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劝圣人的代言人:进出华夏无需你迎送。
从我们用脚投票的那一刻,我们已经不是中国人了(从国籍意义上),虽然在外表上,血液里我们仍然是Chinese, 而我们的下一代,则完完全全是一个香蕉人。但作为华夏后裔,我们认同中华文化。
不过正如网友说的,认同一种文化并不意味着非要喜欢更非全盘接受。
曾经带着香蕉人与朋友吃饭,埋单的时候大家抢来抢去,争着做雷锋。香蕉人不解:爸,叔叔请客,他要付就让他付,这样大声喧闹多不好啊!
香蕉人说的没错,和老外同事吃饭轻松的多,谁要请客,说一句三克油,说好狗达奇,就个人自掏腰包。简单轻松,没那么多的劳什子和心机。
去华人超市买西瓜,回来准备切,揭开贴在瓜皮上的一块圆形标签,发现那里已经发黑腐烂了。有次同一家超市买排骨,包装外看着不错,结果压在下面的肉已经变质发臭了。后来一位在店里打工的朋友告知:我们老板可抠门了,过期的食品从来不扔,换一个标签继续卖!
从此,除了买蔬菜豆腐,再也不去华人超市。
由此延伸,找工作,绝不给华人老板打工;
做装修,花园,水暖等能找老外不找华人(个人感觉,东欧移民干活不错)
房屋买卖,不找华人经纪
出国后,基本没有看过简体字小说
拒绝看大陆电视剧和电影
……
个中缘由,你应该懂的。
平日里,还是喜欢和说同一种语言的朋友聚会,一起包饺子,一起侃大山。想家了,带上媳妇儿,带上孩子,常回家看看。
那,我还是中国人吗?
那如果是中国人呢?她一脸欲言又止:这是可以说得吗?这算racism吧?
不看简体字小说,拒绝看大陆电视剧和电影,不等于“不当中国人”“与中国文化切割”
否則,就像把青春期因得不到的戀情而産生的煩惱帶進中年,從而耽误一生。
中國文化(無論帖子中所言能代表多少中國文化,甚至僅僅"中國文化"這個概念)如果長年帶來煩惱和痛苦,那么就應放棄它。這跟它本身是否美好已無關了。没有什麽比生命的體驗本身更重要。
連我這麽認同和喜愛中國文化的人也這麽說,大家實在不必有心理負擔。
双标应用自如,学校里教的。
这些人,抄一战德国人,二战日本皇民的旧作业而不自知。
和被当年赶出紫禁城的大清遗老遗少差不多,基本就是被遗弃被边缘化的两面人。
辩不过就丢怨妇腔,“别跟我的贴,我有洁癖”。
还答什么答。深受刺激,自知语言能力差,于是与您表妹一样,不上中文网站,不看中文书籍,不说中文。当时人们的评论是:中国人不说中国话,装什么装。没人跟我玩儿,只有当独行侠或找非中国同学玩儿,于是大家又说,不说中国话就了不起了?
在考试及格和讨好毫不相关的人之间,选择考试及格。后来英语可以沟通自如了,跑到文学城来灌水恢复中文水平。那些从前不跟我玩儿的人们开始说,你看谁谁谁,英文说得真好,要不做管理,管美国白人呢。
在美国,英语好了,沟通好了,自然职场有晋升。美国白人也是人,管美国白人不是什么本事。说什么语言,与是什么人无关。
当农民工是厉害的。
(发自我的文学城离线浏览器)
其实英文说的真好的话,母语能力也不会差了。我表妹没来美国时因为考托福就不怎么看中文书了,那时她说话就时常冒出英文词了。她和你的情况不一样,她对中国的事情没兴趣。
奉劝圣人的代言人:进出华夏无需你迎送。
从我们用脚投票的那一刻,我们已经不是中国人了(从国籍意义上),虽然在外表上,血液里我们仍然是Chinese, 而我们的下一代,则完完全全是一个香蕉人。但作为华夏后裔,我们认同中华文化。
不过正如网友说的,认同一种文化并不意味着非要喜欢更非全盘接受。
曾经带着香蕉人与朋友吃饭,埋单的时候大家抢来抢去,争着做雷锋。香蕉人不解:爸,叔叔请客,他要付就让他付,这样大声喧闹多不好啊!
香蕉人说的没错,和老外同事吃饭轻松的多,谁要请客,说一句三克油,说好狗达奇,就个人自掏腰包。简单轻松,没那么多的劳什子和心机。
去华人超市买西瓜,回来准备切,揭开贴在瓜皮上的一块圆形标签,发现那里已经发黑腐烂了。有次同一家超市买排骨,包装外看着不错,结果压在下面的肉已经变质发臭了。后来一位在店里打工的朋友告知:我们老板可抠门了,过期的食品从来不扔,换一个标签继续卖!
从此,除了买蔬菜豆腐,再也不去华人超市。
由此延伸,找工作,绝不给华人老板打工;
做装修,花园,水暖等能找老外不找华人(个人感觉,东欧移民干活不错)
房屋买卖,不找华人经纪
出国后,基本没有看过简体字小说
拒绝看大陆电视剧和电影
……
个中缘由,你应该懂的。
平日里,还是喜欢和说同一种语言的朋友聚会,一起包饺子,一起侃大山。想家了,带上媳妇儿,带上孩子,常回家看看。
那,我还是中国人吗?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我是如何“不当中国人”“与中国文化切割”的? 对中西传统的思考 你真的认同中华传统文化吗? 读帖有感 读帖有感
那如果是中国人呢?她一脸欲言又止:这是可以说得吗?这算racism吧?
不看简体字小说,拒绝看大陆电视剧和电影,不等于“不当中国人”“与中国文化切割”
否則,就像把青春期因得不到的戀情而産生的煩惱帶進中年,從而耽误一生。
中國文化(無論帖子中所言能代表多少中國文化,甚至僅僅"中國文化"這個概念)如果長年帶來煩惱和痛苦,那么就應放棄它。這跟它本身是否美好已無關了。没有什麽比生命的體驗本身更重要。
連我這麽認同和喜愛中國文化的人也這麽說,大家實在不必有心理負擔。
双标应用自如,学校里教的。
这些人,抄一战德国人,二战日本皇民的旧作业而不自知。
和被当年赶出紫禁城的大清遗老遗少差不多,基本就是被遗弃被边缘化的两面人。
辩不过就丢怨妇腔,“别跟我的贴,我有洁癖”。
还答什么答。深受刺激,自知语言能力差,于是与您表妹一样,不上中文网站,不看中文书籍,不说中文。当时人们的评论是:中国人不说中国话,装什么装。没人跟我玩儿,只有当独行侠或找非中国同学玩儿,于是大家又说,不说中国话就了不起了?
在考试及格和讨好毫不相关的人之间,选择考试及格。后来英语可以沟通自如了,跑到文学城来灌水恢复中文水平。那些从前不跟我玩儿的人们开始说,你看谁谁谁,英文说得真好,要不做管理,管美国白人呢。
在美国,英语好了,沟通好了,自然职场有晋升。美国白人也是人,管美国白人不是什么本事。说什么语言,与是什么人无关。
当农民工是厉害的。
(发自我的文学城离线浏览器)
其实英文说的真好的话,母语能力也不会差了。我表妹没来美国时因为考托福就不怎么看中文书了,那时她说话就时常冒出英文词了。她和你的情况不一样,她对中国的事情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