恳请前辈家长指点文科生出路: 写作,出版社,记者,读博,读MFA,读Law?

糖甜甜
楼主 (文学城)

家有文科生一个

每天幺蛾子一堆

父怒母愁出路难

恳请前辈略指点

 

作家穷苦母心疼

记者编辑亦穷囧

教授竞争极激烈

法学出版可行无

 

女宽父母莫哀叹

吾视经历高金钱

正因如此母焦虑

心痛努力又穷苦

a
acreek
有写做天才的写书? 否则读law
a
acuraMDX
Bezos 的前妻就是文科生啊

如果是ivy的文科生,就去花街呗

n
northcat
我看是遗传你的文科天赋...你干嘛Ta就干嘛...
t
tibuko
大部分法学院,写书完全看机缘运气,做编辑市场容量一直在缩小,正在增长的市场是自媒体,视频,广告,带货等等
t
tibuko
大部分法学院,写书完全看机缘运气,做编辑市场容量一直在缩小,正在增长的市场是自媒体,视频,广告,带货等等
B
BeLe
藤校文科生多数去investment banking ,consulting。
y
yunick
天生我才必有用,学商也行啊!
L
LVHawaii
文科生去IB能干些什么?除非他们数学好。其实纯文科生去consulting 公司,

没受过数理engineering  training, 并不合适。读law比较合适。

R
Rockeymountain
家长担心没饭吃还是没有四十万挣?前者嘛完全不需要操心,后者嘛是瞎操心。
D
Derrick_Liu
9

9

P
Porcelana
IB需要的数学很简单,高中代数足矣,微积分都不需要。不过对数字要有感觉。不信的话可以问你家闺女。
P
Porcelana
我的大继女文科毕业,现在在读法学院。
R
Rockeymountain
过去的周末我和闺女在威斯康星州打比赛,和多位家长有深层次探讨孩子教育问题。

很多家长事业非常成功,但是最令我惊讶的是大多数从事的职业和本科教育没有任何关系。他们都认为本科是素质教育,而职业技能大多应该可以靠工作中学到或读研获得。

这极大地颠覆了我之前的想法。但是他们也认可stem专业应该在本科有一定基础。

静听秋雨
不用担心,让孩子自己考虑她的未来吧。

那么多的文科生过的好好的。文科生也可以学理科的Master。

 

c
caffeinated
除了读法读商没啥好出路, 朋友儿子读文,无法养活自己,在家啃老,在网上写blog收入微博, 父母天天抱怨

个人收入少, 也谈不了男女朋友,  少活动, 又胖了不少, 全家mood 都忧郁

P
Porcelana
他们说的没错。
b
borisg
不是本专业出来的理科MASTER很烂没人看得上眼。
a
acuraMDX
STEM要打基础,其他的不需要
成功的兔
这…你原来不这么想?反正我觉得本科不用太注重专业排名,希望娃能去Y学CS,挨锦衣卫的批 :)
t
tibuko
呵呵,说是这么说,可她们不告诉你,去IB工作是要懂基本会计的。

什么理念都不能绝对化。

R
Rockeymountain
紫檀家长百分之百不这么想,没有人会支持孩子本科学考古学艺术史学英文。

即使去H去Y也是选和职业教育最有关联的专业。最经典的就是去H Y学CS。

 

W
WISEBAO
同意。有些公司招收新人就是看是不是可塑之才。

他们愿意在你身上投资如果你有培养前途。

B
BeLe
前辈2z觉得有机会选择去Y学CS或CMU学CS的话,他会推荐前者。
古代的事物
我。。。我。。。当然我是被迫的。。。
R
Rockeymountain
弯路应该走过,他们都很有头脑。主要是我和这些家长对学习的态度不同,引发了一场讨论。

可以说是土生美国人和一个新移民对待孩子学业上的态度分歧。

我一直觉得孩子打球是我和美国家长接触彼此了解的重要渠道,从中认识到他们的理念。不然整天看的是紫檀的柴米油盐,焦虑的也是这些柴米油盐。

P
Porcelana
我支持我的大继女学纯文科,条件是毕业后得读法学院。
5
545f
这话说得。我要是有像在中国一样的社会网络,孩子读艺术都随便,妥妥得不担心。
R
Rockeymountain
告诉你里面有两个移民的孩子,只不过很小就来的那种。一个欧洲后裔一个亚裔。
5
545f
愿听其详
t
tibuko
有钱的为啥不学?
P
Porcelana
IB开始上班时给本科毕业生那一个月的培训会教需要的基本会计,毕竟很多学校包括大部分藤校本科没开会计课。当然

商学院本科出来正式读过会计课的在这点上赢在起跑线。

 

5
545f
前者真得操心

认识一孩子,初中就来了,然后读商,自己挣的钱真的不够活。

还好父母国内银行行长,在这里资产无数,靠收房租平衡开支。

R
Rockeymountain
紫檀这么多年薪四十万股市赚疯了的,谁家孩子学这些专业了?
静听秋雨
人家对自己有信心就可以了,就如同靠手艺吃饭。

突破自我,提升自己,就是我眼中的牛人。

 

