的,晚点说。

越王
e博兄,图怎么看不到?别人能看到吗?
e
ephd
刷新一下,我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国内可能看不了,因为图片我是上传到我的GOOGLE PHOTO上,但是国内好像也访问不了啊。

p
pickshell
我看不到第一张图,仅见这个。。


上次的贴里,图片也同样。

越王
我所有图看到的都是这个。去博客看了,也一样。
e
ephd
我找个其他地方放图好了
越王
英语这个比喻好。
越王
图可以直接paste在文章里的

我网上随便copy了一个就来了。

p
pickshell
博客里的更不能看,但凡遇有图的都是这个。
p
pickshell
图存电脑里,选“图片”嵌入就可以。
e
ephd
行,改过了
越王
谢谢!
l
lzh0007
收藏!
p
pickshell
谢谢。”浅说中医模型之五行“那贴里图还是看不到:)
e
ephd
也改过了
p
pickshell
改啦? ”浅说中医模型之五行”贴里图仍旧看不到哈
越王
是的,五行那篇里的图还是看不到。
e
ephd
我大概明白怎么回事了,晚点再改吧
越王
不急,不急,以后有时间再改

不改问题也不大,五行图网上容易找到,虽然不如你的贴切。

k
kai2002
这走上玄术的道路上去了,我对中医里玄的东西都是保留态度。玄的东西说重些,就是坑后学,把剩下的一些学中医有志之士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