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年初同学聚会,和一位在美国学商学的精英同学说起此事,同学大惑不解:东北大妈在巴黎?难道人老珠黄的大妈还可以干这行?土豆不知道他的重点是什么,也不想多解释,幸好同桌一位在香港居住的心理学教授插话:我作证土豆说的是真的,我看过一部纪录片。回家后,土豆搜索了一下,找到了一部法国导演的纪录片《站街女》 La Marcheuse (2016),估计那位帮了土豆一把的同学说的就是这部,土豆没看过这部纪录片,土豆说的是二十几年前日本记者的追踪采访。谢天谢地,又有一些外国人记下了几位华夏平民的上不了桌面的小故事。要不然还真是死无对证的逢中必反的小道消息了。关于此纪录片,请各位自己按题目查吧,土豆节选几段豆瓣网影评,一位幸运地看了首映式的华人旅游者写的影评。
回家后,土豆搜索了一下,找到了一部法国导演的纪录片《站街女》 La Marcheuse (2016),估计那位帮了土豆一把的同学说的就是这部,土豆没看过这部纪录片,土豆说的是二十几年前日本记者的追踪采访。谢天谢地,又有一些外国人记下了几位华夏平民的上不了桌面的小故事。要不然还真是死无对证的逢中必反的小道消息了。
回家后,土豆搜索了一下,找到了一部法国导演的纪录片《站街女》 La Marcheuse (2016),估计那位帮了土豆一把的同学说的就是这部,土豆没看过这部纪录片,土豆说的是二十几年前日本记者的追踪采访。谢天谢地,又有一些外国人记下了几位华夏平民的上不了桌面的小故事。要不然还真是死无对证的逢中必反的小道消息了。
介绍一下成人影片以及色情行业
(2017年10月)
先和读者打声招呼,此篇可能有标题党招揽点击率之嫌,可读,也可不读,如读完也请多提建议,多砸砖,或拿去换题重新编写,土豆无所谓。土豆只是想通过一种“乱串联/乱比较”提出一个视角,一些现象,一些似乎不管是华夏平民同胞还是华夏读书人都不愿意正视的现象;土豆还要自不量力地提出一种观点,一种模糊的观点。
先来一部2003年的西班牙电影,一如既往,土豆喜欢的真实事件:
《幸福的黄色电影》(Torremolinos 73)
1973年,西班牙一对经济窘困的夫妇,丈夫在出版社工作,推销百科全书。随着整体业绩下滑,出版社老板脑洞大开想出一招:
1,让员工签约,回家自行拍摄变相的成人电影,作为百科全书的辅助材料出售,拍摄器材由公司提供;
2,考虑到员工们毕竟在西班牙生活,公司也保证这批影视产品不在西班牙本国投放,而是销往遥远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3,不签约,则走人。
由于经济拮据,丈夫说服了失业的太太,与公司老板签了约。幸运(?)的是,当这位性格认真的丈夫拿起摄像机时,我们不仅看到了他有一颗喜欢专研的匠心,还发现了他的导演才能。
随着夫妻俩小电影的成功,丈夫开始厌倦了成人电影,梦想自编自导一部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电影;而此时的公司老板也决定开拓电影市场,并同意资助这位员工,帮助这位丈夫圆他的导演梦。(电影故事的另一个有趣点贴在下面,这里先集中在失业这个点上)
(这部电影的中英文维基,土豆都基本看得懂,也不怀疑这个故事的“基本真实性”,但还是希望懂西班牙语的网友来个友情帮助,先谢了,https://es.wikipedia.org/wiki/Torremolinos_73 )
***** ***** ***** ***** *****
说完西班牙失业者/穷人/低端人物(???)的故事,不知为什么,土豆会联想起90年代大陆朱镕基爷爷的“改革”。当时土豆还在日本,看了很多相关朱镕基改革的报道以及日本记者的追踪采访,其中比较记忆犹新的几点是:
1,朱镕基的100口(?)棺材;
2,由东北国企的瞬间倒闭带出的一大批失业者;
3,部分东北失业者的去向:有去俄罗斯经商,并死于俄罗斯的中国人,(日本有过统计,还有书籍出版);有为了抚养孩子而去西欧卖身的一批东北大妈,价格比东欧女低1/3甚至一半,几乎每年还有遇害的;
4,同时期,相对高层次的大院/红几代出身的,则搞走私当倒爷,或搞“合并重组”当董事长,或其他。当然永远可以使用“这不是百分之百//只是一(小)部分//也有很多受苦受难的//不够客观(全面)”等“理性科学”用词加以注明。
