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雨女
楼主 (文学城)

作者:Fanreninus

简单介绍一下。Fanreninus也是一位文学城大名鼎鼎的人物。来文学成时间不长,却一直在博客区占据前几名位置。是一位生命科学家。具体专业不详。因其之前善于和大姑娘,小媳妇一块堆拉家常。因此,有“烦小宝”,“烦人“之称。

另外,和我同城。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73963/201905/24210.html

 

科学的进步历来都不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而是一个前人为后来者搭人梯的过程,这么说不矛盾,因为这个意味着后人虽然因前人的工作受益,但他们却不能停下来坐享其成,而是要继续攀越,只有这样,科学才能发展和进步,不然大家只能活在CS中,变得愚昧落后。

小颜在葡萄糖转运体方面研究的成功也是借着前人搭的梯子攀登上去的。没有这个梯子,她的工作不是不可能,因为她用的工具X-光晶体结构分析能够直接看到蛋白的结构,但是这些人积累的知识却为她提出这个结构和机理增加了信心和佐证。

这几天城里人进行了一场大讨论,就是小颜在攀登高峰时踩的人梯有没有踩在大Yan那厚实的肩膀上。城里很多人相信她踩了,只是没有承认而已,现在被追问了,还说没踩,不仅说没踩,还有点不耐烦。城里另外一部分人则说她没踩,当时虽然看见大Yan的肩膀了,但不在她捷径上,所以没有弯过去踩他一脚,我属于后面这部分人中的一顽固分子。

在发多文后,依然有人觉得小Yan还是踩了大Yan的肩,为了看看她到底有没有踩,我们不妨来看看一篇由Mike M. Mueckler和Paul W. Hruz写的一篇关于《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GLUT1 facilitative glucose transporter》的综述,我想和大家一起学学这篇文章,是因为这里面详细地记录一直到2009年对GLUT1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的历史,这就是小Yan的研究方向和最终目的 (2012年左右开始暂露头角)。

我认为该文写得很好,是因为他们从一级结构一直讲到四元结构。一级就是直线的,意思就是说氨基酸序列和根据其推测的重要功能基团;二级结构就是在在直线的基础上的弯曲,这里重点是螺旋;三级结构是螺旋在三维空间里是怎么排列的;四元结构这里指的是单体,二聚体还是多聚体。除了几段我觉得对这些结构和机理的文可有可无而没有放上来外,关键的部分我和谷哥都把它门列上了,目的是为了看看那些为小Yan搭人梯的肩膀,最主要的就是看看有没有大Yan那宽厚的双肩。

一直到2009年的人梯中的肩膀基本上都看了,一共差不多有几百个肩膀,就是没有大Yan的 (如果有大Yan的肩膀,应该在93年/Cell paper和95年/PNAS paper之间),为什么?还是因为大Yan的肩膀在另外一个人梯里,不在小Yan走的捷径上,她就没有弯过去踩他一下,希望吃瓜群众看了这个以后,不要再跟风骂人家小Yan了,更不要打假,因为她的东西比前面所有人的干货都多。

所以,她没有弯道超车,不然就会睬着大Yan的肩膀了,因为她走的是捷径,所以没有弯过去踩大Yan一脚,明白了吧!

她的工作为什么那么重要,就是因为大家在用野路子连摸带猜辛辛苦苦多年后还不知道猜的结构到底是不是正确的时候,都一直都盼着像她那样的具有确定性的工作,就像综述最后说的: "虽然目前的关于GLUT1的结构/功能关系,包括图中(原文图三)显示的GLUT蛋白三级结构的模型的研究工作让人印象深刻,但所有的知识体系都仍然是推测性的。结构的最终确认必须等待技术进步,这些技术包括能让“促进转运蛋白”结晶和/或能纯化足够的功能蛋白用以在溶液状态进行结构分析。"

打个比方,大Yan和他那个时候走野路子的人就像是在盲人摸象,没有眼睛,摸来摸去,还是不知道大象到底什么熊样,而小Yan的X-光晶体技术就像是她的眼睛,一下就看清象是啥样了!

