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晚秋中欧行(5)维也纳:走近哈布斯堡王朝

宇都宫
楼主 (文学城)

登上电影《Before Sunrise》男女主人公乘坐的同款火车离开布拉格穿越美丽的波西米亚,莫拉维亚地貌到达维也纳。可以说此番中欧行没有哪个城市能像维也纳这样令人心驰神往的了。中国人都在每年元旦听过中央电视台转播的维也纳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留日之初在友人的诊所第一次看到克林姆特的《吻》,当然不了解克林姆特和他的所代表的分离画派。友人曾留学德国他把维也纳描绘成被天使吻过的地方。邻居的儿子有年随学校交响乐团访问维也纳并在金色大厅演出,女儿听闻羡慕不已,以此为标杆,终得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演奏的殊荣。细数一下维也纳头顶的光环吧!维也纳在全球生活品质城市排行中屡屡独占鳌头;维也纳还是联合国的四大办公室之一的所在地,拥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最最重要的是维也纳以其音乐遗产而闻名,是许多伟大作曲家,如莫扎特、贝多芬和斯特劳斯的家乡和生活过的城市,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那么这个城市的底气缘何而来呢?

 

相比布拉格,维也纳更大户人家一些

黑死病纪念碑



就像意大利名城弗洛伦萨与美帝奇家族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一样。探索维也纳也不可能不谈在此盘踞700年之久的哈布斯堡王朝。这个欧洲最显赫的皇室,从1276年至1918年,长期统治奥地利和其他欧洲多个地区。维也纳作为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和奥地利帝国的首都,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发展。大概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解析。先看建筑和城市规划: 维也纳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包括霍夫堡宫和美泉宫,都是在哈布斯堡王朝时期建造的。这些宫殿不仅是皇家居住和政治活动的场所,也成为了艺术和建筑的典范;再看文化和艺术: 哈布斯堡王朝对音乐、艺术和文化的热情和支持,使维也纳成为了欧洲文化的中心。许多著名的作曲家都在维也纳这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城市中工作和创作;还有政治和社会: 哈布斯堡王朝的政策和统治方式对维也纳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如,王朝晚期的奥匈帝国时期,维也纳成为了多民族帝国的中心,这直接影响了城市的多元文化特性;最后是宗教和教育: 哈布斯堡家族是天主教的坚定支持者,他们在维也纳建立了许多教堂和宗教机构。同时,他们也对教育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例如成立了许多学校和学术机构,更是欧洲首导义务教育的国家之一。今天我有幸来到维也纳让我们满怀一颗敬虔的心走近那些哈布斯堡王朝留下的文化遗产一探究竟吧!


美泉宫(Schönbrunn Palace):是一座极具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巴洛克式宫殿,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宫。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最初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于1696年建造的狩猎别墅。这点跟凡尔赛宫的起源同出一撤。在18世纪,尤其是在玛丽亚·特蕾西娅女皇的统治下,宫殿和花园经历了大规模的扩建和重新设计,变成了今天看到的样子。其内部装饰豪华,包括镀金的房间和壁画,以及历史悠久的家具和艺术品。美泉宫的花园以凡尔赛宫为模板,采用法式园林设计,包括整齐的花坛、雕塑和喷泉。宫殿和花园常用于举办音乐会和文化活动,继续作为维也纳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去美泉宫那天上车之前还蓝天白云,抵达宫门时却有些转阴了。“至少没有下雨!”同伴安慰道。是的,旅行犹如撞大运。经常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美泉宫站

宫殿正面

上图为玛丽亚·特蕾西娅女皇。她是哈布斯堡王朝的杰出君主,她的统治标志着哈布斯堡王朝的巅峰时期。她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一世结婚,两人共有16个孩子。她是重情重义之人。比如她丈夫弗朗茨过世后其余生都为丈夫戴孝。又比如女王有位关系亲密的女官,女官去世后女王把她安葬于皇室私家墓地。在等级森严的那个时代,此举深得民众称许。

