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书坛,翻出旧文, 参加活动。 此文写的是两本在十六,七岁遇见,从而塑造了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的书。 欧美文学才是我的路数。我们的路上都有遗憾有美中不足,而欧美文学总是在这意难平中找出希望,找出欢喜。 俄国文学,比如“静静的顿河”,比如“安娜·卡列尼娜", 太过悲凉,真是在不动声色中带着深深的无奈走向终点。 东方文学近代当代的好作品不多,通俗文学不少,但自己喜欢的通俗文学作者其实都在欧美留学过,非常西化了。我们的老祖宗们倒是文采风流,惊才艳学,但太过男权,里面的女主角单薄悲情。丽娘,孟姜女,王宝钏,秦香莲,杜十娘,随手抓一把,一个赛一个的蠢,能把我气死。 我们此生既然托身为女,自然不看太让自己憋屈的书,而且年纪小的时候,尤其不容易区分精华和糟粕。自己在十几岁的时候,幸运或不幸地完全被西方文学洗脑。十六,七岁时,把"Jane Eyre", "Gone with the wind"反复看了几遍, 奉为经典。今天看来,这两部作品还是可圈可点。 与其说她们是爱情小说,还不如说是世情小说。看看Jane Eyre的选择,在真心真情面前,没有忘记自己的底线,选择自尊自爱,国内的小蜜小翁们都要无地自容了。作者笔力何等老辣,没有平等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其他的不过空中楼阁。作者最后把 Mr. Rochester庄园一把火烧掉,把他弄瞎弄穷,再让Jane Eyre继承一笔遗产,再回头去找Mr. Rochester。现世报啊,Mr. Rochester,谁让你这样一个饱经世事的中年男人去招惹不到20岁的年轻姑娘呢。说你是真情吧,自己有钱有势的时候,对Jane Eyre倒像宠物猫。说你是假意吧,被吸引还真不是假装出来的。不过这些是十几岁没有读出来的,那时候读出来了Jane Eyre的自尊自强自立。 “Gone with the wind”塑造的是一个任性却百折不挠的美人。也许美,有时候能战胜一切,能让人原谅她的任性和谎言。我想,在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困难,如果有了Scarlet 这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活力和劲头,务实自信,driven, materialistic, sentimental and utterly ruthless, 那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化解的呢? 自己在十六,七岁时倒是读出来了此书讲的从来不是男情女爱。此书说的是:"The land is the only thing in the world worth working for, worth fighting for, worth dying for, because it's the only thing that lasts" 。这个“land”可以是个metaphor,不同的阶段会是不同的东西。现在阶段的理解是,以自己的萤火之光, 照亮家人和自己脚下的路。 有时候还是觉得软弱的自己走在迷宫里,很缺乏智慧驾驭生活。重读自己以前写的旧文,就觉得前方必定是有更多有趣的游戏和探索等待着自己。

支持书坛,翻出旧文, 参加活动。 此文写的是两本在十六,七岁遇见,从而塑造了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的书。 欧美文学才是我的路数。我们的路上都有遗憾有美中不足,而欧美文学总是在这意难平中找出希望,找出欢喜。 俄国文学,比如“静静的顿河”,比如“安娜·卡列尼娜", 太过悲凉,真是在不动声色中带着深深的无奈走向终点。 东方文学近代当代的好作品不多,通俗文学不少,但自己喜欢的通俗文学作者其实都在欧美留学过,非常西化了。我们的老祖宗们倒是文采风流,惊才艳学,但太过男权,里面的女主角单薄悲情。丽娘,孟姜女,王宝钏,秦香莲,杜十娘,随手抓一把,一个赛一个的蠢,能把我气死。 我们此生既然托身为女,自然不看太让自己憋屈的书,而且年纪小的时候,尤其不容易区分精华和糟粕。自己在十几岁的时候,幸运或不幸地完全被西方文学洗脑。十六,七岁时,把"Jane Eyre", "Gone with the wind"反复看了几遍, 奉为经典。今天看来,这两部作品还是可圈可点。 与其说她们是爱情小说,还不如说是世情小说。看看Jane Eyre的选择,在真心真情面前,没有忘记自己的底线,选择自尊自爱,国内的小蜜小翁们都要无地自容了。作者笔力何等老辣,没有平等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其他的不过空中楼阁。作者最后把 Mr. Rochester庄园一把火烧掉,把他弄瞎弄穷,再让Jane Eyre继承一笔遗产,再回头去找Mr. Rochester。现世报啊,Mr. Rochester,谁让你这样一个饱经世事的中年男人去招惹不到20岁的年轻姑娘呢。说你是真情吧,自己有钱有势的时候,对Jane Eyre倒像宠物猫。说你是假意吧,被吸引还真不是假装出来的。不过这些是十几岁没有读出来的,那时候读出来了Jane Eyre的自尊自强自立。 “Gone with the wind”塑造的是一个任性却百折不挠的美人。也许美,有时候能战胜一切,能让人原谅她的任性和谎言。我想,在人生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困难,如果有了Scarlet 这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活力和劲头,务实自信,driven, materialistic, sentimental and utterly ruthless, 那有什么困难是不能化解的呢? 自己在十六,七岁时倒是读出来了此书讲的从来不是男情女爱。此书说的是:"The land is the only thing in the world worth working for, worth fighting for, worth dying for, because it's the only thing that lasts" 。这个“land”可以是个metaphor,不同的阶段会是不同的东西。现在阶段的理解是,以自己的萤火之光, 照亮家人和自己脚下的路。 有时候还是觉得软弱的自己走在迷宫里,很缺乏智慧驾驭生活。重读自己以前写的旧文,就觉得前方必定是有更多有趣的游戏和探索等待着自己。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说句斯文点的,这个,在茫茫人海中,更难得。读书呢,本来是一件孤独的事情,还跟看电影这些公众娱乐不一样,看电影可以和爱人朋友一边看一边讨论甚至中间会心一笑,但是读书,只能独自走过那一段时光,你进去的时候,没人知道,你出没出来,也没人知道。
然后,你说好,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那个好。
简爱和飘这些,是我们这一代成长过程中的心灵基石,特别是JANE拒绝的时候说,我跟你是平等地站在上帝面前。。。
和,Tomorrow is another day。
不过我也很爱俄罗斯小说,我记得我们还聊过,我去看过Don River,一点都不起眼,比我们这里有名的河差远了。但是要走进去啊,走进去,才看得见历史。
我读“静静的顿河“的时候太年轻,才10几岁,那时候的人生阅历无法读懂。
嗯,走进去,才看得见历史...
所以有时候跟朋友聊天说起这个话题大家都特别庆幸自己真是生对了时代,并且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
个个都是发自内心的。
每个见到的帖子都会看的。
怀念以前有很多世界名著图画是书
读您的文字,就像远远地听人谈论故人,笑而不语-一份奇妙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