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居在西关, 我也是在西关出生长大的。 这次姨甥带我去了一家离我们祖居不远的一家餐馆用餐。 这餐馆是用一个名西医的旧宅改建而成的, 保持了很多昔日西关居家的风格
原宅子的门官厅, 屏门后面就是正厅了
我们订了二楼的一个房间用餐
在所订的房间内拍的
话梅西红柿
另一个餐前小菜
白切鸡
煎豆腐
蘑菇包, 馅也是蘑菇做成的
枣泥糕
楼下大堂的一角
这炕床很怀旧, 只是我的形象有点煞风景
楼下餐厅
三楼的两个单间, 本来我们想订这其中的一间的, 但在三楼, 我姐不方便上得太高
觉得这餐馆不错, 很有旧西关的氛围, 可惜生意不算太好, 可能是广州人都很接地气, 不喜欢整这些虚的东东的
在民国时期, 西法接生是一个进步, 让产妇少受了很多分娩的痛苦苦的
新冠开始后很忙,缺人,又招不到,还要on-site,压力巨大,自己大概也是老了,抗压能力比以前差很多,过去一年就搞的身体不好,身体难受人就干啥都不带劲了。
据餐馆的经理介绍, 现东主买下了这宅子以后, 花了几百万人民币来装修的。 这石头, 门官厅的屏门花玻璃应该都是新的
我的祖居在西关, 我也是在西关出生长大的。 这次姨甥带我去了一家离我们祖居不远的一家餐馆用餐。 这餐馆是用一个名西医的旧宅改建而成的, 保持了很多昔日西关居家的风格
原宅子的门官厅, 屏门后面就是正厅了
楼下大堂的一角
这炕床很怀旧, 只是我的形象有点煞风景
楼下餐厅
觉得这餐馆不错, 很有旧西关的氛围, 可惜生意不算太好, 可能是广州人都很接地气, 不喜欢整这些虚的东东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回广州时, 在一次饭局中被问到, 我喜欢在国内还是国外的生活 西关风情, 101 号私厨 在广州见证了一场浪漫的婚礼 过境杜拜 广州的下午茶
在民国时期, 西法接生是一个进步, 让产妇少受了很多分娩的痛苦苦的
新冠开始后很忙,缺人,又招不到,还要on-site,压力巨大,自己大概也是老了,抗压能力比以前差很多,过去一年就搞的身体不好,身体难受人就干啥都不带劲了。
陶陶居的匾名是康有为题的, 不过我这两次回去都错过了这家茶楼
据餐馆的经理介绍, 现东主买下了这宅子以后, 花了几百万人民币来装修的。 这石头, 门官厅的屏门花玻璃应该都是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