看了这个以后,再次喊打假前,好好想想吧!

Mike M. Mueckler和Paul W. Hruz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GLUT1 facilitative glucose transporter》的链接: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pdf/10.1080/09687680110072140 

下面一起来看看我辛辛苦苦搞得highlights(注不是所有的文献都列出了的):

一级结构

一,一九八五年被克隆 (Mueckler et al. 1985).

二,86-89年小鼠,大鼠,兔子和猪的GLUT1的cDNA被克隆 (Birnbaum et al. 1986, Asano et al. 1988, Kaestner et al. 1989). 发现GLUT1的氨基酸序列在不同的种中高度保留。

三,一九八五年Mueckler第一次提出GLUT1有12个特征性的跨膜α-螺旋,其中N-和C-末端都在胞浆内的结构 (Mueckler et al. 1985).

四,一九九三年有人提出一个不同的模型 (Fisch- barg et al. 1993), 但12跨膜α-螺旋的模型经得起不同的试验方法得到的资料考验。

二级结构

五,一九八七年有人用光谱学方法测得放在脂质体中从红细胞上分离出来的GLUT1的二级结构。发现

重构蛋白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显示出主要在α-螺旋结构中发现的振动和拉伸频率(Alvarezet al.,1987)。

六,一九八七年有人通过用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纯化的转运蛋白进行蛋白水解处理获得的GLUT1的膜内部分的光谱也显示出α-螺旋结构(Cairns等人,1987)。

七, 一九八六年GLUT1上的偏振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重建成定向的多层脂质薄膜,确定12个跨膜α-螺旋排列几乎垂直于膜,倾斜小于388(Chin et al.1986)。  

八,一九八七有人通过对重构蛋白质的圆二色性数据获得了对GLUT1的主要α-螺旋含量的进一步支持。这些研究估计GLUT1由82%α-螺旋,10%b-转和8%无规卷曲结构组成(Chin等,1987)。

膜拓扑结构

12个跨膜螺旋的定向 细胞膜内的GLUT1已经通过几种独立技术得到验证。已经通过蛋白水解切割和免疫表位作图实验证实了C末端的细胞质定向和连接TM区段6和7的大序列。

(原文的图二,膜拓扑结构,显示有这个大家族共有的12螺旋结构

九, 一九八七有人通过在红细胞膜内的转运蛋白从细胞质侧暴露部分切割GLUT1产生分别对应于TM区段6±7环和c-末端内残基213±269和457±492的肽片段(Cairns等人,1987)。

十,一九九零年有人发现针对C-末端和大的胞内区r环的单克隆抗体仅在暴露于细胞质那一面时才能与转运蛋白结合(Davies等,1990)。

十一, 连接TM区段1和2的环的细胞外位置也通过GLUT1的ASN45处的单糖基化位点建立。一九九一年有人通过突变研究证实GLUT1的糖基化只发生在该位点上,该天冬酰胺残基的扰动可让所有糖基化的消除(Asano等人,1991)。

十二, 一九九三年有人用不渗透的生物素化试剂在完整细胞内标记Lys300证实连接TM区段7和8的环的在细胞外(Preston和Baldwin 1993)。

十三,一九九四年有人用不渗透的巯基定向试剂标记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异源表达的GLUT1中的Cys429,这一结果也和与连接TM区段11和12的环位于细胞外的预测一致(Wellner等人,1994)。

十四,一九九四年有人用一种叫糖基化扫描突变术将每个跨膜螺旋之间的预测的链接都放上一个N-链接的糖基化序列最准确地得到了GLUT1的膜拓扑结构。

 三级结构

Mueckler等在一九八五年提出GLUT1结构的原始模型(Mueckler等,1985)预测了由五个TM a-螺旋并列形成的中央水通道的形成(即3,5,7,10 和11),每个都具有一些两亲性。

十五,Jung等人利用氘交换所得到的数据支持这个中心水通道的存在,这些数据显示 80%的GLUT1酰胺质子可被水性溶剂接近(Jung等人,1986)

