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评弹有感

p
phobos
楼主 (文学城)

昨儿晚上参加洛城的上海之夜,平生第一次现场认真地观摩评弹表演。

我们这辈人,年轻的时候对这些东西不以为然。且不说崇尚西方吧,起码觉得传统艺术很是陈腔滥调。但是年纪大起来,慢慢就接受起了舒缓悠扬来了。算是,自己对自己的反动了吧。苏州园林就是这样,小时候拙政园十分钟就出来了,老了出差回国专门坐了高铁去苏州,就是环秀山庄都不放过,恋恋不舍。

评弹也是如此,不然大半辈子了,在洛杉矶才第一次认认真真地看了。其实二十多年前在狮子林,看过单位包的专场。游人散尽,古园幽深,那一段高亢婉转,被我暴殄天物,置若罔闻,心里还在想,大领导真陈腐。

这次来洛城表演的是上海评弹团,算得上国内天团了。四美人开场一曲《江南风光好》,就把人的骨头酥脱了。从报幕那里知道,原来金嗓子周璇脍炙人口的《天涯歌女》,调子就来自于评弹曲调的大九连环。

一曲《白蛇·赏中秋》老一辈人感动于应时令、讨口彩的永不分离,我倒被男声的低音悠扬打动了。放佛Nat King Cole再世,烟熏的嗓子,烘托的不是西湖哀怨的断桥,而是豁达开朗的的圣塔莫妮卡栈桥。



评弹、评弹,居然是两门艺术,我这半文盲也是第一次知道,弹词又能说又能唱,评话是只说不唱。说《武松打狗》的艺人,一副江南市井的腔调,但把这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人一口鬼哭狼嚎,一口一人千军万马。

江南哦,哪里是只有读书公子、贤惠新妇的呢?不到当地接触不到的地痞无赖,泼妇恶婆,也是江南,更是江南。若不是他们,江南形不成大大小小的码头。江南的富庶,与知书达理有关,也与能说会道有关;与遵诺守信有关,也与装腔作势有关。只是达三江通四海的便利,与思想上的开通,使得达成交易的艺术,比穷山恶水更加均衡,(此处应有大统领的肥脸,以飨读者。)并且,执行交易的习惯,比其他地方来得顺畅流利。这样,才能保有政治兴衰之下不毁的商业传统。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千年前的白居易描绘的琵琶,现在弹的还是那个曲那个调。三弦更是干脆苍劲,配着年纪一定要大一点,人生阅历丰富的男声,把个悲欢离合,说成云淡风轻。武松也好,大郎也罢,历史的灰粒落到个人头上都是大山。事情经过再怎么烽火连篇,神鸦社鼓。事情过后,回到七里山塘,都是琴声绵长,曲调仓惶罢了。这就是江南惯看风云的做派,宠辱不惊,不愠不怒。修为有余,我等还要修炼。

曲终人散,我竟记不得听懂多少苏州话。懂得意思,就跟着会心一笑。不懂之处,琢磨琢磨调子,也是如痴如醉。要问全场最有味道的,还数陆锦花的《声声慢》,你讲我俗气伐?真格俗气额。

我是谁的谁
得带个丫鬟扶着。。。
p
phobos
干嘛不挽个如夫人,再来个同进士或类藤校唠唠嗑?
我是谁的谁
夫人太严肃了,适合听京戏或交响乐
p
phobos
分明贪图丫鬟年轻…
R
Rockeymountain
居然没有我失骄阳君失柳?那才是评弹最高境界。
a
amiyumi
沪剧,评弹,越剧我都听不进去,小时候经常想这么难听的东西为什么大人们喜欢。
C
Croissant_22
我们这里马上开一家苏州餐馆也有评弹,我们一群人打算去看看
R
Rockeymountain
我现在对很多戏剧都重新接受了。京剧博大精深,地方戏剧扎根民间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
我是谁的谁
那是你心动了,lol
p
phobos
而且那种情感表达哦,特别复杂隐忍,昨天我就想,请个美国人听听看,咂摸得出啥滋味?
想做土家人
现在苏州园林里都有评弹,越剧表演,就是老发头看堂会的,坐在水榭里看。
我是谁的谁
美国人去巴黎直奔麦当劳
2
24桥明月夜
昆曲好!小时候听不下去,现在很喜欢。 唱昆曲的人的嗓子如果音质好并且特别,就太好了。

身段也很美,没有那种感官刺激,但是很柔软很写意。

p
phobos
心旌摇动且摇动,黯然神伤神慢伤
天意悠悠
我从小可以听进去的是越剧和黄梅戏
B
Bailey4321
小时候跟外婆住,被动地听过不少。

当时听不懂,但是也觉得挺好听的,不像北方戏剧那么吵闹,但是该有气势的时候照样气场强大。

我是谁的谁
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评弹而通辞
2
24桥明月夜
越剧和黄梅戏比较通俗,容易上口。 不过我不太喜欢这两个地方戏的唱腔。
p
phobos
对额对额,太师椅伐摆哦,侪是圆鼓凳。
p
phobos
给娃上个示波记录仪
2
24桥明月夜
麦当劳的薯条比法餐馆的好吃。 我最不买法餐的帐。

不过法国人用烤箱烤牛骨头做高汤的方法不错,可以尝试。

麻你
俺北方人,听不太懂,喜欢听。 小时候看吕剧,听京剧

李二嫂改嫁

天意悠悠
嗯,沪剧和评弹我的确没办法跟着学会唱

昆曲也是同样的问题,但越剧,黄梅和京剧都能自学一些,可能这也是这几种戏曲更为大众接受的原因?

p
phobos
每个地方都很有嚼头儿,我比家乡戏接受得更早的是豫剧,特别有味道,河南女孩也好。
C
Croissant_22
我也是,因为我妈爱唱戏,所以五音不全的我听也听会了
2
24桥明月夜
对的!黄梅戏和越剧的唱腔比较好学, 当然还是比唱歌要难,哈哈。
p
phobos
每种艺术都是被观众改造过的艺术
B
Bailey4321
啊?我就听到豫剧觉得好粗犷好厉害啊。lol

北方戏剧我觉得能接受的大概就是京韵大鼓?主要是听了四世同堂里那首,算是听懂了。很欣赏。和评弹算一南一北,有些相似之处?

我是谁的谁
粗狂之最是秦腔
p
phobos
川戏也够呛
p
phobos
跟河南话转调一样,很有味道。耳鬓厮磨之间,直击人心。
凊荷
秦腔是吼出来的

都是顶尖高音

秦腔最大特点是词文学价值极高,优美无比

B
Bailey4321
涉猎广啊。河南话也懂?我好像一句也听不懂。
p
phobos
干啥捏?每个字注简谱的话,大概需要四个数字
我是谁的谁
河南话是官话,很好懂。麻烦的是沿海的,闽南语、温州话
B
Bailey4321
是不是张艺谋电影里那种?张艺谋是真的把中国的土变成给外国人看的洋了。不评论其他,这文化发掘和普及还是挺好的
p
phobos
东南沿海或许保留了古音或糅合了百越,细听也有些规律可循,k和g转换什么的。
凊荷
我没看过张的电影

看他的东西,我有心理障碍

秦腔我也不爱看,也不明白有人爱看那种歇斯底里的吼叫。陪老人看过一两次,发现戏本本身的词特别美。也听别人这么评论过。

 

 

木有文化
只想起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老键
上海平弹团上海越剧团不是一般的来头,虽是地方实是贵族。小时就可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