 

茜茜公主与其夫君弗朗茨国王画像。茜茜公主是奥地利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后,以其非凡的美貌和悲剧性的生活而闻名。她16岁嫁给弗朗茨成为皇后,但与玛丽亚皇太后之间的婆媳关系不尽人意。经常远离宫廷游历欧洲,后在瑞士日内瓦被意大利激进分子刺杀,她30岁的儿子儿媳也自杀身亡。茜茜公主的反叛和亲和深得民众爱戴,令她成为影视剧的宠儿。

茜茜公主的秀发。

茜茜公主的新房

看过电影《茜茜公主》的人都知道,演员与公主本人很像。

皇家餐厅

房间中的陶瓷暖炉很抢眼

在这间沙龙,6岁的莫扎特为玛丽亚女皇弹奏钢琴,深得女皇喜爱。

 

花园

 

 

从凯旋门斜坡上俯瞰美泉宫和维也纳

 

凯旋门

有个咖啡厅在内,在此小憩了一番。

 

 

 

 

侧面花园

 


霍夫堡宫(Hofburg Palace):历史上曾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冬宫。如今,它是奥地利共和国总统的官邸。宫殿包括多个建筑群,如施韦策尔霍夫,皇家公寓,西西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和西班牙骑术学校。我们在霍夫堡宫参观了哈布斯堡家族从瑞士阿尔高州开始到雄踞欧洲大片地区的发家史。因为已参观过美泉宫,所以没有再选择皇家公寓,茜茜公主博物馆。闺蜜曾在日本就读于图书馆情报专业喜欢探访世界各地的图书馆,我也就爱屋及乌重点看了奥地利国家图书馆。在西班牙骑术学校门口还遇到头戴莫扎特假发身着红色宫廷服的小哥招揽顾客,分身乏术只能婉拒。

 

霍夫堡宫主宫正面

据说二战时期纳粹头子希特勒曾站在上面宣布德奥成为同盟

 

皇家公寓

茜茜公主博物馆

 

奥地利国家图书馆:由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马克西米连二世创建。它是一座壮丽的巴洛克建筑。馆内的装饰豪华,充满历史气息,游客可以欣赏到宏伟的大厅、宝贵的古籍和艺术品。被誉为世界最美图书馆。

 

夜幕降临

美丽的霍夫堡宫夜景!不知为何要把这个广场搞成停车场,严重影响美观。

哈布斯堡家族发迹史


 
圣斯特凡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位于维也纳的心脏地带。教堂以其独特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著称,特别是其尖顶和飞扶壁。最著名的是南塔,高136米,是维也纳城市景观的一部分,游客可以爬上塔楼欣赏城市全景。圣斯特凡大教堂的彩色瓷砖屋顶设计独特,上面有代表哈布斯堡帝国的鹰徽标志。作为天主教维也纳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它是奥地利天主教的重要中心,也是维也纳音乐和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场所,经常举办音乐会和文化活动。在此,敲一次黑板:圣斯特凡大教堂的南塔面朝主城比北塔景致好值得看!我们在布拉格的查理大桥桥头堡栽了跟斗,在这里又上错了北塔。我也算辛苦做攻略的了,还是有坑等我跳,还好,非大坑!
 

漂亮的瓷砖屋顶

 

 

 

登塔眺望

 

 

哈布斯堡王朝鹰徽

游览维也纳,哈布斯堡王朝的影响无处不在。它不仅在政治上统治了维也纳几个世纪,也在文化和社会层面上深刻地影响了这座城市。即使在王朝灭亡后,他们留下的遗产仍然深深地镶嵌在维也纳的街道、建筑和文化之中。

12/01/2023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2023晚秋中欧行(4)布拉格日记 2023晚秋中欧行(3)柏林大教堂和娜芙蒂蒂半身像 2023晚秋中欧行(2) 柏林胜利女神柱和查理腾堡宫 2023晚秋中欧行: (1) 初雪中出发 暮夏浅秋之精彩
顾剑
全世界我最喜欢的城市就是维也纳了。在此订正两三个地方

