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两天正在看Zarathustra,顺便把Der Wille zur Macht又翻了翻(尼采,是哲学书里最最最好看的,写的又简单又通俗又天才,我太理解为什么Solume那么推崇他了)。我们三儿这个忿忿不平,就是Der Wille zur Macht里解释的一个典型的社会现象,“你们(每个人)唯一的愿望就是向权力那里冲”(und auch ihr seid diese Wille zur Macht-und nichts ausserdem)。再明白一点说,Leben lebt immer auf Kosten anderen Lebens(活着就是要靠消耗别人才能活)——这一点不仅仅是人,也是整个自然界的规律,花草要消耗土壤里的能量,蚊虫要靠吸食动物的营养。所以,尼采说,认识到这一点“比重谈我们感觉好一点还是差一点这个问题,重要100倍”。
Zarathustra是古伊朗( 1. oder 2. Jahrtausend v. Chr.)的一个Zaotar,相当于最高级别的传教士吧,类似于今天天主教的教皇?这本书可以算长篇叙事诗,就是 Zarathustra早晨起来看见太阳了,说什么了,然后到河边,然后看到行人或者天使,然后感慨人事世事。书的全称是,Also Sprach Zarathustra,副标题是,一本写给所有人和不是给任何人的书。多少有点类似于“子曰子曰”的风格,但是没有那种教训的语气,纯粹是自说自话。
也不对。Kapitalismus依靠事物的供求关系来确定其价值,并使之成为整个文化的特征。这应该是尼采最最最天才的一个预言,Das ist es, worauf ihr Menschen des nächsten Jahrhunderts stolz sein werdet(人将在下一个世纪,嗯,也就是我们今天,对此最引以为自豪)。
我在厨房弄东西,听到老三大叫,妈妈你要过来一下,我要跟你谈谈!
我说,你说。
她坚持,你必须过来!
好吧。我顺着声音找到她,在我的桌子前(这两年在家上班,我专门收拾了一个小小的空间出来)。她指着桌上我放文具和其他办公用品的小架子,妈妈,为什么这里有JOJO和PEPE打印出来的照片,没有我的?!
还真是没她单独的——只有一张三个人挤在一起的。老实说,那两张我都不知道是孩子们自己放在那里的还是我从各自房间的地上捡起来因为不知道该放哪里随手放桌上的。
我安慰,那你在自己打一张出来放上去啊,为什么不打印一张给妈妈呢?
她想了想大概也合理,走了。
因为这两天正在看Zarathustra,顺便把Der Wille zur Macht又翻了翻(尼采,是哲学书里最最最好看的,写的又简单又通俗又天才,我太理解为什么Solume那么推崇他了)。我们三儿这个忿忿不平,就是Der Wille zur Macht里解释的一个典型的社会现象,“你们(每个人)唯一的愿望就是向权力那里冲”(und auch ihr seid diese Wille zur Macht-und nichts ausserdem)。再明白一点说,Leben lebt immer auf Kosten anderen Lebens(活着就是要靠消耗别人才能活)——这一点不仅仅是人,也是整个自然界的规律,花草要消耗土壤里的能量,蚊虫要靠吸食动物的营养。所以,尼采说,认识到这一点“比重谈我们感觉好一点还是差一点这个问题,重要100倍”。
所以哲学这件事在生命里很简单的,就是智慧。体现在尼采身上,就是他预言了200年后今天的世界。Foucault, Adorno的贡献?一样的。
尼采当年最石破天惊的一句话也是最为世人所熟知的是,上帝死了(Zarathustra)。
Zarathustra是古伊朗( 1. oder 2. Jahrtausend v. Chr.)的一个Zaotar,相当于最高级别的传教士吧,类似于今天天主教的教皇?这本书可以算长篇叙事诗,就是 Zarathustra早晨起来看见太阳了,说什么了,然后到河边,然后看到行人或者天使,然后感慨人事世事。书的全称是,Also Sprach Zarathustra,副标题是,一本写给所有人和不是给任何人的书。多少有点类似于“子曰子曰”的风格,但是没有那种教训的语气,纯粹是自说自话。
中文里类似的?(我觉得)应该没有。
同Foucault一样,尼采的这个观点,我想应该受达尔文(和那一时期喷发的科学包括医药方面的重大突破)影响非常大。比如,之前被人们认为是来自于“魔鬼的惩罚”的瘟疫等疾病已经慢慢有了治疗和预防的技术,即,原来只能寄希望于上帝才能完成的工作被人自己实现。
一个故事
因此,尼采说,"上帝到哪里去了?当然是被我们杀死了。你和我,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凶手"(Wohin Gott? Wir haben ihn getötet. Ihr und ich! Wir alle sind seine Mörder!)