R
Rockeymountain
这两类CS人才教育侧重点应该很不同,一类是前瞻型一类是技术型。
n
northcat
看来大多数都在“远方和诗” - “油盐柴米” 之间焦虑。
网恋无罪
洋文写作好的一般是企业公关之类的,有的后来去学法律

中东同事的女儿是全学费奖南加大新闻交流毕业的,毕业后到我门公关交流部呆了5年。7-8-9万刀年薪。在旧金山合租屋呆了2年多(2千一个单间)。他爸摇头评说不好。后来搬回东湾家住。

现在28?要全职去Hastings 法学院学法律。但没有医保福利了,可能要自掏腰包900-1000刀每月了,和和。一直没有男友,可能是拉拉?他爸提起来就摇头。听偶说到女儿14岁高中就男友,还有同学当众鲜花,到大学毕业已经3个了,他眼睛直发亮。和和。

差不多同龄同时期的,华女同事儿子去了UCB CS,暑期实习亚麻讯在国男博士指导下搞出Prime项目。毕业前收到7-8个著名公司的奥佛,10万底薪+各种鼓励。他选了股票比较给力的吴伯。他妈说30可以退休了。今年也是28吧,高富帅白的一塌糊涂。但男孩可能是同志,从来就没有女友(到19年为止,也可能一直Tinder约炮?反正她妈觉的他对女孩缺乏期待的热乎)。

 

糖甜甜
非常感谢各位前辈的指导!就不一一回复了

我们并不指望她实现阶层的跳跃,希望她如果以后能普通中产就行了。所以这里曾经讨论的年薪40万,50万这些我们没有想过。最近孩子跟我们讨论读博的可能性,让她爹很搓火。对,她要读读文科哲学博士。上面说的花街,计算机,经济,和Business都被她否了。大一她就拿到VC offer,做过之后不喜欢。

我并不希望我们有限的视野和定型的mindset左右她的未来,尤其是她热爱的东西。可是,不左右的话,将来过得太苦我也会很心疼, 也觉得以她的努力和智力水平到时候混得穷困潦倒非常可惜。所以现在很矛盾。她一再承诺她不太在乎物质的东西,要我们百分百支持她--因为从小到大跟我们感情很好。如果我们强行介入,我想她会听的。

我很想知道这里有没有孩子做publishing, 写作,记者或者读博去大学当文科教授的?

糖甜甜
我。。。非常惭愧,混日子吃饭的。。。
糖甜甜
那需要找个给力老公啊
糖甜甜
谢谢!以后万一她走通一条自己的路我会来这里分享.

家长是操不完的心,只希望以后路顺一些。

糖甜甜
看来我家是例外--花大价钱学费读英文哲学艺术史,纯文科

四娃兔妈
我小儿子的小学同学,

他妈是大藤P 英文系毕业的,现在是作家,出了好多书了。她还经常上TV,好像是某台的专栏作家。年纪轻轻,四个孩子的妈妈。老公是大公司的律师,事业家庭双丰收。

R
Rockeymountain
有个ID的儿子一直读英文到博士,后来做发考题。还有不少学journalism的。

我认为你过于担心,像你说的贫困潦倒的文科生你真正见过吗?如果真如你所说不期待阶层跳跃或者成为富农,做个中产阶层从事喜爱的工作挣的钱够花(不在乎物质的要求低)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爱中文
我女儿也是偏文科的, 不喜欢去consulting什么的, 现在她一切朝faculty 方向走, 只是她的专业真的是她喜欢的

Behavior Econ, 能上能下。 

世事沧桑
这哪需要现在才知道?本来就是这样的。美国的本科就是基础通识教育,美国人共同的认知一直如此。

我的一个美国朋友本科在一个自由文理学院学英文(相当于中国人在国内读中文系:)偶然进了航空业以后,一直在各大航空公司跳来跳去地做经理。这些很常见的。

世事沧桑
应该朝这个方向发展
路过2013
中国式父母,为子女操碎了心,就算你告诉他怎么做,难道他就会跟着你的安排走?那一开始就不会读文科了,
亦中
可以去念一个教育学硕士+ teaching license program 。以后做高中老师,是终生职位,福利比大学老师好太多。

要选好学校。哈佛、Stanford、哥大都有这种program,毕业生很抢手。

f
flycamel2020
我觉得文科还好吧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吧。写书让我头痛,内容是行业guide。工资尚可糊口,但压力很大。毕竟不是母语,还被编辑各种挑错加鄙视,很受打击。但中文写作感觉完全不同,恨愉悦。可以理解你女儿,也深信她完全可以凭写作养活自己。因为单位里即使做编辑的人都活得很潇洒。

北美平民2015
华人父母讲来讲去头脑中还是个钱字。俗不可耐。
m
markyang
很多都做老师,其实在美国要养活自己不难吧,但是要赚大钱有点困难
G
Grace2021
建议文科生读MSA 会计硕士
多城老农
7.。。我最讨厌小朋友读理工了。 废了老大的劲儿才拧回来
世事沧桑
关键是中国人不“赚大钱” 比死还难受
希望和兴旺
女孩子如果有热爱的专业,还可以转化为职业,应该 go for it. 对于未来不要太担心了。
在海上
和我女儿太像了。她还在上高中,想去牛津学文学,对哲学,历史也极有兴趣。她的梦想是住英国乡下以写作为生,同时有一个农场让被遗弃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