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字源考

木有文化
弱弱的问一句:苏美尔文明对中华文明有影响我是相信的(早于我们不少),但这么多字都是他们那里传来的,是定论还是猜想?
来罘
好问题。清末民初文明西来说做出大胆假设,我在做小心求证。优势是百年后甲骨文与楔形文字的破译有长足进展。
k
kirn
这个俺同意。总不能看起来长的像,就说前面那个催生了后面的吧。两个语言需要彼此借字,该是系统性的吧
k
kirn
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用毛笔写字的呢?难道不是象形毛笔吗
来罘
我正在归纳证明二者之间的相似是系统性的。相似性多到如此程度,说前者影响后者是合乎理性的推断,倒是否证需要更大的努力。
来罘
有些陶器上的符号应该是毛笔写的,可惜量太少,不足为据。
S
Shubin
觉得求证的难度相当大。貌似不是从字形字义的层面就能完全认定的。泥板不是啥高科技,但华夏文字主流载体好像不是泥板。
k
kirn
泥板在苏美尔地区到还真可能是高科技,那里的土质决定了只能烧泥板来刻字。试想一下,活多少水多少泥,配方哪是那么简单的,还要

存活千年。你再看看爱因斯坦做个泥巴小板凳都做不好

p
papyrus
埃及象形文字里“金字塔”也是比简单的“象形”更复杂的解构

只不过等腰三角形之外的字符是用来注音的

再谢来罘兄科普。周末愉快

 

 

k
kirn
我倒觉得象形字其实是不需要借字的,人类抬头看太阳,难道东方人看了是圆的,西方人看了是方的么?

假设我们可以做一个数学模型,就是把所有的字做入一个数据库。然后把类似的字做一个小的数据库。然后我们可以回归,拿到非常高的比例相似系数,我们还是只能证明它们是有correlation,而不是causality.除非我们能够穿越回去,设计一个perturbation ,然后结果就不一样了。。。

纯灌水哈

来罘
求证难度的确大。假说百年前已有,主要根据是语音,详情见内。文字载体与地理环境直接相关。

C.J. Ball(1851 - 1924)的《汉语与苏美尔语》(Chinese and Sumeria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13)做了大量语音对比,但说服力不足。由于当时甲骨文尚未被破译,他的参考书仅限于《六书通》等少数文献,字形相似性对比仅有一百多例,说服力也不足。


开先河者还有Albert Terrien de  Lacouperie等人,他们的共同特征是,证据不足,立论前卫。时隔百年,甲骨文字和楔形文字的破译都取得长足进展,在两方面成果的基础上回望Ball,Lacouperie等人的工作,颇有站到巨人肩上的感觉。

来罘
开眼界。埃及文字有可能是华夏文字的另一个来源。古纸兄若能单开一帖系统介绍就好了。翘首以盼。周末愉快。
S
Shubin
觉得是“存活千年” 决定了苏美尔泥板的科技含量。如果华夏师从苏美尔,完全可以用陶板或青铜板来记事。
来罘
文字载体与地理环境直接相关,两河有河泥,华夏有竹木。甲骨是一种偶然,占卜的需要,幸亏祖宗迷信......
来罘
我真有此意,曾犹豫过是否值得花时间学习AI,让AI来干粗活。不过,寻找系统的和有规律的相似性更有效。
S
Shubin
以语音对比求证?有穿越时空的感觉。如果以现今华夏各地方言,估计能考证出某地区是历史上某文明直接的遗留。
来罘
另外,华夏文字是二阶象形,象虫如秋字其基础却是楔形字的收获。血字象皿形盖因楔形原字象皿形。
S
Shubin
希望能从三星堆里挖出几块泥板来。 :) 周末愉快。 :)
来罘
C.J. Ball找了几个通岭南方言的老学究,象对暗号一样,按音索韵。具体对比片断见内。

S
Shubin
谢谢来罘兄费心贴图。看来人家确实是下了大功夫,很是佩服。 祝周末愉快。
k
kirn
这个真的很好,可以用deep learning. 很值得一做
k
kirn
那是公先利其器,可是巧妇不能无米之炊。陶版的成分是啥没看过,但是估计硅盐的含量需要很高。

