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的不可信,可信的眼不见

s
stonebench
楼主 (文学城)

一棵树,立在面前。

眼睛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一半。

而这一半,还只是表面的一半。

这一半中又有无数的细节注意不到。

这就是眼见的----它甚至不能称为树,在自然中你找不到这样连表面的一半都不到的树。

但这棵树,它就在我们的世界里,

实实在在的,

完完整整的,

没有一个细胞隐匿、没有一个分子遗漏。

燃鹅,

这个完整的树的在我们心中的存在引不起任何知觉。

因为它太完整了,没有任何一种知觉可以完全地把握它。

以至于我们以为与它是分开的,

以为它的整体不可把握。

但其实可以。

庄子说,不要用耳朵听,要用心听;不要用心听,要用气听。

用气听,它就完整地跟你是一体了。

不是听出来的,看出来的

而是本来就这样

一棵树如此,

一茎草如此,

一粒微尘如此,

大地如此,

世界如此,

宇宙也如此。

 

 

 

盈盈一笑间
眼见的不可信,颜回食污

孔子说,眼见的也不一定为实。

可信的眼不见,石子这话也对。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

 

s
stonebench
是啊是啊。别人心念一动,耶酥就知道他们想什么。

这就是因为耶酥与世界的感应不被感官与意识限制。

其他宗教或者修炼者也有类似经验的,佛教称为他心通,原理就是听之以气。

 

唐静安
天哪,石凳,这是一篇尼采和莎士比亚同在的二十二行文啊!

我认真数了三次。第一次多数了两行。

s
stonebench
唐静安,你的功夫进步了

夸得俺一定得去加上两行。

不凑上都不能安心入睡了,毕竟就差那么一点儿了

中间小谢
很好。完全可作一首即興詩讀。

既輕鬆又有哲理,自有境界。

洁心
可惜,现今的世界文化主流总是强调眼见才可信的论调。

过分着重以循证(evidence based)为基础的“科学”变成了一种一叶障目的狭隘。

S
SAR
也是我的感觉
晓月落花
更读得懂你的上一篇:)
s
stonebench
那说明这一篇比较好:)

不懂比懂更贴近真实一点儿

盈盈一笑间
这是为啥呢?让人满腹狐疑

直到看见,“不懂比懂更贴近真实一点儿”。

艾玛,你这是也要写诗的节奏啊

s
stonebench
糟糕

诗的节奏让俺破功了

晓月落花
说明我的心中充满爱,看到想到的都是完整的:)))

你说的完全正确:)

s
stonebench
谢谢小谢

夸奖:)

为人父
同感。
盈盈一笑间
糟糕

你也开始练习写病句啦?

病句贴在诗歌的皮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