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曾祖父的姓名吗?

伏灵社
楼主 (文学城)

你知道曾祖父的姓名吗?

 

作者:伏灵

中国人古语都讲“富不过三代”,因此,真正可以传承的东西其实还是家风。大家可能觉得很抽象,什么是家风呢?其实就是一种家族传统,比如读书世家,如果教育得当,子女理应对读书有兴趣,因为长久浸染于这种家族文化之中,所见,所听,都与书文有关,那么孩子自然就从小对此有兴趣了。不过这种家族文化传统,或优良的家风,在这七八十年中可能已经破坏殆尽了。今天中国的孩子,已经非常习惯过小家庭生活,至于“家族”,除了游戏中出现这个名词,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有这种感觉了。那你是否有家族情怀呢?您知道您这个家族的传统是什么吗? 或者,比较简单一点的问题:你知道你曾祖父的姓名叫什么吗?

其实,如果我们做一个调查,就会发现,不但曾祖父,许多人可能连自己祖父的姓名都不知道。后人不知道祖父的姓名,似乎比较难以理解。但在从前社会,一些中产以上人家,有的家庭情况复杂,比如爷爷娶过好几房太太,亲疏有别,或矛盾重重,以致父母不大愿意向孩子提及上一辈姓名。又如在政治运动频繁发生的年代,许多家庭都饱受冲击,如果祖父一辈有什么政治历史问题,后代便被可能打成“黑五类”,造成严重的家庭创伤,后人也不愿意再提及悲惨往事,甚至上辈姓名都有可能会触发感伤,下一代便有可能不知道祖辈姓名。另外,如果祖父母很早就过世,与孙辈没有任何机会接触,家人也不大重视保存家族历史,家谱、先人牌位、甚至墓碑都不存,在这种情况下,后代便可能也不知道祖辈姓名。另外,所谓“官名”,其实是与阶级有关的。对于穷苦人家的后代来讲,爷爷的大名鲜有人提过,平时日常生活中最多听到人喊他的小名,因此,他们也很有可能根本没机会问及爷爷官名是什么。

即使知道祖父辈姓名,但再往上辈祖先追溯询问,绝大部分华人都有可能一无所知了。今天有人如果知道曾祖或高祖姓名,便说明他们非常重视家族历史渊源,为此特别做过研究,或至少将家谱认真阅读过。因此,上辈家人姓名知晓与否,可以被视作是家史关注度的一个测量值。

当然,有人明明知道自己爷爷、奶奶姓名,但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对外提及。这种情况也很常见。至少原因,或与上述事体有关,或出于今天的利益考虑,有意回避自己家族历史,不愿意对外提及曾经是“家族负面要素”的上辈。比如祖父阶级成分不好,或有过惩处经历。这种心理创伤,可能需要通过直面家族历史来进行心理疏导,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如果能冷静面对,并且尊重先人的经历,也许后人就渐渐会走出历史的阴影。

科举时代,无论考秀才、举人还是进士,考生都要填清自己的三代履历,即包括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但今人填表,亲属主要填父母、子女姓名即可,家庭规模萎缩,外界也无要求,后人对先人姓名自然也就越来越淡漠了。但是,姓名就像亲族关系的密码,如果你知道先人姓名,肯定便想知道更多他们的经历,未来向后代讲述家史时自然也不会无根无源,家族历史或者就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家族发展下去的重要精神资源。

所以,不管你现在在哪里,不过你离家乡已经有多远,有空不妨研究一下自己祖父、曾祖或高祖的姓名,也许你可以发现自己完全不知道的家族历史。然后再研究下去,你也许就会发现自己家族原来有如此“正能量”的家风家训,自己的先人原来真的有那么多传奇值得后辈敬仰!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你知道自己祖父的姓名吗? 关于我们:伏灵家族历史研究社 柳传志家族真的“卖国三百年”? 为什么我们要研究家族史?
咲媱
字辈的消失其实是最可惜的。本来乡土文化,就是用字辈和堂号,这样非常容易发现亲戚关系,结果现在都没有了,这才是民族罪人

