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着高考热,也发一段当年(77年)高考情景

G
Guerrilla
楼主 (文学城)

因为是知青,平日里过着落入谷底昏天黑地的生活,得不到任何有价值的资讯,高考也是通过广播知道国家恢复高考一事的。记得是1977年10月21日的早晨6点半,公社大喇叭照常播出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国家拨乱反正今年恢复高考。霎时间整个大地颤动了沸腾了,犹如沉睡已久的火山口爆发原浆。于是,重新临阵磨刀,赶鸭子上架。

12月10、11日正式考试,共2天考4门课。第一天上午是语文、下午是数学,第二天依次是政治和理化(物理和化学合为一门)。我们的考场在县城中学(县二中)。第一场考试(理科类)只需要完成作文和简单的语法测试。本次作文考试有两题供选择,第一道题是“紧跟华主席,永唱东方红”,我掂量着除了堆砌口号实在无从下笔,似乎鸡肋般涂鸦且空泛无物。另一作文题选自一首叶剑英元帅的诗:“从‘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谈起”。我权衡一番,干脆登攀吧,反正在此一举。于是提起笔晕晕乎乎腾云驾雾直上九霄,自我感觉还行;下午数学是我的长项,连附加题微积分都小意思(不算分),按理我轻车熟路,一点不慌张。可令我气绝的是,卡在一道大题上,是该死的球面变换,20分,那个变换公式考前我匆匆看了一眼,似乎笃定不会出现,以为是八股不会考。一看题目傻眼了,骂娘的心思都有。现场去推,时间哪够?结果此20分的题我基本拿不到(仅得2分),此乃终身遗憾。(后来我留校后,听当年招生的同事讲,若不是这道题错,我就要被他放到数学系了,因为南苏(苏步青)北华(华罗庚),科大数学系当时是公认的);第二天上午政治考试有点模糊,只记得有道考题颇为搞笑,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考场上有人背不出来,就小声唱着,结果你唱我也唱,整个考场咿咿呀呀,哼声如片。这场考试与其说我找到台阶完成了,倒不如且战且败,因为身体不透气。果然到了中午,我体内的高烧终于爆发。其实考试后半期已经略微领教了,感觉头昏眼花。于是赶快回家吃药睡觉片刻(县城离我们的城市只有十多里),母亲看我这样心疼,问我要不要弃考,明年再说。我不甘心,觉得机会难得。下午的理化考试,我完全是凭着感觉走,仰仗中学时邓公“回潮”时的底子,对错如何已经在所不计了。

数年后当我和温元凯教授聊起此事,他却告诉我恢复高考和他有关的故事。据他说,这年(77年)的夏天,邓小平复出后召开了一个座谈会。他是参会者中最年轻的教师。会议开始轮不到他发言(周培源、唐敖庆等长者在前),会议最后一天,他也加入了武汉大学的查恢复高考的呼声建议。当时邓看他最年轻,还询问叫什么名字、在什么地方工作等等,并且取了他十六字的三分之二(温提出‘自愿报考,领导批准,严格考试,择优录取’。没想到邓小平听完他的发言立刻就对他讲,‘温元凯,至少采纳你四分之三’。第二句话‘领导批准’可以拿掉)。随后邓问起在此教育部的人,今年还来得及么?(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温被封存了数年,因此温与高考有关之事便冷冻了)于是便有了史上著名1977年的高考。它是中国千年考试史上最奇特的一场考试,吸引了十二届毕业生,还有尚未毕业的学生,甚至是初中生。全国570万考生,包括专科在内,仅录取了27万(开始22万左右,录取率4%;事后补录5万),录取率仅5%不到。

g
gegenion
77和79似乎是高考历史上录取率最低的两界,79的也是5%
g
gegenion
77和79似乎是高考历史上录取率最低的两界,79的也是5%

逛坛子也只找和家人有关的。太不关心自己了
锦衣卫
那时候数理化是最好的专业,后来一看远远不如CS和经济金融这些当时看不上的专业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忽悠了整整几代人

夏茗
时代变化真快
爱吃鱼鱼
呵呵,学好数理化是

洗脑国策之一,多少人被忽悠了都不知道,

专注数理化让你少去思考就不会闹事,

许教授一思考就被嫖娼了

广
广陵晓阳
谢谢分享,使我对77级高考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 吸引了十二届毕业生”,所以,77级大学生中年龄参差不齐。78年入学的年龄差也

是很大。我先生有一位同班同学不仅已经结婚,而且孩子已经好几岁;他当年是17岁高中毕业生,同班同学中最小的只有15岁,来自江西。

二泉映月09
受邓公回潮影响大的估计是74届中学生。
G
Guerrilla
是,有些学校有叔侄辈的~~))
二泉映月09
我以前写过篇短文分析77级的录取率。见内。

https://bbs.wenxuecity.com/rdzn/4082787.html

 

不能再沉默
严重不同意此观点:"专注数理化让你少去思考就不会闹事"

我觉得:“学会数理化会帮助你更客观的去思考世界”,至于“数理化”和“闹事”之间在逻辑上没有太大关联

G
Guerrilla
与你同届。我75年底毕业,76年3月下乡
二泉映月09
哦,我76年4月下乡的。
c
crabtree12
本人78级应届,当时班里最小的15岁,最大的43岁。
广
广陵晓阳
WOW,这是我目前听说过的同班同学中最大的年龄差,尤其令人敬佩返校上大学的大龄同学。
爱吃鱼鱼
事实的东西你同不同意它都存在,呵呵
锦衣卫
LOL~ 有点这个意思。人傻不能怨社会

数理化出来的都埋头苦干

牛劲上来也不好管

百乐门
你们能考进不容易,因为当初的老三届功底比较扎实,考进的比较多,你们几乎没有读书。

我们也是几乎没读书,76年十月我们还在学农,在田埂上游行,喊打到四人帮。

二年后就高考了。最后一年真的很拼,老师也很拼,我们提高班,一次发了700道平面几何题,一年前还不知道有平面几何为何物。

记得外文开始,我们考俄语,不计总分,半小时一到,走的一个不留。

我也懒得写,太多回忆了。

 

绝对匿名
记得应届毕业录取率最低的该是80级。当时全国高中毕业一千多万,但只录取了28万多。不过预考先滤去不少
绝对匿名
经过困难时期后的生育高峰刚好高中毕业
二泉映月09
是的。
恋子
录取率最低应该是81级:81级入学时77级还没走,四年制大学五级同时在校。教师、教室、宿舍都限制了81级的招生人数。
f
fakegreen
4%
k
kingfish2010
72 ;-)
g
greenonion
那里有43岁的, 老三届应该是32岁, 顶多有33,34的。 本科不可能再大了。
V
VCPP
你说的对数化的人可能正确。但是,对学物理的人,那可不同,那是最不容易被洗脑的,LOL
i
itistrue
牛人。
上海大男人
那微积分题还有影响,是变力做功的计算,但当时不懂积分运算。
衡山老道
到了79级,基本上就没有大龄学生。
华府采菊人
老三届不是一"届", 有读完了初高中六年的66届高中生, 也有刚进初中只读了一年的68届初中生, 功底差别大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