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记得年青的时候,很容易就热血沸腾,就看不惯什么,就愤怒,即使与自己无关,即使有时候知道自己不过是工具,还是一不合自己的理想就忍不住要发出声音,心甘情愿被利用。因为确定地知道,那个自己被利用的结果是符合自己的心愿,是唯其如此才可以平息内心波涛起伏的愤怒。
大概我们这一代人那个时候就被教育成了那个样子。不是所有人都愤怒,但是大多数人都会愤怒。因为那时候我们都年轻,风华正茂,被远大的理想支配着,浑身充满一个美好的人可能拥有的一切力量,哪怕是自不量力的力量。
只是如今我的那些同龄人们很少愤怒了。他们平静、理智,见怪不怪的从容不迫,云淡风轻。每一件让我愤怒的事流传出来的时候,我会悲哀地发现,我的同类变得那么少,我们的愤怒独立在一片沉默甚至无所谓之上,显得那么孤独。
这些事同你有什么关系呢?有人会问,几乎是带着讥讽口气问。
我便哑口。一旦遇到这样的追问,我就知道,所有的回答都将是错误。
我不能跟他们说我还记得我被灌输过的那些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那些牵引过我们迷茫的青春的旗帜,如今都沦落了。
我的那些曾经热血沸腾的同龄人都哪里去了?他们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家庭,如今几乎不约而同地进入了一个共同的阶层:利益阶层。
我几乎能想象到那些昔日愤怒的青年如今怎样安于自己的生活,心无旁骛地幸福,一往无前地追随所谓的正确。他人,他人的痛苦和安危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可是我们毕竟生活在同一片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天空下。
我珍视那些人到中年还能够愤怒的声音。他们让我看到,即使沉沦,我们沉沦得这般愤怒不屈。假如深渊之中有一线希望,那就是对深渊的痛恨了吧。我不相信,没有愤怒和痛恨的深渊会有出路。
也许所有的努力都将无济于事,潮流终将千军覆没般从我们的头顶覆没过去,但是难道就因为此,就放弃作为一滴水微弱但最自然的晶莹吗?
把自己管好就是对社会做贡献,有人这样说。其实谁都知道,这个低得不能再低的标准,能做到的人也越来越少。因为,人在江湖。
而今,再大声诵读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大概会引得众人侧目而视,不屑一笑了吧。
多可悲!我们崇尚过的如今被我们自己视为可笑的。
我们被怎样地颠覆了!
谁还记得曾经的理想呢?冲天而飞,高耸入云的理想。
当我们不再那么微小,当我们可以尽一己之力对这个国家对这个时代做点什么的时候,我们已经被打倒了。
不是现实,是被我们自己打倒了,是我们的愤怒被我们的淡泊到庸常的理智打倒了。
我想,在这样的环境熏染里,日复一日,大概我的愤怒也会被阉割掉吧,最终我也会妥协,卸掉天真与幼稚,也会进入平静的中年,面容麻木可憎,心里不再有不平事,眼中不再有滚烫的热泪。
只是,谁在杂草丛生乱石嶙峋的大地撒满安宁与祥和的鲜花?
它埋葬的,是我们那愤怒的青春吗?
(2017.11.29)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我多在乎大家的评论啊,你一提就立即大概知道你说的是哪一篇LOL。。。
现在他们有的成了国企的董事长,有的成了私企高管,还有的成了国务院参议,当年最义愤填膺的一个女同学现在去庙里住寺修行了。说起当年的事,大家的观念已大相径庭,坚持当年理想的似乎没有了。位置变了,想法也变了。平民子弟出身的同学,因为身居高位,变得一脑门子精英意识,丧失了本该有的平民意识。而红二代出身的一个同学,因为一辈子都没当过领导,反倒一直保持平民意识,对草根人民有感情。所以身居高位仍不忘草根群众的领导难得。
我觉得人最可贵的是能保持赤子之心。越到老了越需要,可也越不容易。
当时的新兴政党一度不惜以牺牲学生制造惨 案为代价去达到自己的政 治目的。。。。所以中老年之后愤怒的确是弱 智的表现,可以有很多高明的手段达成目的的。。。。
只不过,对这种相互影响与渗透是极其微妙的,绝大多数时候绝大多数人,并不自知罢了。。。
我对道德感这个词不太感冒。我觉得,道德感这个词就像一个人道德真实面貌的面具。有人表里如一,有人表里不一。最让人瞧不起的是,有人只是口头上表现得很有道德感,实际却很不道德。
所以我觉得道德感这个词没啥实际意义,直接说道德就好。道德是一个人后天被外界一点点教化熏陶,建立起来的一种认知和品质,是文明的标识。
爱心是人的一种本能,看小孩子就知道,几乎与生俱来。只不过随着经历世事,人吃的教训和伤害,会让人心慢慢变硬,变冷漠,把爱心包藏起来,不大显露出来了。男人好像在这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
只是我粗浅的理解,简单说一下。我继续头痛去了。。。。
看江上换位思考老版主的解释,以及其他网友说为版主乱删帖的话。。。。我非常好奇,土豆那个“辞职,不干了”的帖子是你删的吗?
