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儿子被两个前私校小美女邀请一起聚餐。有一家是已经搬到外州,回来参加一个藤校举行的communication tournament的。两个小美女性格都比较符合儿子的个性 - 内敛,安静。应该说都很聪明。在本地的那家今年从春天到夏天已经要求过几次他们家女儿和我儿子单独吃饭逛街了。我的理解,这难道不是date吗?可我家傻儿子晚熟啊。听到这种邀约第一反应就是躲。这次因为那个外地小美女过来一趟不容易,我要求儿子配合。只要be polite就行。对方要求晚饭后再换店吃dessert,然后一起逛街。这些我儿子统统没兴趣。我婉拒了。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技术难题了 - 今晚在餐馆,小孩和大人分桌。我不知道儿子会不会很紧张。他的想法始终就一个:跟她们聊什么啊?家有高中女娃的说说,你家高中女娃喜欢和男娃聊什么?我看看能不能给儿子恶补一下。他满脑子就是奥赛,网球和单簧管。好像女孩子们的兴趣和他没有交叉。高中生最common的兴趣会是什么呢?那两个女孩目前都在私校。儿子在大公校。
9年级不早了。
既然你儿子比较书生气,你还担心什么?
这也是很重要的人生经历。 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情商高的话可以找出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聊。
女孩大他几个月,但两人同一个年级。两人经常在一起做功课,有时在女孩家有时在我们家有时在Starbucks。两家对他们的交往都抱着乐观其成的态度。
我自己对女孩很满意,唯一担心的一点是长得太玲珑剔透怕将来招太多男孩喜欢给他们两人的感情带来变数。
他自己喜欢擅长的话题,可以讲给女孩子们听啊,也可以讲的很有趣,能让她们听下去
然后,没有太多话题就关心一下对方,问她们,听她们讲有什么有趣的事
所以这次我替儿子选择了只吃晚饭,不参加后面的活动。要求不高,只要有礼貌就行。感恩节那场,很多大人跟儿子说话,问他问题。他能回答。但自己不主动问别人问题。和别人互动很不好。大人问他话时,他不敢看人家眼睛。回答问题惜字如金。
以前在私校时,班里大部分女孩都追着我儿子跑,有个白女娃甚至在早上我儿子一进教室时,站在我儿子课桌前,跟我儿子说,xxx, I love you. 一点不shy。反倒把我儿子吓跑了。我儿子和这俩女孩关系比较好,就是因为这俩女娃都和他个性接近。不那么外向。很安静。都很会猜我儿子要做什么,有默契。现在好几年不见了,又值青春期性格大变,无法预测今晚会不会很尴尬。假如搞得不欢而散,我担心对我儿子本来就少的自信心有损伤。
我现在觉得怎么样都可以,随他们去吧。
感兴趣。也不喜欢和他的亲密朋友圈以外的人坦白自己的内心想法。跟我们都很少谈论他的困惑苦恼。他的想法我得猜。惜字如金。有一次我跟他开玩笑说,他去任何社交场合我得去给他当翻译。把他的一两个字翻译成一两句话,别人才能明白。
我儿子卡住了,我还可以帮他打个圆场递个话头。我的感觉那两个女娃都很擅于沟通。我家的是弱势。可能插不上话。很尴尬。会进一步损伤他对自己和女孩子打交道的自信心。
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当年懂得多。 我是鼓励孩子多接触。
大人不在身边的时候,小孩子们自己交流会更加自如。一家之言哈
儿子更紧张。鼓励肯定他,让他依自己的心意,做他想做的。可以出点子,不要强迫。当然是让年轻人尽量坐在一起,他们很容易就聊起来的,不用准备,礼貌就行。
我们的女孩子还在为40万奋斗时,白人女娃都在为一个好老公奋斗。乐于做trophy wife。她们好像不太在乎自己的职业前景。更在乎未来的家庭。
娃会发现nerdy的话题女人对他感兴趣的话也能聊得深入。。。
对女娃完全没有兴趣。后来一问,还没wet dream过。就不操心了。
会花一定的心思在异性身上。
我都郁闷我女儿好像偷着有男朋友了。还极力跟我宣称她没有。
今早偷偷派任务给弟弟,说今晚的winter dance,帮我看好姐姐是否有男朋友了。
结果弟弟诧异的问:'妈妈,难道你不知道她已经有男朋友了.?"
