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风坛是海外游子们交流旅游经验 的主要场所,相当热闹。比如我们全家第一次去欧洲并自驾三周的计划,就绝大部分取自于风坛,整个行程当然也都是循着坛子里的先行者们的轱辘印走的啦。 那时给我们巨量帮助的大咖之一,量子,如今依然活跃在风坛上;那时热情为大家服务的版主之一,嘉陵子,却已然离我们而去了。这里且默哀三十秒,为好人嘉班 。。。 那次学来的游欧洲的经验,受用了十来年。但是今夏开始做中亚的旅行计划时,忽然发现不够用了。于是就又来风坛学习。其中重点参照的,是唐班的心得,因为他在中亚河中地区的路线、时间,与我们的最接近;更因为他的帖子里不仅有对在各个城市停多久的建议,而且对各处旅游点也都做了从一星到三星的评级,为我们这种靠抄作业为生的,提供了巨大便利。愚钝如我,读了唐班的帖子后,居然还有不明就里之处,以至于临出门前,还又不揣冒昧地送QQH过去打搅,也都得到到了及时完整的答复,感谢! 当然最好的感谢方法,还是把自己的经历,都码成字贴出来,回馈咱们这社群 。那年第一次去欧洲,回来之后,便是这么做的 ---- 在风坛絮絮叨叨地贴了个近20篇的系列。不过现在回头看,比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到今天可能还稍微有些参考价值的,也只有那写在最前面的攻略篇了。所以,根据这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这个中亚系列,也以攻略开始。 1. 行程概览 地理上的中亚泛指前苏联的五个斯坦国 (有人也会把新疆的一部分算在其中),加在一起面积比印度还大。这样广袤的土地上,人文和自然景观都非常丰富。咱们只有短短的2周半假期,唯一的选择就是根据唐班等前人的经验,择其要而打卡之。 打卡的重点,是中亚的阿姆、锡尔“两河流域”,所谓“河中”地区(Transoxiana)。它主要在乌兹别克境内,也包括哈萨克西南及塔吉克的一部分。下两图显示了 咱们的行程并列出了经停的城市: 2. 国际航程 跟10多年前写上篇攻略时比,现在订机票的网站多了不少,寻找从旧金山到乌兹别克首都塔什干的机票要容易得多了。这两地间并无直达航班,转机点主要是迪拜和伊斯坦布尔。但出人意料的是,居然有一经停韩国首尔的选择,不仅价格最好,而且还有一整个白天的停留时间,正好能让还未去过韩国的我们做个首尔一日游,于是就毫不犹豫地选了这条线。回程则是从哈萨克的阿拉木图,经迪拜到旧金山。这样来去一趟,实打实地绕着地球飞了一整圈,在我们的旅行史上,也算是创了个记录了。 不过,问题来了:迪拜、伊斯坦布尔本身就是扼国际航路要冲的大空港,不仅地理上与中亚毗邻,而且文化上跟中亚都同属伊斯兰世界,它们与中亚各地之间航线频繁,实属自然;但地处万里之遥的亚洲大陆尽头,文化上与中亚也浑身不搭界的首尔,却为什么会开通这许多直达那里的航线呢?真有点儿让人看不懂了。 不懂就学的结果,是了解到了一段心酸的历史: 沙俄从大清手上掠走的外东北大地上,居住着不少朝鲜族人。三十年代苏联与日本交恶,斯大林大手一挥,贝利亚立马跟上,弄了一百多列火车,把其远东土地上的鲜族人口,一说有17万余,连根拔起,强迫运往苏联的中亚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理由很简单粗暴:朝鲜是日本殖民地,那么住在苏联境内的鲜族人就有可能充当日本的奸细内应,必须弄走。 后世把斯大林的这一举动,定义为民族清洗或种族灭绝。因为被强制迁离故土,打包慢递到陌生的地方的这群人,不仅在漫长艰难的过程中死伤无数;劫后余生的,也都在往后的岁月中,被吸收同化,失去了大部分自己的民族特点。四到五代之后,从语言文化这些“软件”上看,已基本成了中亚本地人了。 不过肤色长相这些硬件特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却不可能消失。更何况,血毕竟浓于水。鲜族人被迫在中亚开枝散叶的悲痛历史,却造成了今天乌兹别克跟韩国之间的紧密关系。这种关系的小表现之一,就是这两国间,有着一般相隔万里的这般样大小的国度之间,不太会有的频繁直航线路。 