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心愿:一个人的徒步,900公里圣地亚哥之路(D32)

三步两桥
楼主 (文学城)

上篇D31 躲避热浪

今天是我徒步圣地亚哥之路的第二十三天。

今天最高温度摄氏36度,太阳下估计温度高达40多度了。

今天原计划从Leon走到Hospital de Orbigo,距离32公里,结果一不小心走成了35公里。

今天的路其实有两种走法,一种沿着公里走,32公里。另一种偏离公里走,要多走3公里。

因为要去取丢了的一只鞋,4天前选择走了一条偏路,结果第二天的路特难走,后悔不已。今天不想再走偏路了,况且还要多走3公里。不料走着走,路标没有看清楚,就又走上偏路了,回头也来不及了。

清晨走过昨天农贸集市所在的广场。天不亮街头已经被清洁工清洗得光洁如新。

今天出发不久,又遇到了意大利女孩Gilta。我上次的背影照片就是请她帮着拍的。记得她当时告诉过我,她这次的计划是从Sanit Jean Pied De Port 走到Leon。今天见到她过了Leon还在继续往前走,便问她是不是延长计划了。她说:这次不能延长计划了,必须回去。只是走的比原计划快,多了一天时间,真的想一直走下去,所以今天再往前走一天,夜里坐车回Leon,明天飞回意大利。

路边的道路示意图。本该走上面那条路的,结果走了下面的一条偏路。

今天走在偏路上又遇到芝加哥来的Dina,在4天前的那条偏路上我们相遇过。于是,我们聊起了4天前的那条偏路。她说:她知道那条路后18公里很难走,特意选择走那条路的。我不解地问:为什么?她说:那条路是现今仅存的,最古老的罗马古道,有2000多年的历史,受到特别保护。

后来途中休息的时候,我给Linda发短信,告诉她罗马古道的事。结果Linda回复说,她知道的。并开玩笑的说:她一路都在诅咒古罗马人。

Oops,大家都知道,就我不知道。其实我也带着书,就是没有好好读,惭愧啊!

今天离圣地亚哥还有300公里了。

今晚留宿的小镇Hospital de Orbigo,有座令人惊叹的古桥。

昨天在朋友圈分享了我在Leon入住的Hostel的照片,收到不少兴趣。我希望大家不要误会,认为圣地亚哥之路上的住宿都是这样的。

其实圣地亚哥之路上的住宿有四类:政府经营的招待所,教堂经营的招待所,私人经营的招待所,和私人经营的旅馆。

政府和教堂经营的招待所价格最便宜,多在10欧/人以下,私人经营的一般在12欧/人。

住宿设施有的非常好,有的也很简单。但一定都很干净,没有卫生死角。

最令我感叹的是,从大家下午入住,到第二天早晨离开,留下的洗手间,浴室,床与入住时是一样的整洁。这除了大家都有良好的素养和习惯外,也因为大家都有减轻义工工作量的心愿。

在走这条路的人群中,有身价显赫的,也有落魄的,但都为体验朝圣者而来。大家像朝圣者一样要求自己,区区几欧元之差,都还是先选择去住政府和教堂经营的招待所。晚餐许多人都是从超市买食材回来自己做。不是每家招待所都会提供朝圣者晚餐,但每家招待所都有厨房,大家一起做晚餐也是这条路上的一种文化。

在我准备这次徒步的过程中,有朋友表示,要随我一起来走这条路。还没等我答复。就已经提出各种改造方案,要一路住Private Room,要用服务等等。其实这些都与圣地亚哥之路的精神和文化格格不入。我当即声明,这条路不合适结伴同行,我准备只身前往。

前几天傍晚,在一次晚餐后的闲聊中,大家各自说起为什么来走圣地亚哥之路。轮到我时,我不太正经地说:来玩的。来自芬兰的Jennika 当即呛道:开玩笑吧?这是心灵之路,找玩的应该去别处去。我狡辩道:花钱能玩的,我都玩遍了。从那之后,Jennika对我的态度从真诚热情,变得只有礼貌客套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喜欢这条路了。当我听到有华人来走Camino时,一天朝圣者招待所都不愿意住,却精于计算如何去领取朝圣者证书时,我感到撮火,也开始理解为什么Jennika在那次闲聊后会改变对我的态度了。

因为太喜欢这条路了,我不希望这条Spritual Road,在华人中热起来后变成Material Road,甚至像登珠峰那样变成名利场。我有一个心愿,愿我们都能怀着体验朝圣者的愿望去走Camino,让这条心灵之路长存于世,不受污染。

另外,一直以来我都赞同和倡导做一名负责任的旅行者。鉴于“负责任的旅行”所涉及的方面和细节非常多,谨在下面联接中列出十二条小建议,以方便朋友们记住和践行:

《十二条旅行小建议》

今天入住招待所后。去超市买的食材。一共11.32欧,足够早中晚吃三顿的了。

自己准备的晚餐:抬头:beets沙拉(0.89欧),主食:乌汁鱼饭(加热冰冻2.69欧),饭后甜点:巧克力摩丝(0.29欧)。饮料:鲜榨橘子汁(1.35欧),水果:樱桃(1.9欧)。

