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面条控(二)

为人父
楼主 (文学城)

说起沈阳的面馆,就不能不说说沈阳老店四季面条部。不仅外地人,连很多沈阳人都搞不清四季面条和老四季面条以及四季抻面馆的关系。其实老四季并不老,和四季抻面一样都是八十年代后才有的。老四季卖的是抻面,最著名的是鸡汤面和酱鸡架。而四季面条才是真正老字号,大概是建国后公司合营的产物,反正从我记事就有了。

原四季面条店就坐落在北二马路靠近太原街的路北,如今的四季面条因为动迁,搬到了马路对面。我小时候住的大院就在北二马路,离四季面条一步之遥,走路不到五分钟就到了。所以,那时候家里来了亲戚朋友,母亲就会打发我去买面条待客。有时我会拉着小弟一起去,让他帮我拎汤和饭盒,我则负责端装面条的锅。虽然路不远,但端着锅走路,因为身体前趋,也是很累的。我就发明了个办法,将铝锅的一个把手拴在裤袋上,另一只手去扶另一个锅把手。这样走路就轻松多了。

那时四季面条只有两个品种,一个是大肉面,一个是肉末辣面。文革前的价格记不住了,母亲印象是大肉面一毛二一碗。现在四季面条店的大肉面已经涨到12元一碗了,整整涨了一百倍。刚解放实行工资制时,母亲的工资是62元,在当时可以买516碗大肉面,现在母亲的退休工资是八千元,可以买666碗大肉面。如果以四季面条做标准的话,实际收入水平还是上升了近30%。可这是四十多年的发展结果啊!当然,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的实际收入比当年增加了可不止30%,像马云、柳传志这样的先富精英,其实际收入比当年增加恐怕有一亿倍了。对于那些退休后每月收入只有两千多元的老工人来说,实际收入恐怕是下降了的。这说明广大工薪阶层,特别是过去的工人阶级并没有享受多少改革开放的红利,蛋糕绝大部分被一小部分创业成功的老板们攫取了。

文革后到1980年之前这段时间,我记得四季面条店的大肉面是两毛一碗,肉末辣面是一毛五一碗,都是四两面一碗。一般我都是买四碗或五碗面,不到一块钱。如果是父亲的老同志来,我们可能还会跟着沾光吃点面。如果是父亲乡下的亲戚来,这些面条一般都会被吃的精光,到不了我们嘴里。

下图就是普普通通的四季面条:

四季面条店不仅卖面条,还卖油酥火烧。一种是糖馅的,一种是肉馅的。那个肉酥火烧也是四季面条店的一绝,老远就能闻到浓浓的香味。每次我路过那,都被那香味馋的直流口水,可我印象中,那个火烧很贵,当时吃不起,好像一毛二一个,快赶上一碗面条的钱了。现在四季面条开了很多分店,变成连锁了,但只有北二马路这家店还在卖肉酥火烧。我弟弟每次回沈阳都要去四季面条吃面,顺道会买几个火烧回来,我觉得这么多年了,做火烧的师傅不知换过几代了,可这个火烧的香味就从来没变过,堪称一大奇迹。

四季面条的面是自己压面机压的,据说压力很大,所以面条很筋道,但今天四季面条的大肉不如从前了。从前都是五花肉,现在尽是瘦肉,吃起来硬邦邦,口感差多了。另外,现在的猪肉也没以前的猪肉香,毕竟以前都是有机猪。

现在的人大概很奇怪,为什么面条都成了待客的稀罕东西了。这是因为不知道当年沈阳的供应情况。我现在还记得,七十年代时沈阳每人每月只有2-6斤面粉,7斤大米,其余都是高粱米和玉米面。母亲回忆说,6斤面粉的时候很少,一般都是过年过节时才供应6斤面粉,大多数时间都是2斤面粉。想想每人只有2斤面粉是个啥状况,全家六口人一个月只有12斤面,除了包饺子,那点面是舍不得擀面条的。而农村就更惨了,大概一年也就能分几斤面。我插队三年就从来没在青年吃过面条,只吃过两次馒头。所以那时招待乡下来的亲戚都是四季面条,他们一年到头也是难得能吃上一次面。我小弟至今待四季面条如初恋,就是小时候没吃够过造成的后遗症。

文革后的一段时间是沈阳供应最差的,油每月只有三两,肉每人每月只有半斤,大米7斤,面粉最少的时候只有2斤。不过那时物价便宜,大米是一毛三一斤,面粉价格也差不多。挂面一斤好像是一毛七,有点记不清了。那时的挂面也不好吃,总有一股酸味。可就是这样的挂面,很多农民兄弟都从来没吃过。

我老舅心软,七十年代时曾被单位派到乡下去做什么调查,看到农民孩子长那么大没吃过面条,就回家买了几斤挂面带给了他住的那户农民,为此被我老舅妈唠叨了好久,那时我老舅的俩儿子也都上小学了,自己的孩子还没挂面吃呢。

成天吃高粱米和窝窝头是很痛苦的事,于是那时东北人就发明了玉米面面条,高粱米面面条,偶尔还有荞面条。这些口感很差的面条那时我家经常吃。现在这些东西都成了营养食品,都是讲究人家才吃的,可如果今天让我再吃这些东西就像文革时吃忆苦饭的感觉了。