十六,这个现象和GLUT1能促进水的转运是一致的(Fischbarg等,1990)

十七,一九八七年有人就提出哺乳动物和细菌糖转运蛋白是同源的。

十八,一九九三年Baldwin提出了包含两个不同的6螺旋结构的假设螺旋包装组合模型(Baldwin 1993)。

十九,在此基础上,Gould和Holman于一九九三年构建了详细的结构模型(Gould和Holman,1993)。

二十,Zeng和同事于一九九六年用GLUT1的分子模型考虑了水通道的大小,螺旋能量填充和宏观极性以及环长度,提出了两种可能的结构,其中螺旋排列成四束图案(Zeng等,1996)。

二十一,与pCMBS修饰相结合的半胱氨酸扫描诱变技术为几种TM残基的溶剂可及性提供了实验证据。在产生所有五种天然GLUT1结构185半胱氨酸已经突变为甘氨酸或丙氨酸的GLUT1分子后,这些实验成为可能。一九九四年,Wellner等发现无半胱氨酸转运蛋白保持接近野生型转运活性,说明GLUT1对突变很有耐受力(Wellner等,1994)。

二十二,以后几个研究组又相继对12个TMα-螺旋中的5个(2,5,7,10和11)进行了半胱氨酸扫描突变研究(Hruz和Mueckler 1999,2000,Makepeace和Mueckler 1999,Olsowski等2000)(螺旋10)(未发表的作品,C。Makepeace和M. Mueckler)。和整个编码序列已进行半胱氨酸扫描诱变大肠杆菌远缘相关的乳糖通透酶转运蛋白中观察到的结果类似(Frillingos等,1998),这些GLUT螺旋中的很少有半胱氨酸残基出现对运输活动至关重要。到2009该文截稿时,GLUT1中的106个半胱氨酸突变体中超过80%保留了大于50%的完全没有半胱氨酸的GLUT1的 2-DOG摄取活性。 五个螺旋所有的敏感残基都在细胞外面。根据这些结果,该综述的作者又提出了图上的一个各个螺旋如果排列的工作模型,并指出为了确立各个螺旋之间的距离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原文图三;盲人摸象之三级结构,其中中间那比较关键的五个螺旋当时已经有人做个多个突变试验,模型就是在此基础上连猜带蒙搞出来的,作者承认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谦虚!)

这里引用的 Frillingos等,小Yan也有引用,说明这个蛋白可能研究的比较透彻。或者相关性比较好。

瓶口(葡萄糖结合的地方)

下图是当时作者的瓶口模型,具体讲有五个螺旋组成了瓶口,并显示葡萄糖如果和瓶口上的各个部位通过氢键链接。这里引用的工作有:

二十三,早在一九七三年,该基因还没有克隆的时候,就有人已经通过研究各种在不同羟基被取代的葡萄糖类似物抑制运输活动的能力来研究与红细胞膜内的GLUT1分子中决定和葡萄糖结合的因素(Barnett et al.1973)

二十四,当时正在进行的螺旋-10的半胱氨酸扫描突变表明Glu-380确实可以被含水溶剂接近,在该位置突变导致运输活性显着降低(C. Makepeace和M. Mueckler,未发表的工作)

(原文图三;盲人摸象之瓶颈 - 原文没有称之为瓶颈,显示葡萄糖如何在入口处和该运载体结合,作者依然承认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再谦虚!)

四元结构

文里具体谈了一些试验资料证明GLUT1可能以单体,二聚体或者四聚体存在的证据或者可能性。

二十五,单体就有活性的资料 (Baldwin et al. 1981, Burant and Bell 1992).(Jarvis et al. 1986). (Pessino et al. 1991). (Lundahl et al. 1991).

二十六,支持以二聚体(Jacobs et al. 1987) 或者四聚体存在的证据 ((Hebert and Carruthers 1992).

