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三来上课(4)——Multiple-Universe (Multiverse)

d
donau
楼主 (文学城)

之前没想到大家对这些话题感兴趣,那我接着写好了。题目大概我会一直用下去,如果没得聊了那么也许会转到希腊神话里的小毛片。当时一口气看了差不多50集,再不写出来......不知道转身还是忘干净先发生。

Multiple Universe 啊,Alles möglich。

其实是Multi-Multiverse,也就是说,这件事有很多版本。我挑两个我知道的多一点的好了。

Many Wrolds版,这个对我最亲切,因为完全是量子力学的另外一个解释。

量子力学的最本质的本质,你问我的话,我会说,Reality non-local。我知道有一派强调的是Reality does not exist,我自己不是这样认为的。我的观点是,Reality存在,只是你不能在某一个固定的点确定它的存在。

比如,我们孩子爸爸买了一筐啤酒,我知道那总共是20瓶,如果他看到特价在再特价,常常会贪便宜买两筐,那么我知道如果我下班晚一点到家,会总共有40(满+空)瓶。

那个叫Reality,但是在微观世界量子领域,完全不是这样。

用大家最熟悉的电子举例好了。描述电子性质(能量)用的是波函数,希腊字母psi,.。波函数不能告诉你电子在某一时刻具体在什么位置,也不能告诉你它会到哪一个位置去,但是可以用来计算它在某一位置能测量到的概率。

以上是预测。而观测呢,是主体(人)在某一时刻测量到粒子在某一个固定位置,换句话说,你把它在其他位置出现的概率减小到零了,所以这时候,你要对你的波函数进行修正 (Wave-Function Update)。

这是著名的Copenhagen Interpretation Postulate,也叫reduction /collapse of the wave function。核心的理论是,一旦完成测量,那么你已经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因此需要对你的波函数进行修正,不然你的概率就错了啊(波函数实际上是概率描述)。

我想再强调的是,不是观测改变物理性质,我本人不同意那个解释(如果我看这次字数不多,大概下面会讲原因)。

量子力学的instaneous and non-local,原因有两个

1)A measurement in one place provides information about the measurement outcome in another place

2)It has no variables that can transport the information locally

再多解释一句,微观世界的粒子,按照理论它应该在左部和右部区域同时出现,而一旦观测确定,那么没有出现的那一部分概率必须修正为0也就是消失,观测到的部分概率修正为100%。

这很难理解吗?Update波函数只是为了符合人类对宏观物理世界的认知。而这个对波函数的Update, 被爱因斯坦称为,Spooky Action。

很玄妙的是,这个解释恰恰和Many Worlds(Multiverse的一个版本)的解释吻合。

Many Worlds从字面也可以很好理解。你看见的是你,但是因为Many Worlds的存在,那必然有很多个你,你看见的是在苦哈哈上班的那个(太可怜了),另一个时空的你,正在和Mermaidia浪漫。

这个理论的假设是,每一个测量只能在它自己的宇宙空间出现,而我们也只能观测到在我们这个宇宙时空中出现的那个,出现在其他宇宙时空的,你是看不见的(注意,不是不存在)。对照前面的Copenhagen Interpretation Postulate,不完全是量子世界对波函数的Collapse Postulate?

仅从数学上,这两个解释也是相等的,即可以理解成

Multiverse Interpretation=Copenhagen Interpretation

90年前,有一篇著名的论文,作者是A. Einstein, B. Podolsky. N. Rossen (也被称为EPR paper提起来业界都知道的),题目是,Can Quantum-Mechanical Description of Physical Really Be considered complete? 

A当然是那个Albert, 后两个你有兴趣可以自己google。

Collapse postulate 的解释当然不是量子力学唯一的假设,其实还有很多种(我自己最接受这个而已)。看一下网上的讨论之后,如果我没猜错,大概另一个在中文里传的更广一点,Update of wave function be interpretated as Bayesian update of knowledge,Quantum Bayesiansum (QBism)。这应该是有人坚持的,观测会为系统注入能量进而改变状态的原因。

从统计学上的贝叶斯估计来的?

想起来个故事。

我年轻的时候,很傻(起码比现在傻)。和一个德国教授讨论问题,对方想用贝叶斯估计,我不耐烦没忍住说出来,贝叶斯估计早就不流行了。

没想到一直没吭声的专专家说话了,我一直是做贝叶斯估计啊。

$§&$/%))(/(?==)`*?§$%(&$)(&=)(?=(=(&/&$%$"

当然还有别的各种版本。

但是最根本的一点是,如果你想拿掉别人的(一个)假设说自己的对,也不过是补一个新的进去。这一点,对量子力学和Many Worlds都适用。

Multiverse还包含了另外一个概念,关于宇宙的边界问题。

原问题是,宇宙是有限的吗,还是无限的?如果宇宙有边界,那么边界之外应该还有什么吧,那是什么?

