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我家的就这样。他可以做更好,但他不想做。他从不会stress out,到点就睡,周末睡到中午。
成绩也是。就在90 左右晃。我现在也坦然了。什么人什么命。去个周大拿些奖学金,给他贷点款,轻轻松松的算了。给他攒的钱留着,如果以后孙子辈的上进,就给孙子辈花。
这个想法怎么样?
有的人精力充沛,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有的人稍微干点事就觉得累。这是身体问题,不能认为是懒。
打理金钱可不比进名校容易
洲大生还是个没名气的洲大。
其实在本州大也可以啊, 你不要跟我一样没事就问孩子要不要送点什么过去就好了,每个学期结束才去学校接一下娃。。。
娃不是想离家远,是想摆脱父母的约束,自己主导自己的人生。。。
因為歐洲有法律保护,但美國沒有,可以盡情压榨,大部分的員工(不管是印度人還是美國人)都不敢不服从,这是社會大趋势
90分该满足了!孩子还有余力却不愿意使出来,是因为,没有强大的内动力,没找到想发挥余力的方向和必要,没找到passion yet. 发掘他感兴趣的东西,热爱的事情和领域,增加他的自豪感使命感,帮助他从小的成功到大的成功,去开眼界见识更优秀的人,帮助他找到人生的偶像,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能量可以很大,帮他认识到他能帮助身边的家人朋友甚至很多人,这是父母育人职责之一(做一个伯乐)。简而言之,让孩子意识到 “天生我材必有用”。
11年级好很多终于摆脱B挡成绩。
EC就是打游戏,尤其偏爱二战题材的游戏。
Social studies的课最喜欢,特别是历史课。上了AP欧洲,世界,美国全部历史课外加APHG,成绩都是A+和5。
闺女说好多次进他屋子发现他都是在看二战的documentary,或者在网上下棋。
每晚10点开始洗漱11点倒下,雷打不动。
因为这些母亲们有使命感责任感。人活着,就这么几个基本问题,“我是谁”(我是个怎样的人,我擅长啥热爱啥,我佩服谁,我爱谁,我想要了解啥学习啥,我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我从哪里来”(与我相关的家族和种族甚至地球宇宙的历史),“要到哪里去”(我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我如何实现它,我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有趣且不虚度不后悔,我要过怎样的生活)。这些问题,从小学开始就应该跟娃探讨了,青春期一直到30-40岁,人应该都会不停的问自己这些问题。有使命感的人,才会尽最大的努力为自己的使命去努力,就像有使命感的母亲会倾尽所能帮助自己的孩子一样。
理想其实就是一颗种子,一句话,一个夸赞,一次颁奖典礼,一个拥抱,一个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本书、一次自信的公共演讲等。所谓润物细无声,为人父母的功夫全在点点滴滴。
我们是听你说才了解你儿子。你的眼睛里他是谁,我们也就知道他是谁,跳不出你的局限。不过总的来说,父母做过一点启发的努力宜到此为止。这个世界其实是懒人创造的。人各有自己的天才。
不要干涉太多吧
与玩具类比
有几次吵架,弄的我头发晕。现在就慢慢看着他做不做
我们都出国考英语,他家里条件特好,但是不出国,现在还在国内,过的可滋润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才发现他是真聪明。
这样说清楚了吧?呵呵
我觉得我家的就这样。他可以做更好,但他不想做。他从不会stress out,到点就睡,周末睡到中午。
成绩也是。就在90 左右晃。我现在也坦然了。什么人什么命。去个周大拿些奖学金,给他贷点款,轻轻松松的算了。给他攒的钱留着,如果以后孙子辈的上进,就给孙子辈花。
这个想法怎么样?
怎么融洽同子女的关系?