玛丽亚·泰蕾莎的16个子女中最小的女儿玛丽-安托瓦内特是法国王后,老公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夫妻两个先后上了断头台,不是“罗马帝国女皇玛丽亚·安托瓦内特”

欧根亲王不是玛丽亚·泰蕾莎朝的,他是玛丽亚·泰蕾莎的老爸查理六世,伯父约瑟夫一世,和爷爷利奥波德一世时代的名将和重臣,在玛丽亚·泰蕾莎登基前四年就死了,所以不可能是玛丽亚·泰蕾莎拔擢的欧根亲王。欧根年轻时候赏识他的贵人是利奥波德一世皇帝。

我知道你比我懂日本,我只去过三次日本。不过那个大厅不可能是日系装饰风格的。日系崇尚自然,simple and elegant,喜欢用自然景观引入室内装饰,和用抽象的画和屏风。那个大厅充满了镀金的缠枝纹装饰,繁复已极,正好和日系相反。那是18世纪前期欧洲流行的洛可可艺术风格。

最后必须夸一句,照片拍得非常漂亮。

宇都宫
虽然被纠错还是还是非常高兴,因为纠错人是顾大侠。不过为了风坦水准我还是撤文吧。另外我并不懂日本,虽然网名看起来像。
g
goingplaces
有点同感 正在规划一个post cruise 欧陸行程 第一站就是维也纳 每次都很享受这个城市今次去看你写的图書館

你的買櫝还珠系列是我隔一段時间去温习一次的。今次可以看布拉格的两个 维也纳一个也是所有中最美的那个,外加在瓦豪河谷 Melk 那个。

阿历克斯
那个宫连着动物园有熊猫看。
宇都宫
路过动物园的,俺来自熊猫的故乡,维也纳还有很多东西都来不及看。
阿历克斯
难怪,我这厢看次熊猫不容易,所以就拐进去了。也领教了那些滚滚的受欢迎程度。
胡桃架子-
美泉宫里面不是不让照相的吗?
阿历克斯
我前前后后去过维也纳4次,不觉得很特别。不知道为什么德,奥,荷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讨我喜欢的地方。
宇都宫
与顾大侠商榷:我文中提及有一大厅为日系装饰风格确为谬误。但它的装修使用了当时流行的以日本为主的东方漆片是事实。
宇都宫
应为洛可可风格运用东方元素之经典之作。
土无垠
一直以为楼主住日本,看马甲就像,是日本旅游专家。没想到全世界哪都去。写的很精彩,一看就是文化人。
顾剑
是的,17世纪末18世纪前期洛可可时代有阵很流行东方风,是他们想象的中国日本

今天看起来,那股”中国风“很奇怪,也很好笑。宫廷大厅墙壁上到处挂满青花瓷瓶子(欧洲各地好多宫殿里都有),还有屏风上画的高鼻子留辫子戴顶戴花翎的”中国官员“。那是传教士从东方带回来的刻板印象,再经过加工,成了洛可可时代一段时间的时尚。中国或者日本的亭子也是花园里的必备。柏林波茨坦的桑苏西宫,巴伐利亚的residenz和林德霍夫宫,美泉宫里的中国厅,都是那个风尚的反映。Meissen的瓷器也有个时期特别喜欢做怪莫怪样的满清官员。总体来说,这算是洛可可风格的一个组成部分。

瓷器来说,荷兰代尔夫特可以算也可以不算这个风潮里的,因为代尔夫特学青花瓷要比洛可可时代早一点,还在明末清初时代,那时候是巴洛克时代,还没发展到洛可可。代尔夫特瓷后期画的人物,也有些怪模怪样的”满大人“,一百年后,也是在洛可可时期了。

