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楼主 (文学城)
Original 牙慧 意外艺术      这周周五就是端午节啦! 说到端午节不得不提到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了。在他作品《离骚》中,他开创性地赋予“香草美人”的象征意象,抒情表达他的美好理想。   而你知道吗?在他作品《天问》里,他一改文科生浪漫抒情的方式,用理科生的理性思维表达同样的追求。   那么,他是怎么问的呢?  

  在《天问》中,屈原一口气提了172个问题。这些问题包罗万象,有关于自然与地理,有关于神话与历史。   他汇集了那个遥远战国时代的楚人对于这个世界的所有疑问,有点像没有答案的《百科全书》,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未知手册。   远古的先民就像刚刚来到世界上的我们,对他们来说什么不是未知呢?   所以我们会在《天问》看到熟悉的问题,也许这些问题在我们小时候都问过爸爸妈妈。就让我们跟随屈原的《天问》,一起穿越回小时候读《十万个为什么》的心情吧。

 

  比如:“为什么太阳、月亮还有星星可以挂在天上,是谁把它们挂起来的?”

“日月安属?列星安陈?”

    “月亮到底有什么魔力?可以变大变小,每一个月都像出生一次,又死亡一次。   月亮上的影子真的有玉兔的影子吗?所以月亮上真的有玉兔吗?”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为什么会有河川?为什么会有山谷呢?   江河东流至大海,大海会不会有一天满出来啊?有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呀?”

 

“川谷何洿?东流不溢,孰知其故?”

  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从爸爸妈妈那里得到了,也许是长大之后在书本里,在课堂上找到了答案。   而我们正是通过这些问题,一点一点,拼凑与了解我们所处在的万千世界。  

 

远古的先民和小时候的我们一样,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创造,万物的生成,生命的来源都充满了好奇。   那时的他们暂时无法得到解答,于是神话应运而生。   神话,是远古的先民对大自然的神秘怀着敬畏之心所创造,人们口口相传,深信不疑。   而在《天问》中,屈原对于这些源远流长的神话故事也有好多问题!   第一个关于神话的疑问,也是《天问》的第一个问题 ,就是开天辟地的传说。     既然是开天辟地,那就没有人啊,那又是谁在记录?   谁在流传这个记录呢?在天地还没有成型的时候,我们又是怎么知道当时的情形呢?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有考之?”

  ▲  后羿射日   我们也都听过后羿射日的故事,但我们是否有仔细想过后羿到底是怎样射下那天上的太阳?   那金乌鸟又是怎么样散落羽毛坠下云霄呢?是啊,那射日的箭到底是什么材质做的呢?可以烧不烂呢?  

“羿焉彃日?乌焉解羽?”

 

这些问题,有着来自远古楚人的怀疑的精神。   它警醒着我们,从来如此,便是对的吗?       而在所有的神话故事,屈原最为质疑与困惑的是大禹治水, 也就是鲧禹治水的故事。   这个故事最初在《山海经》中是这么记载的:   大地上四处都是洪水,鲧偷了天帝的息壤来堵塞洪水。息壤是一种传说中可以不断生长膨胀的土壤,可以堵住洪水。  

▲  鲧偷息壤   因为鲧所做的这一切没有经得天帝的同意,天帝命令祝融把鲧杀死在羽山的郊野。   鲧死之后,从他腹中诞生了禹。天帝于是命令禹治理洪水,禹最终以土工扼制了洪水,并划定了九州。  

“洪水滔天,鲧窃帝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听到这里,我想你最大的惊奇也许来自——   什么?大禹是从死后的鲧的肚子里诞生?他们的父子关系原来是这么来的吗?  

