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s. America看后流水帐

糯米粥
楼主 (文学城)

最近几个月陆陆续续看完了这个9集的历史剧,在Hulu 上面可以找到,是以70年代男女平权的反方领袖Schlafly为原型的历史剧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Mrs._America_(miniseries)

这个剧的最大看点,对我来说,是理解了为什么妇女们会反对70年代的男女平权运动。看后我的理解是,当时的大量home maker觉得自己的存在完全被invalidated. 她们不想出去工作, 就想在家照顾家人。可平权运动隐藏的意思就是女人们也出门工作,所以这个阵营的妇女们感到一种existential crisis. 所以她们要组织起来,反对男女平权。

我看了这个剧后,还真觉得挺理解她们的立场。每个人的能力和长处不同,可以走通的路不一样。当然我是彻底的相信女人得有自己独立的经济能力,可另一方面,这个剧里面那个反平权领袖老是说的一句话,说是women want to have choices--当然有些理想化,选择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但让我明白了她的角度。

还有一个引申。当年英国殖民地的Governor当然是英国人,但具体管事的还是当地人。70年代男权社会的平权运动中,最后阻止了ERA的还是女人们。就像the Handmaid's tale 里面,管理那些使女们的还是一个女人。

 

d
donau
你说到这个题目我倒是想起来BBC的一个讨论,瑞典的

也是讨论为什么男女不应该平权。

这种我是这么理解的。其实任何一个社会现象,都有它背后的原因,能存在,暗示着已经有了某种社会平衡。如果硬说它多错想改掉的话,那就需要打破目前的平衡来建立新的平衡,而这个过程首先不一定能很顺利,其次应该不会所有人都受益(不然就不会存在原来的平衡)。所以很多时候,最关键的是各方妥协的方式来达到最终目的,说白了,也就是,民主。

糯米粥
抛砖引玉,你把我模模糊糊感觉到,却无力表达的那种感受,很有力清晰的表达出来了

然后这些subculture 是一个又一个的wave, 有时候subculture 会变成mainstream, 有的时候也许冬眠一阵子,在换个发型(芯子不变)卷土重来

木有文化
这真是一个挺复杂的话题

我明白 women want to have choices,但是说实话,全职在家的妈妈除非制服老公有些手段,不然在政治经济出轨离婚各方面,都难免占据劣势。

d
donau
你说的对,我们原来很详细地讨论过这个问题。

没人能真有什么手段,孩子小的时候是被迫自愿。

糯米粥
现实确实是这样的。

其实各种能力前面有个系数的。除非含着银勺出生,否则谋生能力的系数值还是最大的,家务能力生活能力这些其实系数挺小的。市场决定的。

糯米粥
我上个瑜伽课都喜新厌旧,喜欢试不同的老师不同的瑜伽流派

那么两口子过日子,谁能保证没有互相厌烦的阶段呢?再有手段也抵不过每个人“喜新厌旧”的天性

d
donau
所以我跟你说过的我们当时一起玩的几个妈妈,现在都回去上班了基本上

只有一个她LG自己开公司她做会计,算是在家。

最近的一个是等到老二10岁了开始上班的,前几个月的事(她们老二跟我们老三一边大)

d
donau
这个吧又是另外一个话题

互相厌烦这件事可大可小,也许是玩真的也许是打打闹闹开玩笑。不好说。

所以有一种状态是我很赞同的,就是要保证两个人能做一辈子的朋友。

糯米粥
我觉得要是可以一起走过某个低谷,人跟人之间才能真正再互相走近一步,不论是哪种关系都这样

对,我们一扯三千里,聊远了。先下线了,给你道声“晚安”

核桃小丸子
现在到了,men want to have choices,我听到几个男的讨论做house husband:)
核桃小丸子
家里的事情安排妥当了最好快点出去,有的呆久了怕出去了,有的是真有难度了,尤其职业的gap太大,期间也没与时俱进。

高不成低不愿意就,就尬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