如此,我们便在这个发生于近九十年前的悲惨历史事件的余荫中,第一次走进了首尔,来了个匆匆数小时的走马观花行... ... 从首尔起飞后要穿过整个中国北方,这是我生平首次过国门而不入。可惜一路天气不好,没机会端详故国大好河山。用手机随便拍了些照片,回来一看居然都有GPS数据,可以在地图上找到位置,比如下面这张就在密云水库南缘上空。 这张是天山脚下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的绿洲 这张是吉尔吉斯坦境内的天山雪峰 3. 本地交通 我们大都通过雇司机包车游走于城市之间。这样做的好处是比较自由,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去最多的地方。当然,中亚尤其是乌兹别克物价较低,也是能这么相对“奢侈”旅行的一个重要条件。 长距离的车都是跟所住旅馆包的,虽然价格未必最便宜,但特别方便可靠。市区内打车,则用俄国人开发的Yandex GO App. 这玩意儿在中亚,有点象Uber在北美的地位,很好用,强烈推荐。 除却App,车站机场,边界口岸外,都会有很多“黑车”,据说更便宜,不过我们没试过。 乌兹别克的心脏地带,从塔什干到布哈拉之间,有600公里高铁。我们只乘坐了从撒马尔罕到布哈拉之间的那段,很舒服快捷。不过那天的行程因一连串意外而耽搁,以至于在赶到站台,手触摸到漂亮光洁的车厢外壁的一瞬间,却眼睁睁地看着那自动车门在眼前关了起来。。。 如电影镜头般戏剧化,相当刺激。详情容后细述。 高铁的票可以在网上买,很方便,但经常在很多天前就会卖完,所以要尽量早订。 安全起见, 刚开始还给包的车拍个牌照。后来也没坚持,主要是我们接触的乌兹别克人都很可信,那地方也特别安全,没几天就解除了我们的“警惕性” :-) 4. 住宿 十多年前写的那攻略,在住宿上花了大量笔墨。主要还是因为那时虽然Airbnb,Booking.com和VRBO这些网站都已有了,但它们覆盖的面还不够广,可靠性也稍欠缺些,以至于我们一路上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在找住处上。现如今,偏远如塔吉克斯坦大山里的农家小旅舍,都可以很容易地在网上订到,再加上我们去的六月份是旅游淡季,所以价格便宜,选择很多,想住哪儿都能订到理想的旅馆,是一次很少有的基本实现了“住宿自由”的体验。 不仅如此,所住的旅馆,要么本身就漂亮得成了一种风景,要么就是个能看得见漂亮风景的地方,当然也不乏两者兼备的情形。下面就是些例子: 塔什干的旅馆有个非常精致的小庭院,里里外外满是浓郁的伊斯兰风,把第一次访问穆斯林国家的我们看得目瞪口呆:-)。我们一直认为这旅馆本身就是塔什干一景,值得单独为她做一帖。 撒马尔罕,客栈和附属的餐厅与撒城最震慑人心的景点,比比卡利姆大清真寺遗址,仅一墙之隔,是观景尤其是体会大清真寺那磅礴气派的最佳地点。 旅舍是女儿在网上订的,我们对它一无所知。那天懵里懵懂地推着行李厢走进小院,扑面就是下面这景,直接把俺惊了一趔趄:-)(就是看傻了眼,脚下踩空了一级台阶的意思啦:-)) 彭吉肯特,住了幢大楼,目测是城里最高的之一,也是此行住过的唯一一家现代旅馆 布哈拉,小旅舍在老城边上,餐厅和天井都比较有特色 希瓦,住在了古城里的一个小旅馆,它的前后各层露台,都是无敌的观景点,平 躺着就把希瓦城有名的美景都一网打尽喽 阿拉木图,住了个 深藏在现代 居民楼里的AirBnB公寓,不仅宽敞高大,而且开窗见山,可以一览阿拉木图最美的天际线 5. 其他 1)付账问题: 可以拿信用卡付账的地方不少,但是没有现金却也是行不通的。乌兹别克货币叫索姆,与美元的兑换率是1:125000上下。纸币再薄,面值再大,不过整个千百万元在手时,也还是很不方便滴。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是经常去ATM取款。所以出发前弄好一张不收ATM fee,同时也没有海外交易费(Foreign Transaction Fees)的银行卡,就变得很重要了。CapitalOne和CharlesSchwab都有这类账户和服务。 