顾剑
梅尔克修道院图书馆每每让我想起意大利人写中世纪的小说《玫瑰的名字》

前两个月刚看完《玫瑰的名字》,是1980年代意大利人写的中世纪小说,说是文坛负有盛名的历史悬疑小说,我捏着鼻子看完的,里面太多关于中世纪宗教的细节了。整体的中世纪迷信和悬疑的气氛确实拿捏得不错,就是书里太多宗教细节,跟情节无关的废话 :-)

书里说的修道院和图书馆在北意大利,地点是虚构的,而且书里结尾完全被烧毁了。不过整本书伪托是梅尔克修道院的一名修士晚年写的年轻时候的回忆录,而梅尔克修道院是真的存在,所以看见梅尔克修道院,我就想起《玫瑰的名字》里面的意大利修道院图书馆。

g
goingplaces
謝教授。我去找找 当年在邮輪上看达芬奇密码連续几个晚上两三点才睡 里面的生字和宗教典故真是overwhelming.

宗教的典故和细节知得太少呵。 Dan Brown 又那么能写 到后来我都不再求解 单单追情节了。

g
goingplaces
五月去了 Delft 一天 确是见到你说的那些瓷器 其实巴黎的Sevres Ceramic Museum 也有这种風格的
宇都宫
再谢大侠科普,学习了。除了日本游记,我通常不太敢在风坦发帖就怕有误引人嘲笑。记得有一次写了诺曼底引来欧洲网友口诛笔伐。
宇都宫
但这次被纠错倒坚定了我继续发帖的决心。人无完人,错误使人进步嘛!
宇都宫
美眉,美泉宫是不许拍照的。当时跟着台湾旅行团蹭听很多人都在拍也就斗胆起来。同时多少有点“窃书不算偷”的自我辩解。
宇都宫
在日本住过10多年已搬离。何谈专家?每年都回去而已。俺哪里能戴“文化人”这顶帽子,羞死人了。
g
goingplaces
沒有完人与否这个高度 发贴有个平常心。被纠正是好事否則怎么能知道自己有認知误区呢?

宇都宫
正是!握手!
M
Maryzhou
谢谢详细的介绍和分享美丽的照片。刚订了明年四月春假去维也纳的机票。希望到时候收获满满。:)
宇都宫
预祝鲜花盛开的维也纳春之旅万事顺利!期待你的美文美照哦!
M
MarkM76
旅游大侠都认为维也纳非常好。能不能给谈谈几点?为什么?哈

秋天的时候在曼哈顿住了一个月。感觉很不错。也希望选择世界上其他城市生活上一段时间。

M
Maryzhou
谢谢。:) 回来后会上来发照片的。只是不会写美文,哈哈。
顾剑
多写,挺好的,听别人评论不能影响自己要说什么做什么。听拉拉蛄叫还不种地了?:-)
顾剑
各花入各眼,这个正常。就我来说,德奥瑞荷有个特点是我喜欢的,就是可预期性

就是说,任何东西,任何人,你预期它会在哪里,出现在什么时候,它就一定会出现在它该出现的时间地点!有人恰恰就是不喜欢这一点,尤其你问在德语区住久的人,他们更喜欢意大利西班牙的呱噪和不可预期性,乱乱的有活力,有意外才有惊喜。德语区对他们来说呢,太boring了。这个真没有对错,这是个性和生活环境使然。我自己不喜欢意外,喜欢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的操控感和确定性,”计划一切“是我这辈子最拿手的事儿,所以就特别喜欢德语区的所有地方。

顾剑
最简单地说,维也纳的博物馆和文化生活不亚于巴黎,但物价比巴黎便宜多了,还安全。维也纳唯一的缺点是海鲜
M
MarkM76
这些确实都是优点。那里会有许多古典音乐会吗?海鲜不好没关系。对吃要求不高。
g
goingplaces
在遊樂塲对面的火車站的一排餐厅中有一个中式自助 各种生鲜的虾和鱼柳自已挑开放厨房给你做 属于可以接受的味道 就是在市郊