我连问:"什么时候,多久了?"
弟弟说:"两个多月了,同一年级的,我是因为姐姐和她对象都亲自跑来跟我说,她们俩在约会处朋友."
我一听心里立马不好受了,心想:"难怪姐姐学习一直偷懒取巧,跟我打马虎眼."
当然我啥也不会说,静观其变,心里就在祈祷,就等着一两个月之后他们就分手了.
我看到即使是大学生有的男女朋友成天在一起的,反而不一定比单身的集体社交时间多,反而丢掉了社会生活的机会。其他各种drama 就不说了。人生是多项选择,孩子快乐就好了。单身也挺好。
能有兴趣听他聊这么枯燥的事?网球更是那两个女娃不感兴趣的话题。天气不这么冷,他倒是可以带女娃打两下球。他教他的小男孩小伙伴打球挺有耐心。明年暑假还有计划在我们这里的网球俱乐部做暑期工教小孩子们打球。
小堂姐和堂妹都有固定男朋友,堂姐8年纪,处了三个月,刚分手,堂妹四年级,爬梯的半天就在跟她小男友煲电话。就她纯跟一个小鹿一样,还信誓旦旦她为什么还没有男朋友。我还信以为真了。
我看来得好好贿赂儿子。
可惜我老公不同意。
昨天肯尼迪还在讲美国梦的一部分是一份工作养活一个家庭
我现在不允许她一回到家都躲楼上自己的卧房里。
女生对他有兴趣听起来,这种时候她们的耐心好得很。。。女生只要呈现出兴趣,不管怎样nerdy的孩子都是口若悬河的。。。通过聊天发现女生的好处。。。温柔,善解人意。。。男生经常是这样开窍的,不对吗
给娃营造一个讲了也不要紧的宽松气氛呗。。。就假装不知道她骗了你,然后她发现妈其实早知道,岂不是会羞愧自己白撒谎了。。。
父母就是老担些不必要的心。 :-)
参加了三项,一项失利。他很想参加明年一月份MIT举办的奥科赛。所以本来想三项都拿到奖牌。这样老师不换其他孩子上。他没放弃希望。现在在积极参与下面竞赛的项目制作,希望老师能给他机会。全校奥赛队一共30多人,9年级只有4个小孩被选入。高年级生居多。但这次比赛也不是每个孩子都去了。所以老师要小孩轮流去,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些家庭聚会会和孩子提醒至少在前半场make an effort ,之后上手机啥的就随便了。尤其过节期间这种场合还比较多。有些亲朋好友不常见,见了还是会judge的。
好像那种又叫gold digger?
他们的女儿一起吃饭逛街。大人不在场。儿子觉得无话可说,死活不去。他也是不会和女孩子逛街。自己从来就不喜欢逛街。我不得不从头来,想让娃像小时候一样,两个家庭聚会,让他和那个女孩子在家庭聚会中自然而然地catch up一下。熟悉起来再自己聚。我这个思路有问题吗?我们两家大人关系一直都不错。来个家庭聚会我没意见。我女儿那拨朋友就是因为大人小孩都是朋友,才一直走到现在。如果只有小孩是朋友,大人不熟悉,或者反之,我感觉小孩的友情也走不远。
否则你儿子这种情况,出去了双方也都不会enjoy,反而生硬刻意。过几年真的就好了。
连接了。如果那个女孩不来找他也算了,顺其自然呗。可那个女孩再三再四地希望和我儿子吃饭逛街,显然还期望继续保持童年的友情,人家也没做错任何事,儿子不理人家了,这么突兀,那女孩会不会受伤害?我好像觉得有点过意不去。我和那家的父母本来也是比较亲近的朋友关系。儿子这么一搞,我们大人之间怎么相处呢?我觉得儿子和那个女孩不需要是恋人关系,但可以继续做好朋友。由此类推,他未来应该和很多女孩都是这样相处。我女儿至今和很多她童年时的好友继续是朋友。我和我国内的一些发小,相隔着时空几十年,还继续是好朋友。每次回国都被发小们款待。感到很温暖。是我的观念太中国了吗?