所以,第一种选择,人同时做自己的上帝。
不幸的是,人还没有成熟到可以做自己的上帝啊——因此,人仍旧需要某种偶像放在上帝的位置来完成原本上帝完成的工作。
人找到的第二个Candidate,是Nationallismus。Nationallismus最直接的一点,是把人们的兴趣集中起来,而在当时的德国,反犹太主义是这件事的第一个出口。尼采说,反犹太主义者不原谅犹太人,是因为犹太人有“精神”——也就是金钱,“金钱是他们的上帝”。然而在尼采眼里,“反犹太主义是一个非常恶劣的名字,德国没有比这些反犹分子更无耻愚蠢的团伙了”。
作为典型的德国人,尼采非常喜欢Wagner的音乐(他是德国的民族英雄),但是强烈地批评Wagner对犹太人的态度。
关于Wagner
尼采提出的第三个上帝的替代,是Sozialismus。
“社会主义需要专制主义所没有的国家权力作为填充物,力图消灭个人的概念,...,并驱使无知民众利用社会正义这个概念夺走他们本来应该有的思想”。不错,尼采是社会主义理念坚定的批评者,认为它提倡的“工作天堂”由于个体的不同完全不可能存在。
那么,下一个可能的Candidate,尼采说到Kapitalismus。
也不对。Kapitalismus依靠事物的供求关系来确定其价值,并使之成为整个文化的特征。这应该是尼采最最最天才的一个预言,Das ist es, worauf ihr Menschen des nächsten Jahrhunderts stolz sein werdet(人将在下一个世纪,嗯,也就是我们今天,对此最引以为自豪)。
尼采写出这些的时候,是25岁。
刚满24岁的尼采,只向莱比锡大学提交了博士论文还没有完成答辩,便已拿到瑞士Basel大学教授的聘书——不过就职之后异常苦闷,给妹妹写的信里抱怨那些老教授孤立他,吃饭也不带他,喝酒也不带他!
我聊Property那个话题的时候,提到过一个观点,智慧和知识,靠的是积累。尼采的思想?Aber natuerlich是古希腊神话,再具体一点,是古希腊神话里的唯二的两个准则,Apollinischen和Dionysos(阿波罗和酒神)。
先看Apollinischen Prinzip。(人们)规划世界,(希望)有远见,塑造世界,如同阿波罗——他是英雄,预言之神,理性之神,光芒万丈的对未来建设的神。
(不务正业的)酒神Dionysos的主业是什么?制造混乱,被纯粹的情感和激情manipulation,迷恋女人和美酒。
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啊。尼采说。所以,人不过是被两种强迫症困扰,一是幻觉(创造未来)的强迫症,二是(及时行乐的)性高潮强迫症——这意味着,人们永远在挣扎之中,无法真正摆脱痛苦。
关于宗教,尼采在Der Antichrist(这本书我不知道有没有中文的翻译)中写道,我谴责基督教,我对基督教会提出控告者能发出的最严厉可怕的指控,它(基督教)使每一种价值都变得毫无价值,使每一个真理都变成谎言。
对于宗教提倡的怜悯呢?——怜悯是浪费感情,是有害道德健康的寄生虫,并不能消除世界上的任何问题...也许到目前为止,没有比这种向善的意志更危险的意识形态,在心理学上更荒谬,(它)养育了令人厌恶的没有自由的家伙(这里尼采用的是Mucker这个词,我怀疑和Harry Potter里的Muggle也是取的这个意思)。
尼采是难得的带着感情讨论哲学问题的作者,所以他的文字虽然简洁但是有温度。不过呢,尽管表述非常好懂,但是内容就不一定很容易被接受。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再说尼采 Camus来了:那些生命中逃不掉的爱与哀愁 Jean-Paul Satre和Existentialism 文明的源头4,交易和贸易 文明的源头3,宗教的起源
他是为了某个自己也说不清的Idea活着,而且把自己理智做为祭品放了上去,最后也没有看清楚自己造的上帝到底从何而来。
不过,就像独自探索的生理学家、病毒学家,独自探索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即使最后不小心染了病毒,
也值得欣赏吧。
就是标题党,喜欢故意用一些惹人不适的语句来吸取流量。除了那句 God is dead 外,他也说过在good & evil 之间,他可能prefer evil 一类的话,来吸引朋友的注意。
Nietzsche 是一个很有等级观念的人,他心中的英雄是类似拿破仑,Siegfried,和古希腊大英雄(Heros, 不是Gods)那一类人物。这也是他不喜欢基督教的原因之一:基督教在教义深处有世人平等的骨子,而 Nietzsche 认为只有少数 Aristocracy 才配具有真正 Noble 的基因。95%的大众,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给这些高贵的人做衬托。
所以他虽然自诩为叔本华的传人,其实他和叔本华的悲观避世本性还是挺不一样的。Schopenhauer 的 WILL,是最重要但是罪恶的。Nietzsche 的 Will, 是为了去 gain power.
