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场缆车包厢里的大世界,巧遇阿富汗和乌克兰人引发的一些感想与反思…

云燕假日
楼主 (文学城)

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着筹备即将到来的旅行,通常在制定行程安排和做功课期间为避免近亲繁殖,我反而会尽量不上中文网站和论坛,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整装待发了,原想趁着出发前来补写两篇之前还未完成的西西里游记,可短短几天时间又显仓促,不如就来分享一下最近在滑雪途中的几个巧遇吧,殊不知小小的缆车包厢里也会有各种有趣的邂逅和故事,从而引申出一些感想与反思…

话说每年二月底三月初为期约两周的春假,总是雪场最热闹的时候,这期间在雪场往往都会碰上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滑雪爱好者或仅仅就是来欣赏雪景的旅游者,而在Gondola缆车包厢就是与这些形形色色的过客近距离接触和交流的最佳时机,短短不过十来分钟的缆车行程,却也能感受到百样人生、甚至窥探世界局势,有惊讶、有趣味、有感悟、有反思… 接下来不如就挑前段时间碰到的两三例印象较为深刻的来分享一下吧…

巧遇一:两位来自阿富汗的年轻人。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他们来自哪里?因为他们没穿滑雪服也没带雪板,想必只是来欣赏雪景的游客,春假期间通常都会有只买缆车票来欣赏风景不滑雪的游客,特别是不少来自热带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喜欢来看雪。这两人从长相看一时有点摸不准来自哪里,有点像中东和亚裔的混合体,俺寻思该不会是尼泊尔人或甚至是藏人吧?好奇心驱使便问到,你们来自哪里?没料到他们回答说自己来自阿富汗!着实让我有点吃惊,而且两人英语说得还挺不错,也完全没有害羞或怯场的意思,反而感觉还挺健谈,因为这边原本就有来自世界各国的移民,想想或许人家就是在这边长大或已在这边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也不一定,之前就碰到过在这边长大的阿富汗人,便问道你们来这边多少长时间了?没想到他们说才刚来到加拿大两三个多月!这可太令人吃惊了,也着实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眼前这两个人怎么看也很难让人联想到是刚从“塔利班”的“魔掌”中逃到“文明世界”的人!顿时脑子里便冒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目前那边的局势如何、安全如何、生活状态如何、他们是怎么出来的、外人又如何能进去… 等等 (估计就有点类似上世纪7、80年代WG后,刚刚有中国人踏出国门,外国人对当时的中国大陆人充满了好奇一样)面对连珠炮般的问题,他们也非常配合地回答、甚至可以说是相当乐于回答,可是每一个回答都令人我们更为吃惊更为好奇… 比如他们说其实塔利班掌权后,整个阿富汗反而变得更安全了,他们出门不再担惊受怕了,因为不会再有各种恐怖爆炸了,不再有各派间的战争了,更没人敢犯罪… 要知道我们通过媒体所了解到的,现如今在塔利班的掌控下,感觉那边现在不应该如地狱一般的恐怖么?又比如,他们说现在去阿富汗旅游其实比过去更安全,要是我们现在想过去旅游,就不用担心安全问题,而他们出来其实也不难,因为他们有亲戚在这边,给他们发了探亲邀请函,加国政府很容易就给他们签发了签证,人就这样出来了,塔利班政府并不会阻拦他们。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塔利班执政后那边变得更安全了,他们为什么还要出来呢?他们解释道因为整个阿富汗的经济都垮了,没有了旅游、没有了进口和贸易,物资严重缺乏,原来普通民众一天可以吃两三顿饭,现在只能吃上一顿饭,而且只能吃得起米饭、土豆和蔬菜等勉强果腹的食物,肉类等荤菜奇贵无比,比如牛肉要100多刀一磅,对当地人来说简直就是天价,怎么可能吃得起…

