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次有人说数学上要获得成就得从小参加数学竞赛直到奥林匹克奖,刚看到这个紫檀眼中的混混,从24岁开始学数学,在十多年

g
gpu
楼主 (文学城)

里取得巨大成就。这货小学成绩不好,高中辍学,大学花了6年才毕业,靠写诗,做科学记者写文章混。24岁时,为了采访一个在访的日本数学大牛,菲尔兹数学获奖者的教授,不得已去假装听课,从此一发不可收,终于在十几年后,这混混自己也获得2022年菲尔兹数学奖。他就是June Huh。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June_Huh

两女宝妈
这么特殊的人有比较的余地吗?简直在用average和outlier比。。。以为楼主是科研工作者,但是这思维方式有不像
x
xujiang
outlier
P
Pilsung
这也是我那天在Facebook上跟一个老中家长争论的。他感叹自己女儿不够聪明,估计以后数竞没戏,而且还

大发厥词,说凡是数竞没参加或是参加没拿出成绩的,都是不够聪明的。

然后我就问他,那些获菲尔兹奖的,难道各个都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金牌得主?

那些拿Putman的,也不见得各个都是菲尔兹奖的选手啊。就是奥数奖牌选手,又有多少是拿到Putman的前10名的。

两女宝妈
哎,漏洞都太多。。。不过,如果一个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聪明,可能还是了解自己孩子的

毕竟没几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

z
zaocha2002
他爹统计教授,他又遇到那个日本牛人跟班,人家很喜欢他,教他。运气加本身的智商还有成熟心智,成长很快
两女宝妈
本身就是个重度AS娃
y
yzhl888
这货本来就是天才,打开封印了
S
ShowMeData
参加数学竞赛很好,不参加也很好。数学科研和数学竞赛个人认为有以下差别:

1. 数学竞赛有时间限制,比如两天。个人所知极少科研成果能在两天内完成。有的甚至需要几年之多。

2. 数学竞赛一般要闭卷考试。科研绝不允许闭卷,因为要查和引用别人已经做的科研,给与Credit.

3. 数学竞赛一般要单打独斗(当然有例外,比如建模竞赛)。科研一般要和别人合作和交流,当然也有例外。

这是两种不同的能力,虽然有相关性,但不是100%相关。

 

z
zaocha2002
AS是啥症状? 那种时间FIX的固执的算不算。比如洗澡时间,锻炼时间都必须固定到精准。。。
H
HP2511
仔细看人家不爱学习考上的可是首尔大学,相当于北大清华,父母都是教授,有一个还是数学教授,好基因已经在脑子里了

高智商是天生,后天努力是必要的辅助

r
randomness
这样啊。这种娃是不是盯上那个项目都能有非凡成就?想起来弹钢琴的Glenn Gould了
g
gpu
这主要是说,你是快料怎么着都行,不是这快料,再怎么早做准备都不行
Q
QubitCode
哈哈在紫檀里Steve Chu也学渣,藤校全拒, 去了U of Rochester. 和大哥弟弟中学相比,简直不能活了哈哈
P
Pilsung
我仅仅觉得可能在数竞上哪方面的skill不够,当然我觉得每个人的能力和特长不一样,不觉得读书好的一定就是

