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卦时间(48)——最酷的George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d
donau
楼主 (文学城)

这条路叫Philosophenweg,在海德堡,有好事的中国人跟我说是因为当年黑格尔天天走而得名。后来我查了一下,根本没有这个说法,这一片一直是物理系的根据地,哲学系的,在老城,长这样。

我还可以负责地说的是,上面这条小路尽管有名,但是走进去感觉非常一般,属于典型的游客专用,因为海德堡最美的风景,要站在这里往对面看。

就是这样啊。要看全最美的风景,是要离远一点的。谁又能在自己身上看到镜子?

说到海德堡,多说个好玩的吧。这个叫Studentenkarzer,可以翻译成学生监狱。

从外面看不出来什么,里面比较有特点。

大学生嘛,年轻精力旺盛,上完课爽或者不爽了都有借口去喝酒,喝完酒不闹事那不白喝了。学校没办法,又不能真把他们怎么样——谁还没年轻过啊——只好找比较安全的地方给关起来消停了算完。

哦对了,黑格尔上大学的时候,也经常被罚,原因是过度打牌和暴饮红酒。

当年在夏日的内卡河岸,坐在露天的酒吧,看不远处扛着Konztrabass的乐手慢悠悠娱人娱己,几个人互相打趣,看,我们也有今天。

我曾经跟人开玩笑说,黑格尔是最典型的哲学家的长相,当然,说是数学家也可以。

而他的专业,包括心理学,历史,哲学,物理和数学(嗯,传统的德国大学是两到三个专业,五个,还是有点多的)。所以看到这一段想笑,早生200年跟他做同学的话,估计天天混在一个教室里。

业界对黑格尔有一个评论是,哲学史上的达尔文——原因之一是是他首次提出了Weltgeist的概念和解释。Weltgeist的核心理论是,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一切,自然界也好,历史也好,人们的认知也好,都是运动的,而且是有方向的,即层层向上。黑格尔用Weltgeist来定义这件事,这个词Google给的翻译是“世界精神”。简单来说,黑格尔认为世界如同活体的人或者其他动物一样,会不停地成长,人类社会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Geist(直译是“精神”,我认为翻译成灵魂更合适一点),也就是我们现在爱说的Zeitgeist,即时代精神,通过一个社会对道德,公正,艺术,音乐,建筑等方面的标准来体现,这些标准是辩证的(即有正反),社会秩序会在正反双方互相博弈不停修正的过程中越来越好,直到达到最终目标,自由。

黑格尔的书,出了名的最难读懂,Meisterwerk der Unverständlichkeit(看不懂之王)。同时代的Schopenhauer评价起来更是直接,sehr verschachtelt abstrakt leidenschaftlich(又复杂又抽象又痛苦)。先说,我肯定看不懂,我跳着看——就是看到别人画注释多评价多的地方就好好看看,不然就往后翻。想起来年轻的时候大家开玩笑,说到通俗小说,公认看最多的地方一定是色情部分,检验的方法是把书提起来,横截面向下让它垂直落到地上,被翻开的那里就是最值得看的(因为看的人多,自然那一部分纸比较松)——也忘了后来试过没有。

黑格尔的哲学思想,被认为是“最伟大的形成的维度和形成的发展的先驱“(我知道这个很拗口,有人这么跟我说我也会疯)。拿原来聊过的Wittgenstein比照可能好一点,就是同Wittgenstein专门把语言和语言的逻辑在人类生活,在哲学界中的作用拿出来研究一样,黑格尔把Werden(形成的过程)拿出来研究。

研究,就不是什么“白马非马”这种似是而非的几个字,而是分析,总结,举例,综述,正面,反面,通过理论上逻辑上推理和实际检验比较等多维度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有个哲学概念里很喜欢讨论的题目是,Wahrheit,即客观事实。黑格尔说,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客观事实,这些客观事实是在人类社会不同时期随着人们的观念不同而改变的。比如在古希腊,奴隶是社会的一部分,但是奴隶属于一个家庭的物品,没有自由更没有选举权。而(正常的)现代社会里,每一个自然人都是平等的自由的,你不能随便把任何人关到地下室,就算是自家孩子,这么做也算非法。奴隶存在和奴隶非法这些社会现象当然都是客观事实,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所以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动态的,在不断发展过程中被完善。

