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华法案,土豆惹的祸?

百里舟
楼主 (文学城)

排华法案,土豆惹的祸?

 

  排华法案记念曰,五月六日,马上就到了,有几句话想说。恰逢一个平台推出了AI,请大家试用。我顺手输入了“排华法案,爱尔兰人,土豆”三个词,AI很快就有了答复,先说这是一个funny combination, 然后洋洋洒洒地一大篇文章。

  根据AI的线索、我自己掌握的资料和理解,整理出了下面的故事。

  爱尔兰人是欧洲最早接受土豆的人。贫瘠的土地和多年的战争使他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土豆。土豆的引进彻底改变了爱尔兰农业的面貌。到18世纪末,土豆已成为爱尔兰的主要粮食作物,几乎所有的土地都种植了土豆。长期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随之而来的是人口剧增。

  爱尔兰人口1700年只有不到300万,1780年在400万上下,到1841年,人口激增到超过800万,翻了两倍还多。要知道,现在爱尔兰也只有大约700万人(包括了爱尔兰共和国和北爱尔兰)。

  然而,爱尔兰人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们把所有的食品安全都压在土豆上。

  1845年,爱尔兰土豆爆发严重的枯萎病,一种真菌灾害,可以使土豆变黑并在土里死亡。由于这种真菌的传播,全国各地的土豆都被瘟疫毁灭,引发了爱尔兰连续数年的大饥荒。

  科学家后来称之为“土豆晚疫病”,它是由致病疫霉引起的一种疾病。致病疫霉是一种由空气传播的真菌,英格兰南部吹来的风将这种真菌带到了都柏林的乡村。孢子落在健康的土豆植株的叶子上,受到感染的叶子会为真菌生长提供营养,真菌迅速繁殖,然后被凉爽的微风带到周围植物的叶子上,很快整片田野就都染病了。在理想的潮湿条件下,一株受到感染的土豆植株可以在几天内感染数千株土豆。

染病后腐烂的土豆

  在土豆的发源地,印第安人经过长期摸索,发现在同一块地里种植不同种类的土豆,可以避免病虫害。但是,为了增加土豆的产量,爱尔兰人只播种产量最高的品种。正是由于他们对单一品种的过度依赖,他们的土豆在遇到病虫害时毫无抵抗力,被彻底毁灭了。

一家爱尔兰农户绝望地发现他们储藏的土豆都烂了

  爱尔兰人试过向英国政府求助,然而英国的政府官员和贵族选择冷眼旁观,他们认为爱尔兰的粮食短缺问题应该可以自行解决。不少英格兰教会人士甚至认为这场疫病是天赐的“福气” ,是一个改造爱尔兰的良机,可以结束他们因为过度依赖土豆而制造的贫困陷阱。不仅如此,他们还把爱尔兰境内的其他谷物,比如小麦、大麦、燕麦等出口到英格兰,导致爱尔兰的饥荒问题更加严重了。

  随着食物链几近崩溃,大约150万爱尔兰人死于饥饿。

都柏林的大饥荒纪念雕像

  大批爱尔兰人选择逃离家乡,远渡重洋。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爱尔兰移民人数迅速增多,单单美国就接受了将近100万爱尔兰移民。在那几年,移民几乎成了爱尔兰年轻人的“成人礼”——年轻力壮的人会先离开,然后寄钱回来,帮助其他家庭成员逃离贫穷和饥饿。

  马铃薯饥荒引发的世纪大迁徙不仅改变了爱尔兰和美国的人口分布结构,而且对爱尔兰和美国的社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时爱尔兰人的社会地位并不比华人高,是其他白人群体欺侮、鄙视和嘲讽的对象。

爱尔兰人被视为与其他民族有别的“麻烦制造者“                        

  来到新大陆的尔兰人,从事的是最辛苦、最危险、收入最低的职业。当马克思说美国铁路的每根枕木下都躺着一个华人劳工的冤魂的时候,爱尔兰一位诗人也写下了类似的诗句,说枕木下躺着的是爱尔兰人的冤魂。总之,修铁路、挖矿山,这些别人都不屑于干的苦活累活危险活,爱尔兰人和华人是抢着干。

参与美国铁路建设的爱尔兰工人

  相比于华人,爱尔兰人有着天然的优势,那就是语言,虽然英裔人士常常挖苦土里土气的爱尔兰口音,但在交流上不存在障碍。爱尔兰人的另一个优势就是他们积极参加工会,组织政党,通过参政来增加自己的话语权,扩大影响,捍卫自己的权益。

  一般来说,互伤互害互卷都发生在同温层。如同乞丐不会嫉妒律师的收入,他憎恶的是另一个乞丐占了他的地盘,讨得比他多一点;妓女也不会嫉妒医生,她讨厌的是另一个更年轻更漂亮的妓女有更多的主顾。

  爱尔兰人把同处于社会最底层、而且更弱势的华人视为最大的威胁,在排华浪潮中,爱尔兰人一直是最坚定的急先锋,造谣中伤华人最卖力,推动立法最积极,欺侮打杀华人最猖狂。排华的第二股重要力量是工会,工会 指责华人抢了白人的工作,降低了他们的工资。最致命的,当然是煽动仇恨恐惧的政客和媒体。

一个白人妇女保护华人免受爱尔兰人袭击

  排华法案的出笼,不得不提到加州劳工党(Workingmen’s party of California)。该党的创始人兼党魁丹尼斯 科尔尼(Denis Kearney),是爱尔兰移民,该党的骨干分子中爱尔兰占了绝大多数,该党的口号就是:华人滚出去!丹尼斯·科尔尼作为党的领导人,是一位雄辩的演说家,非常具有煽动性,他的每次演讲,都以“无论发生什么,中国人都必须走”这句话结束。

爱尔兰裔的加州劳工党创始人和党魁丹尼斯·科尔尼

  爱尔兰人在排华事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扮演了可憎可恶的角色,加州政府和美国联邦政府都对排华法案进行了道歉,但北美的爱尔兰人对他们祖先的罪恶勾进行过反思吗?应该反思吗?爱尔兰人从最初的"贱民",成功地"洗白"上岸,成为白人主流的一支,是不是对我们也有所启迪呢?

