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历史:《沁园春》风波,蒋公能不能弄拙成巧

s
stonebench
楼主 (文学城)

见了《沁园春》,据说蒋公意难平,有说要求批判的,有说要求压倒的,总之就是在思想阵地上发起反攻。

产生这种想法本身就落了下风。

画面感就是:蒋被沁园春的强大气场给罩住了,开始挣扎,要打破这个气场。

道理上呢?就是沁园春小看历代帝王,为啥就一定是自大、自己有帝王思想,而不能是称赞伟大的新文化,伟大的西方来的科学、民主呢?

完全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啊。

但是蒋公显然上心了。

他闹心,因为他有这个修养,有个素质,有这个心思。

有这个心,上这条道。

落下风就是自然的事了。

组织一大堆文章也好,诗词也好,不外是“山大王自不量力,不能当帝王”。言下之意呢?蒋公才能。

所以说,蒋一上心一较劲就输了。

能不能换个思路呢?

我觉得有可能。

比如,不组织批判,而是组织附和,就是带风向。

哎呀,毛说得对,说得好。今天的民主和平才是时代风流,毛公有心,蒋某有意,你把政权和军队交出来吧。。。。。

事情说不定就这样成了。

今天也就没有那么多酸菜粉一听到客观评价就酸洪暴发了。

唉,蒋公不给力,粉心不得安啊。

 

 

 

 

 

 

紅塵
蒋公输在政权腐败, 失民心, 而非输在能力或文才。几个家族控制了大多数社会财富, 民不聊生
s
stonebench
真有能力,腐败也能收拾,说来话长,拖三年再打,说不定蒋就成了。
为人父
因为老蒋帝王思想重,所以他才会有此联想。这也是他内心的投射。
s
stonebench
蒋公热心圣贤之学,

可惜见识不够,没到活泼自如境地。

网上传他日记,多是哎呀今天又动心了下次不了。

中间小谢
毛的詩詞很不怎麽樣,不值得去比一比什麽的。雙方就不要庸人自扰了。

Years back, I admired Mao for a while too, but even then I never thought his poems were good. The imageries lack dynamics.  They are like big billboards that don't connect well. So called 氣勢胸襟 isn't that special either. I could write like this if I like to.

His calligraphy is better. More mature and consistent.

中间小谢
毛堅持了中國的獨立,蔣領导了抗戰堅持到最後勝利,都是有功之人。中國歷史是一個整體。

近代史尤其如此。

s
stonebench
小谢你严肃点儿

这是假设历史,重新设计。

跟你觉得诗词好坏没有啥直接关联。

唯一有关的是毛公写诗了,蒋公上头了。

紅塵
你说的也在情理之中。但如果没有ww2日本侵华, 结局可能不一样。 天意
s
snowandlotus
小谢你放松点儿

我就觉得毛的字没他的诗词好

方外居士
小谢立中间
方外居士
另一个有趣的事实:共党经历十年的严酷的战争锻炼了极强的险恶环境下的生存能力,这种能力让其在日本人的占领区能够生存并发展。
有言
嗯,是。继之也利于国共内战在这些地区取得优势。-:)
F
FarewellDonkey18
一帮政治经济军事都不懂的,才好谈诗词。毛用诗词做统战工作,统战那些无能却又占据高位的有人脉有影响力的老东西。。。
方外居士
站在上帝的视角,还有很多这类的例子。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中间小谢
哈,這個跟我上面說的有個偶合的地方:

 

"Billboards"

 

 

 

 

 

紅塵
2万5千里长征(逃亡追杀), 可算为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s
stonebench
蒋公倒霉就倒霉在思想陈旧,被毛拿捏得死死的。连鸿门宴的老把戏都演不好。
s
stonebench
硬是在伪君子和真小人之间摆出一席之地,把自己放了进去。君子不彻底,小人也不彻底,断送了党国,成就了

党国粉心中永远的痛

方外居士
张学良曾感叹:自己也带过兵,知道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能把队伍带岀来是多么不容易。一般人带的队伍早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