最聪明的。

不是有研究表明,读书念第一的,其实并没有念书在排名前10名的更成功。

圆西瓜
首尔大学是那边的Top1,尤其数学系。
一叶之舟
拿诺奖的前能源部长?
Q
QubitCode
引用“我的两个弟兄和四个堂兄妹获得了三个硕士学位,四个博士学位,一个法律学位。我只获得了区区一个高级学位。? 在这个个个都是有深
Q
QubitCode
“深厚造诣的学者的家庭之中,我在学业上简直就是个笨蛋。在学校里我也很努力地学习,但与哥哥相比,我的成绩实在平庸。”
Q
QubitCode
是的
b
borisg
本人不看重这种竞赛,都是敲门砖。当然能脱颖而出的都是聪明孩子,可这和竞赛的经历没多大关系。
Q
QubitCode
“当我进入大学时,我安慰自己道,我终于走出了耀目家庭的阴影,从此可以成为一个籍籍无名的学生了。”
z
zaocha2002
还娶了一个数学博士的太太
一叶之舟
谢谢分享
成功的兔
相对 Follow instructions,习惯成自然,成功的往往是risk takers ?
Q
QubitCode
大学4年很短暂,不是以近藤论英雄。在此鼓励并祝所有申学的孩子们心想事成!
两女宝妈
哎,是块料对不同的人就是不同的定义,这是一个区间,而不是一个固定的制高点
D
DukeAB
大家又又又开始举反例了 :)用反例作为鼓励可以,但是指望自己成为那个0.01%可能性太低。
t
trivial
加一个:竞赛都是已经有答案的,科研面对的是未知领域。
两女宝妈
哎,这又要看如何定义成功了。。。主要是觉得讨论中有太多的不可控的点都没有界定,所以觉得啥结论都可能成立
两女宝妈
肯定不是每个人都要靠学习去成功,但是看看拼学习的比例就知道可能对于很多人学习就是成功的唯一途径
S
ShowMeData
确实是。非常好的一个视角!
Q
QubitCode
引用SChu”我哥哥的功课累计平均分创新了我们高中的最高记录。我以一种效率并不高的方式学习。”
Q
QubitCode
“多数作业在我看来根本不是智慧之旅,简直像做家务琐事一样无聊。只有面对几门有相当特别的功课时,这沉闷才被打破,我的心才愉悦起来。
P
Pilsung
是,我也觉得是risk taker,可能会更成功。你看看Elon这种人,就喜欢take risk,在强压力下工作更有动力

更有效率。这种人对于risk,就如同吃饭一样,大部分普通人,都会受不了这种高压下的生活。

r
randomness
是不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是被这么忽悠长大的?女生都想当居里夫人,男生都想当爱因斯坦
两女宝妈
这个韩国数学家的AS症状算是很严重的,我看过他的故事。他觉得帮孩子schedule看医生这样的事情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他

严重的方向感差,应付日常生活很困难。他讲了一个小故事,刚到一个地方冬天很冷,去超市买毯子对于他是很困难的,于是他去CVS买了很多布片,用订书机订成毯子盖

两女宝妈
S的两个被抓的创业者也是risk taker
两女宝妈
不是盯上那个项目,而是他们的大脑配置在哪个方向上,这是高功能AS娃,在这个年代还是幸运的。。。不是所有的AS娃都是高功能
H
HP2511
Steve Chu可不是学渣,仔细了解一下
P
Pilsung
没抓到,在众人眼中,他们还是极致的成功表率。
正园
记得有位著名数学学者(丘成桐?)说过,搞数学竞赛的是解决那些有答案的数学问题,而真正搞数学研究的是解决那些还没有答案的数

学问题。而他更愿意招那些有数学天赋但很少参加数学竞赛的学生,因为他认为参加数学竞赛多的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巳经格式化了。
D
DukeAB
哈哈 :)和懂点高中统计学的聊理想比较无聊 LOL.. 马老师当年应该也不是特意上杭州师范为阿里巴巴做准备的 :)
D
DukeAB
U. of Rochester 不是烂校,以前排名可能更高。
Q
QubitCode
在紫檀里是呵呵,他中学学习平庸
两女宝妈
数竟是深度应用能力,数学科研是创新能力。其实应该有很大的相关性,但是由于金钱的诱惑,我觉得没有办法很好的比较了

数竟的人才不搞科研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是去了其他领域赚钱了

 

两女宝妈
是这样,但是案例对父母的启示就是:你愿意推孩子take risk到如此地步吗?至少我思考这个问题了,我的答案是不愿意

所以我开始启发孩子想想除了赚钱,人生还有什么价值

 

