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行飛倫敦、墨尼黑、史特勞賓、布拉格、布達佩斯、倫敦回紐約---足足21天,之前,帶足口罩、打針證明---誰知道,過倫敦海關,第一件事通知你除掉口罩---因為要對照護照上的相片---美國護照享有特別通道---直接去自動入境的閘口,將照護的相片對照一下自己右面鏡子裡的臉---嘟,一下,過關了。。。沒有人檢查陰陽,也沒有人看你的針紙。
倫敦親人的婚禮上,來了一百多人,帶口罩的成了非常矚目的少數民族----十分之一的人都沒有---也許,方便喜宴上的人臉識別?新娘一家十幾口人,全沒帶口罩---婚禮後幾天,我們一直在大屋里共處,外出吃飯、購物。。。口罩的事,全忘記了。。。不過,當我到了德國,聽說新娘的父母,先後中招。。。那是因為我們離開後,他們在家中開了個大爬梯---一下子來了好多香港的老同學和親友---所幸,我和太座躲過了。。。
其實,臨行的三個星期前,我在紐約中了招---雖然,老老實實打了四針,家中九十歲老岳母、及四十歲女婿中招---我都沒事。。。估計,是為了一個小工程製作,出入公共場合太多了----結果,也沒發燒、沒咳嗽,只是覺得累---休息了一天,第二天照樣和朋友聯手開工,兩個人同在一個車庫---工作了整整一個星期(為了旅行前完工),朋友說我看來只是像感冒一樣。。。太座說,若不開工、好好休息,恢復得更快。。。
倫敦親友中招,開開心心在家打麻將,兩三天后,又生龍活虎出去吃飯了。。。。不過,延遲了回香港,因為,香港一定不讓入境,酒店也不一定收---與其住方艙,還不如留在倫敦自理。
在德國,只有乘火車時,大家才主動戴口罩,下了車,隨意。。。
到了布拉格,幾乎沒人戴口罩。環顧四周,就好像疫情沒有發生過一樣,第三天,問了一位溫州飯店的小老闆---他說,戴口罩只是在開頭幾個月,後來政府說不一定要戴---沒人再戴了---看今天人頭湧湧的遊客,誰在乎溺疫情?不過----小老闆的飯店生意慘淡,他說,幾年沒有中國旅遊團了---看到我們,很高興,不過,有點好奇------我說我們來自紐約,他才“奧”了一下。
經他提醒,才想起此行幾乎很少遇見大陸旅遊團,與四年前旅遊東歐小國時常常碰到熱熱鬧鬧的國內旅遊團----完全不一樣了。難怪溫州飯店小老闆的臉上沒有笑容了。。。
四年前到倫敦參加另一次婚禮----到處可見的巨幅華為廣告---此行21天裡,經過四個國家五個城市---”華為“廣告一張也看不見了。
倫敦機場、摩尼黑機場、布達佩斯機場-----好幾百家航空公司穿梭全球各地----就是沒見到一家中國的。。。
從“武漢疫情”開始至今,加上芯片贸易战,如今的世界很不一樣了;世界看中國--也很不一樣了吧?
关起门来说的话,属于叫的声音大,其实没什么大事的。
叫的原因呢,我想属于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意思吧,纯粹有点故意。
另外就是给政府看,你得重视我!