(2017年)年初同学聚会,和一位在美国学商学的精英同学说起此事,同学大惑不解:东北大妈在巴黎?难道人老珠黄的大妈还可以干这行?土豆不知道他的重点是什么,也不想多解释,幸好同桌一位在香港居住的心理学教授插话:我作证土豆说的是真的,我看过一部纪录片。 回家后,土豆搜索了一下,找到了一部法国导演的纪录片《站街女》 La Marcheuse (2016),估计那位帮了土豆一把的同学说的就是这部,土豆没看过这部纪录片,土豆说的是二十几年前日本记者的追踪采访。谢天谢地,又有一些外国人记下了几位华夏平民的上不了桌面的小故事。要不然还真是死无对证的逢中必反的小道消息了。 关于此纪录片,请各位自己按题目查吧,土豆节选几段豆瓣网影评,一位幸运地看了首映式的华人旅游者写的影评。作者名:“爱吃鱿鱼的猫 ”,标题为“歪打正着的首映式”的影评:
“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在巴黎之行的第一天,赶上了这部电影的首映礼。”
“电影不长,一个小时出头,大家安静地等待片尾曲结束,起立鼓掌,经久不息。我方才看到放映厅已座无虚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站着看完的。主演激动地上台,她约摸七八岁的小儿子(?)搂住她泣不成声。不断有人上前祝贺,bravo此起彼伏。我也去用普通话和她交谈了几句。她是个长得不很漂亮,却很有味道也很有涵养的女人,礼貌地向我说谢谢。我走的时候,她的小儿子仍然在哭。”
“我随着人流走出影院。大家聚在门口不愿离去,抽着烟,讨论着刚才的剧情。然而我却显得如此格格不入。门外的繁华不是我的繁华,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不属于这里的我一个人悄悄地离开,沿着寂静的街道走回studio,狼吞虎咽地吃着今天的第一顿饭——泡面,记录下发生的一切。”
“对了,这部片子一定会在中国被禁的,一定。”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758076/?
***** ***** ***** ***** *****
借用一下“鬼首天龙”博客中的一句话:“从张艺谋的《山楂树》到冯小刚的《芳华》,有一种被叫做“纯洁”的东西感动着无数的人们,两位电影导演就在人们感动的泪水中猛捞其金,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你们又被傻逼了一次!”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1694/201712/27622.html
至于我们这些华夏观众,完成了财富梦,完成了出国梦后,就希望多一些能给自己脸上沾光贴金的好片,土豆不也是其中一员吗?
伙计们,海外的你/海外的我,好好赚钱吧,或许只有自己的地位/金钱/财富才可以保护自己以及自己的子孙不受各种屈辱!而且,你曾经的“地位/金钱/财富”,才是以后让大家再度提起/纪念你的根本原因,特别是在我们的华夏文明圈!
难道土豆的这个观点是对的?
难道你是真的反对或不认同土豆的这句话?
***** ***** ***** *****
再回到上面的两部片子,一直在想:
1,《幸福的黄色电影》公司老板的行为算不算逼良为娼?
2,对比一下8/90年代大陆改革时期,高高在上的衙门官员,突然发放红头文件让大家失业,还启蒙员工,启发人民大众:不找市长找市场。
或许,很难说孰是孰非吧,毕竟时间/空间都不对位,但至少体现出两种不同的“处理局面”吧。
或许,把如今急剧富有的中国,同越来越死路一条的西班牙做对比本身,就是一场徒劳,一种荒谬。
-----------------------------------------------------------------------
最后补充一下《幸福的黄色电影》的后半段内容,另一个有趣点,回答一下为什么是“幸福的”:
夫妻俩的小电影很成功,在一次北欧旅行时,无意中发现妻子已成为瑞典的大众情人,且备受大家的爱戴与尊重。随着小康生活的实现,夫妻俩也开始了造小孩计划,但不幸发现丈夫的精细胞数为零。
厌倦成人电影的丈夫开始了自己的梦想:受巨匠英格玛·伯格曼的《第七封印》激发,他写出了自己的剧本《Torremolinos 73》,并希望有人能赞助他任导演、妻子主演此片。而此时看中这对夫妻才华的公司老板也从销售百科全书转向为拓展电影业务,并愿意作为制片方资助丈夫,还为他找来瑞典的专业摄制人员,(其中包括影视界神级大导演伯格曼的助手),大家一起帮助他实现导演梦。
摄制工作一切都很顺利,但就在最后一段床戏时,妻子做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胆决定:和一位男演员假戏真做,并希望借机怀上孩子!
