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谈一番

a
applebee3
楼主 (文学城)

我是不大喜欢张爱玲女士的文字,觉得一股暗淡的气味。(这里请张的粉丝不要介意我的个人感受)

可能是不会欣赏的缘故。这种想法也是今天才跳出来的。我自己分析一下,原先的不喜欢是凭着性情来的,我倒不是因为一些外在的因素对她个人有偏见,或许以她的性情,她也不在意我的看法。我是喜欢明快清新,生活中的事总往好处想,天生的乐观主义精神。所以喜爱由本能反应出发,就可以理解我的感受了。

再说每个人的欣赏口味不同,这世界本来就是以多样的形式而存在。

她小说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看了一些,我想我们那时代的年轻人会喜欢看这类型的电影。对我们来说,小说,电影那是另个世界,看到不同世界里的风景总是有好奇心,但心情难免受影响,那就是她的格调。

从欣赏作品风格的角度来看,我还是很赞赏她的文学才华。她当然是特殊的。小说创作因为个人的因素比如经历会产生一种氛围,我感受到的暗淡可能来自于这个原因。她的小说带有很强烈的个人气质于其中,比较她的小说我可能喜欢她的散文与杂文,里面有她个人生活经验带来的独特见解,那是很有趣的,可能因为篇幅短,也适合我的阅读习惯。

好不容易看到张爱铃女士散文集中写到关于食物的文字。颇有意趣。小女人的情态跃然纸上,与姑姑之间的亲情娇憨,一丝上海女子特有的矫情。她总归是名才女,才情出众,成名甚早,而又出身贵族,自得矜持。

《炒炉饼》,除本地人之外,外地人可能对此一无所之,就象此刻的我。她还是一样,写的是一种情绪,一种记忆中的情感。当然情感的产生自然有一番的经历,而经历所持有的情境交融是逃脱不掉的。

什么诱发了她此文的动笔欲望,我不得而知。或许可以想象一番,此景可以这样表述:一个飘雨的正午时分,一场淋漓尽致的文字宣泄之后,透过低垂的白莎斜帘,一个黑瘦的身影,那酷似记忆中邂逅棉细的触动,那纤细的触角划过时空的印迹,缓慢如舞台的幕帘在拉开。

这暂且也是我的一番矫情联想,自不当真。

江上一郎
听来,你会喜欢她晚年的《对照记》?
a
applebee3
没看过吧。她的文字我是在网上零星看一些,小说一篇都没看完。一些杂文看过,关于艺术的见解蛮特别有趣。
江上一郎
她的某些直觉很灵:约80年前就遇见迪士尼会风行世界;上海解放初出席了一次大会----

见老朋友全部不穿旗袍只有她穿着去开会---她就离开了上海。。。。。

a
applebee3
民国时的文人,见识是广的。他们大多有留学经历,并自身的传统文化知识根基稳健。当两种纯粹文化撞击时,就会有特别的灵感直觉。
江上一郎
德国著名汉学家分析与你相仿:民国的知识分子国学根底好,又大多懂外语------新中国,

国学都变质了,连俄语都学了点皮毛。。。。

a
applebee3
这是时代性的社会现象。社会进展需要时间。其实每个国家都有各自历史上的发展过程。要了解,并理解,还有抱良好愿望。祝福总是好的。
雪晶
完了,剛看完上篇,看完你這篇我就想到悶騷兩個字~~~
a
applebee3
哈哈,那是矫情。都是乱看文章闹的。其实我明显的文字风格不是这篇这样的。
雪晶
對對對,應該是矯情,哈哈
a
applebee3
刚查了一下,矫情的解释还有贬义的,很可怕的解释。我的这里是褒义的,带有赞许女孩子家之意。
雪晶
怎麽樣都行,你說了算~~~
a
applebee3
这里发文很可怕,动不动就跑出论坛。我希望就呆在论坛内啊。不好意思,今晚话太多了。
雪晶
別怕,真金不怕火燒~~~火了好~~~
师太明年三十八
张的文字我是喜欢的,但没有到研读的地步

我喜欢在别人的文字里体会我不曾体会过的世界

我极少去更深层次的研读,比如读鲁迅,以前读不懂,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专门研究他。现在读,能懂一些,但还是不知道研究他的那些人研究出了什么

有时候在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时间段里读到今日之世事,仅是感慨一声,太阳底下,再无新鲜事

自己却是难得再多说什么。

a
applebee3
研究的大概是研究社会学吧。那也是一门学科,总之你当它有趣的,你就会探究一番。心情放松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