蒙村绿帽子节游行

  1845年,一阵微风掠过英伦三岛,波澜不惊,却意示了三十多年后北美的几十万华人要遭遇无妄之灾,而且殃及几代人。这应该也算一种蝴蝶效应吧。

  排华法案是人推动的,是人主导的。人惹的祸,不能让土豆来背锅。我们在北美的华人,不要以为爱尔兰的土豆没有生病,就可以高枕无忧,直把杭州作汴州,就觉得排华法案之类的事情不会死灰复燃。谁知道,在地球的哪个角落,有一只蝴蝶正在扇动翅膀呢?

 

          写于2024-05-05 蒙村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排华法案,土豆惹的祸? 拾麦穗者说 闲话食物观 房市的春天: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 最高指示:不须放屁 (上)
O
Ownthought
西奥多·罗斯福(1858—1919)对于排华法案的看法

罗斯福总统在将排华法案永久化时发表这样的看法“中国人被排斥在美利坚之外,是因为美国的民众清晰地看到了中国人的存在,会对白人人种造成破坏。假如美利坚大陆还在贵族阶层的统治之下的话,中国移民就会像当时的黑奴贸易那样,得到寡头政府的支持和鼓励。而这在若干代后造成的结果,将会对白人种族更为致命。庆幸的是。民主用它那种族主义自私的敏锐知觉发现了种族的敌人,并将其排除在外,从而为白人种族保留下了这块全世界最好的土地。”

在分析美国排华的诸多理由中,“华人劳工威胁白人劳工的经济地位”一直被视为极其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数据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据美国官方统计,在1860年到1900年间,美国人口从3100万上升到7600万。其中,大约有1400万人是外来移民。然而,从1820年至1882年的60多年间,累计进入美国的华人加起来还不到30万;截至1882年,留居在美国的华人只有10多万人。

J
JSL2023
你是吃货的天花板:)现在全美柑橘类水果受害于黄龙病(HLB:), 但好像在病源地中国,这病没这么严重。
波粒子3
民主的暴力
J
JSL2023
老总统讲话直率:)
波粒子3
会讲人们爱听的故事
中间小谢
很好的資料,謝介绍。不過我是不太相信蝴蝶效应,因為如果是,那么整个世界都充满了蝴蝶效应
P
PingFanCQ
历史还在重演
金笔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饥饿,人们发现他们的后代可以长寿,这个影响可以传达两到三代。原因是epigenetic,精子DNA的甲基

精子DNA的甲基化造成的,这影响基因的表达可达几代。这也算是某种贡献吧。中国一九三四年和六十年代发生的饥荒应该也会有类似的影响。。。

d
dong140
谢谢分享有趣的历史
为人父
警世恒言。历史会一再重演。爱尔兰人不仅歧视华人,还歧视意大利人和犹太人。华人要想历史悲剧不重演,

只有多多移民,多生孩子,多参政才行。

美国老师
一个肯尼迪,一个拜登,应该还有
百里舟
不知道在美国还有多少人持这种观点。
百里舟
挨过饿的人,看到什么食物都是美食。像你这样,动手能力强,能自力更生的,才是吃货中的珍品。
百里舟
看被谁用,怎么用。
百里舟
这个词确实有滥用之嫌。

不知道可不可以这样理解:两个有关联的事物,从逻辑上看,可以分为相关性关系和因果性关系,因果性关系是纳入蝴蝶效应的必要条件。

百里舟
如此看来,我们挨饿了,倒是为子孙后代造福了。谢谢分享!
百里舟
谢谢来访,谢谢鼓励!
百里舟
好!多参政,多生娃,简单明了!
s
snowandlotus
都是土豆惹的祸,因为不会说话。爱尔兰人的成功复制不了,只能复制人家一年一度穿件绿衣服:)现在的政治正确

在大方面上能保护华人,但升学就是不利因素了,头疼啊

学习了,谢大才!

百里舟
里根总统!
百里舟
这个我会,我每年都会戴顶绿帽子在游行队伍里凑热闹。
J
JSL2023
我主要就是好吃,你是有文化内涵的吃:)
多城老农
还有来自最底层的“黑帮”。
有言
拼多多。-:)
有言
赞!百里兄功夫好文好知识。谢谢分享!还真是土豆惹得祸,据说中国人口暴涨也因它。-:)
百里舟
我们乡下人,能吃饱饭,混个肚儿圆,就很感恩了,那有资格奢谈文化呀!
百里舟
老兄既有言,也有墨!
百里舟
看电影《Irishman》,美国的爱尔兰黑帮也很厉害的。
百里舟
谢有言兄的鼓励!土豆传到欧亚大陆,是欧亚人口大爆炸的重要推手。有人说,土豆是人类的大救星。
J
JSL2023
刚查了一下,土豆亩产接近万斤。看来老钱估算能力还不错:)

https://www.dingbian.gov.cn/Html/Intro/10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