·不要监控孩子的电话,尊重其隐私权。
·对孩子的朋友要和蔼可亲,但不要同他们过于亲近。不要侵入他(她)的天地。
·不要在他人面前夸奖孩子,这样会使其尴尬。
·不要在他人面前批评或斥责孩子。如果必须要这样做的话,应该在无人的时候。
·母亲在他人面前要注意服饰。母亲的形象不整洁,孩子会感到羞耻。
·如果你的孩子参加学校的演出,他(她)在舞台上时你不要打手势,这样会令他(她)紧张,甚至出错。
·孩子和你一起坐自己家的车出门时,不要把汽车收音机调到你所喜爱的频道。让孩子挑选电台,但可要求他调低音量。
·在子女需要帮助时要给予帮助,但要注意方法。
·子女在一定的阶段就像需要食品一样需要爱抚,但是爱抚要适可而止,不要在公开场合这样做,更不要在朋友面前这样做。
·不要让你的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现他的“本事”,如朗诵、唱歌、跳舞或弹钢琴。如果你为他的本领自豪并希望让人家看到,那就对他提出请求。如果父母坚持让他们在外人面前表现本领,有的孩子会感觉自己像马戏团的猴子。
·不要向他的朋友和亲属讲他的怪癖,尤其不要当他的面前。任何孩子都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
·不要让他失去对你的信赖。他向你透露的秘密,你不要告诉别人。你一定要完全尊重他的意愿。
·在他面前不要说谎。他看到自己的父母说谎或弄虚作假,就会感觉不好。例如,父母在某人背后说坏话,而当面又装出热情的样子,孩子就会反感。
下页: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有的人精力充沛,一天到晚忙个不停;有的人稍微干点事就觉得累。这是身体问题,不能认为是懒。
打理金钱可不比进名校容易
洲大生还是个没名气的洲大。
其实在本州大也可以啊, 你不要跟我一样没事就问孩子要不要送点什么过去就好了,每个学期结束才去学校接一下娃。。。
娃不是想离家远,是想摆脱父母的约束,自己主导自己的人生。。。
因為歐洲有法律保护,但美國沒有,可以盡情压榨,大部分的員工(不管是印度人還是美國人)都不敢不服从,这是社會大趋势
90分该满足了!孩子还有余力却不愿意使出来,是因为,没有强大的内动力,没找到想发挥余力的方向和必要,没找到passion yet. 发掘他感兴趣的东西,热爱的事情和领域,增加他的自豪感使命感,帮助他从小的成功到大的成功,去开眼界见识更优秀的人,帮助他找到人生的偶像,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能量可以很大,帮他认识到他能帮助身边的家人朋友甚至很多人,这是父母育人职责之一(做一个伯乐)。简而言之,让孩子意识到 “天生我材必有用”。
11年级好很多终于摆脱B挡成绩。
EC就是打游戏,尤其偏爱二战题材的游戏。
Social studies的课最喜欢,特别是历史课。上了AP欧洲,世界,美国全部历史课外加APHG,成绩都是A+和5。
闺女说好多次进他屋子发现他都是在看二战的documentary,或者在网上下棋。
每晚10点开始洗漱11点倒下,雷打不动。
因为这些母亲们有使命感责任感。人活着,就这么几个基本问题,“我是谁”(我是个怎样的人,我擅长啥热爱啥,我佩服谁,我爱谁,我想要了解啥学习啥,我要做一个怎样的人),“我从哪里来”(与我相关的家族和种族甚至地球宇宙的历史),“要到哪里去”(我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我如何实现它,我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有趣且不虚度不后悔,我要过怎样的生活)。这些问题,从小学开始就应该跟娃探讨了,青春期一直到30-40岁,人应该都会不停的问自己这些问题。有使命感的人,才会尽最大的努力为自己的使命去努力,就像有使命感的母亲会倾尽所能帮助自己的孩子一样。
理想其实就是一颗种子,一句话,一个夸赞,一次颁奖典礼,一个拥抱,一个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本书、一次自信的公共演讲等。所谓润物细无声,为人父母的功夫全在点点滴滴。
我们是听你说才了解你儿子。你的眼睛里他是谁,我们也就知道他是谁,跳不出你的局限。不过总的来说,父母做过一点启发的努力宜到此为止。这个世界其实是懒人创造的。人各有自己的天才。
不要干涉太多吧
与玩具类比
有几次吵架,弄的我头发晕。现在就慢慢看着他做不做
我们都出国考英语,他家里条件特好,但是不出国,现在还在国内,过的可滋润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才发现他是真聪明。
这样说清楚了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