比如高氏: 天 德 家 声 茂, 向 系 国 泽 新, 熙 廷 隆 锦 运, 盛 化 庆 荣 昌, 慎 守 先 英 祥, 同 尊 光 贵 章 

一看就知道你是哪一辈的。

为什么土共要消灭这个文化?因为要消灭家族的影响力。免得他们抱团,难以控制。

在国内任何能抱团的,都是潜在消灭对象。

 

核桃小丸子
以前家族能抱团,是人口流动不大,一胎后,改开后,子辈堂号啥的就更淡薄了。
核桃小丸子
惭愧,还真不知道,只知道爷爷,按照家谱,每一代名字中间是同一个字,居住在国外,孩子洋名字,那个字也守不住了。
d
donau
费孝通的江村经济讲这些讲的特别好,是我看到的中文讨论社会学里最好的。后来的博士论文也有,写的真是太shit了根本没法看
咲媱
要按照字辈的规矩,离开乡土,就是成立了新的堂口,新的堂口就是新的规矩,第一代的就是立规矩的祖先,字辈前面是堂口,这是开枝

在美国的就是美国堂了,什么美国堂高氏第一代先祖。

核桃小丸子
哈哈,也算开天辟地的先祖了,光宗耀始祖。
咲媱
就是啊,几百年后,家谱里面就说,当时的先祖从中国漂洋过海,劈荆斩棘,建立起一片家业,到现在,已经有八千人。。
d
dhyang_wxc
赞。社会与家,如大河中的漩涡,像洋流图,又像梵高笔下的星空。

有的历久,有的散了,也有散而复聚,人伦动力学使然,不是从什么思想、理想、主义等中产生,也不是它们能永远控制的。引自拙著《传统学术与个人修养》。

洋流图,见 “Perpetual Ocean” on Youtube. 梵高受到过日本浮世绘影响,但星空大概是他自己的顿悟。

原上草2017
不说普通人,就算很多历史名人,几代之后,也是“古墓多年无子孙,野人踐踏成官道”。Nothing last forever
山中百合
皇帝的墓都被后人挖开了,有价值的是里面的东西,是谁的曾祖父还有人关心吗?
e
elfie
People are easily forgotten after death

Who still remembers the person's name 100 yeas after his/her death? No freaking way! 

But the genes pool is still there, the human DNA is continued. T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Name isn't important. So everybody, the only way to preserve your actual existense is making children.

The more children you make, the more successful you are as a biological being, or human being.

叼虫小鸡
至少我还能按族谱上溯到明洪武年,父辈的名字还能查到,但是近80年没修过族谱,从我们这一代起都没机会上族谱了,族谱也只能从

国家图书馆来看影印本,愧对祖先。族谱是一个很好的了解家族历史的途径,不看过族谱还真不知道自己的先祖们取得过那么高的成就,虽然不是每代都能出英杰,但是至少每一二代都会出杰出人士,也正是靠了他们的贡献,才能将族谱维持几百年。不过现在家族历史却毁在我们手里。

伏灵社
所以现在得好好保存资料,要是能再上溯个几百年不是更好!

所以现在得好好保存资料,要是能再上溯个几百年不是更好!

其实所谓生命延续就是在这种看起来不重要的姓氏符号中一代代继承下去,最好自己弄清楚辈份排行(各姓各支理论上都有,要查清楚),然后至少在自己未来编的家谱中用这个辈份,这样三百年之后,虽然分散世界各地,但一讲起家族内的谱名,大家就知道是不是一家的。

伏灵社
无论皇亲还是庶民,世系仍是非常重要的!

皇帝都有传的,世系非常重要,物质相对来讲并不大重要,反正要被万恶的盗墓贼偷走。之前无论是不是皇室,大家对家族谱系的整理都是极端重视,就是怕丢掉了这个根,全成了路人。

伏灵社
关键在于文化意识,以前吃不饱饭,现在大家肚子能吃饱,有空整理整理是好事!

