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自己不学无术,彻底放羊的童年和小学时代,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理科不怕晚,但是文科一定要从小抓起,越早越好。
小孩(老大)1岁左右就去幼儿园,数数,算术之类的都是幼儿园教的,家里从没有特意教过。但是从几个月开始,我一有空就给小孩读书(中文的,英文的不敢),家里从国内买来了一箱子书。成语故事,幼儿四大名著,封神演义,还有西游记连续剧。什么宝葫芦,哪吒闹海,猴子捞月,东郭先生,还有黑猫警长。。。。每天无书不欢。
话说,小孩2岁几个月才会说话,可能是憋太久,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声音洪亮,口齿清晰
等到3岁左右,开始读父母和孩子一起读的英文书,你一句,我一句,其乐无穷。
再大一些,电视看PBS最多,发现PBS的documentary非常好,自然,科学,社会,历史,应有尽有,专业人士讲起来比父母要强百倍。孩子非常感兴趣,我们陪孩子一起看,一起聊,一直看到初中7,8年级。
从二年级开始,小孩的阅读,写作一年比一年进步大。我们很幸运,遇到了几个好老师。高中之前,小孩读了大量的各类的书,对他有非常大的帮助。高中以后,学校老师要求读的书就够了,没有时间读课外的了。
数学方面,小时候就是玩。他喜欢画maze,一度痴迷。我们发现美国教材写的非常好,所以就全交给老师了,乘法口诀也没教。殊不知基础太差,加减乘除现在还经常错。要说课外数学,4,5年级的时候,做了一些新加坡数学,他对应用题最感兴趣。我们这里学校数学差,连mathcounts都没听说过,以为AMC8就是给8年级的。所以说,数学方面我们做的值得BSO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求小孩读教材。另外我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孩对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理科的理解力越来越强,学习效率也越来越高。
高中以后,小孩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也很喜欢挑战。CS高中接触,就一见钟情。文科从小到大底子厚,这个时候就起作用了。
还有,小孩对事物的curiosity从小到大一直没有减弱过。
------------
BSO完再说说数学。绝大多数美国高中的学生,如果只跟着学校学,就是全部100分也无济于事。以后大学如果学stem的话,会很难受,因为缺乏大学要求的基本的数学训练。当然咬咬牙应该能挺过去,或者另辟蹊径,学简单的课程。
像数学竞赛AMC10,12,甚至AIME,从来就是直接选择或者写答案。只有到更高一级才要求按部就班写证明过程。而老留们当初学数学不是这样的,初中以后就开始写证明题了,所以在美国大学里才学得很轻松。
有想象力,创造力当然好,可是要实现,不是像做白日梦那么简单,需要坚实的基础。
当然,天才除外。
其他跟我家很像,我家老大也是看PBS长大的,也是大量阅读,只是数学也是一直跟学校走
不過也不太對 AOPS geometry有一堆證明題啊 其他幾本也有
我们拖了他后腿。他到8年级时突然发现这么学太慢了,才开始赶紧追,找老师要教材自己学,我们要求他仔细读教材,做课后题。。。高中来紫檀以后,才明白。。。
关键字
努力一下会好的
老大错过了,以为文青女娃
做数学其实就是阅读理解,是精读。文字和数字都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体现。都能锻炼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关键看引导的家长和老师如何引导。
号称要进了大学慢慢学。。。气得我。
我家的数学作业最耗时
而且米国学校几何课证明也很少。。。
迄今为止,唯一让我闺女读完的是小妇人。我给她推荐的Austin的系列作品都是翻一页就没了下文。更不要说狄更斯这类作家的大部头了。但是我儿子很奇怪,他居然读了战争与和平。
现在我闺女只读她喜爱的几个作家的,也都是畅销书。每一套都读五六遍以上。
话说你们家拍录取反应视频了吗?
