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古今】上海人,横竖不是人——兼谈文化走廊的上海人

悟空孙
楼主 (文学城)
 

【背景介绍】:当年有人投诉,走廊上海人拉帮结派,于是有了下文。此文一出,战火更烈,不幸被咔嚓了。以今日走廊之肚量,各位一笑了之。。。。。

 

偌大一个中国,就数上海这个地方奇怪:区区上百年的历史,可海派文化影响却不小;上海也没出过什么名人,可是上海人作为一个群体,却老是叫人津津乐道。于是一提起上海或上海人,就让不少人像吃了兴奋剂一样,或激动,或愤怒……

对于上海,习惯上有两种说法:对上海表示好感时,便称它为“大上海”;而要对上海表示不满时,则称它为“上海滩”。因为一提起“上海滩”,人们马上想到的便是流氓、阿飞、小开、妓女、殖民者、暴发户、青红帮。人们形成这种概念,不知是因为上海滩原本就是这类人物的世界,还是影视传媒的着意渲染所使然?大概两者兼而有之吧。

总之,上海滩的名声不太好。过去,上海被称为“十里洋场”(最早则被称为“十里夷场”)、“冒险家的乐园”,此外还有“东方魔都”、“千面女郎”、“洋场荡妇”、“鬼蜮世界”,以后又被称为“资产阶级的大染缸”,被看成革命和改造的对象。比起北京的“伟大的首都”、“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那名声可是差远去了。

上海昔日的辉煌,没有人记得了,什么春蕾牌上海牌手表,三五牌座钟,蝴蝶牌缝纫机,永久凤凰……;就是今天的给全中国人挣足了面子的刘翔姚明孙雯,也没有人提到他们都是上海人……

不过上海滩的恶名,倒是很有些历史渊源的。早在五四运动前后,陈独秀就一连发表四篇评论文章,力陈上海社会之丑恶、黑暗、肮脏(《独秀文存》);傅斯年则说上海臭气熏天,竟以模仿妓女为能事(《致新潮社》);后来周作人也说上海只有“买办流氓与妓女的文化”(《上海气》);钱钟书则用挖苦的口气说,如果上海也能产生艺术和文化,“正像说头脑以外的手或足或腰腹也会思想一样的可笑”(《猫》)。

既然上海滩的名声不太好,上海人也就跟着“触霉头”。余秋雨说:“全国有点离不开上海人,又都讨厌着上海人。”(《文化苦旅》)。“上海人”这个称谓,有时简直就是诸如小气、精明、算计、虚荣、市侩、不厚道、赶时髦、耍滑头、小心眼、难相处等等“毛病”的代名词。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当人们议论某某人如何有着上述毛病极难相处时,就会有人总结性地发言说:“上海人嘛!”后面的话也就不言而喻,而听众也就释然。

上海人似乎天生就得有这些毛病,没有反倒不正常。你出类拔萃吧,人家说你高傲,目中无人;你头脑灵活吧,人家说是精明; 你居家过日子吧,人家说你窝囊,你彬彬有礼吧,人家说是娘娘腔……反正横竖上海人都不是人了。中国人之多,惟独上海人,是可以肆无忌惮任意加以嘲笑的一群,或者是特别值得笑话的一群。于是,关于上海人的笑话也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比方说,“上海的男人喝醪糟都上脸”啦,或“上海的女人买牙膏都要磅一磅,看看是买大支的合算,还是买小支的合算”啦等等。有一个小品节目中,一个北方籍的妻子就这样数落她的上海籍丈夫:“那么小一块蛋糕,我睡觉前他就在吃,等我一觉睡醒来,他还在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海人的确有着上海人的特性,当然也有他们的缺点,可是这些缺点就像这一小块蛋糕一样,吃了一个世纪,现在还在吃!小百姓在吃,文化人也在吃,吃着吃着就一路吃到文学城的文化走廊来了。

网上争吵几句其实很自然,可有的网友喜欢上纲上线,那日某君吵着吵着就来了一个高屋建瓴的总结:都是上海人!文人相亲!