有一派的理论说,我们生存的宇宙的是无边无界的(这个没问题的)。

但是更被学术界接受的观点是,我们的宇宙没有边的,但是有一个界。那个界是光的起点,光从那里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返回到我们可观测距离。如果从时间的角度解释是,宇宙从诞生也已经有了130亿年,从那个时间点起,光回到我们这里,那个点就是宇宙的界。

整个这一时空范围,也被称为可观测区,observed zone(类似于舞台上聚光灯下那个概念吧)

其实我更倾向于拿我中学时候看的科普画报来理解这个边界问题,你可以想象有一个球体,一直瓢虫在上面爬,它爬啊爬的永远没有尽头,但是它爬的总的空间是有界的。

如果宇宙大到无边无界这个假设,那么有一件事很有可能发生(无论概率多小,anything that possible that maybe real)——Many Worlds。而且,每个人都(至少)有一个COPY在他的平行空间。

这是很有哲学味道的一个假设(所以很多物理学家写哲学书的,下次介绍一个我的偶像),Infinite monkey theorem。

我不多解释这个理论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它是说,给定无限长时间或无限大的宇宙,任何具有非零发生概率的事件一定会发生。

回到我们的问题,就是Many Worlds一定还会出现。

另外一个支持Multiverse的是string theory(大概近10年热度已经下去了),代表人物是Brian Greene,他写了一本书,the Hidden Reality,就是讲这些。核心内容是说不同宇宙中有不同类型物质,适应各自自然规律,Gravity的不同导致Radio Decay很不一样。

结论是一个宇宙时空中的观测者不可能观测到另外一个宇宙时空中的世界。

而当下更流行的另外一个观点是, 我们的宇宙是由一种称为“膨胀”的场的量子涨落产生的,这个场填满了一个无限大的空间,我们的宇宙只是其中一小块,也就是发生fluctuation的地方。但是这个场的fluctuation是不会停止的,所以有无数其他的宇宙其中诞生,这个过程持续造成了宇宙的永恒膨胀。

这些当然今天都还仅仅是理论,也许有一天会被证实或者证伪,也许永远也不能。

但是我想那也没什么。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陶三来上课(4)——Multiple-Universe (Multiverse) 陶三来上课(3)——Bullshit的量子 陶三来上课(2)——能量和连续 陶三来上课(1)——量子和量子测量 无限年光有限身——聊聊广告狂人MadMen(2)
陶陶三
多妹好大一座补天石。纳兰兄和我一起回来上课吧,也许这就是概率修正的一个平行世界。多老师我有个疑问:

在量子世界里,我们的“观测”,是不是也是一种“干预”。我看量子擦除实验,其实它就应该不叫“观测”,而叫“干预”,但目的和效果是一样的,让我们不知道、不确定量子的通过路径,量子也就“知道”我们不知道。

我现在有些后悔,我觉得我不应该“干预”。事物应该呈现它本来的样子。

请问多老师,在量子领域,观测和干预是不是一回事,到底哪一种更真实,会不会不观测、不干预下,才更real?

 

 

p
papyrus
量子multiverse和量子计算机的丘比特一样都是可以同时处在无穷个态所以还有multiverse computing

下周一 Arte 放 A Clockwork Orange

https://www.arte.tv/de/videos/021458-000-A/uhrwerk-orange/

 

d
donau
说实话我对这个也是概率接受
d
donau
你说的很对啊

我看到的一个观点是量子世界是没有observers的

量子擦除实验?这个我不知道是什么我要看看是什么英文我不明白这个的中文

z
zhiyanle
雅俗共赏。我这外行读着也感到故事很有趣和启动想象与实在。赞! 这让我想起于光远何祚庥反伪科学所说(大意):牛顿力学以外的

雅俗共赏。我这外行读着也感到故事很有趣和启动想象与实在。赞!
这让我想起于光远何祚庥反伪科学所说(大意):牛顿力学以外的物理学是不存在的,量子力学不过是牛顿力学的延伸扩展。
听IBM研究中心的科研者说,量子计算和量子计算机是两码事。这跟观测和干预的问题相关吗?