如果不在特校特班,父母亲一定要加餐刷一点题。
这里的数学教材非常好,但是读完就完全领会必能记住的天才孩子极少,一定要一点的题量跟上去消化理解教材。
娃想拍,结果LD关键时刻掉链子,忘了开声音,跟没拍一样 lol
还有那天第一个看的去的这家,后面无所谓了
https://www.readbrightly.com/8-book-recommendations-kids-loved-wonder/
我在家里看见了,猜的哈,没问过娃
那本书名字叫Holes。喜欢这本书,因为他自己在我家后院挖了一个深一米长和宽一米半的hole。那个hole是他花了好几年挖出来的。基本上寄托了他童年时代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块地有非常多的大石头。他一个小孩挖的非常艰苦。我们都劝他放弃,让他做点别的事。他不放弃。后来我老公只好帮他挖。我家地下室施工时,那个工人给他建议用机器挖,人工挖太难。还建议在那个大坑上建个tree house。可惜我老公不喜欢第一个建议,儿子不喜欢第二个建议。这个hole就被搁置在那里了。发现这本书里讲挖hole的故事,儿子非常惊喜。觉得世界上还有其他人和他一样。
只要娃坚持读书,世界上的好书不可尽数,完全没有必要拿一个东方国家八九十年代的流行“经典”来引导娃。。。那些经典也仅仅是经典当中一个角落。
我们小时候也是给娃念过莎士比亚的。。。后来经典这事我们就弃疗了。弃疗并不是坏事。现在我们知道了,读书,然后enjoy,然后选择,这件事情不难,也不需要父母加以限制。需要做的,是总给他们机会去读。
各类文学作品。老美的图书管理员很专业的,我们图书管一出新书,马上order。
我家小孩从小到高中前几乎看过成百上千本书
完全没有我印象中的经典作品。
我相信四五百本可能是我们的上限?
读经典很容易人云亦云,读当代更容易形成自己的品味。。。我又乱说乱动了。。。
更倾向于看那些动手项目的program。学期中还好,学校LA课有阅读要求。一旦放假,他就自己选则了。
东西或工程的故事的书,他可能会感兴趣。记得有个欧洲电影讲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年轻工程师,设计了一个大桥很成功。但这个年轻人后来被他自己的性格缺陷毁了前程。我一方面想找这个电影给他看,另一方面也有点怕我儿子受这部电影的负面暗示。成人世界是复杂的。如果有儿童少年人造东西的故事或电影,那应该是最适合我儿子口味的。
一起交流。
某ner,读海量的网上杂说,看不少youtube。但是似乎阅读兴趣还是有的,比如路过书店通常不会空手出来。他有“非连锁书店经营不易,一定要读者支持,哪怕比埃玛逊贵一点”的思想,这也许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另外私高的文艺氛围可能对此有帮助?
看介绍看review 一本一本问孩子喜欢吗。
会买废很多,但是也能买对很多。
middle school 和high school ,这个阶段的书最丰富。图书馆都分门别类,比如 Fiction,Historical Fiction,Literature, Science Fiction,Fantasy,Mystery,nonfiction,Biography,Poetry。。。。。
我家图书馆去的少,每借一次罚款都能赶上买了。
能把学校图书馆借来的管清楚就已经好难好难了。
某ner兴趣或许和令郎相近。有一段他喜欢design,买了几本design的书,看得高兴的很。。。写大学essay差点写买过的一本袖珍design手册。那时候某痞总是在文艺部找书。
但是,在书店里某ner还是会被其他的方面的书所吸引,也许一次读那么两页。这样多种种草被证明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也许一次不关心两次不关心,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想起某一次种过的草。后来他也会买别的书看。我想在图书馆,如果阿姨推荐的书他不喜欢,就尊重他的选择,但是无压力滴种草总会有收获的,而且如果有天他开始读那些草,那会是他自己的选择。
偶尔能看到号称是我们学校的读书list。。。不相信娃知道这个list或者用这个list指导过自己读书。。。
老大高中就把calculus, multivariable calculus和linear algebra都学了。数学竞赛起步较晚,但也AIME qualified,能做出四五道的样子。老大大学选了给新生开的第二难数学课,每周作业十二道证明题,周周都在struggle。以前就听说美国大学数学和高中有gap,但觉得老大搞过数学竞赛,应该准备好了。没想到还是费劲。
不过数学竞赛的功底在统计课上显示了出来。统计课上讲到Stars and bars,有的学生完全不知道。
我在后面加的数学那一段就是因为我家差不多的经历。
他数学竞赛起步很晚,没咋刷题,虽然AIME有比较高的分数,大学选了能选的最难的课,分分秒秒都挣扎,吃饭睡觉都要节省出时间了。还好总算熬过来,柳暗花明。这种强化训练以后,才能真正有个飞跃
我们家的比较有自知之明,AP 都没换,从CAL BC开始修。
我们就找出相关的书,让他去好好读书里的某一部分,然后再讨论。这其实是偷懒的方法,我们不太会教人。
有相像之处。不过,你我不像。你很了解你儿子。我好像总也猜不到我儿子在想什么和他为什么这么想。
记得年初我儿子要拍一个小电影我还问过你软件的事。这个小电影我好像没给你看过吧?看到哼一声,我好删。
厉害啊!
