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前吧,黄仁宇提出了所谓的“大历史观”。说白了就是不要再去讲什么“周幽王为了讨褒姒一笑才断送了西周“,或者什么”鸿门宴如果项羽不让刘邦上厕所,天下就姓楚不姓汉“之类的故事。朝代更换,天下易主,说到底就是一个宏观经济,就是一个‘税收’能不能跟的上的问题。
我最喜欢这种远离实际,远离细节,退到很远去看大局的态度。所以这里我要(新瓶装旧酒)抛出我的“大哲学观”:西方哲学到底在搞什么鬼?
西方哲学探讨的范畴,说白了无非是人跟自己,人跟老天,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前两者属于‘个人哲学’,后者属于‘社会哲学’。
我们这里只关心‘社会哲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暂时忘了柏拉图,笛卡尔,叔本华,黑格尔那些人的细节,社会哲学两千多年来一直纠结的核心问题是啥?
“Social Cohesion" vs "Personal Liberty". 社会和谐 vs 个人自由。这两个不完全矛盾,但是互相竞争的价值观。
----
前一段走廊里出现过的不少话题,比如“功利主义 vs 伦理主义“,”小火车压死人“,”无知之幕“,”酋长分蛋糕“。等等等等,论述的其实都是社会和谐 vs 个人自由。
这两个互相竞争的价值观,都是很重要的,没有严格的谁对谁错。哲学只是试图在这两个价值观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
但总体来说,我们要看到极端追求任何一个方向的危险性:
过度追求社会和谐,很容易导致专制和集权; 过度追求个人自由,很容易导致 Anarchy。
(从这里开始,应该就有人反对了)
社会和谐 vs 个人自由,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地区,不同阶级的立场会变化,甚至会易位的。下面只是粗粗概论,反例比比皆是,无需再提。
一般的说来,如果我们把‘强势’的一方称作‘朝’,‘弱势’的一方称作‘野’,‘朝’方当权,大概率会更强调社会和谐的重要性,‘野’方被统治,肯定会更突出个人自由的原则。
所以欧洲以前的教皇统治,君主统治时期,保守派大概率是社会和谐,进步派大概率是个人自由。
近些年来,进步派占上风,欧美逐渐变成进步派呼吁社会和谐,保守派强调个人自由。
攻守之势易也。
如果我们暂时忘掉左右,忘掉进步保守,有一点大的趋势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人口密度越大,对资源的分配公用,人与人之间的摩擦,都会指数级上涨。
所以随着地球人口的增加,(城市)人口密度的极速上升,人们尤其是城市居民,会对“社会和谐”的诉求会越来越大。
这样,如何在追求社会和谐的同时避免专制集权,就成了未来的一大挑战。
(下面是纯个人观点了)
追求社会和谐,有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靠 “社会/文化/价值/信仰”这类’软‘约束。一个是靠 “政策/规定/法律/警察” 这类’硬‘约束。
“社会/文化/价值/信仰” 这类’软‘约束,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日本的‘耻’文化。邻居一个不屑的眼神,很多时候足以规范一些知耻者的言行。 “政策/规定/法律/警察” 这类’硬‘约束,一个例子就是欧洲现在的‘Police the internet law'。你如果在网上冒犯他人或者说错了话,那是犯罪的,要罚款或抓监狱的。
Again, 两个方向都有他们自己的价值,没有严格的谁对谁错。这里只是粗粗概论。
但如果我们越是过多的依赖“政策/法律/硬约束”,就越是有走向专制集权的危险。所以我个人是更偏爱“社会/文化/价值/信仰” 这类’软‘约束的。
但近年来西方的‘进步移民政策’使得‘软‘约束变得越来越难。
首先我自己是移民,自认也不是过河拆桥那类人,所以我绝对不是反移民。我反对的,百分之一或许是移民速度的爆炸增长,百分之九十九则是极端的 Multiculturalism。
极端的 Multiculturalism ,强调各个 Culture 有他们各自璀璨的价值(which is probably true),所以任何的 assimilation/同化 的诉求都是要坚决反对的(which is totally wrong)。
在 Multiculturalism 的大环境下,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社区,很难有 shared culture, shared values, shared social norm。‘软’约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我们前面提到过,对社会和谐的诉求只会增不会减,那维护这个诉求只剩下一个武器:“政策/法律/硬约束”了。