黑格尔认为,这种运动发展完善,甚至包括了上帝本身,Gott ist nicht anders als die Geschichte der Menschheit(上帝和人类历史没什么不同),再准确一点,人类,世界历史,上帝,三个概念是一件事。

所以,精神王国里的这些概念永远在运动,这种运动通过教育,艺术,科学,和处在那一时代的人们的好恶来体现——书里写到这一段,黑格尔举了一个特别的反例,他说,嗯,中国有点不一样,中国现在的人(他那个时代)和2000年前个精神王国没什么不同。

我当然对别人提到中国的时候会比较敏感以至于多看两眼,不排除好奇想知道别人怎么看中国怎么看中国人的原因在里面。这里黑格尔我不认为他有特别的恶意,只是举例而已,而Adam Smith在the Wealth of Nations里则有很大不同,老实说,Adam Smith的描述里还是有点让我震惊的。The Wealth of Nations我认为写的非常非常好,仅为读英语也值。

好书如同风景,错过了,不会死,会遗憾。

黑格尔把历史定义为“一个过程的变化”,注意,不是名词是动词,我找不到恰当的中文翻译,可能这也是德文的哲学书很难翻译的原因,因为原文就很难懂,曾经听德国人跟我提到,他看不懂黑格尔的原文,只好找英文的来看——然后,还是不懂。

在这个变化的过程里,各种辩证的观点不停互相抗争,导致人类社会在抗争的过程中不断取得进步,同时这种进步是有方向的,即越来越好,并实现最终的人类自由——说黑格尔是乐观主义的原因,就是在这里了。

还有一个黑格尔强调的被讨论过无数次的观点,合理的就会是真实的,所以,真实的存在,就是合理。因此,每一个民族(国家)都有自己的宪法或者道德标准,它一定是适合当地社会的,同时,也只属于当地社会当地人。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8卦时间(48)——最酷的George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8卦时间(47)——风月无边的Colette和她的Chéri 8卦时间(46)——Arthur Schopenhauer和Die Welt als Wille und Vorstellung 8卦时间(45)——聊聊Immanuel Kant 8卦时间(44)——从 George Routledge 到Giovanni Boccaccio
Q
QualityWithoutName
动力学,需要用数学方程去研究,用文字描述,就只能变成了意义不大的辨证法。
来罘
朋友,如果你被黑格尔侃晕了的话,那么,读读叔本华的批评吧。老乡,老乡,背后开腔,可作醒酒汤。
d
donau
你说的对应该解偏微分方程。估计这个家伙不怎么灵这方面所以只能从文字上来自己绕自己
Q
QualityWithoutName
是。
v
viBravo5
叔本华批评黑格尔生造了很多艰涩难懂的哲学术语来掩饰他的哲学空洞无物的实质
久经沙场的枪
好文章!大学那时候借来黑格尔的大部头准备深读,庆幸翻了两页放弃了。那
木有文化
个人感觉是黑格尔是被严重的overated

不知道是不是和马克思有关。他的‘历史观’完全没有什么独创的新意. 存在即合理也很不合理。

l
ling_yin_shi
小弟倒觉得老黑哥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大体上他属于康德的正统一路,主要的变化是加上了时间的轴线——不要过分看重当前一点的问题,要结合昨天的点,去重视明天的下一点,把握下一点。

    这个观点有合理的地方:因为当你要去解决当前问题,也需要一段时间,等你去执行,完成了行动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当初的决定现在已经变得不合理了。这个时间差(发现问题/制定方案/执行完毕)导致了一切事与愿违。

    当然,反对他的声音非常之强。比如:

1 有人认为,你不看重眼下,你哪有明天?看饿不死你。:)

2 也有人认为,就算你通晓历史+今天,就一定知道明天吗?你能预测?比上帝还牛?听你一个人瞎掰。:)

3 也有人认为,你可不可以用我们熟悉的字词,去表达准确啊?不会讲道理吗?非得撂些新词,忽悠谁呢,你网红啊?:)

