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s 继续读 Paxton:“At Toulon, the French High Seas Fleet was scuttl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November 27, as German troops forced their way into the naval base. No formal order to escape was transmitted. Submarines were instructed to sink themselves outside the harbor, however, and three of the ten submarines took this opportunity to sail to Algiers, and another to Barcelona. Except for these four vessels, all the ships at Toulon were destroyed rather than violate neutrality”
At Toulon, the French High Seas Fleet was scuttl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November 27, as German troops forced their way into the naval base. No formal order to escape was transmitted. Submarines were instructed to sink themselves outside the harbor, however, and three of the ten submarines took this opportunity to sail to Algiers, and another to Barcelona. Except for these four vessels, all the ships at Toulon were destroyed rather than violate neutrality
因为之前的回帖里提到了这码子事,我来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如果只用一个词来形容二战中的法国,那就是“没法打”。“真的没法打”,“完全没法打”。
你看一战,法国从左下俄国从右上,双方夹击德国。德国两线作战,虽然那个 Schlieffen Plan 没用上,但还是单挑英/法/俄,几乎没落下风。
最重要的是,因为主要战场在法国境内,法国的男子青壮年损失大于德国。在二战开始时,德国男子青壮年人口大约有法国的两倍。
二战时,德国和俄国签约合作,不用两线作战,可以单独对付法国。法国则需要(potentially)二甚至三线作战:德国,意大利,还有号称中立但偏向德/意的西班牙。法国完全是被包围的形势。
所以在二战的前半截儿,法国完全没有胜利的可能。百分之零点一的机会都没有。零。
----
在这种极为悬殊的形势下,几乎每个国家都会有(说难听)投降派 / (说好听)合作派。中国有汪精卫,法国有 Captain Pétain。英国当时也有很多投降派的。我个人认为不应该把他们打入十八层地狱。
Captain Pétain 是一战中的民族英雄,战功赫赫,所以应该不是怕死。我对他持同情态度。
但最最重要的是,一个国家/民族,不能都是投降派/合作派。所以英国出了丘吉尔,法国出了戴高乐,中国出了蒋介石。
在电影《至暗时刻》里,丘吉尔对 King George 说(这个据说是历史真的原话), “Nations that went down fighting rose again, but those who surrendered tamely were finished"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 Captain Petain & Captain De Gaulle 都是历史必然的产物。
----
因为 Captain Petain 选择了投降/合作,法国的海军将归属于德国军方的指挥。这一来基本是 double 了德国的海军实力。
英国百般劝阻不成,只好率先攻击摧毁了法国的舰队。
这一来又激怒了法国,让投降/合作派更有了口舌。这桩子事,很难判定谁对谁错,因为大家立场不同。我不敢枉评。
Captain Petain 后期的做法颇令人不齿。但那是后话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4776296
1.法兰西共和国陆军铁律:任何军事行动都要在开始前,制定完善的书面行动计划,预先规定各部各阶段的任务,并层层传达。
