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伪的正义表态还不如不要-----

江上一郎
楼主 (文学城)

有个80后,文才有点,可是,属于王朔说的“口红文化”,从来不会对专制的、独裁的、不民主的老主子有任何的批评或是质疑。自己家乡发大水淹死人不少,原本为家乡情深意长的文笔---好像被封住了。。。突然间,写起如同后现代文艺篇的抗战小说了。。。

中国大陆的抗战神剧,反正永远不会没有市场---即使电影协会主席陈道明一再呼吁别再拍摄-----可是,陈道明若看到一个年过耳顺老网友的跟帖,就该明白,虚伪的正义,仍有市场。。。他的跟贴如下:“国破家亡的时候,才会明白啥是家国情怀。没有国,家何在。”----表面看来,尤其是将时光倒流到日本鬼子入侵中国的80多年前来看---这话不但没有问题,还显得分外正气、悲壮、令人要振臂。。。

然而,冷静地看历史,“家何在”?---未必要等到外敌入侵烧杀掳掠。

比方说,文革十年浩劫。国,还是那个共和国,可是,光是千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远到边疆----“家何在”的家庭何止千万人?再加上所谓的“黑六类”的破碎家庭流离失所,四分五裂----“家何在”的总人口据说有一个亿。。。这里,就不谈“反右”受害的几十万个家庭和“三反五反”、“土改”时的“家何在”的人家了。。。

那位老友来自东北,他可能忘记东北曾经“没有国”--成了日本人的傀儡国“满洲国”。一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唱的我热泪满面好多年,我以为东北同胞全”流浪“出关外了。。。不过,这位老友的父母好像并没有在流浪的群体中,”没有国“---家还在,在原地,只不过,”国名”改了而已。。。由此可见,一部分反帝、抗战觉悟高的年轻人,不愿做奴隶的人---才被迫铤而走险,离开家庭、离开原生地---流浪到关外。但是,依然留在伪满洲国的人,还是大多数,他们为了家庭、为了生活,没有逃离“伪军”和“皇军”----忍辱生活在铁蹄下----也无需对他们有任何看法,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因为,普通人民,最在乎的是“家何在”--而不是“国破”还是“国亡”,或是”国富国强“----不过,后来的”满洲国“的“GDP"据说曾经是亚洲第一。。。若问留在”满洲国“的家庭对”国家的情怀“的感受----只有当事者心里才清楚,咱就不要乱猜了吧。。。

------------------------------

我的台湾作家朋友,是早年考进联合国的高级翻译。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刚进入纽约的联合国不久,某晚,邀请他参加圣诞、迎新晚会,大家把酒言欢,气氛不错。突然,中方代表和他站在落地大窗前,一起望着窗外飞扬的大雪,喝着香槟的中方代表突然皱着眉头,满怀深情地感叹:

咳,这么大雪,没想到,刚才路上,居然看到有人露宿街头。。。

我的朋友冷冷地说:是呀,我也没想到,新中国居然饿死过千万人。

 

------原本满怀正义和怜悯的中方代表,脸沉了下来,转身离开了。。。。

 

天用莫如龙
江上兄,你能确定一定是80后?另外,以前很明确是30万,30万也是个巨大数字,不然

也不会一步一步从100万扩大到300万到800万到100多万直到如今的3000万。

d
donau
不是自己说是80后就一定是哦

一般越说的越不是谁会天天拿自己的年纪说事儿呢不管是老的还是小的

久经沙场的枪
这些爱国主义很容易辨识,从来都是为尊者打抱不平,为皇帝鸣冤叫屈
雪晶
哦,这里也有雪啊~~~
p
papyrus
久经沙场网友说的是。粉褐群体的标识,就是从来都与权力“共情”
月潜
什么时候国人普及了家在前国在后的意识,社会就回归常识了。中华大地现在生长着的是反常识、自欺欺人的谎言文化。
老键
家国情怀是对失落的家国而言,但墙内把它当成爱国主义的代名词,呵呵
山不孤
这种所谓“没有国,哪有家”的思想意识是一种非常落后的一种思想。

这也反映了这些人的认知能力的水平之低,在处于一个自由的了解和掌握知识和信息的环境里,都无法摆脱由情绪泛滥而支配的认知,真是无语。

 

d
daxigua01
不少人是来带节奏的,也未必在国外
d
daxigua01
说得好,这些人并不爱国,真正崇拜得是强权而已
依依汉南
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叉,如何装?里面有美女:)

江上一郎
谢谢所有的赏阅和点评以及指导---总之,此文贴到这里---

没贴错地方。。。:)

土豆-禾苗
一直觉得,即便是墙外华人,照样有大批大批的愿意接受或继续保有那套“家国”理论的……而且还都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
东方邪
主要还是畏惧强权。
清溢
下作!

你作为一个老人,如此行文,不仅逻辑荒缪,更反映你内心的龌龊。真令人不齿。

江上一郎
令你不齿----可见你无此嘴脸---

什么文笔都废啦---哈哈哈

 

平等性
网友,请注意语言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