此时,除了作为导演的丈夫不同意以外,其余制片男演员摄影灯光化妆等都愿意帮助妻子完成梦想,道理很简单:不能只帮你丈夫一人完成导演梦啊!
“当丈夫还在试图挽回时,她已经和制片人走进了电梯;当丈夫在走廊上呼喊她的名字时,她已经换好了衣服,背好了台词。当丈夫真正地走进了拍摄的房间,面对制片人和其他工作人员,却可以含着泪笑出来,坦然接受了最后一场戏的导演工作。”(摘自豆瓣电影网)
影片的结尾场景是夫妻俩推着一辆婴儿车,有说有笑地散步购物,满满的幸福感。
这是70年代西班牙的一个真实故事。国家地区、人文观念,与同时代的华夏,甚至与今天的华夏是那样的天壤之别。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智力有余智慧不足 各国悼念安倍与联合国为周恩来下半旗 俄罗斯必胜(三) :原油天然气粮食 中国男人:废物中的战斗机 聊聊那些“金句” 以前非常认同,现在非常不认同
一个是美谈,一个是谴责对象。标准是什么?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3066/201801/10269.html
那段乱字:
(2017年)年初同学聚会,和一位在美国学商学的精英同学说起此事,同学大惑不解:东北大妈在巴黎?难道人老珠黄的大妈还可以干这行?土豆不知道他的重点是什么,也不想多解释,幸好同桌一位在香港居住的心理学教授插话:我作证土豆说的是真的,我看过一部纪录片。
回家后,土豆搜索了一下,找到了一部法国导演的纪录片《站街女》 La Marcheuse (2016),估计那位帮了土豆一把的同学说的就是这部,土豆没看过这部纪录片,土豆说的是二十几年前日本记者的追踪采访。谢天谢地,又有一些外国人记下了几位华夏平民的上不了桌面的小故事。要不然还真是死无对证的逢中必反的小道消息了。
关于此纪录片,请各位自己按题目查吧,土豆节选几段豆瓣网影评,一位幸运地看了首映式的华人旅游者写的影评。
作者名:“爱吃鱿鱼的猫 ”,标题为“歪打正着的首映式”的影评:
逼良为娼,一般都是无选项的,只能做,不然死的就是家人。
80年代下岗,好像多少都会有些补偿金,或一次性买断工龄。这种事情在其他国家很常见,例如公司破产,给员工发半个月的薪水就打发了。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3066/201801/10269.html
那段乱字:
(2017年)年初同学聚会,和一位在美国学商学的精英同学说起此事,同学大惑不解:东北大妈在巴黎?难道人老珠黄的大妈还可以干这行?土豆不知道他的重点是什么,也不想多解释,幸好同桌一位在香港居住的心理学教授插话:我作证土豆说的是真的,我看过一部纪录片。
回家后,土豆搜索了一下,找到了一部法国导演的纪录片《站街女》 La Marcheuse (2016),估计那位帮了土豆一把的同学说的就是这部,土豆没看过这部纪录片,土豆说的是二十几年前日本记者的追踪采访。谢天谢地,又有一些外国人记下了几位华夏平民的上不了桌面的小故事。要不然还真是死无对证的逢中必反的小道消息了。
关于此纪录片,请各位自己按题目查吧,土豆节选几段豆瓣网影评,一位幸运地看了首映式的华人旅游者写的影评。
作者名:“爱吃鱿鱼的猫 ”,标题为“歪打正着的首映式”的影评:
最近看了个Hulu上面的纪录片,trailer 在这里,是关于拉皮条的那个Jeffery Epstein 跟Victoria's secret以及其创始人Lex Wexner之间的关系。跟你这个话题非常相关的。我接着跟帖,要不手一滑,长长的跟帖有时候被吞了
那个圈子是最顶端的英美权贵们--没错,民主社会一样有“权贵”。Epstein的事,十几年前早就被受害的10几岁的女孩子们分别在警察局和FBI报案,没人管。等真爆出来后,他就“被”自杀了。看了这个纪录片,才知道还有同一个圈子里另一个拉皮条的,也被自杀了。他的那个岛,现在是臭名昭著,可你去查查当年去的都是什么人。这个纪录片也说了。
关于Epstein, 我看了好几个纪录片。这个“维密”的是上个月新出炉的,很精彩
我想说的是,大革命和大反革命的时代里,大家都要选边站的时候,人是最重要的,自己的感情是最重要的。 爱民主,或者爱母国,都被理想化了。 人是最重要的。不能让理想化的运动消灭人的感情。
