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家长太焦虑——我们一代这么艰难,火坑专业,也能立足啊。。。

农村出来的博士后
楼主 (文学城)
太太走出家门的艰辛路  (2014-04-19 06:24:02)下一个 太太在国内是一个不起眼的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的。大学外语学的是日语。毕业工作后 ,干了几年的本行,在中专教书,但很快就下海,去了皮包公司。等来到美国,专业也 好,语言也好,都是难关重重。   本来以为干上三五年就回国的。九十年代初还是一美元换八人民币的时代,谁不想辛苦几 年,挣点钱回去过幸福的小日子呢?把三岁的女儿留给了上海的外公外婆,太太在我来美后 半年,也以探亲的名义来美国。J-2签证的一大好处是可以工作,办个work permit太太 就可以正式找工作了。   英文差,基本开不了口,更听不懂,太太的第一个工作是电子厂生产线上。不用英文, 只有一件事重复。可惜好境不长,三个月后公司没有订货,就关门了。   太太去了餐馆。那时大城市的中餐馆生意还是不错的。每天太太回家都是数零钱呢。没 有车,老板接送。台湾老板是大陆解放前随家人逃到台湾的,对大陆人不错,又有个找 了大陆来的学生作男朋友的女儿,上大学,时不时在餐馆打工,和太太混得很熟。和太 太开玩笑,她的英文口语启蒙就是从餐馆开始的。   两年后从大城市来了中西部的乡下。大学校园里华人其实很多,中餐馆也很多,就是为 了适应大学生消费水平低,很多都是快餐店,没有小费可挣了。太太拿着work permit 去餐馆工作,老板高兴了:终于有一个可以正式发工资的雇员了!每小时六块钱,来来 往往的人流,慢慢地,我们熔进了当地社会。   等我开始H-1的身份,太太也就不能工作了。英文差,怎么办?读书!正赶上IT的黄金 时代,一个certificate就可以拿到工作。可惜太太得从English 101开始。打工挣 的血汗钱就这么交还给了community college。   等到开始办绿卡,太太又拿到了work permit,那个community college的CS  certificate已经不够用了。岳父岳母来探亲,帮着照顾刚出生的外孙,太太又开始出 门找工作。计算机的不好找,就回本行,用大学化学本科专业来找吧。大学城不大,工 业少,就在大学里找。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折腾,找了个part-time的工作,在生物 实验室帮博士后配试剂和培养基,一个小时十块钱,一个礼拜20个小时。   一家六口挤在两室一厅的日子是不好过的。绿卡一下来,手里有来美七八年省下来的五 六万块现金,就和太太商量买房子。太太的工作不稳定,预算自然就按我一个人工资的 三倍来贷款了。多付点头款,终于拿下了一个三年新,200多平方米,四卧的房子。一 家老小兴高采烈地搬进了新家。   看着明亮没有多少家具的房间,太太挣钱的欲望就更大了。我在美国的朋友多,大学同 学三分之二在美国,研究生的同学或校友在美国就更多了。那些来美国读博的老朋友们 时时惦记着俺,替俺找机会。可惜俺这个土博,英文又差,大公司实在难进。在Lilly 的老朋友有同学在我们的大学城工作,老同学就把他的同学介绍给我们,好有个照应。 正赶上圣诞节,同学的同学请我们去聚会。虽是在同一个小镇,却从没见过面。进门了 才发现来聚会的都是和大学不相干的人,他们都在一个华人开的化学分析小公司里干,连 老板一家也来聚会。闲聊中老板提起在找人,太太喜出望外,介绍了一下自己的背景。 老板说:你还真是正经学化学的呢。我公司里大部分是生物出生,博士好几个呢。马上 把你的简历送过来吧。   这不,聚会完了,我回家在计算机上忙活了两个小时,给太太改简历。到凌晨一点打印 好,第二天清早又逮着刚认识住同一条街的邻居,请他把太太的简历带给老板。很快, interview来了,在我的坚持下,太太第一次穿戴得整整齐齐去面试(太太说都是熟人 了,穿的整整齐齐太别扭吧?我说这是规矩和尊重。)。终于走上了正轨,太太拿到了 来美后第一个正式工作,年薪两万四。这是来美后第八个年头。公司是给客户作样品分 析的,从食品到营养品,从农药残留到重金属。所以工作强度大,面对的样品各式各样, 学的东西还真多,算是真正体会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境界呢。   太太英文差,好在同事基本都是老中,交流没有问题。慢慢地,太太也熟悉了专业词汇 ,日常用语也在和美国同事打交道的过程中有了改善。一干就是六年,太太决定换换环境。 随着网络的发达,网上找工作容易多了。简历一上网,她这种有经验的,又是最低级别 的技术员工作,全国各地的job hunter找上门来。一个本地日用化工厂质检部门的工作 很对太太的胃口,就是离家远点,要高速上开20几分钟呢。没开过高速的太太周末在我 的陪同下“实习”了一遍,第二天独自一个人开车去面试了。   一切顺利,拿下offer, 工资也多了不少,太太高兴极了。等上班了,才知道总个公 司几千人就她一个华人。质检工作,方法是现存的,就是新产品,R&D早就把要检测的 指标和方法送过来了。manager很快就发现太太是bench上最牢靠的人--在客服公司 干过那么多年,什么没作过?英文不好,往上爬没有希望,和同事没有竞争,玩不了 politics,太太反而成了最受欢迎的人。。。       每次和当年初到美国时的老朋友相聚,回首起往事,总是忆起在波士顿路边捡床垫家具 的日子。那些老朋友们生活都走上了正轨,几个还住上了豪宅。而我和太太却在这乡下 钓鱼种菜,享受着一种不同的生活。   (二0一四年四月十九日)
f
fantasticdream
一代基本没退路

