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美国的故事---聊几句电影《无依之地》

为人父
楼主 (文学城)

我觉得这是一个主题模糊的电影,也许符合现代派的叙事风格。

电影一开始,一个一脸沧桑的中年女人在晨曦中告别朋友,从公租仓库里拉上自己的家当,开着自己的房车去流浪。这样的开场,让我以为是要讲述一个无家可归者的故事,即哈灵顿笔下的另一个美国的故事。

六十年代时,作家哈灵顿写了一本引起巨大反响的书--《另一个美国》,该书将美国的贫困问题推上了台面,将另一个隐形的美国暴露于世。当时的纽约时报评论说:“这是愤怒的呐喊,良心的呼唤。”因为是哈灵顿第一次将社会的目光从成功的美国梦故事转移到那些被抛弃的人身上。哈灵顿说:“千千万万的美国穷人渐渐离开了人们的视线。美国的穷人多如牛毛,但要发现他们,却需要有心的才智之士费番功夫才能做到。”

据说肯尼迪总统读过此书后,痛下决心,要与美国的贫困问题开战。他被刺杀后,约翰逊总统继承了他的遗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贫困战争。可遗憾的是,直到今天,美国的贫困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贫困的原因有很多,但在美国,贫困主要是资本逻辑造成的。

《无依之地》不是刻意揭露美国贫困问题的电影,也不是一个社会批判性电影。它讲述的是一群开着房车到处流浪的人。这些人不都是无家可归者,有的纯属就是喜欢这种生活方式,有的是为了自我疗伤,当然也有真正的无家可归者。美国的无家可归者的面目在电影里是被不经意地暴露出来的。工作了一辈子,退休金不够养老所需,甚至连房子都租不起,不得不住在自己的车上。我不知道这样的美国人有多少,占美国人口多大比例,但因为这次疫情,让我知道,竟然有近一半的美国人拿不出六百块美元现金。那天我看那个议员说出这个数字时,我都不敢相信。

关于另一个美国的故事,最近的一本书是万斯写的《乡下人的悲歌》。万斯笔下的那些被抛弃的美国人是沮丧、落魄、绝望和自暴自弃的一群人。而《无依之地》里这些失落的美国人,依然充满爱心,依然具有倔强独立的精神。我不知道哪一个更真实,毕竟我没有接触过那些人,尽管我见过。

我家附近以前有一个马场,只养了一批马,有一个中年人负责饲养,我估计是一个富人自己养着玩的。后来那个马场被卖给地产公司盖了公寓,马也不知道哪去了,而那个养马的中年汉子失了业,也没了住的地方,成了一个无家可归者。马场刚被卖的那些天,我每天都能看到他在那守着自己的一堆破烂抗议,也没人搭理他。后来,来了盖房子的工程公司,可能嫌他碍事把他赶走了,就再没见他。有一次我散步经过九十五号公路的立交桥下,发现他在那安了家,变成一个彻底的流浪汉。再后来,新冠来了,他也不见了踪影。

我想,这样的无家可归者是极少数,属于比较特殊的原因造成的,不具有典型意义。可铁锈地带的那些愤怒的美国人,却的的确确是被资本主义全球化所抛弃的无辜的一群人。他们属于另一个美国。

不像《小丑》、《雪国列车》、《极乐空间》和《入侵华尔街》这些电影具有明显的反精英意识,《无依之地》没有刻意表现反精英意识,而更多的是描写那些漂泊失落的人之间的友善和相互的支持。这真实地表现了普通美国百姓憨厚朴实的一面,也再一次印证了“仗义多在屠狗辈”的老话。最愿意扶助穷人的往往还是穷人。

不过电影中那个白胡子老头的一句话却很具革命性,即:美元暴政和市场暴政。虽然语意不清,但指向明显。美元暴政不知道如何解释,但市场暴政很明显是指资本逻辑的。在自由市场意志主导下,工人被抛弃是无可指责的。资本可以自由流动,这是资本的天然权利,可工人无法自由流动,这其实是不平等的。可在资本逻辑下,你无法抵抗自由市场意志。因此,说自由市场暴政是有道理的。今后,随着贫富分化的日趋严重,精英阶层很可能会创造出机器人暴政,就像电影《极乐空间》所描写的那样。

毛泽东时代经常会说资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专政。以前体会不深,尤其是对资产阶级专政理解不深。现在明白了,只要是资本逻辑主导的国家,不管是否有选票,都属于资产阶级专政。因为,虽然你可能有选举领导人的权利,却没有反抗资本逻辑的能力。