那么问题又来了,他们哪来的钱买机票出国,来到这边又如何生活呢?原来相对于其他更多的阿富汗人,能出来的应该说其实是阿富汗相对有钱的人,他们至少还能买得起机票,一旦来到加拿大就不用担心了,只要一落地立刻就可以申请成为难民,政府会为他们提供住宿,每月还发给他们生活费。我问那你们现在住在哪里?他们说他们一家包括父母和兄弟等全都住在蒙特利尔中心火车站的酒店里,乖乖,那个位置可是市中心最黄金地段的酒店,估计好多加国普通中产家庭来这边旅游都不一定住得起、或者说不舍得住… 而他们一住进去,可不是十天半月,而是至少半年一年!这期间他们可以自行选择去读书或找工作,难怪最近听说魁省省长开始跟小土豆唱反调,抗议魁省不能再这样无休止地接收难民了,要知道魁省可是全国接收难民的主力军,估计不是第一也是第二多的了。 老实说我们一直以来对难民都是抱着同情心的,并没有特别关注这个议题,只是真真实实地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难民”,才颇为诧异,要知道能来到加拿大的其实都是阿富汗人中相对有条件的一群,而真正意义上的难民,恐怕永远都不会有机会出国,更没机会接受难民的待遇… 另外,前面他们谈到说在塔利班的执政下阿富汗变得更安全了,去旅游没有任何问题,我就问那作为女士我过去旅游也没问题吗?他们说女士过去也可以的,但必须要像当地女人一样从头到脚都包裹起来,只能露出双眼,并且外出必须要有家里的男性陪同,而现如今当地女人不能再上学、也不被允许工作。 我说,天!这是哪门子的生活变得更好啊?对女人来说这可不就真是如同地狱吗?!对于这个话题,他们却也无言以对,或许只当是一种无奈的默认吧… 一时间我有种看到了两个平行世界同时出现的感觉,眼前明明是两个颇为阳光的现代小伙子,另一面仿佛又看到了只能露出两只眼睛、常年不见天日的阿富汗妇女… 总之,短短的十来分钟的对话,却令人印象非常之深刻而震撼,解开了些许谜团的同时,又留下了更多的反思,顿时都不知道自己的心情是更舒畅了,还是变得更沉重了… 

巧遇二:来自乌克兰的一家人。 这第二个巧遇又是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也挺有意思的,其实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他们是乌克兰人,也不知道他们跟乌克兰有任何关系,只能说在人生中能遇见的都是有缘人,这个缘分还是从去年开始的… 同样也是春假这个滑雪的季节,也是在缆车包厢中,刚好就坐在了一起,无所事事便跟孩子的妈妈开始闲聊起来,开始都是滑雪相关的话题,因为他们说英语,所以一问才得知他们来自多伦多,说魁省最令他们羡慕的就是这边的滑雪场,所以基本每年春假都会带孩子们过来滑,聊着聊着她就说道可惜今年她儿子没能来,因为有个网球Tournament要打,俺听到网球立刻提高了兴致,便说我也是网球爱好者、也打Tournaments呢!好家伙,这话题一下就打开了 ;)原来他儿子还是安省14岁以下青少年组排名第一的选手!哇,这可太令俺激动了,感觉像捡到宝了一样,要知道从小就接受专业训练的十来岁的小选手水平是相当厉害的,打普通业余成人选手就是小菜一碟,我感叹道太可惜了他没来,否则一定要邀请他去我们俱乐部打一场球。她马上接过话说,没关系呀,明年我们还会来滑雪的,你要愿意留个联系方式,到时我们可以再联系… 于是我们就互加了FB,事后其实也没怎么当回事儿,以为也就是说说…

可令人意外的是,前段时间一天我忽然收到她发来的短信,问我还记得她吗?当然记得啦!她说今年春假他们又要过来这边滑雪度假,这次他儿子也会来,而且其中两天还会到蒙特利尔城里看望亲戚,愿意的话可以一起打球,我当然表示这可太好了,便让她告知具体来访日期,待我去安排场地… 就这样缘分就是这么奇妙!一年之后我们就这样再联系上,并且见到了她那年少的网球高手儿子,而且一见面着实还把我吓了一跳,年仅13岁的他居然身高1米87,简直就是个小巨人,估计将来能长到两米都不是问题,哈哈,但同时还是一张稚嫩的娃娃脸,却非常有礼貌,感觉比同龄人又多了一份成熟… 当天我把场地安排在位于俺们村的加拿大国家队网球训练中心,他说这个场地他去年来参加魁省和安省青少年对抗赛时就打过,所以对这里的场地并不陌生,于是我俩就下场开始切磋,他妈妈就坐在场边看我们在场上挥汗如雨…

