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菜根谭》--看到小茶的书评,重发以前写的

糯米粥
楼主 (文学城)

多年前的本科班上有两拨同学, 一拨是用高考分数考进来的, 不少是出身贫寒的。 另一拨是高考分数差老远,给加塞进来的,往往是本校教授们的孩子们, 或者行业领导们的孩子们。 

印象很深的一件小事--上学时自习时间看到一个小教室里面有一堆教授们的孩子们在里面闷头写什么。 我那时候很傻,这种不是自己圈子的事没资格打听的。 但十几岁的我推门进去问他们在干嘛。 他们在抄写《菜根谭》, 说是父母给他们布置的作业。 这是我初遇《菜根谭》。

本科毕业20多年后, 要拿这两拨来比, 家庭出身好的同学们虽说在学校学习不好, 但他们中的佼佼者工作上到达了远远更高的高度。 如果在体制内的呢,大领导出自他们这拨。 如果体制外的呢,几个开公司的都出自他们这拨。

后来上了国内研究生,研ban同学们更是大多出身贫寒,很多出身农村。 虽说学历更高,但他们工作上的高度也大多不如本科时候高考分数不够而加塞进来的同学们。 再然后我们因为贪腐问题进去了的几个同学们也正好是出身贫寒。

我不觉得这完全就是社会竞争制度的不公。 摸着良心说, 我的有限样本的有限体会是,这些家庭出身好的同学们的一些特点: 
1. 懂得自己去付出去关心他人, 而不那么计较自身得失 -- 我想这在工作上就会更有亲和力, 也更有全局观
2. 更懂得从善意的角度来理解他人的动机 -- 后面是自行消化自己负面情绪的能力, 不会斤斤计较

比如说吧, 我们前几年在银川有个大聚会,还是身居高位的同学们出钱出力, 亲历亲为的张罗起来的,细节具体到每个外地飞到的同学们都有人到机场接机。 

最后用《菜根谭》的演化出来的话结尾 -- 几十年后, 我才明白了他们父母让他们抄写《菜根谭》的深意, 才对家庭所在阶层对自己见识的局限性若有所悟。 
          尘中振衣, 一样见华枝春满
          泥里立足, 不也是天心地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青绿何来?--来自佛教传教之路 Taste: my life through food —刚读完的新书 听完了Ali Wong写的自传Dear Girls 能力和自由--读America's first daughter后感慨之二 西方传统文学里面的中年妇女--胡侃几句我自己的有限理解,跟幸运妹唱个反调
尘凡无忧
尘凡无忧
糯米说的情况确存在。值得深思。。。
尘凡无忧
家庭固然是一个因素,不过我觉得这些都重在自身修炼。小时候缺课大了能够自己补足就可以了。可惜现在社会太物质,逼得人来不得顾及灵魂。
核桃小丸子
喜欢最后两句。
n
nearby
有道理!
望沙
W
WXCTEATIME
一个人能达到的境界跟智和慧都有关
l
lovecat08
赞!
尘凡无忧
智和慧都从哪里来?同一本书,不同的人,读后感觉有时候会完全不一样。。。。
A
Anthropologi
赞糯米!发现咱俩思想上有很多共同点啊:)。泥里立足, 不也是天心地圆,说得好啊!
d
donau
我特别同意你这个观点

成长环境很大程度决定了心态和视野和做人做事的方式和能达到的境界。

这些我原来小的时候很不明白想想是那时候经历的人和环境太单一了,其实是出国以后才真正反应过来的。

糯米粥
觉得你说的有点像“玄”学…
糯米粥
冲破原生家庭的框架是最难的一件事情。很多成就很大的伟人都做不到…
糯米粥
咱们争取以此自勉吧
雨女
喜欢你这种站在另一个高度来看问题。而更多的人是看不到这些。
糯米粥
谢谢雨女MM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