电影后来的演绎出乎我的意料。女主拒绝了妹妹让她留下与她们一起生活的好意,也拒绝了一个老男人的爱。倔强地选择了继续流浪。这也许是美国人天生的那种自由意志和独立精神吧。这是女主自己选择,没有好坏之说。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就塑造什么样的人,反过来也可以说,什么样的性格就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任何事都是有代价的,自由独立的代价就是孤独。

我不知道这个电影因为什么得了金球奖,反正现在很多奖都是我这种普通观众看不懂的。但有一点很明显,就是这个女演员演的非常棒,把一个丧夫,失去工作和家的中年女人的彷徨,沮丧,失魂落魄和天生的倔强性格演的非常到位。

至于电影故事我不得不吐两句槽。一是女主人的故事与电影基调不和谐,有一种疏离感,而且很老套,自我救赎之路也是莫名其妙;二是缺乏社会批判性和思考性。让人觉得这些人的命运都是偶然的,和社会没有任何关系。好像在告诉我们命苦不能赖政府。也确实,既然反对大政府,把政府看作是必要的恶,当然也不要指望从政府那得到什么帮助。这也是美国强调个人自由的代价。就像这次德州停电,政府公开声明,不要找政府,要自己自救一样。

瞎聊几句,为的是抛砖引玉。:)

n
nearby
为兄写得好,深刻。一向认为华尔街是万恶之源,是美国大肿瘤。晚点也去看看这电影,不然没有发言权
盈盈一笑间
赵婷的这部片子有点像散文诗化的电影,用扁平,散淡,细腻的手法,表达的却是粗砺,广阔,深刻的社会现实主题,对比之下很有冲击性。

赵婷是一个会讲故事的导演,懂得怎样在灰色哀伤的电影基调上打上温暖的人性亮色。女主在全球化浪潮中失去一切,却生命力顽强 。她带着伤痛与坚持上路,在路上遇到,收获,治愈。电影镜头跟随着女主,还走入了一群同样被全球化浪潮抛弃的美国铁锈地带的普通人群。他们贫穷落魄,却仍旧保持尊严与骄傲,不接受怜悯和收留。他们一无所有,孤独病老,却依然坚守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也是一种美国精神。

b
balangyu
他们熬到65 岁, 拿到全额退休金和社会补助, 生活就会安定下来了。
简丹儿
为兄写的真好。今天上午刚看了,你写出了我很多想法……这部电影传递出的人文关怀是最打动我的

关注并尊重不同生活方式的选择,说起来容易,做到并不简单。赵婷做到了。

简丹儿
盈盈说的也特别好,赵婷是一个谦和的讲述者,她不对主角的生活做干扰,也没有主观的判断或预设,她的镜头带着出自本能的好奇心

和对边缘人的认同,她和观众一起细究关于生活——无论是哪种形态生活的个中况味,而满怀理解和尊重。

影云
我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分享一点我遇到的流浪的人的故事.

前年冬天, 我在一个公园里走路,回到停车场,被一株无叶却有着绢花的树给吸引了。我觉得非常神奇,拿出手机不停的拍.这时旁边停的一辆van 的车门拉开了. 两个男人蜷缩在毯子里.他们就是流浪的一族; 他们只有车子和彼此. 但在落脚的停车场,都会将收集得绢花来点缀这些什么也没有的小树。

他们平静乐观,看到我对花的好奇与欣赏特别开心,这就是他们希望的,即便在寒冷的冬天里仍然有色彩与美丽. 

他们让我感受到生命的诗意。

 

简丹儿
对了,中西部的自然风光也特别共鸣,因多年前也自驾畅游这一带……
盈盈一笑间
喜欢丹儿的评论,赵婷”的镜头带着出自本能的好奇心和对边缘人的认同“。她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被好莱坞接受,的确是才华横溢。
盈盈一笑间
拉手,我也是对中西部很有感情,当年在芝加哥附近的玉米地念书,待了整整5年。那里民风淳朴,非东西两岸大城市可比。
简丹儿
影云好分享。
简丹儿
:))
a
ahhhh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人加入流浪者的行列
禾口
这种情况和中国打不相同的。美国价值中(可能不止美国)精神上的趋美,还是和资本的逐利还是努力抗衡的。

