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的秘密(1)——瓦格纳组织(1)

d
donau
楼主 (文学城)

瓦格纳组织,是典型的雇佣兵,“雇佣兵”这个单词的英语是mercenary,德语叫Sölder,再直接翻译一下是,为了钱替外国政府打仗的人。好莱坞的英雄片有时候会贴这样的background给主角作为其大胆艺高的凭证——一而实际上,这份工作经历不能算是很光荣的历史,暴力血腥是有的,生存环境恶劣也不假,最主要的,是一脚入泥潭,全身而退的可能性?有。陷进去出不来的可能性,更大。

开始只是有谣传,说在乌克兰东部地区出现瓦格纳组织成员,不过跟着的是着军装持武器不明身份人的照片在社交媒体出现。第一个被官方媒体报道的,是Butscha Massacre被情报机关判断是瓦格纳组织参与。

Massacre这个词一旦被使用,意味着反人类罪,不仅仅是中文字面上的“屠杀”那么简单。当年,Peter Handke就是因为否认1990年的南斯拉夫塞尔维亚战争中Massacre的发生,被波斯尼亚,阿尔巴尼亚,科索沃和土耳其等多国大使馆直接向诺贝尔评委会提出抗议颁奖给他(两个评委甚至退出评委会)。日本右翼,也一直抗议中国用南京Massacre而不是南京Accident。

所以,文字一样是有质量的,准确性是判定文字质量的标准之一,这一标准不仅适用于科学领域,也适用于政治领域。

到目前为止,瓦格纳组织出现在利比亚,叙利亚,非洲的马里,和乌克兰——全部是俄罗斯自1990年以来试图重新找回势力的范围。再总结一个规律的话,是只要瓦格纳组织出现的地区,都伴随有战争和破坏人权的行为。

时间回退,2014年的乌克兰。总统Janukowytsch公开承认,受到俄罗斯的威胁,不可以申请加入欧盟。民众闻讯开始上街抗议表达不满,尽管受到政府镇压仍旧越演越烈。几个月之后,Janukowytsch连夜乘直升飞机达俄罗斯一直到今天(以至于基辅很长时间没有政府)。

基辅的这种混乱的状态被一些人称为civil war,另一些评论则直接称其为russian action。在此期间乌克兰东南部地区出现了很多俄罗斯的组织,Paramilitary(有军事装备的无国籍人员),爱国者,当然也包括瓦格纳组织——这是瓦格纳组织第一次公开在乌克兰露面。

一现再现。并且到目前为止,所有瓦格纳组织在乌克兰的动态,都是在为战争中的俄方出力。同时,被公布的几次对乌克兰总统Zenlenskyy的暗杀行动,也显示同瓦格纳组织有关。在这次俄乌战争中,他们第一个占领的,是乌克兰的Donesk,然后,Louhansk也在其帮助下宣布独立。

被国际社会特别欧洲密切关注的叙利亚战场,更有酷刑录像传出来(感谢现代科技),受虐至死者被家属认确认,并承认其人当时是为了养家糊口去参加瓦格纳组织——签署正式工作合同,月薪5000US Dollars,参与军事行动的会高一点,加补助可达7000,如果有你能拿出证据在国外参与杀人(比如把死者护照放在尸体上拍照做证明),可以一次性领取10000US Dollars的奖金。

真正的卖(买)身,明码标价。

这个数目,对俄罗斯特别是偏远地区包括近东叙利亚人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有统计数据,在过去的7年里,与瓦格纳组织签订雇佣合同的多达10,000人。

那个录像里的死者,曾经向家属表达不满和逃跑的意图,所以当他被身着无标识军服,说俄语的不明身份人员酷刑时,已经有对象被怀疑。四个月以后再曝光的照片,甚至出现施暴者的正面——情报机关再次从瓦格纳成员档案库里确认了其身份。

同时曝光的,还有瓦格纳组织最先进的军事装备,有陆军,坦克兵和空军,跟警察一摸一样的防护服。

而俄罗斯政府,包括普京本人在记者招待会上一直公开声明,从来和瓦格纳组织无关,强调俄罗斯不允许有私人军队。

战争以钞票粉碎机著称。瓦格纳组织如此强悍,背后如果没有强大财力的支持,当然寸步难行——连我们同事都开玩笑地说,这次战争唯一的出路是,一方的钱烧没了。

2016年,叙利亚总理带队访问俄罗斯,同俄罗斯签署石油开采合同。合同规定,俄罗斯企业保证某些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能顺利进行,有权决定把开采权转让给个人和组织,同时获得不少于开采量25%报酬。

2017年,瓦格纳组织几乎所有人都被派驻叙利亚Palmyre产油区,更是完全控制了沙漠地区的Al-Shaer Gas Facility。特别要说明的是,当时瓦格纳组织进驻的名义是反恐抗击ISIS。