小时候看电影《满意不满意》,那个餐馆的大肉面着实把我馋的够呛。时隔多年,别的情节都记不住了,只有那个胖胖的顾客为肉大肉小和服务员争吵的情节一直记着。当时觉得苏州的大肉面的肉片是又厚又大,比我们四季面条的肉片大多了。九四年我出差去上海,当时大弟弟在苏州医学院读博,回来时我就特意去苏州看他。本以为能趁机尝尝苏州的大肉面呢,可我们到了得月楼才知道,这是家正经饭馆,不是面条店,没有什么大肉面。那天我和我弟弟以及他的同学点了不少苏州特色菜,但我只记住了一个招牌菜松鼠鳜鱼,因为这个菜简直和东北的松鼠鱼没啥两样,就是糖放的多点。

小时候因为家住在沈阳著名的商业街太原街附近,离北一路的那个美食一条街很近,所以父亲开工资时时常会带我和奶奶去下一次馆子,而母亲从来都不去。那个北一路的美食一条街紧挨着太原街,一溜有大概四五个饭馆,我记得有开封灌汤包、李连贵熏肉大饼、马家烧麦、紧挨着太原街的是一家叫奎元面馆的小吃店。跨过太原街,在北一路的道北还有一家著名的饭店,就是我过生日时吃生日面的园路餐厅。园路餐厅不只有面条,还有一些西餐菜。最受欢迎的是园路餐厅的冰淇淋和冰棍。小时候,如果能买一根园路餐厅的冰棍会高兴好几天。园路餐厅再往南的一条小巷里,有一家著名的沈阳风味小吃店—杨家吊炉饼。那时的杨家吊炉饼真是吊炉烙的,上面一个锥形铁皮炉子里面放的是炭火,像一个锅盖一样放在下面的平底锅上,连烙带烤。烙出的饼外焦里软,非常好吃。

奶奶喜欢吃饼,父亲喜欢吃包子,所以我只记得奶奶带我吃过吊炉饼、鸡蛋糕,父亲带我吃过开封灌汤包和熏肉大饼,奎元面馆则一次都没去过。不过,现在我知道奎元面馆原本是杭州风味,并不是沈阳地方风味。

其实很多名不见经传的面馆做的面味道更好。我家附近就有一家面馆,只在中午开业,只卖两种面,一个是大肉面,一个是牛肉面。两种面都做的都非常地道,面码也讲究,真正做到了色香味俱全,属于那种吃过后还想再去的特色店。

未完待续。

 

s
snowandlotus
看完这篇,有个结论:

为版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时光,关心家人又忧国忧民,是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第一次见516碗和666碗的比较,震惊,都忘记面条了。谢谢!

盈盈一笑间
作为不常吃面条的南方人,都被你文章打动了,尤其是第一集里的朝鲜冷面视频。让我特别想去法拉盛韩国城找一家面馆。可惜最近疫情太厉害。
南方古猿
美好的回忆,浓浓的乡情,暖暖的亲情

记得儿时吃过一种放糖精的玉米面发糕。冬天放在火炉炉盖上烤得焦黄,十分香甜可口。

高粱米不好吃,一般会用高粱米去面条店换面条。换的面条称为钢丝面。十分硬,难嚼。但还是比高粱米饭好吃。

L
LinMu
感觉面条口感最好的还是拉面
为人父
谢谢雪莲的理解。
为人父
我都是去韩国店买那种干的冷面,自己在家煮。面码自己配,但最好是有狗宝咸菜。:)
为人父
看来你也没少吃高粱米面面条。:)
s
shuyezi
喜欢吃面的人看的好过瘾。我烧饼面点都喜欢,不过最喜欢的还是馒头。胃的长久记忆力真强。
为人父
拉面确实很弹牙,但因为有硼灰或碱,有人吃不惯那个味。碱要放的适量才好吃。我喜欢手擀面。:)
为人父
小时候面没吃够,所以这辈子就和面食亲。:)
天用莫如龙
江南面王奎元馆~~~~~哈哈哈哈哈。。。。
庄文雅
面条对南方人来说,更加稀罕

一年大概就能吃上一餐,端阳节或中秋节。记得一家邻居因为没有米了,只好把仅存得面条煮了吃。我还羡慕着呢。

从我家看,物质的增长,肯定远超30%。令堂属于高薪阶层,是当时一般工资的两倍。

为人父
刚建国时,很多南方人支援东北建设,所以那时沈阳有专门的南货店,我记得有卖腊肉和腊肠的。

还有一个南轩饭店属于沈阳高档饭馆,据说是淮扬菜系,不过我没去过。:)

为人父
不管南方北方,农村的日子都很苦。建国后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工资水平不如东北,东北属于六类地区。

南方大概只有上海的日子过的好一些,工资水平也高。你老家是哪的?我母亲改革开放前从没涨过工资,父亲还涨过一次。原因是母亲因同情右派被内定为控制使用的人,并且因此失去干部籍,成为工人,不过工资没降。后来也因祸得福,因为是工人身份,就没有走五七和下放。

简丹儿
补充一点:为兄不是一般的笔健,

面条都能洋洋洒洒的写几大篇,还生动亲切。

L
Lancet
王麻子,真王麻子,老王麻子,真真老王麻子:)
b
bymyheart
以前我以为只有山西人爱吃面条爱做各种面条,原来大江南北都有最拿手的的叫上名字的面条食谱.:)
为人父
这些都是面馆的名字吗?
为人父
几乎每个省都有自己的特色面,甚至每个城市都有。:)
L
Lancet
是剪子的名字。因为王麻子剪刀出名,于是来了一群以假乱真的商家。与四季面条,老四季面条及四季抻面馆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