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因为嫌孩子做题速度慢,我生气就给甩出一句,“不是这块料,最好就别学了,浪费时间。”
男娃使劲虐;女娃娃不能这样.
我记得看过一个育儿的video,说得是父母偶尔对孩子说重话不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要对人性的坚强有信心),但需要母亲(我记得很清楚video里说的是母亲)及时的去抚慰和修复孩子内心的小伤口。
我出去走了一圈,回来给每道题设了个时间,自己想10-15分钟,然后给Hint接着做。
其实后来我还是很生气,那些我觉得娃应该自己能做出来,如果她自己做不出来,我看着还是气不顺。
打一顿,别往狠了打,别打脸就行
我在想究竟怎么办,想到几种做法。
1 继续修行,做到对孩子真的无欲无求
2 降低对孩子的expectation
3 不管了,眼不见,心不烦
4 提高自己的情商,生气但表面让孩子看不出来
都不容易。1,4对我的要求太高了,2,3可行性稍微大一些。
我跟孩子们一直强调身心健康永远要放在第一位,先保证吃好喝好睡好,然后才讨论学习课外活动这些"身外之物"
有个当皇帝的爸, 有军师诸葛亮。她好吃好喝好玩就行了。
我骂她阿Q,她问阿Q是什么, 解释后,她也说当阿Q挺好的。
似乎无论怎么骂她,她都无所谓。
我小时候, 我妈打骂我, 我都会哭, 虽然从不记在心里。
这老三整个儿嬉皮笑脸,一点办法都没有。
拿回考卷, 数学0 分, 语文20 分
我会说, 宝贝啊, 你语文比数学好哎
LOL
我说, 这脸皮没法更厚了
娃打游戏,把他房间的电闸拔了,消停了. 一晚上没电,摸黑睡觉
娃感觉糟糕时,要先说具有同情心同理心的话。让娃感到爱。推娃需要正面推。激发娃本身的动力和热爱,娃会自推。高敏娃是很bright的,就是脆弱,容易受伤。家长说话要有意识。
对自己喜欢的事情非常执着自推(还会推我们),情商比较高善于跟人交流,给人送礼物也能送到人的心上(因为他会花时间和心思去琢磨对方喜欢什么),但是跟他说话要非常小心,一不留神人家就躲到自己房间去哭了,跟哥哥比是两种个性。
家长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不是发泄情绪
就是所谓的assertive communication
兜住小孩的情绪,而不是相反。女儿初高中乃至大学阶段,这个方面我一直在纠正我老公。好像有效。现在我老公和儿子互动融洽。也许是因为他们同性,理解容易。当年我女儿曾经一度不理睬爸爸,因为我老公把他和女儿辈分颠倒了,他期待女儿兜住他的情绪发泄。既不解决问题,又伤害了亲子关系。可能很多中国家长都容易犯这个错误 - 要镇住不顺从的小孩。后果可能是很严重的。
只是因为嫌孩子做题速度慢,我生气就给甩出一句,“不是这块料,最好就别学了,浪费时间。”
男娃使劲虐;女娃娃不能这样.
我记得看过一个育儿的video,说得是父母偶尔对孩子说重话不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要对人性的坚强有信心),但需要母亲(我记得很清楚video里说的是母亲
)及时的去抚慰和修复孩子内心的小伤口。
我出去走了一圈,回来给每道题设了个时间,自己想10-15分钟,然后给Hint接着做。
其实后来我还是很生气,那些我觉得娃应该自己能做出来,如果她自己做不出来,我看着还是气不顺。
打一顿,别往狠了打,别打脸就行
我在想究竟怎么办,想到几种做法。
1 继续修行,做到对孩子真的无欲无求
2 降低对孩子的expectation
3 不管了,眼不见,心不烦
4 提高自己的情商,生气但表面让孩子看不出来
都不容易。1,4对我的要求太高了,2,3可行性稍微大一些。
我跟孩子们一直强调身心健康永远要放在第一位,先保证吃好喝好睡好,然后才讨论学习课外活动这些"身外之物"
有个当皇帝的爸, 有军师诸葛亮。她好吃好喝好玩就行了。
我骂她阿Q,她问阿Q是什么, 解释后,她也说当阿Q挺好的。
似乎无论怎么骂她,她都无所谓。
我小时候, 我妈打骂我, 我都会哭, 虽然从不记在心里。
这老三整个儿嬉皮笑脸,一点办法都没有。
拿回考卷, 数学0 分, 语文20 分
我会说, 宝贝啊, 你语文比数学好哎
LOL
我说, 这脸皮没法更厚了
娃打游戏,把他房间的电闸拔了,消停了. 一晚上没电,摸黑睡觉
娃感觉糟糕时,要先说具有同情心同理心的话。让娃感到爱。推娃需要正面推。激发娃本身的动力和热爱,娃会自推。高敏娃是很bright的,就是脆弱,容易受伤。家长说话要有意识。
对自己喜欢的事情非常执着自推(还会推我们),情商比较高善于跟人交流,给人送礼物也能送到人的心上(因为他会花时间和心思去琢磨对方喜欢什么),但是跟他说话要非常小心,一不留神人家就躲到自己房间去哭了,跟哥哥比是两种个性。
家长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不是发泄情绪
就是所谓的assertive communication
兜住小孩的情绪,而不是相反。女儿初高中乃至大学阶段,这个方面我一直在纠正我老公。好像有效。现在我老公和儿子互动融洽。也许是因为他们同性,理解容易。当年我女儿曾经一度不理睬爸爸,因为我老公把他和女儿辈分颠倒了,他期待女儿兜住他的情绪发泄。既不解决问题,又伤害了亲子关系。可能很多中国家长都容易犯这个错误 - 要镇住不顺从的小孩。后果可能是很严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