他接着说的是什么。如何解释的这句话。
至于PSYCHO,那个反而都拿出来说,我看过资料PSYCHO占人群比例1%,也就是人人都能遇到,说不定说的人自己也是。
我也不知道怎么评论这些。
我想从哲学家的数量来说,感觉德国多一点,语言是很大的原因。原作基本都是德语写的,多语种在欧洲是流行,但是母语还是不一样,特别到那些小词儿。而哲学又是需要非常精确表述的一种语言,不是数学物理,你看那种文章文字跳过去看公式也经常就能对付了。或者你们医学,看图,一样的。
哲学,你必须明白作者真的想说什么,而且有很大的逻辑成分在里面(逻辑是绝对不能量化也不能图像化的)。不是很容易的事。
第二是他们这些人基本在大学工作(我记得说海德堡有600多700年了),也就是前前后后的同事关系,同事之间聊天或者讨论我想是真正的火花啪啪闪的那种,你真的要跟你一个LEVEL的人聊某种话题才跟有感觉。
而且哲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是要靠积累的。越好就越好。
至于WWI和WWII因为离我们近,影视文艺作品多,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在我们现在的人的眼里我认为是被夸大了无数倍的,再往前推无论欧洲亚洲甚至你们美洲你看看哪个不是战争得伤痕累累,不过大家说的少仿佛忘记了一样。
至于日本选德国做模板,我想是文化上重叠的更多一点,比如坚忍坚韧寡言淳朴这些,我相信他们应该是因为从感情上来说有亲近感(这个是我猜的)
范式冲出来,又落入另一个思维范式。
他只能做到变换思维范式(paradigm shift),但是无法彻底摆脱并超越所有的思维范式,他找不到这个方法。
就像湿的紧身衣,无论他怎么脱,都是从一个变成另一个。
又好像孙悟空被吸进了一个金铙,无论他怎么跳,怎么缩大缩小,那个金铙跟着他变大变小,总是裹得他难受,最后他绝望地宣称,我们无法跳出自己的皮肤。就像他说的:人们永远在挣扎之中,无法真正摆脱痛苦。
再推论一下,如果说尼采关心的是摆脱痛苦。那么他当然是不认为物质的多少、丰富或贫乏是个决定因素。而是另外的东西。到底能否真正摆脱痛苦?这其实就是宗教的课题,耶稣说能,说有好消息, Good News。有很多人信,同时也有很多人不信。
我所以接茬尼采、存在主义,是因为觉得他们关心的人生问题,是我以前一直关注的领域。而且自认已经相信佛给出了道路,不是如他们还在摸索。
但另一方面,虽然他们都没有找到彻底解决的路线,但他们的探索精神还是值得推崇的。
大恐怖到底何来?或者,就是糯米团前面提到的死神狮子,到底怎么回事儿。
问问题,“我尼采”真的是无所担心而过每天的日子的吗?如果不是。那就是被驱动做的,那么:
Why,为什么我做这个?我被什么驱动而不能做主人?我担心什么?为什么担心这个?有没有“彻底解决”的方案?。。。怎么让自己知道我是自己的主人?
我的看法是,尼采的Why,追究的不彻底。。。
========
我这么写,感觉于人于己不是很舒服。以后还是少这么写了。 呵呵。 :)
Men's search for meaning(我没读过哲学书,对这些流派不太清楚。读过不少历史书传记书心理书文学书)
我只能聊自己熟悉的--我在周末还去我们村的中文学校当瑜伽老师,跟妈妈们一起走上瑜伽垫。一个session开始的时候,我经常会建议大伙儿set intention for this practice, 而我分享给大伙儿的是,我的intention总是be present
再聊一个why, 还是我熟悉的身边的故事:周围总有躺平的妈妈,但我还在忙着刷题考证,挺辛苦的。偶然也羡慕躺平的妈妈,但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内心的渴望不在于躺平,而在于一小步一小步的往前走。这是我知道的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
我的观点是:生命就在每天的生活里,一切执念都是虚妄,和身边的人愉快相处,认真安排好每一天的活动,用心去感受每一天的心境,就是生活的意义本身。
历朝历代的人,其经历比我更深,更彻底,他们的分享也还只是有人接受,有人不接受;有人信,有人不信。
时间长了,慢慢地心里出了一口气:呃,社会就是这样的。
而且那些过来人的建议是,你最好是自己走通。不要管其他人,每个人的因缘都不同。
曾经打过一个比方,你们各自飞机上的油料(类似愿力)就那么多,起飞了就不要回头在机场上空转圈飞给人看-能飞的,能飞的---多转几圈你就要落下来了。这时人们就会问,你不是说能飞吗,怎么又回来了?
回头看,确实是,太多太多人都因为太想分享(某种程度也是对旧有生活、和固有心理习惯没有完全割舍),而最后耽误了自己的修行实证,这也是路上的陷阱之一。最后别人会说,你不是说人能飞、能不死吗,怎么还在这儿?让教者同情,让不信者更不信。呵呵,还是活自己的。即使苏格拉底也只能说,各走各的路吧。世界看来、大概,就是这样的了。
想起来了,当时说的是,“在说服自己之前,就试图说服别人”。
不过,这个陷阱里跳了太多人,尼采也是吧。自己还没搞清楚呢,书已经出版那么多了。
我。。。
不过这确实是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