关键在于文化意识,以前吃不饱饭,现在大家肚子能吃饱,有空整理整理是好事!否则老人死完之后,真是一盘散沙,人人都不知道自己是从何而来的。

伏灵社
There are many ways, but you have to learn,

There are many ways, but you have to learn.You speak the same as Musk, but I believe Musk must be interested in where exactly his own ancestors came from.

e
elfie
I don't want to know about my ancestors

Pretty sure they were just a bunch of losers, haha. 

They probably did terrible things while alive, like killing baby girls or binding girls' feet. 

伏灵社
有机会还是可以找人认真整理续修一下族谱,即使家族成员众筹也很划算!

有机会还是可以找人认真整理续修一下族谱,即使家族成员众筹也很划算!

其实族谱都是一代代中有愿意出来承担责任者站出来组织续修的,今天做这个应该没什么问题,只要心齐,族亲有这个意识。

族谱是很好的教材,对于后人尤其是孩子来讲,比什么鸡汤成功术都要励志得多,因为这个书里面的成功者跟你有血缘关系!

伏灵社
Things may not be what you think,

Things may not be what you think, you might as well try to find them, the ancient ancestors were much kinder than today's people!

S
Shubin
可以花钱请人给修谱,也可以自己修。现在有一些家谱的软件。
伏灵社
是的,关键在于采访,获得更多资料,以免一个简单的传记都写不全

是的,关键在于采访,获得更多资料,以免一个简单的传记都写不全。

如果祖上稍有功名,或者做过什么官,任过职务,即使之前留过洋,上过大学,其实都是可以找到记录的。但必要时可以找懂的人帮忙做,事半功倍。

排量有限
现在连姓孔的姓孟的都不按特定字什么令啊,庆啊,昭啊,凡啊,祥啊排辈了,更别提其他姓了。
龙剑
估计现在八十岁左右的人还能记得字辈排行,在下祖、父、己、儿四辈是以培祖泽。更年轻的人们就没有这种知识了。
木有文化
所以有张氏去了英国改名张伯伦,李氏来美国取名里根,习氏去德国称习特勒
p
portfolio
十多岁时,从长辈们那儿搞清楚了曾祖父的名字,以及他(曾祖父)的父亲与他的祖父的名字。
V
VCPP
我现在就想自立门户LOL, 弄个字辈系列,但不知道选取的字有什么讲究?

农村里每年七月十四祭祖烧包,上面需要写先祖的名讳,所以这不是问题。

伏灵社
字辈如果断了,通常要接着上辈的往下取,想做开基祖,可以参考前人的设计

字辈如果断了,通常要接着上辈的往下取,大致上连起来,能够构成整齐流畅吉利的句子。

讲究的则是谱写诗歌,如吴越国太祖钱镠之后人便使用以下五言歌谣:

圣神功德厚,光盛武林春,勅劵传家宝,文章贯日清,

诗书忠孝远,兰桂冕尊旒,温良恭俭让,奕叶立尼门,

王侯从古有,英烈正今新,物华天象应,人杰地灵生,

蛟腾连凤起,电紫与霞横,海阔波涛大,枝繁根蒂深,

仰观星斗近,俯视泰嵩轻,皇图期巩固,终始袭骈臻

 

今天通常各地姓氏,一般人能背出十代辈份排行就不错了。能报出二三十代,且依然在沿用的,大概就可以算作形式上仍然存在的宗族,如贵州瓮安钱氏字辈有称:“国正天兴顺 真元世道昌 儒学登诗礼 英华大文章”

 

 

 

i
iask
“忘了祖宗”是一句奇怪的骂人话,因为凡三辈以上的祖宗就没人记得。再说记住一个名字又能怎么样?符号而已
珠海云山
那就看您祖上是否显赫家庭了,我曾祖是民国史中不可或缺的人物,后代怎么有可能不知道?
京都静源
我知道我家连续136代人的名字和生卒日期。因为历代家谱完整保存至今。
S
Shubin
觉得这个大概有2层意思。忘了名字是一方面,忘了祖宗的品德操守是另一方面。
伏灵社
之前“祖宗三代”至少都是要知道的,否则就要被人骂了,这跟贫富无关

不知道“祖宗三代”或“祖宗八代”,人家在骂你祖宗,你还以为是骂路人,这有点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