若是不方便回答,就不必回答。
删了就删了。我就不能不霸道一回?现在闹哄的不是比没删影响还大,不删都没人注意。所以,我这是帮他炒作这个话题呢。
有的受了点小处分,大部分都没事,也没影响提拔。
我特意用道德感这个词,主要是为了和爱做比较。
爱这个概念,虽然很深奥,但是具体到人的体验时就是一种感觉。所以我提到爱心,其实是指爱的感觉。但是我不用爱的感觉,是因为爱的感觉这个说法往往导向和性意图相关的爱情这种感觉。这个不是我想说的爱的感觉。但是用爱心时,就基本上和性意图撇清了。不知道你是否认同这个说法。
而道德如果不强调是道德感,就跟容易联想到道德规范,就像你说得“一个人后天被外界一点点教化熏陶,建立起来的一种认知和品质” 对于一个已经有了教化背景的人来说,面对一个具体人或事件的发生时,产生适应自己被教化的感觉就是道德感。
一个遵守道德规范意愿强的人,一般而言是道德感强的人,维护道德规范意愿强的,就是道德责任感强的人。我这里说得只是真实的感觉,你说的表里不一,就被我列为道德感不强的人。
有道德一定有爱心吗?没有道德一定没有爱心吗?
不好意思,和你讨论这些,是因为我读你的小说和思考的文字,知道你推崇道德责任感强的人,也推崇有爱心的人。但是哪一个才应该是你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准星?如果道德和爱有冲突的情况。
讨论,讨论,一起思考下。:)
我也不懂。个人感觉,有道德的人一般都有爱心,没有道德的人不一定没有爱心。。。。这样回答是不是清楚一点。:)
我还记得年青的时候,很容易就热血沸腾,就看不惯什么,就愤怒,即使与自己无关,即使有时候知道自己不过是工具,还是一不合自己的理想就忍不住要发出声音,心甘情愿被利用。因为确定地知道,那个自己被利用的结果是符合自己的心愿,是唯其如此才可以平息内心波涛起伏的愤怒。
大概我们这一代人那个时候就被教育成了那个样子。不是所有人都愤怒,但是大多数人都会愤怒。因为那时候我们都年轻,风华正茂,被远大的理想支配着,浑身充满一个美好的人可能拥有的一切力量,哪怕是自不量力的力量。
只是如今我的那些同龄人们很少愤怒了。他们平静、理智,见怪不怪的从容不迫,云淡风轻。每一件让我愤怒的事流传出来的时候,我会悲哀地发现,我的同类变得那么少,我们的愤怒独立在一片沉默甚至无所谓之上,显得那么孤独。
这些事同你有什么关系呢?有人会问,几乎是带着讥讽口气问。
我便哑口。一旦遇到这样的追问,我就知道,所有的回答都将是错误。
我不能跟他们说我还记得我被灌输过的那些句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那些牵引过我们迷茫的青春的旗帜,如今都沦落了。
我的那些曾经热血沸腾的同龄人都哪里去了?他们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家庭,如今几乎不约而同地进入了一个共同的阶层:利益阶层。
我几乎能想象到那些昔日愤怒的青年如今怎样安于自己的生活,心无旁骛地幸福,一往无前地追随所谓的正确。他人,他人的痛苦和安危与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可是我们毕竟生活在同一片联系越来越紧密的天空下。
我珍视那些人到中年还能够愤怒的声音。他们让我看到,即使沉沦,我们沉沦得这般愤怒不屈。假如深渊之中有一线希望,那就是对深渊的痛恨了吧。我不相信,没有愤怒和痛恨的深渊会有出路。
也许所有的努力都将无济于事,潮流终将千军覆没般从我们的头顶覆没过去,但是难道就因为此,就放弃作为一滴水微弱但最自然的晶莹吗?
把自己管好就是对社会做贡献,有人这样说。其实谁都知道,这个低得不能再低的标准,能做到的人也越来越少。因为,人在江湖。
而今,再大声诵读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大概会引得众人侧目而视,不屑一笑了吧。
多可悲!我们崇尚过的如今被我们自己视为可笑的。
我们被怎样地颠覆了!