文章的结论(Conclusion)之一:

 "虽然目前的关于GLUT1的结构/功能关系,包括图中(原文图三)显示的GLUT蛋白三级结构的模型的研究工作让人有很不错的印象,但所有的知识体系都仍然是推测性的。结构的最终确认必须等待技术进步,这些技术包括能让“促进转运蛋白”结晶和/或能纯化足够的功能蛋白用以在溶液状态进行结构分析。"

2
2017wx
小颜不是說她是五十年第一人
2
2017wx
小颜不是說她是五十年第一人

逛坛子也只找和家人有关的。太不关心自己了
S
SwiperTheFox
好文; 需要强调一下文中没有给够颜宁credit的地方:这个问题的*突破*, 也是颜宁超越前人的地方

就是在GLUT1的结晶 (50年一说的缘起, 而且不是自吹) , 没有其他人做到了(而且不是碰运气做到的, 这是她的过人之处

j
joshuamama
这个是最重要的
S
SwiperTheFox
据目前察看过的资料---[这不是她自己说的.] 虽然这么说也没错.
有言
看到list 后就看不下去了。非常感谢你的好分享。-:)
2
2017wx
什麼错没错的, 不是就不是. 什麼網紅科學家.
S
SwiperTheFox
说这句话的是加大洛杉矶分校的糖转运蛋白专家, 我觉得他说的比你说的有分量。
c
coinbycoin
又一个网友没花多少时间就写了个科学简述… 而颜教授是这方面专家,反而没有用这种简述形式 而是选择了用“碰瓷” …^_^

其实这事外人猜来猜去 读那些个文章 码那些个字…而只有颜教授自己明白真像,这篇简述如果是颜教授几天时间写出来的,就啥也没啥了,阎写他为啥选这个课题怎么做研究怎么查文献灵光一闪… 颜的文章受众更广知名度那么大 又是微博网红科学家 用这种科学简述 正影响力会更大的 偏偏选个“碰瓷”…^_^

c
coinbycoin
颜教授科研文章本身好像没人质疑啥吧?只不过颜教授文章之外说的这个事和用的“碰瓷”语言 和文章内容内涵差得远了点…^_^
S
SwiperTheFox
博主自己说“辛辛苦苦搞的highlights”, 不要说没花多少时间. 小颜说“碰瓷”的确是修养不够。

我能体会到,她时间宝贵, 不原意被无端无聊地纠缠。  这个问题对她很基本, 就象有人挑战无端挑战牛顿三定律一样,从措辞看, 她收到的这种骚扰不是一次两次了。   她修养不够完美, 有待提高,我们也不要以完美要求她, 给她点空间。 

S
SwiperTheFox
1。以上讨论的是50年第一人的问题 2。这件事开头就是有人质疑她弯道超车。 3。 碰瓷一说我下面回复你了。
t
trendspike
非常好的分析。Hruz的Review里竟然没有引用Yan,这非常奇怪。有3个可能。

1)GLUT的蛋白跟阎UHPT 蛋白氨基酸序列重合度只有10%,在生物同源研究中非常低了。一般情况下是把小于30%的重合度的蛋白质当不同源对待。所以阎做的那些突变,90%在GLUT蛋白里就不存在。所以Hruz在Review中,就没引用润涛的。既然Hruz都没引用,颜不引用也是有原因的。

2)阎93年最重要的一篇Cell文章,在Title跟Abstract都只是说他们发现了一个氨基酸对功能有影响。最重要的推测,却在文章后面。导致很多研究员没留意他的工作。生物专业文献浩如烟海,根本没精力读所有文章。

3) 润涛的机理也是在前人基础上推测出来,也不是天马行空革命发现,所以在Review GLUT蛋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忽略一些进步也是可能的。这种忽略基于几个前提:a)HRUZ不认为润涛的突破是革命性的;b)HRUZ没注意到润涛的发现,理由基于前 2);c)10%相识度的蛋白重合度太低,理由基于1)

x
xue12cheng
不提神。我还是喜欢就俩华人科学家的盛宴的局面
c
coinbycoin
那是 网友们太闲了有时间看自己研究范围外的东西 还没几天就写出简述?颜教授太忙了 自己专业发过文章的东东 就一句“碰瓷”…^_^