而最令人惊讶的是,打完球后聊起来才得知他们一家都是乌克兰人,而他们这次趁来这边滑雪度假,顺道来城里看望的亲戚,正是刚刚才从乌克兰死里逃生来到蒙特利尔的乌克兰难民,他们的亲戚更是来自战斗最惨烈的乌东地区,乌克兰第二大城市哈尔科夫… 可以说他们是经历了九死一生才在几天前刚刚抵达蒙城,并同样被安排住进了当地的一家酒店,这才是正儿八经的难民呀!我是彻底被震惊了,完全无法想象我们在灯火通明、温暖如春的室内网球场享受着网球的快乐,另一边地球的某个地方,却正在经历着空袭和轰炸、断电断水… 一时间竟有点语塞。原来他们一家移民多伦多已经多年,儿子也是在多伦多出生长大的,所以一开始完全没想到他们会跟乌克兰有什么关系?我试图安慰他们说,在21世纪的今天怎么还会发生这种反人类的事情,更何况两国如同手足… 可是稍微令我有点意外的是,儿子的妈妈接过话说到,“他们”想要发动战争“他们“就会这么干,才不会在乎谁是受害者,在南联盟、在叙利亚、在阿富汗… “他们”都这么干过… 忽然间感觉话题似乎有点敏感起来,老实说我不确定她说的这个“他们”指的是谁…(不知大家对此又有什么看法呢?)就没把这个话题再继续深入下去,只感叹能生活在加拿大这样一个和平的国家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回家后我和LD又聊起来,或许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一下,多听听各方面的声音,多从不同渠道了解一些信息,把这些偶遇中的小故事写出来也并非要表达什么观点和立场,纯属个人分享…

巧遇三:耄耋夫妻高山滑雪起敬意。前面两个巧遇引出的思考似乎有点沉重,最后来个相对轻松一点的吧,也就是上周,又是一个万里无云、蓝天白雪的好日子,体感零上5、6度,不觉中已迎来了春季滑雪,当天在Gondola缆车上刚好跟一名雪场救援队员坐在一起,就聊了起来,才知道雪场的救援人员都是志愿者,他们来做志愿者的唯一回报就是可以在雪场免费滑雪,感觉这个机制挺不错,难怪在这边滑雪经常看到但凡有人摔倒,立刻就会有救援人员赶到用担架把伤者拉下山… 我们在欧洲滑雪可没这种待遇,要么花重金请直升机救援,要么自己想办法乘缆车下来。我跟LD说欧洲应该也借鉴一下这种用志愿者的办法,他说阿尔卑斯山那边滑雪范围太大太广,要找那么多志愿者估计没这边这么容易… 后来那个志愿者还告诉我们那天他还刚救援了一位79岁的老太太,老太太意外摔倒了,他们刚把她送去了医院,都年近80了还在滑雪已经够令我们吃惊的了,而更令我们吃惊的是,他说老太太是跟他先生一起来滑雪的,而她先生更是已经90岁了!OMG,这可太令人惊叹了!不禁让我们又想起前一年的夏天,在这附近碰到的那位89岁高龄还在玩轮滑的老翁,寻思该不会是同一个人吧?反正每每听到这种故事总是非常令人鼓舞,顿时感觉我们自己都年轻了不少,还可以滑很多年的雪…:)