所以现在各地风起云涌的 'speech law' 也就不难理解了。
来罘和自由人,在最近都提到了另一个概念:唯物论 vs 唯心论,客观 vs 主观。
我这里试图把这些概念也套进‘大哲学观’里:
唯物论 + 客观,强调的都是有一些 ‘universal truth, fact',不以你个人的观点转移。一般来说,强调社会和谐的一方,会比较喜欢。比如我党,就是坚定的唯物论者:便于统治吗。
唯心论 + 主观,强调的都是 我思故我在,我思故世界在。强调个人自由的一方,会比较喜欢。
当然总有例外。
综上推理,
1: 对社会和谐的诉求只会增不会减; 2: 社会和谐最好用软约束,不要用硬约束; 3: 硬约束法律,越少越好,管的越宽越容易专制集权; 4: 有了法律,就要执行。法制社会吗。 5: 所以法律越少越好。
1.对社会和谐的诉求?不知道越多能多越多。我甚至不认为那个是时间的增函数,你看一下历史就知道了,显然他不是延时间轴上升的。
总的来说?我还是乐观的。当然这样说不太准确,那就说我对我生活的时代还算满意好了。历史不归我管将来也不归。局部?不好说,肯定进进退退。
2.如何达到社会和谐?软约束?你说的是教育?这个我很同意。一定要要,所以我说我看到小孩子从小教这些,你知道我三个我看着她们长而且自己也跟着又长了三遍。要不要硬约束?我觉得也应该要。比如你上一次举的对人的攻击的例子。我们都知道那是不对的,侵犯个人尊严和侵犯个人财产你说有没有差别?我觉得性质不能说太有。这不就到了那个问题?当道德不起作用的时候,只能靠法律。
3.硬约束越少越好,容易导致集权。对前半句观点我跟你恰恰相反。我认为越细越好,因为你会知道那个可以那个不可以,就是不模糊清楚明白。我记得说你们是案例法?就是看实例?我们是大陆法?大家质疑中国大陆不久经常质疑它的法律不健全?后面推导我没看出是怎么推的。我自己的不出来这个结论
4.没有问题也很有问题。大家都希望能做到。实际上做不到。这个都是成年人,不用多说。所以法律的意义我看到的更多是威慑。你说好不好?我觉得还好。
5.我也没有退出来。
我们都不是学法律的。我估计你关于法律的论断会被专业人士质疑。那时我的直觉。我前一段跟一个经济法的教授聊了很多,就是我说道我写DORA的原因。
或者说你的例子里我认为那些约束是对的。
1.有没有那些约束都不应该对个人进行攻击
2.有没有那些约束都不应该故意传播错误信息误导他人
如果我真想拉大旗,这都可以上升到cybersecurity的问题了。
你认为那种对人的羞辱是应该的?那是畅所欲言的一部分?我的确不这样认为
社会和谐 vs 个人自由
定义是什么?为什么会互相竞争?
类似小孩摆游戏木偶
几十年前吧,黄仁宇提出了所谓的“大历史观”。说白了就是不要再去讲什么“周幽王为了讨褒姒一笑才断送了西周“,或者什么”鸿门宴如果项羽不让刘邦上厕所,天下就姓楚不姓汉“之类的故事。朝代更换,天下易主,说到底就是一个宏观经济,就是一个‘税收’能不能跟的上的问题。
我最喜欢这种远离实际,远离细节,退到很远去看大局的态度。所以这里我要(新瓶装旧酒)抛出我的“大哲学观”:西方哲学到底在搞什么鬼?
西方哲学探讨的范畴,说白了无非是人跟自己,人跟老天,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前两者属于‘个人哲学’,后者属于‘社会哲学’。
我们这里只关心‘社会哲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暂时忘了柏拉图,笛卡尔,叔本华,黑格尔那些人的细节,社会哲学两千多年来一直纠结的核心问题是啥?
“Social Cohesion" vs "Personal Liberty". 社会和谐 vs 个人自由。这两个不完全矛盾,但是互相竞争的价值观。
----
前一段走廊里出现过的不少话题,比如“功利主义 vs 伦理主义“,”小火车压死人“,”无知之幕“,”酋长分蛋糕“。等等等等,论述的其实都是社会和谐 vs 个人自由。
这两个互相竞争的价值观,都是很重要的,没有严格的谁对谁错。哲学只是试图在这两个价值观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
但总体来说,我们要看到极端追求任何一个方向的危险性:
过度追求社会和谐,很容易导致专制和集权;
过度追求个人自由,很容易导致 Anarchy。
----
(从这里开始,应该就有人反对了)
社会和谐 vs 个人自由,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地区,不同阶级的立场会变化,甚至会易位的。下面只是粗粗概论,反例比比皆是,无需再提。
一般的说来,如果我们把‘强势’的一方称作‘朝’,‘弱势’的一方称作‘野’,‘朝’方当权,大概率会更强调社会和谐的重要性,‘野’方被统治,肯定会更突出个人自由的原则。
所以欧洲以前的教皇统治,君主统治时期,保守派大概率是社会和谐,进步派大概率是个人自由。
近些年来,进步派占上风,欧美逐渐变成进步派呼吁社会和谐,保守派强调个人自由。
攻守之势易也。
----
如果我们暂时忘掉左右,忘掉进步保守,有一点大的趋势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人口密度越大,对资源的分配公用,人与人之间的摩擦,都会指数级上涨。