我以前看过一个视频,同是住下水道的人。西方人会挂个画之类的,力所能及地美化住的环境。而中国人那就是只是种种有用的破烂。

b
balangyu
如果50 岁从原来工作出局, 真的很糟。
禾口
写得真好,也要去看看。

传统奋斗的美国精神拗不过资本的大腿。

资本制造不公平,比人为的有效多了。但是以公平的面目出现。

数字连线
正在看这部电影, 刚看了1/3 不到, 很喜欢,特别是女主角, 就像是为演这部电影而生, 根本不用化妆

另一点感慨就是 变革中的社会就像是一俩行使中的大蓬车,正在使离危难之地, 怎样不被颠下车,被抛弃在无毛之荒野,绝对是个技术活:你看那些个憨厚朴实的普通美国老百姓,还没回过神来,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一切都已经发生了。

在这点上,华人多少就机灵得多。这很好地表现在经济萧条时期,华人们自谋生路,包括努力学习提升技能,吃苦耐劳, 勤简持家和积极的理性投资。 我自己也是凤凰涅槃, 起死回生,算是逃过一劫!   

想不开1
这部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没有刻意去说明什么主题。让观众自己去按自己的理解去思想。
数字连线
影片中一位大妈不是说了, 上网查了退休金只有$550, 即便她17岁就开始工作。 女主也说靠退休金根本不够生活
数字连线
您说得太对了。 让观众自己去感受和体会, 把自己的生活经历溶进去。。。
k
k_lao
也不能完全怨社会。那个养马人的栗子,他就不能干点别的?
中间小谢
我住的加州城市裏就有很多人露宿或住收容所。

他們中一些的生活環境條件像"半動物"。幾年前一個炎热的黄昏還目睹一個年老的死在車站長椅上。其實我自己也非常貧窮,完全会變成露宿者。

美國人好像很早就了解''資本的專制"。上大学時,二十歲上下的同學有很concerned 地說到這個問題的。可能在這裏長大的人能從小認知到它,就像毛時代的中國少年有政治認知一樣。中國政府壓制馬雲那類大資本家應該是對的。

青松站
原来周五有坛友帖子说的就是这部电影,,好孩子,,以前觉得李安好,/现在李安后继有人了,,也恭喜她,.…
为人父
美国精神主要是个人奋斗,凡事亲力亲为,但也有早期的清教徒精神,即团结合作。

我感觉电影导演想很自然地讲一个生活失败者的故事,却有意地要表现一下美国精神。

师太明年三十八
和你太熟了,以至于几乎都忘了你还能写这么好的文章~~~
为人父
估计你是拿高工资的。中部很多地区的工资不高,退休金也少。我太太一个同学在匹兹堡的一个大学做技术员,

干到快退休才年薪三万多。不是都像东西两岸工资那么高的。

为人父
你说的比我好,言简意赅。:)
为人父
看完也写个观后感。:)
为人父
如果社会不给这些憨厚淳朴的老百姓机会,那是社会有病了,不能怪老百姓。:)
为人父
估计没什么其它技能,又突然变成了无家可归者。如果追究他个人责任的话,那就是危机意识不够。
为人父
记得文革时常说的一个词,叫资产阶级法权,大概指的就是这种资本的专制。
为人父
因为太熟了,我都不想回你的贴了。:)
为人父
你你你,你到底是男是女?
为人父
我觉得纽约人在这点上做的特别好,真是见怪不怪。还有,地铁上有很多职业乞丐,大家也都认识这些人,

可美国人还是愿意施舍几个零钱给他们。而且很多是黑人,他们自己也并不富裕。

阅后发
同感。美国问题的根源在华尔街
v
valore
讲得好
n
nearby
谢谢青妹!无忧说原创不能灌水太多,只好回到这里来问你: 没看见你在唱坛唱歌啊?给个链结,我去捧场
v
valore
西方价值中对生命有本源的探索,美,自由,孤独是生命的体现
n
nearby
找到!
青松站
对~是2020的冬天..他唱无忧老师的...刚才~-^
注册很麻烦
赵婷只是真实地反映一种社会现象与政治无关,如何理解这种现象留给观众自己品味这是她想表达的
尘凡无忧
在这里谢青松一个,我就不在原创那里灌水了,今天灌得有点多。。。。LOL
为人父
所以我有点看纪录片的感觉。
尘凡无忧
叫我无忧或者尘凡就好了,老师这名头太大,我担不起啊。:)
为人父
所以观众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解释,这样的电影具有很大的讨论空间。
尘凡无忧
哈哈哈。。。。
爱城小鱼
看了一半,无法形容那种感觉,感觉是东方人拍的《在路上》。