谁还记得曾经的理想呢?冲天而飞,高耸入云的理想。
当我们不再那么微小,当我们可以尽一己之力对这个国家对这个时代做点什么的时候,我们已经被打倒了。
不是现实,是被我们自己打倒了,是我们的愤怒被我们的淡泊到庸常的理智打倒了。
我想,在这样的环境熏染里,日复一日,大概我的愤怒也会被阉割掉吧,最终我也会妥协,卸掉天真与幼稚,也会进入平静的中年,面容麻木可憎,心里不再有不平事,眼中不再有滚烫的热泪。
只是,谁在杂草丛生乱石嶙峋的大地撒满安宁与祥和的鲜花?
它埋葬的,是我们那愤怒的青春吗?
(2017.11.29)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我多在乎大家的评论啊,你一提就立即大概知道你说的是哪一篇LOL。。。
现在他们有的成了国企的董事长,有的成了私企高管,还有的成了国务院参议,当年最义愤填膺的一个女同学现在去庙里住寺修行了。说起当年的事,大家的观念已大相径庭,坚持当年理想的似乎没有了。位置变了,想法也变了。平民子弟出身的同学,因为身居高位,变得一脑门子精英意识,丧失了本该有的平民意识。而红二代出身的一个同学,因为一辈子都没当过领导,反倒一直保持平民意识,对草根人民有感情。所以身居高位仍不忘草根群众的领导难得。
我觉得人最可贵的是能保持赤子之心。越到老了越需要,可也越不容易。
当时的新兴政党一度不惜以牺牲学生制造惨 案为代价去达到自己的政 治目的。。。。所以中老年之后愤怒的确是弱 智的表现,可以有很多高明的手段达成目的的。。。。
只不过,对这种相互影响与渗透是极其微妙的,绝大多数时候绝大多数人,并不自知罢了。。。
我对道德感这个词不太感冒。我觉得,道德感这个词就像一个人道德真实面貌的面具。有人表里如一,有人表里不一。最让人瞧不起的是,有人只是口头上表现得很有道德感,实际却很不道德。
所以我觉得道德感这个词没啥实际意义,直接说道德就好。道德是一个人后天被外界一点点教化熏陶,建立起来的一种认知和品质,是文明的标识。
爱心是人的一种本能,看小孩子就知道,几乎与生俱来。只不过随着经历世事,人吃的教训和伤害,会让人心慢慢变硬,变冷漠,把爱心包藏起来,不大显露出来了。男人好像在这方面表现得比较突出。
只是我粗浅的理解,简单说一下。我继续头痛去了。。。。
看江上换位思考老版主的解释,以及其他网友说为版主乱删帖的话。。。。我非常好奇,土豆那个“辞职,不干了”的帖子是你删的吗?
若是不方便回答,就不必回答。
删了就删了。我就不能不霸道一回?现在闹哄的不是比没删影响还大,不删都没人注意。所以,我这是帮他炒作这个话题呢。
有的受了点小处分,大部分都没事,也没影响提拔。
的“卑鄙”行为生气,一辈子不理踩。
我特意用道德感这个词,主要是为了和爱做比较。
爱这个概念,虽然很深奥,但是具体到人的体验时就是一种感觉。所以我提到爱心,其实是指爱的感觉。但是我不用爱的感觉,是因为爱的感觉这个说法往往导向和性意图相关的爱情这种感觉。这个不是我想说的爱的感觉。但是用爱心时,就基本上和性意图撇清了。不知道你是否认同这个说法。
而道德如果不强调是道德感,就跟容易联想到道德规范,就像你说得“一个人后天被外界一点点教化熏陶,建立起来的一种认知和品质” 对于一个已经有了教化背景的人来说,面对一个具体人或事件的发生时,产生适应自己被教化的感觉就是道德感。
一个遵守道德规范意愿强的人,一般而言是道德感强的人,维护道德规范意愿强的,就是道德责任感强的人。我这里说得只是真实的感觉,你说的表里不一,就被我列为道德感不强的人。
有道德一定有爱心吗?没有道德一定没有爱心吗?
不好意思,和你讨论这些,是因为我读你的小说和思考的文字,知道你推崇道德责任感强的人,也推崇有爱心的人。但是哪一个才应该是你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准星?如果道德和爱有冲突的情况。
讨论,讨论,一起思考下。:)
我也不懂。个人感觉,有道德的人一般都有爱心,没有道德的人不一定没有爱心。。。。这样回答是不是清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