 

d
donau
你说的人我不知道。但是他们这样无知还敢那样断言是很可怕的。难怪中文科普方面稍微差一点
波粒子3
如果宇宙空间是从无变有,多重宇宙怎么沟通,共存?
z
zhiyanle
于光远何祚庥,中宣部科技处的官员。自称反伪科学斗士。 何祚庥,中科院物理学院士,万能院士,啥都懂, 以量子力学证明了三个

于光远何祚庥,中宣部科技处的官员。自称反伪科学斗士。
何祚庥,中科院物理学院士,万能院士,啥都懂, 以量子力学证明了三个代表的理论而特别出名。
两弹一星领衔科学家先后去世后,他说氢弹理论是他搞的突破。
在人民网论坛曾与他和他的伙伴交锋,看到他不会做百分比。

陶陶三
我是文科生,瞎猜啊,夏天来了,感觉多重宇宙,就像我喝的冰镇啤酒,里面每一个泡就是一个宇宙。我们就在其中一个泡上。

 

泡与泡之间,肯定难以沟通的。不过都是类似的东西,并共同“浮”在啤酒液上,这个啤酒液,就是“场”。

只是啤酒杯,应该是无边无际的。但泡泡有界。

多妹说的无边有界挺好。就像墨子/惠子说的南方无穷而有穷。当然,他们没多妹知道得这么多,这么细。

 

 

 

 

咲媱
活着羞是科学界的义和团。鱼光眼是科学教的红衣大喇嘛。
咲媱
多重宇宙像一堆指南针,磁极一动,全部都跟着动,方向一模一样。从一个指南针可以判断其它指南针的运动方向。但是有极少的差别
咲媱
而这一堆指南针一样的多重宇宙,都是一起产生,一起消亡。你以为他们有沟通,其实没有。而是因为原则相同而结果相同
平等性
多瑙写的好!俺对这个话题也极有兴趣,明天有时间了,也整一篇来玩玩 :)
土豆-禾苗
数理化背景的人写出来的哲学/文学,会比无数理化背景的写出来的,好看很多,文字词句不至于那么空玄玄空来回唠叨。
木有文化
关于多重空间有一个说法,是说在N个平行空间里有N个我们每个人

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各种指标能力总和加起来是恒量。所以某一个版本的我们混的好些,另外一个版本的我们就混的烂些。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吗。

有个好莱坞的电影,记得是李连杰主演?主角去各个平行宇宙里杀死不同版本的自己。因为总和加起来是恒量,他(剩下来还活着的他)就逐渐变成武林第一高手。

于是我就很欣慰。在其他宇宙里的我,一定是英俊潇洒,才高八斗,富可敌国,美女簇拥。这是解释我在这个宇宙里现状的唯一解释。

 

d
donau
杨紫琼那个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也是这个题材

话说回来你腰缠万贯有什么好?那得累得腰疼吧?

哎呀呀呀呀呀

不如在这里跟我们这些俗世人瞎拼两句来的舒服吧

所以就是现在这个最好

d
donau
中文的你这个观点应该不太合适。文科出来的对文字掌控能力要强很多
d
donau
你这个形容很好。孺子可教是这么说的吧

不过这些概念老实说你问我我会说没有对量子力学信心那么大。那个我基本还是相信是对的只是接受理论的不完整这件事。

这些说起来我觉得简直比你们到家还玄,起码半斤八两都没什么可吹的。

久经沙场的枪
不知多瑙是不是想讲基于量子纠缠的平行世界猜想,以及可观察宇宙这两个概念
d
donau
他们应该比我知道的多?那不可能啊。搁过去交通也不发达信息也不发达仅仅靠个人模糊的一点本能感觉
d
donau
我觉得你总结的很对啊我自己都没意识到。但是我应该没说到entanglement 吧我觉得没到呢
久经沙场的枪
这一块我比较糊涂,没搞清楚
d
donau
那你已经比我强太多了我就没有那块是搞清楚了的
陶陶三
理科生乱用成语就是这么说的。作为文科生,我也想提个建议,量子力学,应改名为量子玄学。至少目前如此,和力没多大关系。你说
烈三公孙
何祚庥没有你说的那么不堪,五十年前我听过他的哲学课,还是我亲自到中大接送的他。他对庄子哲学的解释至今记忆犹新。
J
JSL2023
那不就跟我一样了吗?:)
d
donau
很有关系明天给你讲这个你又不着急且够你学的呢
d
donau
我的天你这个问题真是太天才了!!!!!爱因斯坦当年对牛顿力学的追问就是这件事
姚顺
学科学史时老师讲过。又复习了一遍。脑子里全是这些知识,多好!羡慕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