▲ 《夏禹王立像》马麟  宋

  这个故事后来有更广为人知的版本,我快速概述一下:   洪水泛滥,人民苦不堪言,当时的帝王尧其实并不想让鲧来治理洪水,但大臣们都举荐鲧,所以就让鲧去治理了。   鲧用了围堵的方法(诶,这个跟上面鲧偷息壤来堵的情节对上了),效果好像没有特别好。   后面鲧被尧所杀了,所以才由他儿子大禹接手,用疏通的方法解决了洪水的问题。  

▲  大禹治水   而屈原正是基于这些传说,开始提问了。   假如鲧不能胜任治水,为什么大臣们仍然坚持推举他?既然都说没有什么可担忧的, 为什么不放手让他尝试呢?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

  照着鲧的方法做下去,看起来做到了有可能会成功。尧却处死了他,这是为什么?他死在了羽山,为什么过了三年他的尸体还不腐烂?   大禹是鲧生出来的,他的治水方法又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

 

▲  众人治水中   这个故事,屈原最后质问道:从治理洪水的这件事来说,鲧有怎么样的功劳,而大禹又有什么功劳呢?  

鲧何所营?禹何所成?

  通过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感受得到,在屈原心中,他始终对鲧的遭遇深表同情,并对他所受的刑罚深感不平。   在他看来,鲧是一个有才干而且正直的人,不应该被这么对待!   这从他的《离骚》中也可以看到呼应。   当他决定要离开这个污浊的世界,开始向往另外一个世界。  

▲ 《屈原》 傅抱石

  而他的姐姐女嬃关心他,对他责骂道:“你想想看,在过去的历史上,鲧因为刚直而丧命,终于死在羽山之野。你为什么偏偏要走这样一条路?”

 

“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子。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天乎羽之野。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纷独有此姱节?”

  是啊,为什么呢?   是保持正直太难?是顺从命运太难?还是追求真理太难?   为什么,你偏偏要走这样的路?   这是一条对世界充满好奇问题的路,这是一条对权威保持怀疑的路,这也是一条对真理不断诘问的路!   这是屈原在走的路,也是问题带领我们,在走的路。     两千多年后,“天问一号”顺利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   ▲ “天问一号”登陆火星   屈原对广袤宇宙发出浪漫叩问,数千年后的我们,在一一回应。   正如T.H.赫胥黎所言:  

已知有涯,而未知无涯;我们如同立于荒岛之上,被苍茫大海所困。每一代人的任务,都是填出一小块新的陆地。

  人类探索宇宙,需要兼具想象力与怀疑精神。   想象力可以开启未知的世界,而怀疑精神则可以区分幻想与现实。   如果说《楚辞》中,《离骚》是古人想象力的凝聚,那《天问》便是古人怀疑精神的代表。   理解宇宙,也是理解我们自己。   从古至今,我们都未停止对于宇宙的探索,从我国探月的嫦娥工程,到追日的夸父计划,再到“天问一号”承载着中国航天的光荣与梦想,顺利着陆火星......   正是那一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已无更多数据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小林漫画 | 粽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小林漫画 | 可不可以,陪我长大 老照片:考夫曼的中国摄影集.美国生活杂志.1945-1949年(二) 老照片:考夫曼的中国摄影集.美国生活杂志.1945-1949年-(一) 石榴裙是什么裙
核桃小丸子
屈原少问了一句吧,鲧是男儿身,咋能生孩子的?屈原是个问题宝宝,还激情满怀,世界不能少了他这样的人,要不太无趣了。

也不能太多,口炮党太多,就少了务实做事的人。

d
donau
老键老键
d
dhyang_wxc
世上有君子,也有贤人。个人选择。
k
kirn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大华的肉粽卖6.99,豆沙的都要卖5.99一个了?情怀吃不起了啊
k
kirn
闲人免入贤人入 盗者末来道者来
核桃小丸子
谁说情怀不能走简约风,买几个粽子叶泡软,放电饭锅里,再扔几个大枣和红豆糯米进锅,蒸熟就当情怀吃吧,
d
dhyang_wxc
:).道士笑话:两个道士在路边店喝酒,贵官过,洋洋然不理。捕快过,两人却钻到桌底。人问,为何不怕大官,却避捕快,说:

“他是专捕贼盗的。“

k
kirn
我哥太牛了!这个真的好,可以叫粽叶八宝饭,我家那捆干粽叶有用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