反恐?不是的,钱而已。

每一个和瓦格纳组织签署合约的雇佣兵,拿到的“工作合同”资方是某一俄罗斯企业。那家企业的老板,叫Jewgeni Prigoschin。

左边那个,也就是被业界戏称的“普京的厨师”。他更公开的身份是Oligarch(这个系列里,我会有三小节介绍俄罗斯的Oligarch)。

为什么叫“普京的厨师”?因为他算是普京最贴身的服务人员,饭桌上真的可以替普京添饭的。其人看背景的话算是恶行累累,90年代曾经因为抢劫入狱。出狱后在圣彼得堡(莫名其妙)建了很多餐馆,包括俄罗斯境内可以和麦当劳竞争的连锁快餐店。

生意越做越大的一个表象是,他以私人企业的名义,拿到越来越多的政府订单,比如学校,幼儿园的订餐,政府控制的军队和医院的订餐。更出名的是,他有一艘游船饭店,普京曾经在这艘船上招待美国前总统George W. Bush。

Schiff Restraunt在欧洲很流行的,特别这个季节,在船上看着太阳慢慢落下去,灯影闪烁,就算只喝一杯咖啡,也别有风情。

说起来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过这个新闻。

因为和这次的题目无关我不多评论,有兴趣的,查Jumbo Kingdom就好。很唏嘘(我是跑题大王)。

瓦格纳组织规模越大,Jewgeni Prigoschin在公众面前出现的机会越多。他被观察界认为是直接被普京受命,不算政府职员,但是负责所有和俄罗斯政府有关的见不得光的business。

至于瓦格纳这个名字的来历?嗯,一点都没错,就是德国人的民族英雄,歌剧之王Richard Wagner——因为瓦格纳组织的唯一负责人Dimitry Utkin非常痴迷于瓦格纳的歌剧,他自己曾经在军队服役时用瓦格纳的假名,成立了这个地下军事组织之后,索性把整个组织用瓦格纳命名。与Prigoschin不同的是,他在网上的照片很少,但是有一张他裸露上身的。

肩部非常明显的Tattoo,是SS和象征纳粹标志的鹰。

SS(Schutzstaffel, or Protection Squads) was originally estabilished as Adolf Hitler‘S personal bodyguard unit. It would later become both the elite guard of the Nazi Reich and Hitler’s executive force prepared to carry out all security-related duties, without regard for legal restraint.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普京的秘密(1)——瓦格纳组织(2) 普京的秘密(1)——瓦格纳组织(1) 8卦时间(51)——存在,时间,生命的意义和Martin Heidegger 周末灌水:班门弄斧从AI绘画说起 I am I——(女)指挥:Die Dirigentin
F
FEVRE
D. Utkin哪国人?留到下一篇?

这篇讲时事了。总算不是历史,宗教,古代那些事了

d
donau
是俄罗斯人。你说的对我也觉得现代人不能什么都不懂说起这些东西
土豆-禾苗
"现代人不能什么都不懂说起这些东西",哈哈,个人兴趣吧…觉得周围很多人确实只看小动物的可爱样儿,或者

“在船上看着太阳慢慢落下去,灯影闪烁,就算只喝一杯咖啡,也别有风情”这类游记,或者听一些很“辽阔”的宏观叙述型文章……

佩服他们的所谓“阅读思考”,严格地做到只为心情愉快,而本能性地屏蔽时政等内容,同时也能自控力极强地做到不看不读不聊不跟……

“莫名其妙”背后的心理,是非常有趣也无奈的。

 

(这里加个论题:难道我阅读不可以只为心情快乐吗?~~~这还真没法回答;所以,这个"现代人不能什么都不懂说起这些东西"、也只能成为多瑙的个人观点了,只是没人敢当面反驳)

土豆-禾苗
周围很多简体字人说:客观地说,乌克兰人也做了很多很多坏事…难道你以为他们是好人?(他们的重点在于:混乱客观+全面中立)
木有文化
瓦格纳是雇佣军团对吧

Blackrock 出比俄国三倍的价钱,不就买下他们倒戈了。多么简单的解决办法。

2023 诺贝尔和平奖发给我吧。

木有文化
我一向反驳多瑙的观点的,谁让她是左派呢
土豆-禾苗
呵呵,期待文化来一篇反驳“"现代人不能什么都不懂说起这些东西"”的文章 :))
木有文化
这可是个很大的话题,不好写
d
donau
你甭瞎引申啊我没别的意思那句话也是顺嘴说出来的。人各有所好我觉得没问题难道都听你的去研究床上72式?那才叫毛病
d
donau
对就给你了你准备一下去领奖吧。按规矩是要拿什么东西换的你快回家翻翻箱底儿还有什么能拿出来的
酒绿春浓
谢谢这么详细的介绍。你知识面太广啦~~~点赞!
糯米粥
太同意了,跟着一起长见识
糯米粥
“ 文字一样是有质量的,准确性是判定文字质量的标准之一”