世界看中国肯定是不一样了。前几天还跟朋友聊这个话题,德英法基本覆盖了西欧大部分地区,现在的新闻主题,集中到让人吃惊,跟越好了一样。
我们家俩小的有记录学校天天测,我就没测直接跟老板说在家上了俩星期班主动自觉与人民了。我可不太相信我没得过
有人问--我也说来自香港。。。。:)
欧洲人似乎更重视、强调本地、本城的文化和历史---而不是以“国”来概括民族。。。
现在,好像提起上海香港澳门台湾--之前都要加个“中国”了。。。。
我们这边也不戴口罩了。我还是在戴。
此行飛倫敦、墨尼黑、史特勞賓、布拉格、布達佩斯、倫敦回紐約---足足21天,之前,帶足口罩、打針證明---誰知道,過倫敦海關,第一件事通知你除掉口罩---因為要對照護照上的相片---美國護照享有特別通道---直接去自動入境的閘口,將照護的相片對照一下自己右面鏡子裡的臉---嘟,一下,過關了。。。沒有人檢查陰陽,也沒有人看你的針紙。
倫敦親人的婚禮上,來了一百多人,帶口罩的成了非常矚目的少數民族----十分之一的人都沒有---也許,方便喜宴上的人臉識別?新娘一家十幾口人,全沒帶口罩---婚禮後幾天,我們一直在大屋里共處,外出吃飯、購物。。。口罩的事,全忘記了。。。不過,當我到了德國,聽說新娘的父母,先後中招。。。那是因為我們離開後,他們在家中開了個大爬梯---一下子來了好多香港的老同學和親友---所幸,我和太座躲過了。。。
其實,臨行的三個星期前,我在紐約中了招---雖然,老老實實打了四針,家中九十歲老岳母、及四十歲女婿中招---我都沒事。。。估計,是為了一個小工程製作,出入公共場合太多了----結果,也沒發燒、沒咳嗽,只是覺得累---休息了一天,第二天照樣和朋友聯手開工,兩個人同在一個車庫---工作了整整一個星期(為了旅行前完工),朋友說我看來只是像感冒一樣。。。太座說,若不開工、好好休息,恢復得更快。。。
倫敦親友中招,開開心心在家打麻將,兩三天后,又生龍活虎出去吃飯了。。。。不過,延遲了回香港,因為,香港一定不讓入境,酒店也不一定收---與其住方艙,還不如留在倫敦自理。
在德國,只有乘火車時,大家才主動戴口罩,下了車,隨意。。。
到了布拉格,幾乎沒人戴口罩。環顧四周,就好像疫情沒有發生過一樣,第三天,問了一位溫州飯店的小老闆---他說,戴口罩只是在開頭幾個月,後來政府說不一定要戴---沒人再戴了---看今天人頭湧湧的遊客,誰在乎溺疫情?不過----小老闆的飯店生意慘淡,他說,幾年沒有中國旅遊團了---看到我們,很高興,不過,有點好奇------我說我們來自紐約,他才“奧”了一下。
經他提醒,才想起此行幾乎很少遇見大陸旅遊團,與四年前旅遊東歐小國時常常碰到熱熱鬧鬧的國內旅遊團----完全不一樣了。難怪溫州飯店小老闆的臉上沒有笑容了。。。
四年前到倫敦參加另一次婚禮----到處可見的巨幅華為廣告---此行21天裡,經過四個國家五個城市---”華為“廣告一張也看不見了。
倫敦機場、摩尼黑機場、布達佩斯機場-----好幾百家航空公司穿梭全球各地----就是沒見到一家中國的。。。
從“武漢疫情”開始至今,加上芯片贸易战,如今的世界很不一樣了;世界看中國--也很不一樣了吧?
关起门来说的话,属于叫的声音大,其实没什么大事的。
叫的原因呢,我想属于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意思吧,纯粹有点故意。
另外就是给政府看,你得重视我!
世界看中国肯定是不一样了。前几天还跟朋友聊这个话题,德英法基本覆盖了西欧大部分地区,现在的新闻主题,集中到让人吃惊,跟越好了一样。
哪个国家跟得上这种防疫概念?
我们家俩小的有记录学校天天测,我就没测直接跟老板说在家上了俩星期班主动自觉与人民了。我可不太相信我没得过
有人问--我也说来自香港。。。。:)
欧洲人似乎更重视、强调本地、本城的文化和历史---而不是以“国”来概括民族。。。
现在,好像提起上海香港澳门台湾--之前都要加个“中国”了。。。。
我们这边也不戴口罩了。我还是在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