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一大早,刚过9点,一封邮件通知FINANCE 部门所有人,VICE DIRECTOR IS NO LONGER WITH US。
为节省未读我前几篇感想的朋友时间,简单归纳本部门情况。 A - Director; B- Accounting Manager
去年FINANCE 会计组人几乎同时走,留下两个元老: K 和 N 。俩人为救急,只做最紧急的事。剩下账目几乎一年未清。 一月,DIRECTOR A 入职 (黑男;巨蟹座;情绪化); A 又力排众议找来没有政府经验的B 任会计经理( 白女); 然后我比会计经理晚来一个月; 我后又来了PR, 和一PT 白男退伍军人。 A 所有事情和经验都交待传授給B,然后止于B。 B 从不下达(重要的工作内容和技术不下达。小道消息比较透明。这点我得赞一个。)。B 啥都不比我们知道多,还不懂得如何分配任务,如何组织管理,我们都无所适从。A 说所有的事都跟B 说。可B 又不懂。我们进退两难。
一个月前招来了H VICE DIRECTOR。黑人女。双硕士。好几个证书。我们都希望她来了能改变风气。A 和B 不再粘在一起了。因为H 成了B 的直接上级。H 刚来,跟大家打招呼,身上是一种谦逊温和的气质。非常正规非常职业 PROFESSIONAL。我一直对办公室政治很麻木,然老天总是给你补足你所需要的东西,就是我的直觉。我感觉仅初次接触就预感 H 无力作出任何改变。虽然我很欣赏她。同类相吸吧。我们一起只开过一次会。算是相互介绍熟悉。问些业余爱好生活习惯之类的。我和H 惊人相似。除了这几次极其有限的接触,我们几乎看不到H 。她仿佛消失了。不知道她每天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大家都忙自己的。H 的老板是 A。用不着我们操心。H 来找B 聊工作,大概两次的样子,看B 和她说话的口气,仿佛平级。回想B 对A 的亦步亦趋一恐一惊的态度,就能看出B 没把H 看在眼里。A 和B 还是紧密相联。B 有事去问A。 从来不去直接上级H 那里。A 有事直接找B。一个月了 H 都没接管B。其实,不是知识经验的问题,是资源平台的问题。A 从来就没有放正H 的位置,没有給她管理 B 的机会。A 而把所有资源平台都给了B , H 被架空, 底下人被隔离, 基本就是办公室现状。
首先谢谢楼下的“蓝海青天”。等着您的心得分享。没有什么倚老卖老的嫌疑。每个到这里的朋友都是带着问题困惑经验或者哪怕简单的感想。分享是一种美德。每个读者读到都会从中或受益,或共鸣,或者哪怕只是简单感叹,就足够。
周一一大早,刚过9点,一封邮件通知FINANCE 部门所有人,VICE DIRECTOR IS NO LONGER WITH US。
为节省未读我前几篇感想的朋友时间,简单归纳本部门情况。
A - Director; B- Accounting Manager
去年FINANCE 会计组人几乎同时走,留下两个元老: K 和 N 。俩人为救急,只做最紧急的事。剩下账目几乎一年未清。
一月,DIRECTOR A 入职 (黑男;巨蟹座;情绪化); A 又力排众议找来没有政府经验的B 任会计经理( 白女); 然后我比会计经理晚来一个月; 我后又来了PR, 和一PT 白男退伍军人。 A 所有事情和经验都交待传授給B,然后止于B。 B 从不下达(重要的工作内容和技术不下达。小道消息比较透明。这点我得赞一个。)。B 啥都不比我们知道多,还不懂得如何分配任务,如何组织管理,我们都无所适从。A 说所有的事都跟B 说。可B 又不懂。我们进退两难。
一个月前招来了H VICE DIRECTOR。黑人女。双硕士。好几个证书。我们都希望她来了能改变风气。A 和B 不再粘在一起了。因为H 成了B 的直接上级。H 刚来,跟大家打招呼,身上是一种谦逊温和的气质。非常正规非常职业 PROFESSIONAL。我一直对办公室政治很麻木,然老天总是给你补足你所需要的东西,就是我的直觉。我感觉仅初次接触就预感 H 无力作出任何改变。虽然我很欣赏她。同类相吸吧。我们一起只开过一次会。算是相互介绍熟悉。问些业余爱好生活习惯之类的。我和H 惊人相似。除了这几次极其有限的接触,我们几乎看不到H 。她仿佛消失了。不知道她每天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大家都忙自己的。H 的老板是 A。用不着我们操心。H 来找B 聊工作,大概两次的样子,看B 和她说话的口气,仿佛平级。回想B 对A 的亦步亦趋一恐一惊的态度,就能看出B 没把H 看在眼里。A 和B 还是紧密相联。B 有事去问A。 从来不去直接上级H 那里。A 有事直接找B。一个月了 H 都没接管B。其实,不是知识经验的问题,是资源平台的问题。A 从来就没有放正H 的位置,没有給她管理 B 的机会。A 而把所有资源平台都给了B , H 被架空, 底下人被隔离, 基本就是办公室现状。
办公室其他人也不和H 多说话。很微妙。其实就是大家都知道办公室的情况,可这些都是只可意会的。新来的人自己揣摸摸索适应 (或者不适应)。
听说 昨天周一一早,A 推开H 的门,所有私人物品和名牌消失不见。A 正纳闷,H 邮件来了。说不来了。
A 马上给大家发通知。
A 和B 都深感震惊。只有我觉得早在预料中。没想到比预料提前了。
B 背后说,H 太不职业了。她 为什么这样。难道不喜欢自己的办公室 ( 在一个小角落)。我哑然。人的视角不同果然心态不同。
刚招来H 我就奇怪。A 的人品素质和B 相当匹配。A 和H 除了人种几乎没共同点, 气质风格大相迳庭。现在我有点明白, A 大概不想H 抢自己风头。可他不觉得H 这样的人无法驾驭B 吗?