4 也有人认为,你还是想得太多太久了,等你这个程序跑出来结果,黄花菜也凉了。别想了,干吧,一边干一边想。:)

    老黑哥还有另外一点是对康德的改进。他看重整体的行动,而不是一个一个独立个体的行动。他的意思是,宏观问题,一定要有一只宏观的大手才有可能操盘。一个人一只小手,大伙儿叉来叉去的,解决不了宏观的问题。

    一句话——觉得康德的办法太柔太巧,缺乏力度。

    其实,老黑哥是作学问的人,性子稳重。比叔本华,尼采,马克思的马步扎得要沉稳一些。

 

 

 

糯米粥
谢谢多瑙分享!以前只听过他的名字,只知道1,2句他的名言

跟着你的文知道了更多。

他的这个“历史是个变化的过程”,让我联想到去年在一本生物科学科普书(The Gene: an intimate history) 里面读到的这句话--其实想想,社会的风气习俗法律这些也是这样进化的:

“Freaks become norms, and norms become extinct. Monster by monster, evolution advanced”

“早生200年跟他做同学的话,估计天天混在一个教室里。”--一定的

d
donau
这没什么。他们俩同事观点不一样天天一块开会不互相攻击对方弱点是不正常的
d
donau
那你现在深读也不晚。读书不在年高
d
donau
关于你这个话题我认为要从两方面看,1是在世界学术界是怎么评价他,2是中文范围怎么评价他

中文的观点基本上我认为不太有参考价值。我不是否定中国人的学术研究,实在是中国人对信息的获取太依赖翻译了。再说明白一点就是把全部信任给了翻译,这怎么可能全面客观呢?再说过去能出国的有几个人?真在某方面有造诣的又能有多少?只听他们的推荐或者结论,太被动了。

我记得小的时候翻那些翻译的小说(译林的比较多好像),后来有机会看到MAUGHAM写的什么最值得读得20本书(忘了具体名称,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和STEFAN ZWEIG列的什么世界10大作家,发现几乎就是照这个单子抄的,这俩都去过中国,他们的作品都被中国人翻译被推崇,当时的什么编译委员会照他们的单子开药方想想太正常不过了。

我不是说他们不好,肯定都是好作家好作品,但是肯定脱不了个人的局限。你信这不限制中国人的认知?我是不信的。

至于黑格尔,他肯定称的上杰出,在哲学方面的贡献也不能否认,至于排多少RATE那就要认真点儿了。我不认为他第一排,但是也不会多往后。

d
donau
糯米你的联想真好。可能这就是读书的乐趣,让你觉得突然间眼前一亮
久经沙场的枪
好多专业书读了原著以后,真想把翻译揪出来打一顿。这个黑格尔在中国之所以有名,大概因为马列主义吧。
久经沙场的枪
没兴趣了。读过萨特儿,更有感觉
v
viBravo5
叔本华和黑格尔在柏林大学只做了一个学期同事。年轻气盛的叔本华看不上比他年长近二十岁的黑格尔。刚刚入职柏林大学的叔本华存心

刚刚入职柏林大学的叔本华存心把他的课定在黑格尔的课同一时间.  当时黑格尔已经是德国哲学界的泰斗。

结果叔本华的课只有5个人注册,黑格尔的课有近2百人注册。

这学期过后,叔本华就辞职了,在也没有回学术界,但他终生对黑格尔持批评态度。

d
donau
我们这里习惯同行就可以叫同事了。我的意思是反正他们俩肯定算同行又研究方向有分歧当然有矛盾。都是人我能理解
土豆-禾苗
完全同意,这次, :))
糯米粥
就是啊,有一种aha moment的感觉,觉得这个世界很有意思
l
ling_yin_shi
补充一点。黑格尔哲学对科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他的随时间变化的理念,激发了电学的发展,从此展开了交流电(电压随时间变化)的篇章。如果回顾交流电学的发展,法拉第,麦克斯韦,再到赫兹,这一条线的起点,比黑格尔的《哲学全书》仅仅晚了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