这事儿有点意思…^_^

S
SwiperTheFox
是先给出了其领域内内相当于牛顿三定律的经典模型, 继续不断被骚扰,才有碰瓷一说。
S
SwiperTheFox
我也是这个星期看了好几篇论文, 特别是颜的论文,就象读福尔摩斯一样有意思。
c
coinbycoin
可是微博上“碰瓷”(不耐烦?) 才开始让大众关注这个事儿的…^_^ 和她的科研文章的求实耐心的距离远了点…^_^
2
2017wx
Haha 有時間當網紅, 科學討論沒時間. 乾脆叫網紅把科學家去掉
S
SwiperTheFox
我是在碰瓷之前就知道这件事,在此之前都没怎么来过中坛,可见此事影响之大。
c
coinbycoin
是吧…^_^ 科研文章里的颜教授 如果没在微博上用“碰瓷”一说 就没这个阎颜什么事儿了…^_^
S
SwiperTheFox
我是在5/14在贵坛写的”要以善意揣测其他中国人“, 碰瓷一说是5/15
S
SwiperTheFox
不是的,见上面回贴。
2
2017wx
小颜认为阎是“碰瓷”的
c
coinbycoin
“碰瓷”之前吃瓜的估计是“祥林嫂诉说自己的孩子被狼叼走了“的感脚… “碰瓷”之后吃瓜的估计会有“狼数落祥林嫂”的感脚(只是打比方

只是“碰瓷”这个用语给这个事件带来的翩翩浮想之一种浮想…^_^ 和阎顔个人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S
SwiperTheFox
从摘要看,阎的贡献就是找到了一个关键的位点,我不认为对机理的贡献是Significant
S
SwiperTheFox
我觉得这个比喻恰当 :)
c
cowwoman
我觉得不是老阎碰瓷

是老阎知识点有欠缺,他意识不到自己看问题有缺陷,认为自己的成绩和小颜关联很大。小颜告诉他去专业地方讨论。碰瓷是网络用语,如果在社交媒体网上还用专业词汇,小颜也太拽自己学问了。

S
SwiperTheFox
如果你5年前发了自己辛辛苦苦整的文章, 现在有人说你弯道超车, 我不知道正常人的反应会是怎样。

当然我们对美国院士要求要高一些。  阎未必说了抄袭二字, 但不知道阎粉给颜宁的通信中是否用了“抄袭”二字。 

t
trendspike
你是做生物哪方面的?
t
trendspike
我也不相信润涛去碰瓷。假如润涛知道事情这么发展,他可能就不会在文学城贴出来。跟你说一样,润涛知识有欠缺,另外一般人容易夸大自己的
S
SwiperTheFox
免疫基因特异性表达并理解DNA的高级结构(我没有真的做结构,而是通过生化实验推测结构)。

其实有点类似阎的研究

t
trendspike
c
coinbycoin
开始换讨论方向了?…^_^前面不是一直说二人研究不相关吗?现在换成 “虽是相关的 只是阎见识浅”…^_^

这不又添柴火了吗…^_^

S
SwiperTheFox
:)做得很辛苦--所以更加佩服坚持下来并取得成就的人。
t
trendspike
是呀,生物这行太复杂,我早早逃跑了。
S
SwiperTheFox
画图说明

c
coinbycoin
这个比不上LZ的梯子论 …^_^ 如果66年是摩托车,阎是丰田小汽车 颜就是Audi小汽车 …^_^

摩托车和小汽车外形看着不一样滴…^_^

外乡人
哈哈哈,如果颜不知道这个联系是见识浅,一字之差啊

如果你的图是真的。

S
SwiperTheFox
你对科学进展的速度期望过高:) 都是同一个模型。 不聊了,我要干活去了。
S
SwiperTheFox
1966的模型是经典,进入了课本。领域内应该是路人皆知,路人皆引 。 阎1993,没有自己的模型,没有多少人引。