“文人相亲”倒是一句赞美的话,网上都是称兄道弟的,见了面,打个招呼,再自然不过了。中国人不都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嘛!再说了,“相亲”要比“相轻”好多了吧?

我反正好话坏话都当补药吃。这不昨天又有女网友说我尊重女性,算是个绅士,着实让我沾沾自喜了好一阵。绅士倒算不上,尊重妇女绝对要得。只是不知会不会又有人说这不够男子汉?

怎么样的人才能算作“男子汉”呢?

所谓的“男子汉”,我倒是见识过的。当初在大西北,有的家庭女性一律不允许上桌吃饭、全部猫在角落里扒拉几口;还有的“爷们”,常常一不顺心,反手就会给老婆一记耳光,轻的,也会朝着老婆大吼一声:“看我一巴掌把你给煽到屋顶上去!”。奇怪的是,有这种气魄的大老爷们一旦来到上海,只要找到了上海女朋友,大男人气概立刻踪迹全无,几乎全部变得俯首贴耳,上海女人于是“作”并可爱着。

都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但是在上海,这句话恐怕反过来讲更合适。有人总把龙应台的经典论文拿出来嘲笑上海男人,殊不知上海男人在上海女人那儿还很抢手呢!“买汰烧”是上海男人的专有名词,洗老婆内裤?人家老婆心里惬意得来,只要没洗到你老婆那里,就不要瞎三话四,搞七捻三了吧?

所以,自诩是“男子汉”的人,还是先学学怎么做个“男人”吧。

其实呢,不管是什么地方的人,都不要把问题无限放大。做人,塌塌实实的做好本份,该做什么做什么,该说什么说什么,对别人呢,不要管他从那哪里来,而是看他做了什么,为什么做。中国人啊,做了几千的散沙还不够吗?非要等到外来的侵略者把刀架到脖子上才团结起来啊?

说了这么老半天,最最关键的还是没说到,究竟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上海人呢?在上海出生?在上海长大?会说上海话?以悟空的火眼金睛还真的看不出谁是上海人。管他三七廿一,今天把有上海人嫌疑的都拿出来晒晒,宁可错杀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个!

仔细瞅瞅,小小一个文化走廊上活跃的上海人还真不少!难怪,树大岂不招风?

以姓氏笔画为序:

丑女的天空——别以为你在澳大利亚悟空就听不到你说上海闲话!

牛奶瓶——在上海住了四十多年,讨了上海老婆,赖勿脱!

东方梢儿dongfangshaoer——喝了几年黄浦江水吧?敢考别人上海话?

玄淡泊宗——做了皇上还惦记着上海的生煎?陕西路的友联,九江路的大壶春,石门路上的那家?

托尼福——做梦还常常梦见石库门吧?

江上一郎——他声明过他家不是上海人,他自己嘛,地球人都晓得了!

有言——没有证据,感觉就是,反正可以错杀一千!

李太太——上海闲话讲得清清爽爽,嗲嗲糯糯,还有啥闲话呢?

武生——反正是吴越之人,嫌疑不小!就算错杀啦!

挥一挥手——迭个老克拉嘛,捣浆糊一只鼎!

曾宁——上海滩大美女,啥宁勿晓得?

杜马DUMARTINI——看看伊的全家福,典型的上海小家碧玉!

舞后dancingqueen——就凭伊是舞后,不在上海滩混在啥地方?

聂耳——从云南跑到上海来了?上海菜烧得正宗!

……

肯定还有漏网之鱼,投案自首吧!猴子我自己?家谱在花果山上搁着呢,自己去瞧吧!