所以随着地球人口的增加,(城市)人口密度的极速上升,人们尤其是城市居民,会对“社会和谐”的诉求会越来越大。
这样,如何在追求社会和谐的同时避免专制集权,就成了未来的一大挑战。
----
(下面是纯个人观点了)
追求社会和谐,有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靠 “社会/文化/价值/信仰”这类’软‘约束。一个是靠 “政策/规定/法律/警察” 这类’硬‘约束。
“社会/文化/价值/信仰” 这类’软‘约束,一个明显的例子是日本的‘耻’文化。邻居一个不屑的眼神,很多时候足以规范一些知耻者的言行。
“政策/规定/法律/警察” 这类’硬‘约束,一个例子就是欧洲现在的‘Police the internet law'。你如果在网上冒犯他人或者说错了话,那是犯罪的,要罚款或抓监狱的。
Again, 两个方向都有他们自己的价值,没有严格的谁对谁错。这里只是粗粗概论。
但如果我们越是过多的依赖“政策/法律/硬约束”,就越是有走向专制集权的危险。所以我个人是更偏爱“社会/文化/价值/信仰” 这类’软‘约束的。
----
但近年来西方的‘进步移民政策’使得‘软‘约束变得越来越难。
首先我自己是移民,自认也不是过河拆桥那类人,所以我绝对不是反移民。我反对的,百分之一或许是移民速度的爆炸增长,百分之九十九则是极端的 Multiculturalism。
极端的 Multiculturalism ,强调各个 Culture 有他们各自璀璨的价值(which is probably true),所以任何的 assimilation/同化 的诉求都是要坚决反对的(which is totally wrong)。
在 Multiculturalism 的大环境下,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社区,很难有 shared culture, shared values, shared social norm。‘软’约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
我们前面提到过,对社会和谐的诉求只会增不会减,那维护这个诉求只剩下一个武器:“政策/法律/硬约束”了。
所以现在各地风起云涌的 'speech law' 也就不难理解了。
----
来罘和自由人,在最近都提到了另一个概念:唯物论 vs 唯心论,客观 vs 主观。
我这里试图把这些概念也套进‘大哲学观’里:
唯物论 + 客观,强调的都是有一些 ‘universal truth, fact',不以你个人的观点转移。一般来说,强调社会和谐的一方,会比较喜欢。比如我党,就是坚定的唯物论者:便于统治吗。
唯心论 + 主观,强调的都是 我思故我在,我思故世界在。强调个人自由的一方,会比较喜欢。
当然总有例外。
----
综上推理,
1: 对社会和谐的诉求只会增不会减;
2: 社会和谐最好用软约束,不要用硬约束;
3: 硬约束法律,越少越好,管的越宽越容易专制集权;
4: 有了法律,就要执行。法制社会吗。
5: 所以法律越少越好。
1.对社会和谐的诉求?不知道越多能多越多。我甚至不认为那个是时间的增函数,你看一下历史就知道了,显然他不是延时间轴上升的。
总的来说?我还是乐观的。当然这样说不太准确,那就说我对我生活的时代还算满意好了。历史不归我管将来也不归。局部?不好说,肯定进进退退。
2.如何达到社会和谐?软约束?你说的是教育?这个我很同意。一定要要,所以我说我看到小孩子从小教这些,你知道我三个我看着她们长而且自己也跟着又长了三遍。要不要硬约束?我觉得也应该要。比如你上一次举的对人的攻击的例子。我们都知道那是不对的,侵犯个人尊严和侵犯个人财产你说有没有差别?我觉得性质不能说太有。这不就到了那个问题?当道德不起作用的时候,只能靠法律。
3.硬约束越少越好,容易导致集权。对前半句观点我跟你恰恰相反。我认为越细越好,因为你会知道那个可以那个不可以,就是不模糊清楚明白。我记得说你们是案例法?就是看实例?我们是大陆法?大家质疑中国大陆不久经常质疑它的法律不健全?后面推导我没看出是怎么推的。我自己的不出来这个结论
4.没有问题也很有问题。大家都希望能做到。实际上做不到。这个都是成年人,不用多说。所以法律的意义我看到的更多是威慑。你说好不好?我觉得还好。
5.我也没有退出来。
我们都不是学法律的。我估计你关于法律的论断会被专业人士质疑。那时我的直觉。我前一段跟一个经济法的教授聊了很多,就是我说道我写DORA的原因。
或者说你的例子里我认为那些约束是对的。
1.有没有那些约束都不应该对个人进行攻击
2.有没有那些约束都不应该故意传播错误信息误导他人
如果我真想拉大旗,这都可以上升到cybersecurity的问题了。
你认为那种对人的羞辱是应该的?那是畅所欲言的一部分?我的确不这样认为
社会和谐 vs 个人自由
定义是什么?为什么会互相竞争?
类似小孩摆游戏木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