至于信用卡,当然也得整个不收海外交易费的,比如咱们老中用的很多的Citi Costco信用卡就成。 2)手机问题: 这个十多年前写攻略也费了不少口舌,而现在则很方便了。除却各自手机服务商的海外计划可选外,网上也能买到更便宜的适合在中亚用的eSim. 我们用的是这家 https://mobimatter.com/ ,不过选择很多,google一下就成。 3)语言问题: 此行所到之处,尽皆苏联旧地,俄罗斯帝国的俄语仍然放之四海皆管用。游客多的地方,大些的城市里,英文也讲得通。实在不行,打开谷歌翻译软件或者干脆打手势,都能解决问题。因为同行的女儿会俄语,我们只要跟她在一起时,都没太操心语言的事儿。:-) 关于语言,在乌兹别克,还不止一次碰到了人们听到我们讲英文,跑来要跟我们练英文口语的情景。让人想起八十年代的中国,各个城市的英语角围着老外练英文的人群来。只不过如今角色互换,我们成了“老外” ,不免生出恍如隔世的感慨! 4)签证问题: 如果有美国护照,塔吉克哈萨克都无需签证。年龄不满55岁的,进乌兹别克需要签证,但可以网上签,很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象我们这样,游览乌兹别克期间还到塔吉克去转了一圈的,必须申请多次入境的签证。 https://e-visa.gov.uz/application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简单说,小时候上了两年乌克兰人办的Daycare, 以后一直没丢下。想去俄国去不成,就上中亚来练了。
在撒马尔罕那家餐厅看着有点眼熟,觉得我们可能在那家吃过饭。
希瓦的露台看着也眼熟。我们住的那家也有露台。
从布哈拉到撒马尔罕我们住的火车,体验还不错
难怪俄罗斯在国际上真的很不受待见。历史上干的坏事太多了,不提西伯立亚和海参崴了,连血浓于水的兄弟乌克兰最后都要跟它兵戎相见。相信下次再解体时周围国家还都会踩上一脚。另一个残暴的就是奥斯曼帝国,曾经被它统治的地方最后都成了仇敌。 这点不得不佩服英国人的手腕,前英国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独立后都跟其关系相对不错。甚至还有独立后怀念殖民时期的生活。
这些朝鲜人很能念书。所以后来乌孜别克的科学很发达,乌孜别克物理学报跟JETP(苏联实验和理论物理期刊)一样是美国大学图书馆要订的。
马克思老是说资本家如何如何,其实资本家总体来说是不会把工人逼死的。倒不是资本家有多么人道。而是,作为理性人,最优的解一定不是让工人996劳累死。
相反,工人就像厂里面的机床,也得经常上油,保养。
而且,有长远眼光的资本家(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政体),也不会让工人成为‘我们是最后一代’。那样的话资本家的儿辈孙辈就会喝西北风了。
而斯大林这样的,不会把自己的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那种,他才不Care。‘我死之后,那怕洪水滔天。’
那时上海有英国人。到苏州就没有啥英国人了。 苏州到上海就50来Miles
从前,风坛是海外游子们交流旅游经验
的主要场所,相当热闹。比如我们全家第一次去欧洲并自驾三周的计划,就绝大部分取自于风坛,整个行程当然也都是循着坛子里的先行者们的轱辘印走的啦。
那时给我们巨量帮助的大咖之一,量子,如今依然活跃在风坛上;那时热情为大家服务的版主之一,嘉陵子,却已然离我们而去了。这里且默哀三十秒,为好人嘉班 。。。
那次学来的游欧洲的经验,受用了十来年。但是今夏开始做中亚的旅行计划时,忽然发现不够用了。于是就又来风坛学习。其中重点参照的,是唐班的心得,因为他在中亚河中地区的路线、时间,与我们的最接近;更因为他的帖子里不仅有对在各个城市停多久的建议,而且对各处旅游点也都做了从一星到三星的评级,为我们这种靠抄作业为生的,提供了巨大便利。愚钝如我,读了唐班的帖子后,居然还有不明就里之处,以至于临出门前,还又不揣冒昧地送QQH过去打搅,也都得到到了及时完整的答复,感谢!