说到准确性,我也留意到这个。谈吐后面往往还是有深层原因

本来想写个实例,后来想想咱们以后再具体聊(我好马上3)

糯米粥
一看“小动物”,赶紧点开来,真服了你老人家这股子“愤怒”的劲头

大多数人忙着奔波劳碌,累得半死,哪有你老人家这股子精神气?更没有你老人家这比脸盆还大的面子

不过纳闷“喝杯咖啡别有风情”是谁?说实话,走廊的大部分帖子都没力气点开,看来错过了某位咖啡妹?

 

糯米粥
接着跟土豆提问:想知道除了你家苗苗,土豆还有没有看得惯的人?除了日本,土豆还有没有看得惯的事?“下凡”太委屈土豆天仙了呀

糯米粥
借贴给文化提问

最近在听The Plantagenets, by Dan Johns

模模糊糊感觉到的一点是,英美是不是更懂得妥协?比如这本里听到的Henry II 怎样跟表哥Stephen和解,表哥把他当继承人,这事让我觉得双方都很有智慧,把那种ego都放下来,让多年的内战终止。

再比如上个月读了玫瑰战争的书和不少视频,最后红白玫瑰联姻,这也是一种内战双方巨大的妥协。

再比如去年或者前年读的General Grant, 南北内战最后的谈判,北方做的非常让人佩服,不给南方战士定罪。

我们的红楼梦名句: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印象里上下五千年基本上得把对手赶尽杀绝,远古时代比如炎帝跟那个什么尤,近代的内战更不用说了。

你觉得为什么他们更懂得妥协?我觉得他们诸侯林立,成了一种制衡关系,没法赶尽杀绝,于是千百年下来就越来越懂的妥协,懂的尊重对手?比如玫瑰战争的中世纪时代,国王没有绝对的政治或军事优势,其他一些houses手上握的兵,可以决定下一个国王是谁。咱们中国相应的时代不是这样的political system

国家的权利体系也反映在家庭关系上。若干年前国内父母们对孩子们的控制欲大都很强,把孩子们视为私人物品,根本不当做平等的人。

 

 

糯米粥
土豆一贯风格,借贴说自己想说的话
酒绿春浓
握手~~~
木有文化
是的。你知道我很多事情都喜欢归功于基督教

因为大家都很新教,君主在权力最旺盛的时候,也远远没有中国君主那么一人独大的地位。西方君主要跟教会争权,要跟自己国内的Duke & Earl 争权,要跟邻国的势力争权,不懂得妥协是根本没有立足之地的。

其实中国在远古一直到春秋,也是要妥协的。比如讲究兴灭继绝。始皇帝统一后再到汉朝,就把习惯带坏了。

d
donau
小酒你太客气了大家聊天而已有什么谁更广呢。我是说出来了而已。人家真广的可能都藏在肚子里
d
donau
你说的是EVANGALISCH那个新教?其实从人数上来说,我想它应该没有catholic数量大

我感觉啊,没查数据。起码从地理面积上来说是后者大。

妥协我想属于一种哲学理念,类似于现在说的WIN WIN,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玩法不是欧洲人的理念。拿土豆爱说的华夏这个概念对比的话,我感觉华夏爱推崇20年后又是一条好汉,鱼死网破这种同归于尽的思路,目的是干掉对方,自己死活放在其次,而欧洲人无论做任何事有最根本的目标,我要自己活得(更)好,争取利益最大化。

酒绿春浓
不是客气,是真心话。
土豆-禾苗
《归功于基督教》,这个基督教,是指一种宗教信仰,还是指一个组织系统的概念?我觉得是后者
土豆-禾苗
“有趣也无奈”……啊~哈哈哈哈哈
土豆-禾苗
其实酒酒的兴趣面也非常广,特别是心胸,所以在很多方面可以跟着聊几句…不是客气,是真心话,真的真心话
酒绿春浓
谢谢你的夸奖。其实我很小气哒~~~嘎嘎嘎~~~
糯米粥
如果一个组织系统有一些规则必须遵守, 那么这些“规则”跟“信仰”的边界在哪里? 之所以在这里抬杠,是因为正好

琢磨为啥中世纪他们的女儿可以在王位继承权上排上号呢?

觉得挺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不是基督教的“一夫一妻”制呢? (没有理论依据, 也没查啥资料, 就是最近读几本中世纪书后琢磨出来的?) 比如国王也不能娶小老婆, 就算有私生子, 私生子在王位继承上排不上号。

这些就是基督教组织的“规则”,中世纪欧洲人都执行。 那“一夫一妻”制就也是他们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