在阿登,比利时和魏刚防线,面对突发敌情(德军绕过重防御地区,变换攻击区域)法国人的应对是:召集军官,开会讨论,重新做PPT。
色当之战中,55步兵师的法国炮兵因为军官被斯图卡吓到喝多了,听见己方履带车,高呼德国坦克突袭,军官互相吓唬,纷纷下令撤退,对遇到一切友军假传上命撤退,引发大溃逃。有人觉得不对劲给10军司令部送信问情况,司令部表示司令官刚看完球,在睡觉,等起来再说。
对面德1装和GD工兵和装甲兵看错地图,在河边互相等对方,直到15小时后才终于过河。之前在河对岸只有先头渡河的一部分步兵。先头渡河的德国步兵,依靠步兵战本领,强行拿下色当要塞群的主要防御区一部,并拿下1870年的重要指挥高地(法军在高地的工事群历经八个月施工,依然处于地基状态)。当晚德国步兵一直处于被包围状态,但始终坚持以掩护预定中要渡河的援军和坦克(实际上要到第二天中午)。
那么法国人在干啥?集团军下令预备队与坦克部队出阵,然后军部开始做PPT,军官来回开会。军长和参谋长出门视察,底下干部赶来开会,发现没人又跑回去。军长找不到人,自己回去。底下再跑军部终于开上会了。召集色当正面开会,来回浪费5小时,然后开始讨论PPT怎么做。等做好,发出书面计划书,大家先吃个饭,预祝明天顺利大捷,喝多了先睡一会。
两个坦克营方面,集团军打电话出发,先去地方加油站排队,然后因为坦克后勤车辆和地方车辆太多,堵车。
2.法兰西秉持一战传统,实行轮班制度。各团级单位下属的连,抽签调到后方修整,顺便给集团军各级领导修度假村,修运动场,表演运动会,让军官取乐。然后,按领导拍脑袋需要,分发到其他团级单位。
然后开战后40年的动员步兵团经常出现如下情况:直属炮兵连是来自A军1师3团,反坦克炮连是B军2师1团,工兵连是开战初期动员的,长期脱离建制后回归。一营机枪连来自边境某要塞团2营,一营1连是一个北非师的黄皮,一营2连是塞内加尔黑皮,一营3连是原三营2连。还没完呢,因为师级领导喜欢运动,所以团长要携带营连主官经常参加运动会。军长是工事爱好者。所以日常比起训练,各种挖地基,造综合性含居住区与储藏室水泥碉堡是团里的主业。配属的一个独立105榴弹营领导长期在巴黎活塞运动,部队基本放羊状态。155榴连连长是个好学的警察关系户,除了没有基本炮兵常识外简直完美无缺。配属的汽车队很卖力,每天都在跑,就是团长自己管不了。为了补充间战期在法德边境纸面布防和纸面囤积物资的坑他们忙碌于运输,所以步兵团肯定吃喝不愁,步兵弹药和炮弹充裕。当然,私货是一定要拉的,宁可整个阿登没有地雷,也是要拉私货的。所以团里需要的电台,地雷,汽车队表示找不到了,也没时间进行机动训练,活太多忙不过来。巴黎仓库区4号库房左边货架是运到马奇诺,右边是阿登到比利时。标签贴好,运费分了,还有结余让议会开心。
至于装甲部队的后勤单位,完全依赖部队营地与合作民间加油站加油。野战修理单位是有的,但和装甲单位没关系。军部要装甲单位出来表演了,随机抽一个连派过去。
把某个连跨省调动,塞到某个营,修工事,步坦训练一个月,撤下来参加运动会。再塞到另一个军的营里,再训练一月。然后给领导修度假村。这就是法国一个连在40年的经历。普通单位一个礼拜练一天,好单位3天,差单位一个礼拜,军事训练就半天或者15天一天。然后都修度假村去了。拆迁,挖坑,修堡,种菜,修旅馆,修运动场,运动表演,野外拉练=各地廉价度假村徒步游,只不过这个度假村是你自己盖的。
3.硬件防御方面,整个阿登地域纸面布雷50000有余,实际下发不到8000,真埋下去的数量有没有4000不好说,至于其中没有过期失效的……天知道。
马斯河防御地带报销水泥52000立方米,修了60多个碉堡与配套障碍物。唯一问题是德佬过河的时候脚手架还没拆,主碉堡的射击孔没有完全开放,副碉堡基本没有开放侧后射击孔,外围野战支撑堡垒处于地基状态,射击室没有修好,机枪固定架遗忘在巴黎4号仓库,虽然纸面上已经运过来了。
宣战后提高警备等级的驻防法国军队,依然有20-25%在各种休假施工与表演中。马奇诺在开战后紧急施工,很多炮塔为了节约施工费用,炮装了炮弹就不要都运过来啦。炮塔内供弹盘塞满,让摄制组拍一下就好。重点是保证生活区宿舍空调18度。
当然这已经比39年好多了,40年好歹把水泥灌下去,部队有碉堡可以进去守。前一年法军只能在纸面上完工的碉堡地址上自己挖坑。
40年色当正面一塌糊涂的现状,是一个地方议员爆出来的,其自行进出要塞群,发现防御工作与部队烂出传奇成就。直接给战争部长和甘末林总司令打报告,结果触犯军事机密(“军事机密”是避免外人知道自家丑事的绝佳借口,而讽刺的是,对面也这么干),报告被拿去温暖办公室,人被监视起来避免在报纸上泄露,传播失败情绪。
战争部长的特派员被总司令派出随员拉去看当地运动会,温泉渡假酒店享受两个礼拜。集团军司令部写了一份布防总结报告,这事就过了。
因为地方议员嘛,书生哪里懂得军事,门外汉不要搅和国家大事。
之前2集的前司令普勒特拉将军也提过此问题。结果甘末林的回复是训斥了普勒特拉的失败主义倾向,是不切实际的杞人忧天胡思乱想,然后报告被列为机密扔进了保险柜,顺便撸掉了普勒特拉的总司令职务。
......
