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说东亚裔组织能力不行,没有宗教和民主制度。作为个人来说,无法依托宗教和社区建设,没有network,会觉得所有事都必须自己做。
举例子,如果1万东亚人,1万英国人,1万穆斯林,都到一个新的无人但适合居住的星球去。
过了50年,会发生什么?
英国人会建国,是民主性质的。会欢迎移民,也会有宗教。
穆斯林也会建国,最大可能是政体合一的宗教。
华人也许会建国,但也许最大可能是一部分人加入英国人建立的国家,推娃做医生,工程打工。一部分加入穆斯林国家,变成回族。
在英国人建立的国家和穆斯林国家,都会有华人创业的中餐馆。
缺乏社区建设,network小,朋友支撑体系基本没有。
在所有研究男娃成长的书里,都提到13-18岁男娃成长,需要除了父母外,有其他positive的人物给引导。如果缺乏引导,(父母很难做到,因为男娃有叛逆),未来发展就会有缺陷。
在西方的华人男娃,正好少了这一块。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必要啥事都找集体原因,找自己的原因就够了。
我们村和邻村都有大陆留学生背景的town councilwomen, 都是妈妈们通过竞选上去的
我们村各种组织,从中文学校,到K-12里面的PTA president, 都有大陆留学生背景的妈妈。
要是纳闷爸爸们都到哪儿去了,敢情爸爸们在网上指点江山呢
自己分享和奉献。
别的不知道,我们村社区就非常赞
这些校区校长是否华裔?不是。总监?不是。华人人多,但不控制。
议员有吗?有,但不dominate。
如果是其他种族,必然是全控。这就是组织能力
"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 by Francis Fukuyama:
"Empire: How Britain Made the Modern World" by Niall Ferguson:
数学的,物理的,计算机类的,都有。我一般都选择同意审阅。
现在也做杂志社编委。
“自我”意识弱。
“自”的大部分被父母盖着,保护着,压着,指使着。
“我”小而弱,只能盖住“自”的一小部分。“我”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去支配“自”。“自”也不受“我”管控。
(理想是“我”能覆盖“自”,至少是大部分。)
一旦步入社会,父母原来覆盖着的暴露无疑,“我”又无力取而代之,型成一个权力真空。
一群人,一群权力真空,自然有势力来充实这个真空。谁呢?
告诉孩子建立那个“我”,盖住那个“自”。
方面也比我们有动力的多,付出的多,焦虑的多。但是是必须的。现在小孩即便出国留学回国,在一线城市谋职,假如没有家长的关系网帮忙,也找不到工作。即便是有博士学位的。国内的人情社会支撑体系有好的一面,如你讲的这些,也有不好的一面。我觉得应该看一下华人群体比较大的国家的华人移民是否拥有社区支撑体系,比如新加坡。在北美,华裔还是占比例太小。即便抱团也不一定起到支撑作用。当然,抱团比不抱团好。
公共场所遇到问题又不会英语的华人做翻译找能解决问题的人。家里的projects优先给一代移民。
华人参政意识在某议员大力push homeless project后大大觉醒。今年大选,创造全部5位市议员都由华人当选的记录。
我一直在说东亚裔组织能力不行,没有宗教和民主制度。作为个人来说,无法依托宗教和社区建设,没有network,会觉得所有事都必须自己做。
举例子,如果1万东亚人,1万英国人,1万穆斯林,都到一个新的无人但适合居住的星球去。
过了50年,会发生什么?
英国人会建国,是民主性质的。会欢迎移民,也会有宗教。
穆斯林也会建国,最大可能是政体合一的宗教。
华人也许会建国,但也许最大可能是一部分人加入英国人建立的国家,推娃做医生,工程打工。一部分加入穆斯林国家,变成回族。
在英国人建立的国家和穆斯林国家,都会有华人创业的中餐馆。
缺乏社区建设,network小,朋友支撑体系基本没有。
在所有研究男娃成长的书里,都提到13-18岁男娃成长,需要除了父母外,有其他positive的人物给引导。如果缺乏引导,(父母很难做到,因为男娃有叛逆),未来发展就会有缺陷。
在西方的华人男娃,正好少了这一块。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没必要啥事都找集体原因,找自己的原因就够了。
我们村和邻村都有大陆留学生背景的town councilwomen, 都是妈妈们通过竞选上去的
我们村各种组织,从中文学校,到K-12里面的PTA president, 都有大陆留学生背景的妈妈。
要是纳闷爸爸们都到哪儿去了,敢情爸爸们在网上指点江山呢
自己分享和奉献。
别的不知道,我们村社区就非常赞
这些校区校长是否华裔?不是。总监?不是。华人人多,但不控制。
议员有吗?有,但不dominate。
如果是其他种族,必然是全控。这就是组织能力
"The Origins of Political Order" by Francis Fukuyama: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state-building, law, and accountability."Empire: How Britain Made the Modern World" by Niall Ferguson:
Explores how the British Empire's 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influenced global dominance.数学的,物理的,计算机类的,都有。我一般都选择同意审阅。
现在也做杂志社编委。
“自我”意识弱。
“自”的大部分被父母盖着,保护着,压着,指使着。
“我”小而弱,只能盖住“自”的一小部分。“我”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去支配“自”。“自”也不受“我”管控。
(理想是“我”能覆盖“自”,至少是大部分。)
一旦步入社会,父母原来覆盖着的暴露无疑,“我”又无力取而代之,型成一个权力真空。
一群人,一群权力真空,自然有势力来充实这个真空。谁呢?
告诉孩子建立那个“我”,盖住那个“自”。
方面也比我们有动力的多,付出的多,焦虑的多。但是是必须的。现在小孩即便出国留学回国,在一线城市谋职,假如没有家长的关系网帮忙,也找不到工作。即便是有博士学位的。国内的人情社会支撑体系有好的一面,如你讲的这些,也有不好的一面。我觉得应该看一下华人群体比较大的国家的华人移民是否拥有社区支撑体系,比如新加坡。在北美,华裔还是占比例太小。即便抱团也不一定起到支撑作用。当然,抱团比不抱团好。
公共场所遇到问题又不会英语的华人做翻译找能解决问题的人。家里的projects优先给一代移民。
华人参政意识在某议员大力push homeless project后大大觉醒。今年大选,创造全部5位市议员都由华人当选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