据说那个遊樂塲是欧洲最古老的。要坐 S bahn 去。

市区是真的没有什么海鲜吃。但是炸猪朳 Schnitzel 不错呵。我们每次都去吃的。人家现在火到在机场就有一个大廣告牌子了。

g
goingplaces
维也纳愛乐團了解一下 这个城市有交响乐团專用的音乐厅还有國人追捧的金色音乐厅 能少了古典音乐会吗?

https://www.wienerphilharmoniker.at/en/konzerte?v=04-12-2023&ia=f&iv=f&sm=f

真正的古典音乐爱好者能问出这个问题?

M
MarkM76
以前喜欢古典音乐,是因为爸爸老爱听。然后被动熏陶。现在主要是想老爸了。
M
MarkM76
好记下来了。
阿历克斯
唉!那改编的电影是我的最爱,也是我唯一不讨厌Sean Connery的电影。
阿历克斯
好像感觉您有点敲到了点子上, 可能我这个人生活随意,所以到了这几个地方感觉不好, 又说不出原因。
蔓丽
大侠的这个点评太到位了。维也纳是生活品质非常高的城市。奥地利虽然小,个人以为是旅行性价比高的地方。

明年夏天去走奥地利走山

e
eleeas8
"金色大厅演出,卡内基音乐厅演奏" 唉!怎么还没搞清楚,这事花银子就能做到。
顾剑
国家歌剧院,和爱乐乐团本身在金色大厅的演出,都是古典音乐的顶级

金色大厅毕竟是维也纳爱乐乐团的基地音乐厅。外来客花钱可以在那儿演出,但是维也纳爱乐自己在家演出的票,就算是平日,也很难买的。维也纳的艺术演出市场一向很火,不管是歌剧、古典乐、现代舞,上座率很高,我不是说专门针对游客的音乐会。正经的高水平演出团体在维也纳的演出,观众很多都是当地人,票并不好买。

M
MarkM76
明白了,记住了。谢谢!
g
goingplaces
你自己才是搞不清楚。國家爱樂团也在金色音乐厅演出 当然其他人可以租场地用。只有某地来的人才会到把两者混為一谈还嘲笑别人

无知到家了。

g
goingplaces
同理也可以解释 在卡内基演奏的。楼上那位大概对真正世界顶级的艺术表演一点概念都没有
e
eleeas8
多说几句

哈哈,本来以为指点一下大伙就能知道,看来还非得说细点,一些家长(老中占多)小孩学琴什么的,被忽悠到卡内基演出了一场,好像水平了不起了,其实和在自己家门口社区礼堂演出没什么不同,最大区别是你(交给小孩拉琴乐队)花了不少银子,租了卡内基的小厅之一,比如Weil Recital Hall, 然后有的还写进大学申请,知情人都知道怎么回事。什么是真正在卡内基演出?要看是不是通过卡内基卖门票,或者和知名乐团合作,在Stern Auditorium 演出,这才是可以吹牛说在卡内基演出过。当然卡内基不想让你知道以上的事,影响他们收入。 另外提一句,不要轻易下结论,什么“对真正世界顶级艺术表演一点概念都没有”等等,本人上个星期五刚在卡内基听了柏林国家歌剧院乐团来美的巡演,只可惜Barenboim 因身体健康原因不能成行,临时换成Yannick来救场……   至于金色大厅,奥地利人更过分,维也纳爱乐的地盘也用来出租,当然要花大银子,像前国母这样的才能负得起。
e
eleeas8
给你一个小纠正

名字不叫“国家爱乐团”,是维也纳爱乐乐团。如果要加上“国家”,应该是“国家歌剧院”, 其乐团一部分成员是在维也纳爱乐乐团。 顾大侠说的准确。
X
XQQ
大片! 对哈布斯堡王朝有了进一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