另外,由此还跟一位来自瑞士的网友在朋友圈引申出一个有趣的话题,话说这边的救援志愿者都是统一着装,而且所有雪场的志愿者都穿同一种红底白十字的滑雪服,就如同瑞士的国旗,瑞士的朋友就不干了,你们凭什么把我们瑞士的国旗穿在身上,而不用红十字呢?;)其实一直以来俺也有点纳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于是就在网上做了一下初略的调查研究,似乎最合理的解释是这样的,当今瑞士的国旗是从历史传承演变而来的,不属于设计性的受Copyright保护的标志,而红十字是一个组织经过设计而成、受Copyright保护的标志,也就是说红十字是不能随便用于商业用途的,在北美曾经有过一个这样的官司,最后商家输了,所以现如今在北美就没人再敢随便乱用红十字这个标志了,滑雪场的救援队虽说是志愿者组成的,可说到底还是私人性质带商业用途的,所以才选用了不受Copyright限制和保护的瑞士国旗的红底白十字,而国际上普遍认可的First Aid标志是绿底白十字,雪场选用红底,估计是因为在白色雪道上红色更为醒目吧,我想以上就是比较合理,也最接近真实的解释吧… 也算是个有趣的插曲。:)

最后贴一段前两天滑雪实拍的视频,这估计是这个雪季的最后一次滑雪了,等旅行回来雪季应该已经结束了,视频中都是一镜到底,记录了从山顶一路滑下来的全过程,大都是黑道还有部分双黑道,感觉经历了各种回转和蘑菇雪包,一路飞奔… 哈哈

 

 

谢谢浏览!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雪场缆车包厢里的大世界,巧遇阿富汗和乌克兰人引发的一些感想与反思… 2023 情人节的一天 - 高山滑雪 + 法国大餐(图片+视频) 2023开年第一帖 - Mont-Tremblant 滑雪迎新年、雾凇赏美景! 纽约的美食 - 南翔小笼包 vs. 江南食府 + 美网 + 曼哈顿街拍 魁省的美食 - R&C湖滨会所餐厅 vs. 滑雪度假Resorts餐厅
石头村
有意思,如果能深入多聊聊,也许更有意思。
蔓丽
喜欢听这样的故事。今年美国科州的雪量大哦
S
SabrinaD
有意思
安娜晴天
美燕儿是雪中的雄鹰,会玩会生活。

你们接触这样的不多,我们这里东边南边,难民的洪流。欧洲在十字路口,我们的选票也没法改变什么。

我早就说了,北溪就是007 炸的 :-)

H
Helvetia
非常有意思的四个故事。谢谢分享!

可以推测你是大方,开朗,健谈,善交往的人,这除了和天生的性格有关,也和经历,阅历,交际能力成正比。再加上花时间写稿码字,与我们共享,不得不说,佩服,赞!

云燕假日
这种邂逅是可遇不可求的,缆车上的时间有限能遇上已是一种缘分~
云燕假日
有人喜欢听我就喜欢讲:)我们这边今年降雪量也特别大,破了50多年来的记录,而且还不怎么冷。
云燕假日
你的微旅行年也很不错哦,吃喝玩乐也都有了…

作为移民国家其实加拿大这边难民移民的多样性欧洲是没法比的,特别是来自拉美、南美和非洲的难民,一二战后来自欧洲和东南亚的难民也是一波接一波的,这边与欧洲最大的不同是,加拿大这边的移民较好地融入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没有形成集中的难民区,日常碰上难民得机会其实更多,但重点不在这里,分享这些小故事有趣的就在于它的偶然性和面对面交流的直观感受,与远距离观察他们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至于那个“他们”,想必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答案会是不一样的,虽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但无论再有理,两个小孩打架,谁先动手,谁就先输了… ;)

 

云燕假日
也谢谢欣赏!顺带把你们瑞士国旗的来历也考古了一下 :)

有时候我们不一定非要入危邦,通过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也能了解到人生百态,的确是挺有意思的。 

b
berlinsky
感觉加拿大的同学真有意思, 到我们大德国看看, 柏林的地铁城铁里经常全是中东人或者乌克兰人, 大家早习以为常了.
鲤鱼塘的鱼
雪景真美!
云燕假日
这位新来的友友不了解我们同时持欧盟和加国护照,在法加两边都有家,能说出这么可笑的言语倒不出奇,出奇的是…

竟没看懂文中故事的重点在哪儿,就不降维给你一一解释了,懂的自然都懂… 要不你也可以去你们那旮旯的地铁站做个专访,给大家开开眼界嘛 ~~

不过呢,要想见识难民得盛况,我这里倒是还有些成年的一手现场实录,刚上岸的难民大大的有,感兴趣的话自己点开来看看就是了,不谢!