青铜?当地有重金属矿么?人只给鲁班一堆泥巴,他还能做出木头车轮来?我只是胡扯,不知道本地的资源

k
kirn
学习了。我赶紧再去谷歌一下
S
Shubin
我是看大陆出土的陶器和青铜器比较多来猜想的。假如有苏美尔文传入,就得在载体上,比如小块的泥板之类的,然后本地人学着搞。
木有文化
Kirn 居然知道correlation and causation 令人刮目相看啊
未完的歌
以前也看过一些文章和研究说甲骨文受苏美尔楔形文字影响。苏美尔原始楔形文字比甲骨文早2000 多年,

苏美尔人的文字对中亚、北非和南欧地区的文字都有影响。对中国的甲骨文有影响也在情理之中,比如那个3星堆有那么多苏美尔相似的东西。

k
kirn
好像我不会说人话似的。呵呵,我回来继续回这个贴了。既然你是做数据的,应该帮来阜出一个主意

我觉得来阜真的应该试着使用一下AI来做这个模型,但是最大的难题是不能对类似的字的类似程度进行定量,就是哪个字和哪个字更像。

所以这样就很难teach他的模型,除非他只使用0/1来teach他的模型。这样0/1处理的优势就是,他的数据库质量也会比较高,同时training的数据库也足够大。

假设来阜探究文字是做这个专业的,不是业余爱好,把数据库做好需要比较大的资源投入。来阜还可以把语音的类似也做成模型embed进去,这样可能更准确。可惜他做的这个文字太小资了,不知道能拿到多少资源来做这个。很有意思。

哈哈,我最近在做AI灌水,所以知道一点毛皮,觉得非常powerful.

k
kirn
这是俺随手查的

因为两河流域缺乏矿产资源,而伊朗高原富含矿产资源,两河流域从伊朗高原进口矿产资源,同时出口粮食和羊毛纺织品至伊朗高原,这样双方可以实现商品互补。这是双方最直接的贸易往来,也是最早产生的贸易方式,贸易路线(商路)也随之开通

木有文化
你的这个留言不是也 AI 回的吧,比你本人水平高很多啊

开玩笑哈,莫怪

k
kirn
当然是我的AI回的。我叫木有AI.
S
Shubin
我也经常即时查一下。觉得学习外来文化,容易学的部分,比如载体和书写工具,会首先被接受。然后是字符和发音。
核桃小丸子
可能最近看到不少粮食危机的文章,看到这个字就想到天下粮仓:)
来罘
二位都是内行。窃以为,一步到位肯定不现实,从原子到分子,人脑加AI,梯次逼近如何?

当然,这一切是以别人的古文字形库为基础。真要干,得有自己的一级字库,想想这事,工程浩大呀。看看自己碗里的茴香豆,多乎哉?不多也。

来罘
百年前已有先贤高屋建瓴,只是技术层面的工作比较单薄。如今甲骨文和楔形文字的破译有了长足进展,我辈可再续前缘。
来罘
丸子这理论联系实际的速度,我等也望尘莫及。
k
kirn
你这个真的不一定,因你有图片文件。木有文化应该更清楚,就是图像识别的原始数据库质量要多好,以及你可以直接使用的算法有多少

如果目前的人脸识别已经成本很低的话,那么识别你的象形字的困难程度应该小很多很多。

当然一切以你是做这个专业为前提出发的。如果就是娱乐爱好,那就无所谓了。

就娱乐爱好而言,我其实就不同意你的hypothesis,因为我是人间大炮,爱国者一号:)

来罘
那可是泥破天惊!盼着有这么一天。周末愉快。
来罘
窃以为,真正的挑战不是图象识别,而是楔形与甲骨文字相似性的认定。AI能大规模代劳前者,但后者,...,脑仁剧疼。
S
Shubin
看到国内有一家公司,合合信息,搞甲骨文AI 识别。链接在里面。

http://sh.xinhuanet.com/2021-07/07/c_1310047931.ht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JZSBybsrQ

来罘
我的梦中人已进他人门。尽管龟甲上的字是优化过的,但方向对头。惟望活久见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