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楼下firstuncle 对FDA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药厂数据的质疑,说两句。
新药(包括疫苗)要实用,需要有一个标准,发气功治癌是不是真的,需要数据支持。FDA 就是管这个的。
一般来说,美国的药物应用,需要通过不同阶段的实验。
1. 体外实验。可着劲的用细菌细胞造,什么基因转变哪,什么新药试制啊,反正杀死细胞不偿命。没完没了地造,没完没了地改,终于有一天,下了药以后细胞不死了,该有的效果都有了,于是进入动物实验。
2. 动物实验。动物的命也是命,这时候就有人管了。管的机构叫做 IACUC(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无论是用耗子还是用猴子,任何一个动物实验都要申请,要有足够的基本数据。这个数据不是在电脑上算算就能用的,要有在同行审查(Peer Review)过的文献上发表过的数据,
(“同行审查”:某人有文献要发表,编辑部便找两三个同行来审查。审查的过程中作弊的机会不大。同行是冤家,审查的人无不吹毛求疵,连个语法上的错儿都不放过,更别说数据了。当然徇私舞弊等等不是没有,但代价太大,一旦被证实了就是身败名裂。干的人不多。)
3. 动物实验成功后,便可以向FDA申请临床实验了。人命关天,对数据的要求只有比对动物实验要求更严格。临床实验分 0, I, II, III 和 IV 期。大家有兴趣可看https://en.wikipedia.org/wiki/Clinical_trial 不细说了。
所以“药厂与FDA做过了严格的临床实验” 目前是新药应用的程序。当然可以,也应该对此质疑。临床实验的数据,是一步步发展出来的,有理有据的质疑也会一步步的解答。但是新药应用,不仅仅是赚钱,更重要的是治病救人。如果因为吹毛求疵而停止或延缓新药应用,不现实。
话说回来,是药三分毒。无论数据如何正确,人算算不过天算。每个人对药物反应不同,是否打疫苗,是否用新药,应该是每一个人的选择。新冠病毒感染史无前例,如何使用疫苗,如何用药,由公共健康问题变成了政治问题。就不在本帖的讨论范围了。
谢谢提供信息,这个我记得,也好像是因为副作用给拿下的,当时也有一些报道提到夸大了副作用,药都是三分毒,这个老药是经过多年使用甚至孕妇都可以吃的。
你是做这行的,知道业界翻手和覆手都有办法。尤其为政治和经济开路的时候,所有的都让路,让疫苗先走:)
有些东西我都不想贴了,因为于心不忍,我说了好几次了,没有回头路了,也没多少人理解我这话的重量。
这个8分多的视频,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忍耐范围,我傻哥那么搞,是独孤求败的节奏,疲劳轰炸:)
就在这个论坛里,有人是保险公司的高管,曾经私信我,他们拿到数据,内部讨论,也是面面相觑,不知道说啥好,当有一个人做了那个指出皇帝新衣的小童,鸦雀无声,没有人敢接话。
周末愉快
1. 质疑是必要的。
2. 已经解答过了的质疑就不要车轱辘地来回质了。
3. 对某些人来说, 要理解对质疑的解答, 需要让他们积累足够的知识与科学素养--我不认为对于流行病能等这些人理解。
4. 以上是针对真正求知求真的人说的。 对于象 Alex Jones这样恶意质疑的人, 根本就没辙。
疫苗至今也没有正式批准,全球都是小白鼠。还是那句话,只有活着才能看到结果。就算把美国变成了1984,能活到那时才能见证。主媒撒谎成习惯了。
1. 有些人是盲点。
2。 有些人是恶意造谣。
3. 有些人是盲从。
第一种人会认真讨论问题, 会有Confirmation Bias,但至少还能尊重基本事实与逻辑。 还是有救的。 第二第三种, 只有一种可能--放弃。
我觉得能从发言能分清楚第一种与第二三种人的区别。
一年下来,医生们不过是拿着数据说数据,来对比找原因,科学的进步不就是有颗好奇心吗?