悄悄记下来留给孙辈儿用!
根据我自己不学无术,彻底放羊的童年和小学时代,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理科不怕晚,但是文科一定要从小抓起,越早越好。
小孩(老大)1岁左右就去幼儿园,数数,算术之类的都是幼儿园教的,家里从没有特意教过。但是从几个月开始,我一有空就给小孩读书(中文的,英文的不敢),家里从国内买来了一箱子书。成语故事,幼儿四大名著,封神演义,还有西游记连续剧。什么宝葫芦,哪吒闹海,猴子捞月,东郭先生,还有黑猫警长。。。。每天无书不欢。
话说,小孩2岁几个月才会说话,可能是憋太久,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声音洪亮,口齿清晰
等到3岁左右,开始读父母和孩子一起读的英文书,你一句,我一句,其乐无穷。
再大一些,电视看PBS最多,发现PBS的documentary非常好,自然,科学,社会,历史,应有尽有,专业人士讲起来比父母要强百倍。孩子非常感兴趣,我们陪孩子一起看,一起聊,一直看到初中7,8年级。
从二年级开始,小孩的阅读,写作一年比一年进步大。我们很幸运,遇到了几个好老师。高中之前,小孩读了大量的各类的书,对他有非常大的帮助。高中以后,学校老师要求读的书就够了,没有时间读课外的了。
数学方面,小时候就是玩。他喜欢画maze,一度痴迷。我们发现美国教材写的非常好,所以就全交给老师了,乘法口诀也没教。殊不知基础太差,加减乘除现在还经常错。要说课外数学,4,5年级的时候,做了一些新加坡数学,他对应用题最感兴趣。我们这里学校数学差,连mathcounts都没听说过,以为AMC8就是给8年级的。所以说,数学方面我们做的值得BSO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求小孩读教材。另外我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孩对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理科的理解力越来越强,学习效率也越来越高。
高中以后,小孩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也很喜欢挑战。CS高中接触,就一见钟情。文科从小到大底子厚,这个时候就起作用了。
还有,小孩对事物的curiosity从小到大一直没有减弱过。
------------
BSO完再说说数学。绝大多数美国高中的学生,如果只跟着学校学,就是全部100分也无济于事。以后大学如果学stem的话,会很难受,因为缺乏大学要求的基本的数学训练。当然咬咬牙应该能挺过去,或者另辟蹊径,学简单的课程。
像数学竞赛AMC10,12,甚至AIME,从来就是直接选择或者写答案。只有到更高一级才要求按部就班写证明过程。而老留们当初学数学不是这样的,初中以后就开始写证明题了,所以在美国大学里才学得很轻松。
有想象力,创造力当然好,可是要实现,不是像做白日梦那么简单,需要坚实的基础。
当然,天才除外。
怎么融洽同子女的关系?