希腊小岛亲历实拍刚刚上岸的叙利亚难民(多图)

云燕假日
谢谢,好久不见,问个好!
杏林香雪
好久不见,问好云燕 !

我有几家乌克兰难民病人,都是些有钱的才能逃出来。先是妇女孩子出来,然后男人也跟着出来,穷苦人才会去卖命。乌东人满腔怒火,所说的跟西方主流媒体宣传的完全不同。难怪有些法国人说这是西方金融与普京作战,以乌克兰人的生命为代价。

 

a
ahniu
头两对是白眼狼

圣母害人。

(发自我的文学城离线浏览器)

咪呜
都是白眼狼

乌克兰为什么不回国抗敌?支持俄罗斯就应该去俄罗斯,留在加拿大干什么?

云燕假日
问好香雪姐!今年我们在这里还是第一次碰到,抱一个 :)

战争真是太残酷了,最大的受害者总是妇女孩子和最底层的穷苦人,你作为医生有机会面对面接触到他们,感受一定更深,但愿这场战争能尽快结束。

云燕假日
很好,各种观点都值得被看到,分享出来就是抛砖引玉,大家各抒己见~
云燕假日
的确很有意思,于我来说面对面地与人交流,那一刻我面对的就是一个有趣的灵魂,这个才是重点。
M
MarkM76
云燕妹妹这个游记写得很有趣。今年的雪比往年都好。你是越滑越勇。哈哈
咪呜
她不是在说移民或难民,她在说这几个人的观点
云燕假日
问好M姐!今年雪真的非常不错,这雪是滑过瘾了,接下来就可以心满意足地出去玩了 :)
g
goingplaces
感谢分享。提供一个在船上遇到乌克兰人的故事 近年来游轮上有很多乌克兰人大多数是侍应生,但是前年十二月

2021 Dec on Royal Caribbean Odyssey of the Sea 我们遇到了一位负责玩失重漂浮管安全的年轻人。当时局势已经很紧张了.  我问他担心吗? 他说当然很担心。 我提到波罗的海国家的人民也非常担心。(任何了解一点历史的人都会明白为什么) 他的第一反应是,他们有北约,我们没有。他对德国的默克尔有怨恨,因为她一直强烈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  不到两个月后发生的事情无需在此重复。

他说他所有的朋友和家人都非常担心俄罗斯会入侵。 我的感觉是大多数乌克兰人反对俄罗斯入侵。

你遇到的这个家庭来自东乌克兰,俄罗斯将俄罗斯族裔迁移到乌克兰那部分地区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 住在那里的大多数人最初来自俄罗斯。 因此,那个妈妈有一些与世界不太一致的情绪也就不足为奇了。(还记得你在迪拜世博会看到的乌克兰展馆吗?) 然而,问题来了 - 为什么他们的亲戚要去加拿大成为难民并享受加拿大政府提供的所有慷慨福利,而不是回到俄罗斯成为真正的俄罗斯人? 这值得深思,对吧?

咪呜
有什么需要深思的,无非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网上还少吗?

离岸爱中共国者,全世界到处都是

云燕假日
其实当她说出那个“他们”我就已经嗅到了其中的意味,为避免尴尬才转而说能生活在加拿大这样一个和平的国家…

就是最大的幸福,也算是从侧面提醒她,他们选择了来到的加拿大,或许也属于那个“他们”中的一员… 事后LD也说有时也不要太Naive了,要知道乌东那边人口组成挺复杂的,也有很多是亲俄的,还进行了入俄公投,尽管有些是被强迫的,但也有很多是自愿的。记得去年在葡萄牙那个悬崖餐厅里吃饭也碰到一个来自乌克兰的女侍应,我当即对她表示了莫大的同情,但感觉似乎人家并不一定非常乐意成为被怜悯的对象…