当然最好的感谢方法,还是把自己的经历,都码成字贴出来,回馈咱们这社群
。那年第一次去欧洲,回来之后,便是这么做的 ---- 在风坛絮絮叨叨地贴了个近20篇的系列。不过现在回头看,比较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到今天可能还稍微有些参考价值的,也只有那写在最前面的攻略篇了。所以,根据这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这个中亚系列,也以攻略开始。
1. 行程概览
地理上的中亚泛指前苏联的五个斯坦国 (有人也会把新疆的一部分算在其中),加在一起面积比印度还大。这样广袤的土地上,人文和自然景观都非常丰富。咱们只有短短的2周半假期,唯一的选择就是根据唐班等前人的经验,择其要而打卡之。
打卡的重点,是中亚的阿姆、锡尔“两河流域”,所谓“河中”地区(Transoxiana)。它主要在乌兹别克境内,也包括哈萨克西南及塔吉克的一部分。下两图显示了 咱们的行程并列出了经停的城市:
2. 国际航程
跟10多年前写上篇攻略时比,现在订机票的网站多了不少,寻找从旧金山到乌兹别克首都塔什干的机票要容易得多了。这两地间并无直达航班,转机点主要是迪拜和伊斯坦布尔。但出人意料的是,居然有一经停韩国首尔的选择,不仅价格最好,而且还有一整个白天的停留时间,正好能让还未去过韩国的我们做个首尔一日游,于是就毫不犹豫地选了这条线。回程则是从哈萨克的阿拉木图,经迪拜到旧金山。这样来去一趟,实打实地绕着地球飞了一整圈,在我们的旅行史上,也算是创了个记录了。
不过,问题来了:迪拜、伊斯坦布尔本身就是扼国际航路要冲的大空港,不仅地理上与中亚毗邻,而且文化上跟中亚都同属伊斯兰世界,它们与中亚各地之间航线频繁,实属自然;但地处万里之遥的亚洲大陆尽头,文化上与中亚也浑身不搭界的首尔,却为什么会开通这许多直达那里的航线呢?真有点儿让人看不懂了。
不懂就学的结果,是了解到了一段心酸的历史:
沙俄从大清手上掠走的外东北大地上,居住着不少朝鲜族人。三十年代苏联与日本交恶,斯大林大手一挥,贝利亚立马跟上,弄了一百多列火车,把其远东土地上的鲜族人口,一说有17万余,连根拔起,强迫运往苏联的中亚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理由很简单粗暴:朝鲜是日本殖民地,那么住在苏联境内的鲜族人就有可能充当日本的奸细内应,必须弄走。
后世把斯大林的这一举动,定义为民族清洗或种族灭绝。因为被强制迁离故土,打包慢递到陌生的地方的这群人,不仅在漫长艰难的过程中死伤无数;劫后余生的,也都在往后的岁月中,被吸收同化,失去了大部分自己的民族特点。四到五代之后,从语言文化这些“软件”上看,已基本成了中亚本地人了。
不过肤色长相这些硬件特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却不可能消失。更何况,血毕竟浓于水。鲜族人被迫在中亚开枝散叶的悲痛历史,却造成了今天乌兹别克跟韩国之间的紧密关系。这种关系的小表现之一,就是这两国间,有着一般相隔万里的这般样大小的国度之间,不太会有的频繁直航线路。
如此,我们便在这个发生于近九十年前的悲惨历史事件的余荫中,第一次走进了首尔,来了个匆匆数小时的走马观花行... ...