你把人家女孩和女孩家长描述得像个花痴一样迷你儿子,就差说人家处心积虑设个陷阱要吃了你儿子了。至于吗。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
今晚儿子被两个前私校小美女邀请一起聚餐。有一家是已经搬到外州,回来参加一个藤校举行的communication tournament的。两个小美女性格都比较符合儿子的个性 - 内敛,安静。应该说都很聪明。在本地的那家今年从春天到夏天已经要求过几次他们家女儿和我儿子单独吃饭逛街了。我的理解,这难道不是date吗?可我家傻儿子晚熟啊。听到这种邀约第一反应就是躲。这次因为那个外地小美女过来一趟不容易,我要求儿子配合。只要be polite就行。对方要求晚饭后再换店吃dessert,然后一起逛街。这些我儿子统统没兴趣。我婉拒了。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技术难题了 - 今晚在餐馆,小孩和大人分桌。我不知道儿子会不会很紧张。他的想法始终就一个:跟她们聊什么啊?家有高中女娃的说说,你家高中女娃喜欢和男娃聊什么?我看看能不能给儿子恶补一下。他满脑子就是奥赛,网球和单簧管。好像女孩子们的兴趣和他没有交叉。高中生最common的兴趣会是什么呢?那两个女孩目前都在私校。儿子在大公校。
9年级不早了。
既然你儿子比较书生气,你还担心什么?
这也是很重要的人生经历。 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情商高的话可以找出双方都感兴趣的话题聊。
女孩大他几个月,但两人同一个年级。两人经常在一起做功课,有时在女孩家有时在我们家有时在Starbucks。两家对他们的交往都抱着乐观其成的态度。
我自己对女孩很满意,唯一担心的一点是长得太玲珑剔透怕将来招太多男孩喜欢给他们两人的感情带来变数。
他自己喜欢擅长的话题,可以讲给女孩子们听啊,也可以讲的很有趣,能让她们听下去
然后,没有太多话题就关心一下对方,问她们,听她们讲有什么有趣的事
所以这次我替儿子选择了只吃晚饭,不参加后面的活动。要求不高,只要有礼貌就行。感恩节那场,很多大人跟儿子说话,问他问题。他能回答。但自己不主动问别人问题。和别人互动很不好。大人问他话时,他不敢看人家眼睛。回答问题惜字如金。
以前在私校时,班里大部分女孩都追着我儿子跑,有个白女娃甚至在早上我儿子一进教室时,站在我儿子课桌前,跟我儿子说,xxx, I love you. 一点不shy。反倒把我儿子吓跑了。我儿子和这俩女孩关系比较好,就是因为这俩女娃都和他个性接近。不那么外向。很安静。都很会猜我儿子要做什么,有默契。现在好几年不见了,又值青春期性格大变,无法预测今晚会不会很尴尬。假如搞得不欢而散,我担心对我儿子本来就少的自信心有损伤。
我现在觉得怎么样都可以,随他们去吧。
感兴趣。也不喜欢和他的亲密朋友圈以外的人坦白自己的内心想法。跟我们都很少谈论他的困惑苦恼。他的想法我得猜。惜字如金。有一次我跟他开玩笑说,他去任何社交场合我得去给他当翻译。把他的一两个字翻译成一两句话,别人才能明白。
我儿子卡住了,我还可以帮他打个圆场递个话头。我的感觉那两个女娃都很擅于沟通。我家的是弱势。可能插不上话。很尴尬。会进一步损伤他对自己和女孩子打交道的自信心。
现在的孩子比我们当年懂得多。 我是鼓励孩子多接触。
大人不在身边的时候,小孩子们自己交流会更加自如。一家之言哈
儿子更紧张。鼓励肯定他,让他依自己的心意,做他想做的。可以出点子,不要强迫。当然是让年轻人尽量坐在一起,他们很容易就聊起来的,不用准备,礼貌就行。
我们的女孩子还在为40万奋斗时,白人女娃都在为一个好老公奋斗。乐于做trophy wife。她们好像不太在乎自己的职业前景。更在乎未来的家庭。
娃会发现nerdy的话题女人对他感兴趣的话也能聊得深入。。。
对女娃完全没有兴趣。后来一问,还没wet dream过。就不操心了。
会花一定的心思在异性身上。
我都郁闷我女儿好像偷着有男朋友了。还极力跟我宣称她没有。
今早偷偷派任务给弟弟,说今晚的winter dance,帮我看好姐姐是否有男朋友了。
结果弟弟诧异的问:'妈妈,难道你不知道她已经有男朋友了.?"