云燕假日
说得对,不过有时也要看到事情的两面性,前面有人提到“圣母”我也顺便说两句吧…

一直以来这边也有很多质疑加拿大充当“圣母”的声音,其实这个“圣母”也不是那么纯粹的,那些玩政治的一点都不笨,除了有助于他们的选票外,其实这些“难民”也是经过筛选的,我们认识一名这边专门负责筛选“难民”的特警,他说其实能正真来到这边的都是他们筛选过的,也是要看教育和职业背景的,好多还是带着一包钱来的,这种特警可以登入“暗网”上查人查背景,他说暗网上就像个虚拟的人贩子市场,常常自己的一个选择就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感觉像在扮演“上帝”的角色,很多表面上似乎很正义的事情,其实背后也有很多丑恶,反过来他又说,有些“难民”也并非像的那样无辜无助,有些条件好的“难民”还挑三拣四的呢,他说有些人一下飞机,拿到“难民”身份后立马就又买机票离开了,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只能说这个世界哪有什么纯粹的“圣母圣人”,都是有利益关系在里面的,人性本就如此,善恶的比率不同罢了,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善的一面能压过恶的一面,能朝着这个大方向发展就不错了…

咪呜
那个加拿大警察说的是真的吗?我本人是做这方面工作的。我可不知道还有这种选择呢!好吧,既然是假圣母,那赶紧回去吧

好走不送

咪呜
有些事情不存在两面性,也不需要思考。用了我的钱,还在我面前屁话连天的,

那就好走不送。好歹是民主政体,下次就投不接受你们的政党。

什么思考,什么两面性,不过是自欺欺人

我就欣赏凯末尔将军,我专门写过他的帖子。他当时在英军中已经有个一官半职,他不为自己的祖国起兵,他也是有前途的。但他有人的情感,他愿意为民族起兵。他在英军的时候,大家在佩拉酒店驻扎,英国同事说,哥几个,来一杯。他笑说,还是我来吧,我是主人,各位是客人。

多么掷地有声!多么豪情万丈!但他又是那样一个先进的人!他拯救了他的民族,现代化了他的民族。现在整个西方世界,就是缺这样有胆有识又无私的政治家

云燕假日
千真万确!他亲口跟我说的,而且不同级别的特警登入暗网的权限还不一样,只能说这个事情圣母做得很精致,难民们很利己!

前面香雪医生说她的一些难民患者都是有钱人,从侧面也证明了这点。加拿大这边现在急需移民,有些政策都超出了很多人的认知,比如现在从欧洲招员工,从去年十一月开始的新规是雇主必须负担他们过来的机票费用以及签证等费用,连我们新招的法国员工自己都觉得有点过意不去,提出给他报销一半的机票钱就可以了,我们哪里敢?被发现的话可不仅仅是罚款这么简单的事!

云燕假日
任何事情都存在两面性,每个人的想法都跟你一样还投什么票?这个世界独裁能行得通,早就没有民主什么事了!
云燕假日
千真万确!就是听他亲口说的,而且不同级别的特警登入暗网的权限还不一样,只能说这个事情圣母们做得很精致,难民们很利己!

前面香雪医生说她的一些难民患者都是有钱人,从侧面也证明了这点。另外,加拿大这边现在急需大量移民,不少政策都超出了很多人的认知,比如现在从欧洲招员工,从去年十一月开始的新规是雇主必须负担他们过来的机票费以及签证等费用,连我们新招的法国员工自己都觉得有点过意不去,主动提出给他报销一半的机票钱就可以了,我们哪里敢?被发现的话可不仅仅是罚款这么简单的事!

咪呜
这两句话连一块儿好神奇的-:)。我没说别人跟我的想法一样,我也不指望别人想法和我一样,我只是说我的想法

你从哪里看到我以为或要求别人想法和我一样了??

g
goingplaces
我想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但没关系, 不值得继续讨论
g
goingplaces
就是这个意思 像你的LD说的那样 我们往往只假设好的一面 而实际上情况可能非常不同
咪呜
在看比赛吗?我碰巧醒了,打得太好了!
云燕假日
我所说的“你”指的不是你,是泛指所有人,意思是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是我没有表达清楚 :)
云燕假日
刚看完阿卡打FAA,阿卡现在进攻防守都太强了,FAA打不过呀,前天赢Tommy都很侥幸,还不如给Tommy来试试…

去年在蒙特利尔Tommy还赢了阿卡。

绿
绿岛阳光
图文并茂美帖!多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