就象大多数人都知道牛顿力学与相对论, 却不知道牛顿与爱因斯坦中间有多少物理学的文章, 有的重要,有的不那么重要。

不知道1966就象不知道牛顿力学或相对论, 不知道阎就象不知道那个不那么重要的文章。 

外乡人
你那个图是SCI的经典图
S
SwiperTheFox
承认我见识浅,不知道SCI, 没看懂你的话~~~
南侠
老闫的文章 INDEED 与小颜的工作不相关,,,

我早说过,老阎所有的结构都是推测性的二级结构。因为受制于他的实验方法。

小颜的工作,直接确凿地得到三维立体结构。

老闫的文章与小颜的工作不相关。

南侠
阎做的那些推测 can't be called "突破". It is a hard work.
南侠
Nobody like 小颜 will waste time on 老闫's accusation.
c
coinbycoin
兜了一圈子,不相关-》相关 但阎见识浅-〉不相关。。^_^ 吃瓜群众要晕了…^_^ 就直接颜教授一个科研简述能搞定的事儿 …^_
数字连线
LZ 费了老大的劲, 扯"踩没踩"或是"弯道踩", 跑题了. 我理解老阎争的是

20年前他推测 (或者说盲人摸象)的"机理" 和20年后小颜站在梯子上看见的 (注意, 这里说的是"机理" 且仅限于"机理")是一样的. 更准确地, 这话应倒个个说: "20年后小颜站在梯子上看见的 正是老阎20年前所推测 (或者说盲人摸象)的. 

举个易于理解的例子吧: 有家院子里有个猴子在桃树上的摘桃子吃. 人们不知道猴子摘了桃子是在树上就吃了, 还是回到地上吃? 老阎当时没用/或是没有梯子(因此看不见), 隔着院墙往地上"喂"些桃子, "听听" 猴子有什么动静; 再又往树上扔几个桃子, 再"听听" 猴子的动静 (这里泛指老阎的突变和放射性标记试验), 然后推测出 "猴子是先上树摘了桃子后回到地上再吃". 20年后小颜有了梯子(或者说是她制造出了梯子). 站在梯子上, 看见了院子里的"猴子", 哇, "红毛绿眼, 三头六臂, 身手骄健......" (这里泛指GLUT1的复杂结构). 这些都是小颜的贡献, 没老阎什么事. 但必须强调的是, 老阎从一开始就没争这块, 至少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当然 "猴子上树摘桃下地吃桃", 小颜也是看见了, 或者说看得更清楚.

结论: 小颜可以说她是第一个看见"红毛绿眼"的猴子 (GLUT1结构), 甚至可以说第一个"看见" 猴子是怎么摘桃吃桃的. 但是, "猴子上树摘桃, 下地吃桃" 这个事实(或者说真相) 20年前老阎就猜(推)测过! 20年后被小颜亲眼所见, 他"猜的"是对的! 

星光华逸
小颜的和66经典模型的关系是结构相似(喇叭口),但功能(66是离子泵)不同;
星光华逸
小颜和老阎的不仅结构,功能(葡萄糖转运蛋白)都重合。
数字连线
LZ 费了老大的劲, 在扯什么"踩没踩", "弯道踩", 跑题了. 老阉争的是

20年前他推测 (或者说盲人摸象)的"机理" 和20年后小颜站在梯子上看见的 (注意, 这里说的是"机理" 且仅限于"机理")是一样的. 更准确地, 这话应倒个个说: "20年后小颜站在梯子上看见的 正是老阎20年前所推测 (或者说盲人摸象)的. 

举个易于理解的例子吧: 有家院子里有个猴子在桃树上的摘桃子吃. 人们不知道猴子摘了桃子是在树上就吃了, 还是回到地上吃? 老阎当时没用/或是没有梯子(因此看不见), 隔着院墙往地上"喂"些桃子, "听听" 猴子有什么动静; 再又往树上扔几个桃子, 再"听听" 猴子的动静 (这里泛指老阎的突变和放射性标记试验), 然后推测出 "猴子是先上树摘了桃子后回到地上再吃". 20年后小颜有了梯子(或者说是她制造出了梯子). 站在梯子上, 看见了院子里的"猴子", 哇, "红毛绿眼, 三头六臂, 身手骄健......" (这里泛指GLUT1的复杂结构). 这些都是小颜的贡献, 没老阎什么事. 但必须强调的是, 老阎从一开始就没争这块, 至少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当然 "猴子上树摘桃下地吃桃", 小颜也是看见了, 或者说看得更清楚.