二代条件好多了,路也多了。

Z
Zinfandel
火坑专业现在也挺好的呀,找工作应该没用问题,但肯定不用捡床垫,就是毕业不能符合紫檀20万标准,相亲是一个问题
成功的兔
是,车到山前必有路 :)
农村出来的博士后
晚安!该睡了。明天六点起床加班。。。
M
Midwestrural
你们不容易啊,而且头几年下来还能攒几万块,我对你们的钦佩如滔滔江水啊。。。。
宗阕
农博有事业支撑,最值得赞
宝马奔驰
耶,有路必有成功兔 :)
y
you_fu1
越早来的越不容易,当年你们刚刚来时有没有哭过
成功的兔
成功路上扬起的土(兔),嘿嘿
M
Midwestrural
哭什么啊, 一开始挺兴奋的, 后来有过些挫折感,不过也没哭过,这点困难算个啥啊。。。:)
R
Rockeymountain
哎,我到加拿大的时候行李没到,系里同胞把我接到租好的房间里,也没个床垫也没被褥就那么和衣而卧一晚。

给家里打电话一分钟$2.18啊,说了第一晚的情形我妈哭得稀里哗啦的。

也许那时候年轻吧,心里总是充满希望一点不觉得苦。第二天加航把行李送来了,我打地铺睡了一个月。然后也是街边捡了个床垫子,睡在床上觉得咋这么舒服呀。

哎,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g
greenoasis
好像没有。就觉得没人管我,自己有点可怜自己。不过很快就锻炼出来了
y
you_fu1
佩服佩服哈哈哈
M
Midwestrural
这倒是没有,那时候不敢轻易回去的,怕签不回来。出国前亲朋好友到处请吃饭, 已经得瑟/被得瑟过一次了。。
g
greenoasis
你还真捡到好东西了啊。
M
Midwestrural
惭愧惭愧。。。。。
R
Rockeymountain
我们住的house在学校旁边都住的是学生,经常有床垫沙发柜子啥的扔在街边。叫上同house的哥几个就给抬回来了。
N
Nebrasky
农博,砸你一下,你成就了你自己的research, 牺牲了太太和家庭,早该离开in the middle of nowhere
M
Midwestrural
打电话是AT&T特价, 一分钟一美元, 而且是加入个计划,每月多付十五块的样子。。
落城一哥
给博兄点个实在的赞