如同这部西班牙电影,他们的老板后来成为制片,“还为他找来瑞典的专业摄制人员,(其中包括影视界神级大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助手)”,这种专业的摄制组队伍对小夫妻的帮助是巨大的。
请想想“接手”那些东北大型国企的“私人/个人”的背景,窥探一下朱镕基式转型的公平性与透明性……
或许,另外可以相比的是:英国撒切尔当初国营变私营的方法,以及苏俄崩溃后的企业变革……
据说是真人真事改编---值得一看。。。
在NPR听过。
你这篇写的真情实意,我觉得是文学城难得一见的好文。
我觉得两个故事不同之处是,欧洲那个一个有人味,另一个没有人味。
你那个所谓精英同学就更没劲了,身上都没人味了
欧洲的情况我很清楚(加拿大日本基本可以类推,美国不清楚不敢说)。
公司正式职工的话,是按工作时间补偿。比如一年2个月,5年6个月,这样。
而且有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就是失业金领完之后可以领社保(对年纪大一点的也许就直接领养老金)。社保当然钱不多,但是够个人的基本生活保障——而且,保证你出门作为人还像个人。差别呢,就是比如有年纪大的会抱怨,你看,我这个月都剩不下钱去理发店(或影院,或度假)了。
南欧会少一点(或者少很多吧),但绝对不是中国买断的概念。换句话说,只要你有一份工作,基本什么都不必担心。举意大利的例子,Florenz(很抱歉我不知道翻译过来中文是哪几个字试了很多遍打不出来,但是大家应该知道)是著名的消费高物价高失业率高的地区,只要你有一份工作,就能过得如同国王——不是我说的,意大利人说的。
所以拿中国80年代下岗比,是有问题的。
我看过一些文字记载,那真是中国的灾难,对很多人来说。
中国就是东北的女的为主,然后东欧的。前两年LOCKDOWN,最惨的就是这些人,因为没有身份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有的还带孩子,运气好的话,有社工能找到,还能解决一日三餐,不然就是连饭都没得吃。
色情业从来都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行业,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当然为社会的正常运转做贡献。中国人(特别男的,那种白瘦幼还得弱。。。智)的变态审美才是作为成年人的耻辱,就是你上面说的什么所谓纯洁,简直是玷污这两个字,外加自己活埋自己。
蠢。
《下海 Bitter Flowers》 (2017),这部电影的后期制作,正好是在我朋友的女儿所在的公司,在比利时。
说实在的,我只看了西班牙的,能够又哭又笑;两部中国的没看,不想看,太“累”……90年代日本的那部记录片已经说明一切了。
但愿哪天,中国人自己会“想起往事”拍一部,如同日本的《望乡》……
哎,悲感……
“您发表的帖子包含不恰当内容已被管理员屏蔽!”,改不了啊。
谢谢你的建议。
(在博客里看还行)
非常纳闷……国内宣传机构完全可以把你这句拿回去(不容置疑地)教育大家“海外华人都知道:公司破产,给员工发半个月的薪水就打发了,这种事情在其他国家很常见”
喜欢看你的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像其他博文是翻译过来的。其实你只要用 copy-paste 将原文转到 Microsoft Word 上进行修改后再 upload 到文学城即可。
关于这篇,那时的博客没让上城头,很惊讶;最近看走廊网友在贴社会主义财产政府等内容的文章,我就想把这篇弄过来:
1,我直接转,发现我这篇博客下没有“复制论坛”按钮;
2,然后我就像你说的那样,重新弄到word上修改一下,想作为新文章发到这儿,发送时居然出现“您发表的帖子包含不恰当内容已被管理员屏蔽!”,修改一些字句后还是发不了;
3,最后,我是悄悄话网管,告诉他们情况,请求他们在后台直接操作,从博客那里把这篇转过来;
终于成功了,虽然变出一堆大字以及一堆斜体字,而且继续是不能修改~~
现在这篇还是不能上城头,不过,我觉得这个过程本身就很有意思……
周末愉快,再次谢谢你的留言 (你的其他几个留言,都是硬朗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