成功的兔
不会吧
Q
QubitCode
不是说烂校,而是和他家里的比就相形见拙了
Q
QubitCode
哥哥上的是普林斯顿大学,两个堂( 表)兄弟(或姐妹)上了哈佛大学,还有一个上的是布林莫尔大学
两女宝妈
这些是AS娃典型的表现,包括做一样菜放的佐料必须一摸一样,能严格执行学习玩耍计划
Q
QubitCode
他的弟弟在学校太过优秀,无需家庭压力,高中尚未毕业,不用学理科就进入了大学。在哈佛获得法律硕士学位后,又在21岁获得了博士学位
两女宝妈
会的,认为外人只能看到他们赚了多少钱,参加了何种高大尚的商务活动
D
DukeAB
哈哈,老婆(数学博士)和父母(数学教授)在家辅导,推娃成功典范第一名 :)
Q
QubitCode
是的,上面“trivial”也说了,主要是已知的总有答案,未知的是需要发明创造的
Q
QubitCode
不是非要举反例,而是鼓励家长和孩子们在升学季放平心态
D
DukeAB
PhD. -- Berkeley 也是名门啊。外公北洋大学校长,父亲MIT PhD, WashU Prof...
Q
QubitCode
紫檀里只考虑本科藤哈哈
Q
QubitCode
况且PhD相比本科申请容易多了
D
DukeAB
说的是!
英国那些事
对竞赛参与者而言,答案是不存在的。科研大多数对参与者是非常熟悉的领域。
v
vest2005
高中辍学去写诗的,能进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就好像从来不做作业的中国娃直升北大清华。

别人赤脚也赶不上的天赋。

两女宝妈
是的,所以竞赛者某种意义上的确在创新,即使这种创新其实已经有人先做出来了。我有时候会对小娃说,其实你和数学家做的事情在

一定意义上是一样的,但是对于这个世界的价值就截然不同了,哈哈

t
trivial
你认真的吗? 对数竞来说最大的hint就是题目有一个2-3 小时内可做出的答案。
F
FollowNature
马云可能根本不会编程,在中国创建阿里巴巴。 当然,成为数学家既要聪明,也要有兴趣。就像张益唐一样,逆境中能不放弃,继续追求那个梦
r
randomness
太典型的小韩家庭了?韩国娃都特别牛
成功的兔
是,而且科研本来就是不可预测的,哪那么多成名成家
两女宝妈
那如果是竞赛者自己完成的,没有之前碰到类似题的情况下,这对于这个人而言可不就是创新吗?!和时间长短没有必然联系

没人说科研必须多久做出来,搞科研的大多经历过某些突发灵感的瞬间,这些瞬间才是最有价值的创新火花点,当然这些瞬间可能是沉淀几个月,几年的结果

t
trivial
一个问题,如果已经知道它有一个能在三小时内人能写清楚的答案,那很多人都能做出来。你去问问有经验的人
英国那些事
张益唐用了一年解决孪生素数问题,给我一万年我也解不了。有些选手两个小时能解竞赛题,也有很多选手,给他一百小时也做不出来。
z
zaocha2002
原来自律来源这。。。
z
zaocha2002
LOL,相信他老婆帮他补了不少基础知识

z
zaocha2002
如果没碰到这种题型也需要花超过三小时的时间,看人智力程度花的时间不等,但是终归是有答案,数研是没有底的,所以需要创造力
t
trivial
基本上任何行业专业人士做的事,外行都做不了。这和我说的不同。
D
DukeAB
马云是leadership :)
两女宝妈
那这很多人就是在数学领域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其他的给多少时间都做不出来的人比较
两女宝妈
所以创新能力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很大的区间,这才有了同是搞学术研究的,只有极少数是大牛的缘故
A
Athinna
别人家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