出发前在YouTube上看到,这位小妹妹自豪地介绍说,走圣地亚哥之路(法国之路)38天,吃住花费630欧。据她自己介绍,她全程自己做吃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今晚住帐篷:一个人的徒步。900公里圣地亚哥之路(D34) 欢乐的晚餐:一个人的徒步,900公里圣地亚哥之路(D33) D32:一个人的徒步,900公里圣地亚哥之路~我有一个心愿 D31:一个人的徒步,900公里圣地亚哥之路~躲避热浪 D30:一个人的徒步,900公里圣地亚哥之路~反思人生的路
f
fuz
嗯,“ 做一名负责任的旅行者”
l
longhair
这些天的跟读,有点种草了。
p
polebear
这条路,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是最朴实,也最直抵人心的一条步道,至少我认识的去走的人,写下来的感悟和记录,给我这个印象
咪呜
你没有跟芬兰女人解释一下吗?这样留一个坏印象多不好

便宜是因为义工。所谓贵,主要都是因为人工。

咪呜
Rick Steves有介绍阿尔卑斯山区的徒步,他自己也走了三天。你带孩子先走那里一次,一周什么的,

然后可以考虑这里。这里也不用全走。你看两桥也遇到大城市的,从大城市租车,下面就和我们开车的一样了……你不是非要争那个证书吧?原因是走全程非常费时间,实际上很奢侈的-:)

 

S
SeasideView
伤心 - Camino Ninja 的创始人2022年7月安息在Camino 路上,在Leon停止了心跳。

Andy Max Jensen 享年才49岁。他编程的Camino Ninja是我Camino 路上唯一使用的App。 借两桥的帖子, 深深地纪念这位普通,但不平凡的fellow pilgrim!

R
Redcheetah
願上帝保佑你!
x
xianrenzhang.
我以前第一时间买了晴山的书就种草了,先开车从法国之路进葡萄牙出探了下路,能徒步几周确实是奢侈的人生体验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53356/201712/17139.html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280207?utm_id=0

三步两桥的博文是走遍一百多个国家千山万水后的厚积薄发,再加上丰富的图片和独特的酷暑心灵之旅,给了我们无限憧憬。但她长期旅行所储备的体力防护经验不是一下就可以轻易复制的。电影The Way里就出现了一些行者不易以及风雨交加的现实画面

f
fuz
宗教信仰等方面,没法交流。彼此尊重,也许就是最好的选择。两桥做自己,守本心,没必要想太多,那样太累
咪呜
就你话多,我又没问你。两桥跟她开玩笑的,那些话不是她本心。
c
coach1960
没有考证过两桥的籍贯,看到“撮火”一词,西北人士?
L
LittleEasy
名副其实的心灵之旅。I wanna get the same experience once in my life.
奔驰野马
明显应该是蓝鲸人啊
L
LittleEasy
北京人也说,比如我。哈哈。
c
coach1960
说明你比较兼容随和,容易相处
L
LittleEasy
Gentleness is only expected from the strong:-)
c
coach1960
西北人也用“撮猛”一词,厉害了的意思
g
gossipgirl8
喜欢。感觉有点类似藏人磕头朝圣呢。喜欢这种不被世俗拖累的旅行。

其实人生岂不也是如此,拿走世俗的东东,唯有自己健康的体魄和心灵,一路向前。

l
longhair
咪呜,你说的正是我想去了解的。一次走全程,我估计没那个时间和精力,我是想着挑些段落走呢

带孩子走估计就不用想了,这次骑车他就已经很勉强了。和队友一起,或者就自己走的可能性大点。

l
longhair
谢谢信息。其实,勾起我的不完全是走这条路的兴致,而是徒步旅行的兴致。

很多年没做了。这些年的旅行都是road trip by car, 最近试了一次骑车,现在觉得可以在回归徒步一下了。

三步两桥
Very sad news。我一直在期待他添加“北方之路”的信息,这是Camino中难度最高的一条路。

直到走完这次的Camino后,我才体会出在巴塞罗那西班牙村的“Camino de Santiago"模型上看到到那句标语”Feeling Spain"的真正含义。

西班牙人对Camino上Albergue System的自豪和珍爱,犹如中国人对长城那样,只有像prilgrim那样走过才能感受到。

Camino Ninja也是我这次一路都在用的App。Andy Jensen对Camion的奉献将被铭记,他是Camino上的传奇。

Andy Camino RIP。

三步两桥
行动可以解释一切误会,我们抵达圣地亚哥前都释然了。
咪呜
慢慢来,不急的。有好多条路,你挑一段走走看。这和朝圣没关系。相反,和

自己与天地大自然如此亲近相关

f
fuz
嗯,很认真地走过
S
SeasideView
是啊! Camino上一些小地方的Albergues既是风景也是家。

明年去Norte。  或许路上相遇 

虎嗅蔷薇
我孩子大一那个暑假和一群同学在一个教授的带领下走了这条道路。每天走完后,还有小组讨论和作业。

 算一门选修课的学分,“比较宗教”

一路上班级里的同学轮流写博客,我们跟读

B
BOTW
我觉得她是南京人。因为南京有个叫三步两桥的地方。
选民
“这道离你不远 正在你口里 在你心里” - 罗马书10.8
幽久桥
也在学你走路,但不是荡涤灵魂体之路,而是在尘世穿梭:)
三步两桥
Buen Camino!
f
fuz
完犊子了
三步两桥
对,我在三步两桥渡过了人生难忘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