忽然不想离开这里了。想看看下任VICE DIRECTOR 是谁。是否能打破办公室僵局。
反正我在夹缝中摸索出适应局势的方法。再说,现在去哪里都被置疑忠诚度。
估计H 尽早脱身也是看明白了这里的蹊跷,及时止损。并且不耽误下个工作。再待几个月就和我一样,被置疑忠诚度了。
一个单位有问题,能走的多是能人(学历经验证书); 不能走的一般都是实力不够。
所以还是多拿几个证多学习多丰富。底气足就不怕。
就是瞎鼓捣数据弄出点漂亮图表。不太考虑实际价值
Accountants need to balance the book and everything has to be accurate. Lot of dirty work. But important for financial reporting purpose.
不用客气, spring garden. 原来妳是在会计领域。 我的under也是会计,来美后在商学院读了五,六年会统,歇后又申请到更有兴趣的学院(在学时打pt or full工 )
请给我一点时间,因这两个月比较忙。 写「心得」mini paper/dissertation ha...除演绎、归纳外文字流畅及铺呈都要兼顾。哈哈,快陷入當年「一字愁岁月」的苦日子了。
H看出蹊跷後,像剛好又有一个喜欢但迟来的offer 。她这一个月的就履历上应不会提了。
就业市场在专业及时间冷热上相差很大。 约2016年某些科技业大缺人才而必须依赖雇用外国人来填补,抽中H1 的硕博士,在A 公司做一个星期就被B公司抢走的大有人在 (H 1要重申请,但不用再抽签),少有雇主去计较忠诚度。 就业者前職只做几个礼拜,新顾主都会知道,因新申请H表雇主需签名(我曾负责的一subsidiary公司也有份)。
您看什么时候时间方便给大家上点干货。我就是天天感慨:)不过发感慨是帮助我思考的方式,然后在合适的时机做决定。H 来的时候我能看出来她在观察感受(她少言温和,不是那种职场小白了)。这么好的CREDENTIAL 对自己要求高,对环境会更敏感也要求高。她不是这个池子里的鱼。意识到后果断决定走人。她是黑人,又有本事,下家一定不差。
我也读了MBA。 说起来又要感慨。学校学的一套永远是政治正确而实践中又是另外一套。在美国和在中国同理。昨天做BANK REC ,他们这里最头疼的一个PROJECT。混乱到需要极大耐心。而且好多靠LOG, 手工一点一点找。我思来想去觉得为什么不能用DATA CODING。就问,咱这里有BA 吗?结果头说我NEGATIVE。我说,我不是在COMPLAIN 是想工作更有效率。这不叫负面。她说,没有,做预算的部门有两个BA 。都是DIFFICULT PERSON。我心说,你这就不NEGATIVE 了?她说,明年就装新软件了。现在就临时这么做。言下之意不要再多费话。所以,学校MBA 说的一套(强调科技带来效率)和实践里“不找麻烦一切听指挥”还是有差距的。所以,闭嘴就好。人要找对环境。没有错的人,只有错的环境。
Spring garden 您好像MBA后就停了,我没妳那么識故,MBA完还选了偏向数统的学科继续攻顶,并视其为一辈子的光环。 搬了好几次家,现巳不知这光环在车库里的那亇纸箱。 心得:一般商科要赚钱,likely光环不如考些好证照;金融危机前,一幅300 万的Jeff Koons 油画,华尔街young professionals,手举bidder card幌一下标回家,令沙场老将叹为观止。
当然钱非一切,若有Wharton,Sloan , Yale or Harvard等,能令祖坟会冒烟的老牌business schools 要了你,那我应会建议您好好考虑是否要急着考照去贪财吗?若想步入仕途,熟读一本我出国前在大学第一年必修的Finney and Miller's Principles of Accounting, Introductory 初级会计, 哈若你今天当到美国财政部部长,用在财政及会计上足够有余。 税法虽然常变但会计原理仍然一样。
Spring garden 妳似乎不像经历过我那段日子:桌上全是绿线的Ledger sheets跟Journal Entry sheets ,写满分录如:
Meals and entertainment. $145
Cash A/c $145
美国人最爱的: 买$100送$50,记得要手写七笔分录啊
的磪烦,做bank reconcile最后用手工逐项找,其实至今不少accounting firms 最后也是用手帮客户抓平。 记得我以前是把非必要的帐号,consolidated 起来,让电脑多做,人少做一些。
题外话:我刚找事时,令人羡慕的电脑是放在约1000英尺、必须保持恒温的冷气房,要跑一大叠punched cards . 记得只有一些如电力、电话、大油公司的会计部 才有,我虽修了电脑语言FORTRAN及COBOL,也实习了操作大型电脑,可惜就业时与大公司无缘,只能用手写。
听到了我们那一代的落后日子。 希望妳明天上班的时候,心情应会好些。
明天下午出城。 若有帖只能下周-再回了。 抱歉啦,good week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