投降初期可能还心存惭愧。过了一段,居然在傀儡政府里过的舒服,开始争权夺势,镇压同胞。晚节尽失。
但的确上,历史上有不少重大事件,回看的话,当时应议和或投降。也不乏有打得天下的帝王,曾经数次议和或投降,但已得天下,再叫议和或投降,就比较难过这个坎儿。
三,被种族同化或灭绝,例子很多,四,东山再起,勾践。
还有一种法国式求和,倒霉催的,被盟军和敌军两头修理。
那是因为有个陶朱公。
关于海军可参看停战协定第8条
高卢人民认为英国突袭停泊在北非的已经中立化的高卢舰队是为不失去 perfide albion 称号所做出的努力的一部分
也很有道理啊。我现在看书看剧,就喜欢看the other side of the story , 觉得几个角度拼起来,更接近真相
是我读的慢,所以这本书也讲了啊。
读了后觉得英军的行为可以理解。为什么希特勒的话就可以信任呢?谁能保证他不染指法国海军?
攻击之前,英军给法国海舰很充分的时间做几个选择,并且说了如果不站到英方,会被攻击。当时海军舰艇的法方有时间有选择,不是被她例子啊。
“If Germany sought major concessions in the French Fleet or the Empire, the last two French trump cards still unplayed, there could be no armistice.”
就知道不可能
Let's 继续读 Paxton:“At Toulon, the French High Seas Fleet was scuttl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November 27, as German troops forced their way into the naval base. No formal order to escape was transmitted. Submarines were instructed to sink themselves outside the harbor, however, and three of the ten submarines took this opportunity to sail to Algiers, and another to Barcelona. Except for these four vessels, all the ships at Toulon were destroyed rather than violate neutrality”
但我挺纳闷的地方--史学家们都经常互相不同意,或者定案的历史若干年后翻案,为什么你认定某种解读就是100%正确,不同的理解就是误人子弟?
1. 1940年法国境内的溃败责任不是法军, 责任在盟军,
2. 关于attack on Mers-Mel-Kebir, 尽管法国海舰自称保持中立 (不再视自己为英国盟友), 但英国进攻了, 责任在英国
3. 你之所以觉得the Splendid and the vile这本书误人子弟, 是根据我的介绍来的, 责任在我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是说你识的是假面目,而是只是面目的一面。高卢人民看二战,可能有秀才解读兵的感觉,和外面人看的视角会不一样。德国和俄国也有条约的,转眼就 barbarossa. 高卢舰队从外人的角度是不可能永久中立的。英国不去灭,美国早晚也要去灭。当然我同时也理解同情法国对英国的‘背叛’的愤慨。历史就是这样。
2,我最同意糯米粥的这个说法
历史每个人的解读肯定是不一样的。有你认为的真正的,也有不同角度的。“几个角度拼起来,更接近真“。
3,帅哥和美女争论,如果不是大是大非,我几乎永远站在美女一边的
我本来想晚上下班后再写一篇,彻底把 Papyrus 得罪到底呢
比如驻土伦的高卢海军:
At Toulon, the French High Seas Fleet was scuttled in the early morning of November 27, as German troops forced their way into the naval base. No formal order to escape was transmitted. Submarines were instructed to sink themselves outside the harbor, however, and three of the ten submarines took this opportunity to sail to Algiers, and another to Barcelona. Except for these four vessels, all the ships at Toulon were destroyed rather than violate neutrality
-- Paxton,《Parades and Politics at Vichy》
PS. 如果能把美女帅哥平等看待,美女会更高兴
这不就是我上次讲的对“视角”感兴趣 而非对历史本身感兴趣嘛……
看你,快被逼疯的感觉
1,看到过一个记录,(可能有些夸张):一战后的法国,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战死的,一个变疯的,一个缺胳膊断腿的……所以,贝当爷爷即便认为物理上抗得过德国,心理上也有可能软了,这和张伯伦是一样的“心理”,一战遗留下的心理阴影……
2,看如今乌克兰,他们从他们过去的历史中明白:落到俄罗斯人手里,战后一段时间内会被继续清算掉几百万……所以即便物理条件不行,还不如不断求救并拼到底……
电影:
A: Les Alsaciens: ou les deux Mathilde
https://www.imdb.com/title/tt0115094/
B: 琼斯先生 Mr. Jones (2019)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30167512/?
C: 雪中灰 Ashes in the Snow (2018)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723652/?
同样的话重复N次都不够。要不是不懈地向各种学生灌输真理的经验,真可能早就崩溃了 :-)
我就以前听了这个captain 就进脑子了,一直改不过来。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