赵婷关注到了美国社会经济衰退,社会保障系统失灵,住房成本上升等存在的问题。这是资本社会运作到这个阶段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是资本分配的不公平却以看似公平的方式掠夺普通淳厚的老百姓。但她没有把重点放在这里,而是更关注是象Fern一样这群人在这种状态下的精神追求。

整部片子都笼罩在中西部荒野那种空旷苍凉的感觉里。赵婷的叙事方式是典型东方人的,和李安类似,是西方导演比较少见的细腻。她不带任何评判的态度去描述这一群人的生活,这一点又与凯鲁亚克的看法一致。不去寻求什么意义和拯救,Fern放逐自己在路上,自由和救赎就悄然而至。

其实能感觉到她对他们的欣赏。Fern在这种物质极度匮乏和糟糕的环境中却地回到了人和人之间的温情,看她在坐在车里练习长笛,为年轻的流浪汉背诵莎士比亚,和朋友们一起跳舞,与斯万基和琳达·梅的友谊,以及和那个老男人的感情。挺感动的。

 
枪迷球迷
工人无法自由流动?

自由市场之下“工人无法自由流动”? 楼主的前提就不对。

为人父
我是指工人无法像资本那样跨国流动。
为人父
你说的比我好。如果电影能让女主在收获这些温情后有所感悟可能会更好。:)
L
Liantao
好导演就是应该讲好故事

好导演就是应该讲好故事。其它留给观众。

青松站
许鞍华当年拍过一部由陆小芬·张曼玉合演的《客途秋恨》..那种旁观者的感觉..有些李安..赵婷的风格。。
爱城小鱼
为兄,感觉女主是在这些温情里得到救赎了的。

在片片开头,Fern把日用品塞上车时,抱着她亲人的遗物的伤痛;等遇到得癌症的斯旺基去世,她没有向她告别,只是向火堆里丢下石块;到最后,她回到空无一人的小镇和她曾生活了几十年的家。她找到了自己,也看到了生命的美丽。

当然,这只是我的感觉,你可能不一定认同。

所以这就是这部电影和传统主题电影的区别了:)

她是发散性的,让观众思考后有所感悟,但感悟可以各自不同。

青松站
我估计人父老师是指社会学的social mobility,,贫富差距越大的社会...越容易有social in一mobility
爱城小鱼
是吗? 青松。没看过许鞍华这部,只知道她的《第一炉香》,据说反应一般。我也没看过。
b
balangyu
60-65 岁拿的是自己平时交的的养老金, 一进入65岁, 变成Basic Income, 不管自己的养老金是多少, 由政府补助
b
balangyu
由政府补助到1800。这是加拿大。美国应该差不多。
青松站
小鱼妳好,她的很多作品都很优秀,,《倾城之恋》当年邵氏投资,轰动一时,,张爱玲粉的至爱之一,…~
a
ahniu
你不爱钱,钱不爱你

(发自我的文学城离线浏览器)

w
wxc8585
演员演的太好了!! 像纪录片!
超然看众家
也有纪录片的感觉,所以演员是演的好。
庄文雅
得到一个链接,几天没看,就失效了:(

看了影评,很希望看一看。

数字连线
试试这个连接 (见内)我是今天看的

https://aidi.tv/play/1398-1-1.html
f
fordelk
资本逐利,越是剥削残酷无底线的地方资本就越喜欢。华尔街就是这些大资本家的代表。
x
xyz18
如果女主当初贷款买两三套便宜的投资房,失业时坐收租金也不至于让自己这么被动了
古树羽音
样样一位年轻的小姑娘,用于挑战深沉的题材,不浮光掠影。取得了如此成就,欣喜地祝贺她。 谢谢分享
孤鹜晚霞
他们交税不多,社保福利也就比较少。觉得最后的字幕是画龙点睛:一群不得不上路的人。
庄文雅
谢谢告知。。。去试试看
b
bestsister
开房车流浪也不少花钱,房车维修油费营地费用路上吃饭都要钱,女主哪有钱支撑她去流浪?
b
bestsister
感觉女主在年轻工作时没做好财务规划,才导致她失业陷入窘境
b
bestsister
看完这部电影更让我觉得趁年轻多赚钱存钱做好财务规划的重要性,而不是有困难靠政府解决,政府不是有钱的爹妈,指望不上
原上草2017
有工作有钱时总是随心所欲,月月清,遇到失业,马上捉衿见肘。有社会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

 

b
bestsister
华尔街莫名躺枪,全球化导致很多人失业都怪花街,花街也委屈,为什么不怪制度?企业都是公有化不就没人失业了吗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