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高中很小,大部分去了LAC。最近家长聚会,分享孩子的近况。读LAC的孩子,大部分去了东部,一部分去了加州。学CS的,进大厂的比例很高,主要是微软,meta,和狗家。没觉得LAC限制了学生的机会。
基本上都是T20的LAC。
五个娃,都是LAC, 一个微软,两个狗家,一个法学院,一个读business的master。
有些孩子适合直接丢到深海里,比如伯克利不少老师研究生都有公司,进了他们实验室团队脱颖而出,毕业就直接被邀了进独角兽。但是需要辅导的可能被淘汰,如果在泥巴或是其它小学校可以有各种照顾,有多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和更多看整体素质的大公司和机构让实习。
我觉得是资质一般的孩子,我是不是有点mean?但是GPA很高,接近4.0.娃说,老师知道你打算读医的话,grade时比较大方。不过这是我家娃的说法,正确性未知。申请医学院,好像有拿到私校的录取,应该不是特别牛的。但是最后选了本州的,一是因为独子,而是因为学费便宜。男娃,ABC
娃一进大学,就进了一个教授的team,教授有指导孩子查文献,每周组内讨论课题。第一年夏天,给孩子校内实习的机会。好像是大学有这一笔资金。
录了一堆学校,包括布朗大猫这几个,最后选了LAC,原因就是给的FA很多。
娃去了T5,没多久就放弃读医了,主要是机会太多了,容易分心。
https://www.pomona.edu/outcomes/interactive-dashboard
就是,你在找工作,周围的大部分孩子在准备标考。当初娃还在准备面试的时候,一些朋友已经拿到了graduate school的录取,总是拉着娃出去玩。找工作有点寂寞。
在哈佛医学院实验室实习的,有几个实验室每年至少一个。
1. 教授水平比科研型大学差了一大截。没有科研水平高的人会去lac当教授。
2. 比较前沿的新课开不出来,课程选择少,科研项目不够新
3. 没有研究生,看不到读研是什么样子的
4. Top PhD CS program 几乎没有学生是lac毕业的本科,好像我在4大CS 所有phd学生里就看到了1个havey Mudd 的毕业生,1个小s的。这是上面1-3导致的结果
LAC里其它专业读研的很多。
名教授忙着搞funding, 没功夫伺候本科生。
LAC的科研能力平均倒是肯定不如大的科研大学。但对于本科生非常容易access。
这就是各有利弊, 具体到各人, 会有很大不同。
大学校都有一个教本科生的teaching faculty team.他们专门教低年级本科生课,通常这些人很有教学经验。可以和lac的faculty 水平差不多。当然如果是大公立学校,他们的水平可能比cs4大和ivy的team要差一些。
高年级本科生课会由做科研的教授教。他们视野比lac的教授开阔多了。
lac的stem教授在自己读phd时,都不是top的。top的都不会去lac. 文科另当别论。
对cs而言,知识更新快,lac弊大于利。对文科和premed或者不是前沿学科,差别没那么大。
本科时没见过研究生是怎么做科研,对准备以后读博的学生不是好事。
他们当然可以去申请。以后开始读后,要有个适应期
比如艺术, 体育。
没有大学校多元化。所以fit很重要。
我们高中很小,大部分去了LAC。最近家长聚会,分享孩子的近况。读LAC的孩子,大部分去了东部,一部分去了加州。学CS的,进大厂的比例很高,主要是微软,meta,和狗家。没觉得LAC限制了学生的机会。
基本上都是T20的LAC。
五个娃,都是LAC, 一个微软,两个狗家,一个法学院,一个读business的master。
有些孩子适合直接丢到深海里,比如伯克利不少老师研究生都有公司,进了他们实验室团队脱颖而出,毕业就直接被邀了进独角兽。但是需要辅导的可能被淘汰,如果在泥巴或是其它小学校可以有各种照顾,有多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和更多看整体素质的大公司和机构让实习。
我觉得是资质一般的孩子,我是不是有点mean?但是GPA很高,接近4.0.娃说,老师知道你打算读医的话,grade时比较大方。不过这是我家娃的说法,正确性未知。申请医学院,好像有拿到私校的录取,应该不是特别牛的。但是最后选了本州的,一是因为独子,而是因为学费便宜。男娃,ABC
娃一进大学,就进了一个教授的team,教授有指导孩子查文献,每周组内讨论课题。第一年夏天,给孩子校内实习的机会。好像是大学有这一笔资金。
录了一堆学校,包括布朗大猫这几个,最后选了LAC,原因就是给的FA很多。
娃去了T5,没多久就放弃读医了,主要是机会太多了,容易分心。
https://www.pomona.edu/outcomes/interactive-dashboard
就是,你在找工作,周围的大部分孩子在准备标考。当初娃还在准备面试的时候,一些朋友已经拿到了graduate school的录取,总是拉着娃出去玩。找工作有点寂寞。
在哈佛医学院实验室实习的,有几个实验室每年至少一个。
1. 教授水平比科研型大学差了一大截。没有科研水平高的人会去lac当教授。
2. 比较前沿的新课开不出来,课程选择少,科研项目不够新
3. 没有研究生,看不到读研是什么样子的
4. Top PhD CS program 几乎没有学生是lac毕业的本科,好像我在4大CS 所有phd学生里就看到了1个havey Mudd 的毕业生,1个小s的。这是上面1-3导致的结果
LAC里其它专业读研的很多。
名教授忙着搞funding, 没功夫伺候本科生。
LAC的科研能力平均倒是肯定不如大的科研大学。但对于本科生非常容易access。
这就是各有利弊, 具体到各人, 会有很大不同。
大学校都有一个教本科生的teaching faculty team.他们专门教低年级本科生课,通常这些人很有教学经验。可以和lac的faculty 水平差不多。当然如果是大公立学校,他们的水平可能比cs4大和ivy的team要差一些。
高年级本科生课会由做科研的教授教。他们视野比lac的教授开阔多了。
lac的stem教授在自己读phd时,都不是top的。top的都不会去lac. 文科另当别论。
对cs而言,知识更新快,lac弊大于利。对文科和premed或者不是前沿学科,差别没那么大。
本科时没见过研究生是怎么做科研,对准备以后读博的学生不是好事。
他们当然可以去申请。以后开始读后,要有个适应期
比如艺术, 体育。
没有大学校多元化。所以fit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