我连问:"什么时候,多久了?"
弟弟说:"两个多月了,同一年级的,我是因为姐姐和她对象都亲自跑来跟我说,她们俩在约会处朋友."
我一听心里立马不好受了,心想:"难怪姐姐学习一直偷懒取巧,跟我打马虎眼."
当然我啥也不会说,静观其变,心里就在祈祷,就等着一两个月之后他们就分手了.
我看到即使是大学生有的男女朋友成天在一起的,反而不一定比单身的集体社交时间多,反而丢掉了社会生活的机会。其他各种drama 就不说了。人生是多项选择,孩子快乐就好了。单身也挺好。
能有兴趣听他聊这么枯燥的事?网球更是那两个女娃不感兴趣的话题。天气不这么冷,他倒是可以带女娃打两下球。他教他的小男孩小伙伴打球挺有耐心。明年暑假还有计划在我们这里的网球俱乐部做暑期工教小孩子们打球。
小堂姐和堂妹都有固定男朋友,堂姐8年纪,处了三个月,刚分手,堂妹四年级,爬梯的半天就在跟她小男友煲电话。就她纯跟一个小鹿一样,还信誓旦旦她为什么还没有男朋友。我还信以为真了。
我看来得好好贿赂儿子。
可惜我老公不同意。
昨天肯尼迪还在讲美国梦的一部分是一份工作养活一个家庭
我现在不允许她一回到家都躲楼上自己的卧房里。
女生对他有兴趣听起来,这种时候她们的耐心好得很。。。女生只要呈现出兴趣,不管怎样nerdy的孩子都是口若悬河的。。。通过聊天发现女生的好处。。。温柔,善解人意。。。男生经常是这样开窍的,不对吗
给娃营造一个讲了也不要紧的宽松气氛呗。。。就假装不知道她骗了你,然后她发现妈其实早知道,岂不是会羞愧自己白撒谎了。。。
父母就是老担些不必要的心。 :-)
参加了三项,一项失利。他很想参加明年一月份MIT举办的奥科赛。所以本来想三项都拿到奖牌。这样老师不换其他孩子上。他没放弃希望。现在在积极参与下面竞赛的项目制作,希望老师能给他机会。全校奥赛队一共30多人,9年级只有4个小孩被选入。高年级生居多。但这次比赛也不是每个孩子都去了。所以老师要小孩轮流去,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些家庭聚会会和孩子提醒至少在前半场make an effort ,之后上手机啥的就随便了。尤其过节期间这种场合还比较多。有些亲朋好友不常见,见了还是会judge的。
好像那种又叫gold digger?
他们的女儿一起吃饭逛街。大人不在场。儿子觉得无话可说,死活不去。他也是不会和女孩子逛街。自己从来就不喜欢逛街。我不得不从头来,想让娃像小时候一样,两个家庭聚会,让他和那个女孩子在家庭聚会中自然而然地catch up一下。熟悉起来再自己聚。我这个思路有问题吗?我们两家大人关系一直都不错。来个家庭聚会我没意见。我女儿那拨朋友就是因为大人小孩都是朋友,才一直走到现在。如果只有小孩是朋友,大人不熟悉,或者反之,我感觉小孩的友情也走不远。
否则你儿子这种情况,出去了双方也都不会enjoy,反而生硬刻意。过几年真的就好了。
连接了。如果那个女孩不来找他也算了,顺其自然呗。可那个女孩再三再四地希望和我儿子吃饭逛街,显然还期望继续保持童年的友情,人家也没做错任何事,儿子不理人家了,这么突兀,那女孩会不会受伤害?我好像觉得有点过意不去。我和那家的父母本来也是比较亲近的朋友关系。儿子这么一搞,我们大人之间怎么相处呢?我觉得儿子和那个女孩不需要是恋人关系,但可以继续做好朋友。由此类推,他未来应该和很多女孩都是这样相处。我女儿至今和很多她童年时的好友继续是朋友。我和我国内的一些发小,相隔着时空几十年,还继续是好朋友。每次回国都被发小们款待。感到很温暖。是我的观念太中国了吗?
你把人家女孩和女孩家长描述得像个花痴一样迷你儿子,就差说人家处心积虑设个陷阱要吃了你儿子了。至于吗。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