·不要监控孩子的电话,尊重其隐私权。
·对孩子的朋友要和蔼可亲,但不要同他们过于亲近。不要侵入他(她)的天地。
·不要在他人面前夸奖孩子,这样会使其尴尬。
·不要在他人面前批评或斥责孩子。如果必须要这样做的话,应该在无人的时候。
·母亲在他人面前要注意服饰。母亲的形象不整洁,孩子会感到羞耻。
·如果你的孩子参加学校的演出,他(她)在舞台上时你不要打手势,这样会令他(她)紧张,甚至出错。
·孩子和你一起坐自己家的车出门时,不要把汽车收音机调到你所喜爱的频道。让孩子挑选电台,但可要求他调低音量。
·在子女需要帮助时要给予帮助,但要注意方法。
·子女在一定的阶段就像需要食品一样需要爱抚,但是爱抚要适可而止,不要在公开场合这样做,更不要在朋友面前这样做。
·不要让你的孩子在外人面前表现他的“本事”,如朗诵、唱歌、跳舞或弹钢琴。如果你为他的本领自豪并希望让人家看到,那就对他提出请求。如果父母坚持让他们在外人面前表现本领,有的孩子会感觉自己像马戏团的猴子。
·不要向他的朋友和亲属讲他的怪癖,尤其不要当他的面前。任何孩子都不愿意别人知道自己的隐私。
·不要让他失去对你的信赖。他向你透露的秘密,你不要告诉别人。你一定要完全尊重他的意愿。
·在他面前不要说谎。他看到自己的父母说谎或弄虚作假,就会感觉不好。例如,父母在某人背后说坏话,而当面又装出热情的样子,孩子就会反感。
下页: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其他跟我家很像,我家老大也是看PBS长大的,也是大量阅读,只是数学也是一直跟学校走
不過也不太對 AOPS geometry有一堆證明題啊 其他幾本也有
我们拖了他后腿。他到8年级时突然发现这么学太慢了,才开始赶紧追,找老师要教材自己学,我们要求他仔细读教材,做课后题。。。高中来紫檀以后,才明白。。。
关键字
努力一下会好的
老大错过了,以为文青女娃
做数学其实就是阅读理解,是精读。文字和数字都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体现。都能锻炼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关键看引导的家长和老师如何引导。
号称要进了大学慢慢学。。。气得我。
我家的数学作业最耗时
当初就是因为你这些有见地的论点让我记住了你的ID。后来数委消失了,让我惆怅了一阵。后来发现你换了一件新衣服又回来了真是太高兴了。 我的问题是我对美国小孩的读物不很熟悉。我们那时流行的西方经典作品,比如,金银岛,汤姆索亚历险记,美国小孩好像不读。他们有他们流行的书籍。我女儿那时在私校,私校的流行书又和公校不同。现在儿子在公校,但老师推荐的书他都觉得无趣。我也不知道什么样的书对他是有趣的。
而且米国学校几何课证明也很少。。。
迄今为止,唯一让我闺女读完的是小妇人。我给她推荐的Austin的系列作品都是翻一页就没了下文。更不要说狄更斯这类作家的大部头了。但是我儿子很奇怪,他居然读了战争与和平。
现在我闺女只读她喜爱的几个作家的,也都是畅销书。每一套都读五六遍以上。
话说你们家拍录取反应视频了吗?
比如, Wonder。他做为一个很shy,内心脆弱孤独的小孩,喜欢Wonder不意外。Wonder也给了他正面的影响。是很好的一本书。可惜我不了解美国还有哪些作者写过类似这种情感和故事的书。
如果不在特校特班,父母亲一定要加餐刷一点题。
这里的数学教材非常好,但是读完就完全领会必能记住的天才孩子极少,一定要一点的题量跟上去消化理解教材。
娃想拍,结果LD关键时刻掉链子,忘了开声音,跟没拍一样 lol
还有那天第一个看的去的这家,后面无所谓了
https://www.readbrightly.com/8-book-recommendations-kids-loved-wonder/
我在家里看见了,猜的哈,没问过娃
那本书名字叫Holes。喜欢这本书,因为他自己在我家后院挖了一个深一米长和宽一米半的hole。那个hole是他花了好几年挖出来的。基本上寄托了他童年时代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那块地有非常多的大石头。他一个小孩挖的非常艰苦。我们都劝他放弃,让他做点别的事。他不放弃。后来我老公只好帮他挖。我家地下室施工时,那个工人给他建议用机器挖,人工挖太难。还建议在那个大坑上建个tree house。可惜我老公不喜欢第一个建议,儿子不喜欢第二个建议。这个hole就被搁置在那里了。发现这本书里讲挖hole的故事,儿子非常惊喜。觉得世界上还有其他人和他一样。
只要娃坚持读书,世界上的好书不可尽数,完全没有必要拿一个东方国家八九十年代的流行“经典”来引导娃。。。那些经典也仅仅是经典当中一个角落。
我们小时候也是给娃念过莎士比亚的。。。后来经典这事我们就弃疗了。弃疗并不是坏事。现在我们知道了,读书,然后enjoy,然后选择,这件事情不难,也不需要父母加以限制。需要做的,是总给他们机会去读。
各类文学作品。老美的图书管理员很专业的,我们图书管一出新书,马上order。
我家小孩从小到高中前几乎看过成百上千本书
完全没有我印象中的经典作品。
我相信四五百本可能是我们的上限?