那个女医生不解的是,她推出数据比较,推下的众多回馈是她摊上大事了,医生执照危险了。
这才是最可怕的现象,让人恐惧,不再多说话。
露社会问题的。因为有问题的药要经过几十年的使用后发现问题的
看了楼下firstuncle 对FDA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药厂数据的质疑,说两句。
新药(包括疫苗)要实用,需要有一个标准,发气功治癌是不是真的,需要数据支持。FDA 就是管这个的。
一般来说,美国的药物应用,需要通过不同阶段的实验。
1. 体外实验。可着劲的用细菌细胞造,什么基因转变哪,什么新药试制啊,反正杀死细胞不偿命。没完没了地造,没完没了地改,终于有一天,下了药以后细胞不死了,该有的效果都有了,于是进入动物实验。
2. 动物实验。动物的命也是命,这时候就有人管了。管的机构叫做 IACUC(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无论是用耗子还是用猴子,任何一个动物实验都要申请,要有足够的基本数据。这个数据不是在电脑上算算就能用的,要有在同行审查(Peer Review)过的文献上发表过的数据,
(“同行审查”:某人有文献要发表,编辑部便找两三个同行来审查。审查的过程中作弊的机会不大。同行是冤家,审查的人无不吹毛求疵,连个语法上的错儿都不放过,更别说数据了。当然徇私舞弊等等不是没有,但代价太大,一旦被证实了就是身败名裂。干的人不多。)
3. 动物实验成功后,便可以向FDA申请临床实验了。人命关天,对数据的要求只有比对动物实验要求更严格。临床实验分 0, I, II, III 和 IV 期。大家有兴趣可看https://en.wikipedia.org/wiki/Clinical_trial 不细说了。
所以“药厂与FDA做过了严格的临床实验” 目前是新药应用的程序。当然可以,也应该对此质疑。临床实验的数据,是一步步发展出来的,有理有据的质疑也会一步步的解答。但是新药应用,不仅仅是赚钱,更重要的是治病救人。如果因为吹毛求疵而停止或延缓新药应用,不现实。
话说回来,是药三分毒。无论数据如何正确,人算算不过天算。每个人对药物反应不同,是否打疫苗,是否用新药,应该是每一个人的选择。新冠病毒感染史无前例,如何使用疫苗,如何用药,由公共健康问题变成了政治问题。就不在本帖的讨论范围了。
谢谢提供信息,这个我记得,也好像是因为副作用给拿下的,当时也有一些报道提到夸大了副作用,药都是三分毒,这个老药是经过多年使用甚至孕妇都可以吃的。
你是做这行的,知道业界翻手和覆手都有办法。尤其为政治和经济开路的时候,所有的都让路,让疫苗先走:)
有些东西我都不想贴了,因为于心不忍,我说了好几次了,没有回头路了,也没多少人理解我这话的重量。
这个8分多的视频,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忍耐范围,我傻哥那么搞,是独孤求败的节奏,疲劳轰炸:)
就在这个论坛里,有人是保险公司的高管,曾经私信我,他们拿到数据,内部讨论,也是面面相觑,不知道说啥好,当有一个人做了那个指出皇帝新衣的小童,鸦雀无声,没有人敢接话。
周末愉快
1. 质疑是必要的。
2. 已经解答过了的质疑就不要车轱辘地来回质了。
3. 对某些人来说, 要理解对质疑的解答, 需要让他们积累足够的知识与科学素养--我不认为对于流行病能等这些人理解。
4. 以上是针对真正求知求真的人说的。 对于象 Alex Jones这样恶意质疑的人, 根本就没辙。
疫苗至今也没有正式批准,全球都是小白鼠。还是那句话,只有活着才能看到结果。就算把美国变成了1984,能活到那时才能见证。主媒撒谎成习惯了。
1. 有些人是盲点。
2。 有些人是恶意造谣。
3. 有些人是盲从。
第一种人会认真讨论问题, 会有Confirmation Bias,但至少还能尊重基本事实与逻辑。 还是有救的。 第二第三种, 只有一种可能--放弃。
我觉得能从发言能分清楚第一种与第二三种人的区别。
一年下来,医生们不过是拿着数据说数据,来对比找原因,科学的进步不就是有颗好奇心吗?
那个女医生不解的是,她推出数据比较,推下的众多回馈是她摊上大事了,医生执照危险了。
这才是最可怕的现象,让人恐惧,不再多说话。
露社会问题的。因为有问题的药要经过几十年的使用后发现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