从首尔起飞后要穿过整个中国北方,这是我生平首次过国门而不入。可惜一路天气不好,没机会端详故国大好河山。用手机随便拍了些照片,回来一看居然都有GPS数据,可以在地图上找到位置,比如下面这张就在密云水库南缘上空。
这张是天山脚下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的绿洲
这张是吉尔吉斯坦境内的天山雪峰
3. 本地交通
我们大都通过雇司机包车游走于城市之间。这样做的好处是比较自由,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去最多的地方。当然,中亚尤其是乌兹别克物价较低,也是能这么相对“奢侈”旅行的一个重要条件。
长距离的车都是跟所住旅馆包的,虽然价格未必最便宜,但特别方便可靠。市区内打车,则用俄国人开发的Yandex GO App. 这玩意儿在中亚,有点象Uber在北美的地位,很好用,强烈推荐。
除却App,车站机场,边界口岸外,都会有很多“黑车”,据说更便宜,不过我们没试过。
乌兹别克的心脏地带,从塔什干到布哈拉之间,有600公里高铁。我们只乘坐了从撒马尔罕到布哈拉之间的那段,很舒服快捷。不过那天的行程因一连串意外而耽搁,以至于在赶到站台,手触摸到漂亮光洁的车厢外壁的一瞬间,却眼睁睁地看着那自动车门在眼前关了起来。。。 如电影镜头般戏剧化,相当刺激。详情容后细述。
高铁的票可以在网上买,很方便,但经常在很多天前就会卖完,所以要尽量早订。
安全起见,
刚开始还给包的车拍个牌照。后来也没坚持,主要是我们接触的乌兹别克人都很可信,那地方也特别安全,没几天就解除了我们的“警惕性” :-)
4. 住宿
十多年前写的那攻略,在住宿上花了大量笔墨。主要还是因为那时虽然Airbnb,Booking.com和VRBO这些网站都已有了,但它们覆盖的面还不够广,可靠性也稍欠缺些,以至于我们一路上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在找住处上。现如今,偏远如塔吉克斯坦大山里的农家小旅舍,都可以很容易地在网上订到,再加上我们去的六月份是旅游淡季,所以价格便宜,选择很多,想住哪儿都能订到理想的旅馆,是一次很少有的基本实现了“住宿自由”的体验。
不仅如此,所住的旅馆,要么本身就漂亮得成了一种风景,要么就是个能看得见漂亮风景的地方,当然也不乏两者兼备的情形。下面就是些例子:
塔什干的旅馆有个非常精致的小庭院,里里外外满是浓郁的伊斯兰风,把第一次访问穆斯林国家的我们看得目瞪口呆:-)。我们一直认为这旅馆本身就是塔什干一景,值得单独为她做一帖。
撒马尔罕,客栈和附属的餐厅与撒城最震慑人心的景点,比比卡利姆大清真寺遗址,仅一墙之隔,是观景尤其是体会大清真寺那磅礴气派的最佳地点。 旅舍是女儿在网上订的,我们对它一无所知。那天懵里懵懂地推着行李厢走进小院,扑面就是下面这景,直接把俺惊了一趔趄:-)(就是看傻了眼,脚下踩空了一级台阶的意思啦:-))
彭吉肯特,住了幢大楼,目测是城里最高的之一,也是此行住过的唯一一家现代旅馆
布哈拉,小旅舍在老城边上,餐厅和天井都比较有特色
希瓦,住在了古城里的一个小旅馆,它的前后各层露台,都是无敌的观景点,平
躺着就把希瓦城有名的美景都一网打尽喽
阿拉木图,住了个
深藏在现代
居民楼里的AirBnB公寓,不仅宽敞高大,而且开窗见山,可以一览阿拉木图最美的天际线
5. 其他
1)付账问题:
可以拿信用卡付账的地方不少,但是没有现金却也是行不通的。乌兹别克货币叫索姆,与美元的兑换率是1:125000上下。纸币再薄,面值再大,不过整个千百万元在手时,也还是很不方便滴。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是经常去ATM取款。所以出发前弄好一张不收ATM fee,同时也没有海外交易费(Foreign Transaction Fees)的银行卡,就变得很重要了。CapitalOne和CharlesSchwab都有这类账户和服务。
至于信用卡,当然也得整个不收海外交易费的,比如咱们老中用的很多的Citi Costco信用卡就成。
2)手机问题:
这个十多年前写攻略也费了不少口舌,而现在则很方便了。除却各自手机服务商的海外计划可选外,网上也能买到更便宜的适合在中亚用的eSim. 我们用的是这家 https://mobimatter.com/ ,不过选择很多,google一下就成。
3)语言问题:
此行所到之处,尽皆苏联旧地,俄罗斯帝国的俄语仍然放之四海皆管用。游客多的地方,大些的城市里,英文也讲得通。实在不行,打开谷歌翻译软件或者干脆打手势,都能解决问题。因为同行的女儿会俄语,我们只要跟她在一起时,都没太操心语言的事儿。:-)
关于语言,在乌兹别克,还不止一次碰到了人们听到我们讲英文,跑来要跟我们练英文口语的情景。让人想起八十年代的中国,各个城市的英语角围着老外练英文的人群来。只不过如今角色互换,我们成了“老外” ,不免生出恍如隔世的感慨!
4)签证问题:
如果有美国护照,塔吉克哈萨克都无需签证。年龄不满55岁的,进乌兹别克需要签证,但可以网上签,很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象我们这样,游览乌兹别克期间还到塔吉克去转了一圈的,必须申请多次入境的签证。
https://e-visa.gov.uz/application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简单说,小时候上了两年乌克兰人办的Daycare, 以后一直没丢下。想去俄国去不成,就上中亚来练了。
在撒马尔罕那家餐厅看着有点眼熟,觉得我们可能在那家吃过饭。
希瓦的露台看着也眼熟。我们住的那家也有露台。
从布哈拉到撒马尔罕我们住的火车,体验还不错
难怪俄罗斯在国际上真的很不受待见。历史上干的坏事太多了,不提西伯立亚和海参崴了,连血浓于水的兄弟乌克兰最后都要跟它兵戎相见。相信下次再解体时周围国家还都会踩上一脚。另一个残暴的就是奥斯曼帝国,曾经被它统治的地方最后都成了仇敌。
这点不得不佩服英国人的手腕,前英国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独立后都跟其关系相对不错。甚至还有独立后怀念殖民时期的生活。
这些朝鲜人很能念书。所以后来乌孜别克的科学很发达,乌孜别克物理学报跟JETP(苏联实验和理论物理期刊)一样是美国大学图书馆要订的。
马克思老是说资本家如何如何,其实资本家总体来说是不会把工人逼死的。倒不是资本家有多么人道。而是,作为理性人,最优的解一定不是让工人996劳累死。
相反,工人就像厂里面的机床,也得经常上油,保养。
而且,有长远眼光的资本家(资本主义作为一个政体),也不会让工人成为‘我们是最后一代’。那样的话资本家的儿辈孙辈就会喝西北风了。
而斯大林这样的,不会把自己的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那种,他才不Care。‘我死之后,那怕洪水滔天。’
那时上海有英国人。到苏州就没有啥英国人了。 苏州到上海就50来M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