读经典很容易人云亦云,读当代更容易形成自己的品味。。。我又乱说乱动了。。。
更倾向于看那些动手项目的program。学期中还好,学校LA课有阅读要求。一旦放假,他就自己选则了。
东西或工程的故事的书,他可能会感兴趣。记得有个欧洲电影讲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年轻工程师,设计了一个大桥很成功。但这个年轻人后来被他自己的性格缺陷毁了前程。我一方面想找这个电影给他看,另一方面也有点怕我儿子受这部电影的负面暗示。成人世界是复杂的。如果有儿童少年人造东西的故事或电影,那应该是最适合我儿子口味的。
一起交流。
看过几本,因为没有特别有共鸣,就放弃了。
某ner,读海量的网上杂说,看不少youtube。但是似乎阅读兴趣还是有的,比如路过书店通常不会空手出来。他有“非连锁书店经营不易,一定要读者支持,哪怕比埃玛逊贵一点”的思想,这也许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另外私高的文艺氛围可能对此有帮助?
看介绍看review 一本一本问孩子喜欢吗。
会买废很多,但是也能买对很多。
middle school 和high school ,这个阶段的书最丰富。图书馆都分门别类,比如 Fiction,Historical Fiction,Literature, Science Fiction,Fantasy,Mystery,nonfiction,Biography,Poetry。。。。。
我家图书馆去的少,每借一次罚款都能赶上买了。
能把学校图书馆借来的管清楚就已经好难好难了。
某ner兴趣或许和令郎相近。有一段他喜欢design,买了几本design的书,看得高兴的很。。。写大学essay差点写买过的一本袖珍design手册。那时候某痞总是在文艺部找书。
但是,在书店里某ner还是会被其他的方面的书所吸引,也许一次读那么两页。这样多种种草被证明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也许一次不关心两次不关心,说不定哪一天就会想起某一次种过的草。后来他也会买别的书看。我想在图书馆,如果阿姨推荐的书他不喜欢,就尊重他的选择,但是无压力滴种草总会有收获的,而且如果有天他开始读那些草,那会是他自己的选择。
偶尔能看到号称是我们学校的读书list。。。不相信娃知道这个list或者用这个list指导过自己读书。。。
老大高中就把calculus, multivariable calculus和linear algebra都学了。数学竞赛起步较晚,但也AIME qualified,能做出四五道的样子。老大大学选了给新生开的第二难数学课,每周作业十二道证明题,周周都在struggle。以前就听说美国大学数学和高中有gap,但觉得老大搞过数学竞赛,应该准备好了。没想到还是费劲。
不过数学竞赛的功底在统计课上显示了出来。统计课上讲到Stars and bars,有的学生完全不知道。
我在后面加的数学那一段就是因为我家差不多的经历。
他数学竞赛起步很晚,没咋刷题,虽然AIME有比较高的分数,大学选了能选的最难的课,分分秒秒都挣扎,吃饭睡觉都要节省出时间了。还好总算熬过来,柳暗花明。这种强化训练以后,才能真正有个飞跃
我们家的比较有自知之明,AP 都没换,从CAL BC开始修。
我们就找出相关的书,让他去好好读书里的某一部分,然后再讨论。这其实是偷懒的方法,我们不太会教人。
有相像之处。不过,你我不像。你很了解你儿子。我好像总也猜不到我儿子在想什么和他为什么这么想。
记得年初我儿子要拍一个小电影我还问过你软件的事。这个小电影我好像没给你看过吧?看到哼一声,我好删。
厉害啊!
悄悄记下来留给孙辈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