把这些上海人都封了,走廊就清净了。

雪晶
拍手拍手~~~开张了开张了,活动开张了啊~~~

李太太,是说李老师吗?李老师是上海人~~~原来走廊这么多上海人啊,是不是应该把悟空兄也算进去啊~~~

平等性
有趣,有趣,俺也算是半个相海宁了,不过,现在上海话都不会说了 :)
核桃小丸子
猴哥是高级红,打着地域批判招牌,实则在自夸。

我一个上海朋友,她家住静安区,她跟我说过上之角和下之角等渊源。住那一代的是人们口中老克腊,老上海。

上海很大,出了城区,口音马上就不一样了,对吧。

悟空孙
开张!开张!
悟空孙
本人上海话也十分不正宗:)
悟空孙
静安区是英租界,自然是上只角

上海市区方言基本上是宁波话加苏州话,郊区是本地话,是个郊县都有自己的方言

核桃小丸子
猴哥记得吧,城里有过运动,一个博主发了篇我一个上海女人如何如何,然后杯具了。

上海因为得天独厚的机会和条件,自然更早迎接了现代文明。

会招人怨,是吃肉时候biaji嘴,品咖灰的时候,忘了普罗大众嘴里还嚼着大蒜。

不过,随着这几十年的市场经济,这些差异也模糊了。

灵动的双子
龙应台文章中的上海男宁,伐仅仅是汰自家老婆的内衣,还奈来做客的女客宁的内衣裁汰忒,吓煞格宁。
灵动的双子
仅仅因为家庭地址就自诩是上只角的人?很多人是解放后被工厂单位分到那里,一幢洋房

要住7,8户人家,从工人到小职员,每天为谁偷用水电煤而鸡鸡斗斗,为谁多在公共场所多放一把扫帚而忿忿,上海人的会做人家会过生活也是解放后穷得才被发扬光大,广为流传,以前的十里洋场没听说过这样的"优良品质"。真正的"老克勒"都是8,90岁了。

n
nearby
大师兄,上面相声用你取乐了。娱乐,请海涵
A
Anthropologi
上海边上人飘过。。。
雪晶
我看大师兄根本就不回应你啊~~~LOL
雪晶
你还是边上人啊~~~我根本就不沾边啊~~~LOL
m
md2013
上跳,响团是根据地!
亦中
813,上海男儿铁血汉; 918, 三十万军遁入关
壁上观
我9岁前与外婆住在后客堂没有窗户的6平方黑屋.从前的难民与洋与阔巨差,解放后共同在局促内挤轧,造成委琐势利。
d
daxigua01
好文,不少人讽刺上海人是小男人,其实恰恰是尊重女性的体现
华府采菊人
到底啥个样子的人才是”上海人“, 董卿有次在曹可凡的访谈中。反涮的那句话就很好

董卿说她再上海电视台实习时,别人说到她时就说”伊个会得讲上海言话个外地人“,很传神。

董卿会说上海话, 也是出生在上海, 但她不是上海人,因为她的户口不在上海。

E
Educator
會流利地說“赤那”的人才是上海人。
莫名
淞沪会战主战场是在上海,但跟上海男人有什么关系

列一下淞沪会战殉国少将级以上高级将领及原籍

1.黄梅兴少将。1896年生,字敬中,广东平远县人2.蔡炳炎少将。1902年生,字洁宜,安徽合肥人。3.路景荣少将。1902年,江苏武进人4,杨杰少将。1895年生,字子英,河北容城人。5.庞汉祯少将。1901年出,字胤宗,广西靖西县人6.秦霖少将。1900年生,字松涛,广西桂林人7.官惠民少将。1906年生,字剑豪,广东曲江人8.刘启文少将。1898年生,河南南阳人9.吴克仁中将。1894年生,字静山,黑龙江宁安人10.吴桐岗少将。辽宁人,11.邓玉琢少将。1903年生,辽宁东港人12.朱之荣少将,辽宁人

13.李伯蛟少将。1897年生,湖南邵阳人,14吴继光少将。1903年生,江苏盱眙人

14位殉国将领中,东北籍占4位,接近30%。

并且918背景和813也不一样。918前东北军主力入关平定石友三叛乱。当时老蒋和张学良对日本的入侵企图判断还是有误差的,以为忍一忍就能过去。所以918当天下令不抵抗。918后果是惨重的,但是不能用结果去推原因。以东北民众为主的抗日义勇军及抗联浴血奋战,击杀日军高级将领数目也是相当可观的。另外义勇军进行曲也是赞扬东北抗日义勇军的。

 

m
melody2019
请一个上海人吃饭,她把她全家都带去了。
玄淡泊宗
哈哈

猴头别来无恙, 尚能饭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