结论: 小颜可以说她是第一个看见"红毛绿眼"的猴子 (GLUT1结构), 甚至可以说第一个"看见" 猴子是怎么摘桃吃桃的. 但是, "猴子上树摘桃, 下地吃桃" 这个事实(或者说真相) 20年前老阎就猜(推)测过! 20年后被小颜亲眼所见, 他"猜的"是对的! 

S
SwiperTheFox
你到说说老阎的机理到底是什么? 别告诉我跟1966经典模型是一样的。
星光华逸
但小颜2012论文里逻辑闭环。老阎很难破局。我外行人,与二Yan均无任何关系。
c
coinbycoin
好比是:66摩托车 阎家居丰田小汽车(拷肉啦?^_^ 细菌里的东东)颜高档奥迪小汽车 (人的东东)…^_^
S
SwiperTheFox
泵就是转运蛋白 加 ATP; 业界公认的模型, 课本里都有, 阎的模型与泵也没区别。

要说漏了, 就是阎漏了与经典模型的联系。

t
trendspike
为啥哪篇Review没提润涛工作,我也糊涂的很。
星光华逸
和66结构虽相似,但功能完全不同。66是传输钠离子,二Yan的功能完全相同,均传输葡萄糖。
c
coinbycoin
这事本来就是个回忆录,he said she said,颜可能是唯一知情人,可“碰瓷”这种intuitive让人挠头的反应 一下

子 把事情闹大了…^_^

S
SwiperTheFox
都是转运蛋白, 只要不是通道就是一个模型。 
星光华逸
小颜膜蛋白结晶做出来就足够Nature了。只不过现在是在讨论和老阎的关联:)
星光华逸
是的 :)
c
coinbycoin
有网友们指出 颜引了一个引了阎的文章 因而间接引了阎…^_^

因而 两者是相关的…^_^

但引了为嘛还是“碰瓷”?…^_^

这些带大家兜圈子的网友们 估计是不是自己也绕进去了…^_^

星光华逸
1,模型,2,功能。小颜和66的关系是模型相同,功能不同。
c
coinbycoin
感脚是的…^_^;所以颜教授“碰瓷”更是个挠别人头又挠回自己头的有点意思的剧情…^_^
S
SwiperTheFox
你说老阎的文章能小颜提供什么帮助?
星光华逸
事半功倍吧。:) 我认为如果小颜读过则会更有的放矢。
S
SwiperTheFox
我读过小颜的三篇论文和老阎1995的文章,可以负责地说根本用不上老阎的文章。 
c
cowwoman
间接提了也算提了。老阎也是有成绩的。到此打住吧。

为了钱?还是为了名声?还是为了圈粉丝?全当笑话看吧,老阎要真想要成绩去《自然》杂志要,让杂志社或者诺奖评委说没有老阎的工作,小颜做不出来不就完了。文学城里有几个人能站在高处评估老阎的贡献的?老阎要的认证要错地点了。

星光华逸
我不偏袒二YAN任何人,吃瓜群众。如有得罪,请海涵:)
S
SwiperTheFox
客气,不得罪; 因这个问题回答过很多遍,所以我也不是很耐心,更

体会到颜宁回应“碰瓷”时的心情。

星光华逸
小颜论文逻辑闭环,老阎很难破局。就是指你的意思。
c
coinbycoin
“碰瓷”前没啥 之后扩大了…^_^ 不过“心里没鬼天地宽”,颜阎都是搞科学的 如果两人沟通交流搞明白了 再写个简述 很正能量呢…
c
coinbycoin
论文中的颜教授和“碰瓷”让人对不上号…^_^
星光华逸
理解。谢谢善意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