上世纪8,90年代来美的老刘大同小异,日子就这么一步一步的过到了今天

R
Rockeymountain
啊,一周开了这么多里程?
宗阕
砸砸,他一开始吃饺子就不管不顾的lol

一点眼力架儿没有lol

y
you_fu1
哈哈当年在国内就听别人说国外捡床垫冰箱洗衣机等
R
Rockeymountain
我们是加拿大的计划。我还是借别人的电话打,等账单来了再付给人家。
有言
赞佩老哥!风雨兼程带彩虹。温馨忙活后浪涌。-:)
R
Rockeymountain
没编瞎话哈。
宗阕
当时老转电话公司,各个公司的销售每天都有打进来推销计划
y
you_fu1
当年到唐人街打密码10刀无限制打到断为止
Z
Zinfandel
当年从学校回公寓的半路上全是栗子树橡树等,第一年秋天把栗子橡子榛子等都放到炉子里烤了一次,发现没一个好吃的,怪不得只有松鼠收集
宝马奔驰
你到底还捡了个床垫呢,我就惨了

我也捡了个床垫,那天还下着雨,一路嗨哟嗨哟抬到公寓大楼门口,实在太湿太沉,那就先靠在墙边沥沥水,一伙人先进去打会儿牌再说。

牌打得热火朝天,这边雨也渐渐停了,这才想起去拿床垫,一伙人蜂拥下楼一看 。。。哪儿还有床垫?

M
Midwestrural
是, 那个时候还有学校周围的教堂,一到周四周五就电话不断,周六周日免费晚餐,时间相互错开。。。

饭后查经班,我把各个教堂的经都查了一遍后,从此再不去教堂了, 尤其反感用晚饭来吸引我们去。。。

M
Midwestrural
那你们的待遇好多了。。。
t
tibuko
本非一类人,何必求共识
t
tax2
我们当年买床垫,没有大车,自己和老公扛回家,路上倾盆大雨,因为卖床垫的必须清空房子,要回国,买了个水床回家
y
you_fu1
我来的时候一分钟打国内2刀多
y
you_fu1
老黑卖密码,看来你到90后才来
宗阕
哈哈,我没去过,他们太热情了
M
Midwestrural
是, 不过那应该是地方特色,我没在纽约上学,就没听前人说过这个。。。。
M
Midwestrural
你比我早是肯定的了, 其实那个计划也不合适, 一分钟一美元, 十五块月费, 问题是。。。。

我一个月打电话回家大概都不会超过十分钟, 超过十个美元也很多啊。。。

y
you_fu1
是自由了,可是从此以后要靠自己了嘿嘿
R
Rockeymountain
哈哈,哈哈哈。
R
Rockeymountain
我可是孤军奋战,晚上倍感凄凉。
成功的兔
知道当时你住哪儿了,我被收留在那一块。大约一周找房子,就记得走了好多路,新鞋底磨了一大半。老生(女)很不错,还带我去银行开户。
Z
Zinfandel
旁边的墓地如花园一样,当年就感觉眼睛一亮,后来经常去溜达,现在去任何一个老城市,都会留意一下那里的墓地景色如何LOL
成功的兔
后面那个人太过份了。。。
成功的兔
你别说,我们新生几个labor day找个地方逛逛就去的那
成功的兔
我还好,系里不少人,室友也新生,一起买菜做饭吃饭,好像没孤独过,或者没心没肺 :)
吃素的狼
赞,老留都是这么走过来的,结果不尽相同,过程大同小异。不过,咋没看到和俺差不多的?一来美国就和老美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举手。

俺是老知青,自费留学,没钱,付不起房租,还要被迫付本地学生6倍的学费。

老调重弹,拿出当年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的那一套,洋下乡老知青来廖。

一住就是一年多,穷学生和大律师成了好朋友。

要离开的时候,再三托俺找个“和俺一样的留学生”来住。还真不好找,很sorry。

别的不说,这一年,俺那个磕磕巴巴的英语,过关廖。

系里教授要俺推荐那个“语言学校”。俺说,您家里就是。

亘古未见的笔名
我是文科的,外语也差,可能比你们都苦,在工厂干了2年,劳动强度太大,估计读书也找不到工作,外语差太远!

就玩命的做生意,还有小成,回头一想,给自己要点赞的。

l
lhan
文笔真好,最会生活的就是你们家了
红茶遇上卡布奇诺
太太真好,现在没几个人能做到这样无怨无悔
b
bao108
上海人能吃苦,会节约。楼主上海(父母)的房子可以帮助你们全家升级到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