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差异的扩大造就极左和极右。

禾口
楼主 (文学城)

首先必须确认,美国现在的问题是贫富差异严重扩大,中产流失,社会整体缺乏安全感造成的。

就人性层面来说,适当的差异是动力,让人有奔向富裕的劲头。如果政策宽松,限制少,能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增加整个社会的创造力,整体生产力增加,社会经济发展快速,生活水准整体改善。

但是到贫富差异大到一定的程度后,原来的动力就变成了破坏力。差异一方面让人浮夸,原来踏实向上的行为模式让位给暴富的梦想,或者绝望的愤怒。巨大的差异如同一个黑洞,无论创造出多大的财富也填不满。富人和准富人们在炫耀奢侈品,引领展示轻松自在的高端生活同时,也鄙视愤懑底层人的懒惰,不知满足。低端人群,在高端生活的比照诱惑下,充满了羞愧和绝望,不平感。

原来贫富差异没那么大时,穷人吃一个烧饼加豆浆,看到左边邻居烧饼夹上了肉,右边邻居只能吃一个烧饼时,或者自己会为那份肉努力,也为自己能喝到豆浆庆幸。但后来左边的邻居已经鄙视吃烧饼了,烧饼最多做成了一个金烧饼,成为一个财富的象征。穷人或许靠福利也能免费获得了一份肉和豆浆,但是这时庆幸和满足被失望替换了。人性就这样爱差距,也恨差距。患不均不患贫。

左和右的意识形态就是在贫富差异中形成和演变的。既然是意识形态,无论左还是右都摆脱不了在道德上寻求合理性。

右倾意识认可贫富差异的合理性,看重差异产生的动力。道德说辞是社会机制必须奖勤惩懒。以及西方社会普遍的对社会主义的恐惧。当贫富差异扩大到一定程度后,奖勤惩罚懒没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执行力后,极右就登场了,裹胁宗教的力量,高喊美国精神的口号,以反堕胎,反同性恋,维护拥枪等来转移焦点,并进一步强化对所谓社会主义的恐惧,尽管大部分人都不清楚社会主义的含义。

左倾的意识是缩小贫富差距的。道德说辞是追求平等。但是在贫富差距不可避免的扩大时,极左就出现了,而且这个极左出现就如同极右的伴侣,虽然表面争锋相对,其实却如影相随,相得益彰。极左和极右一样没有解决贫富差距扩大的能力甚至也没有意愿,极左致力于象征性的意识形态上的公平,诱导获得啊Q式的安慰。比如性别自主权,同厕,把BLM推上祭台等。。。。这番操作,正好保障极右有了正当生存的空间。政治正确首次可以作为贬义词了。

因贫富差异扩大而出现壮大的极右和极左就这样在台上相互扶持,越来越红火了。

翩一翩
所言极是。能转发不?
翩一翩
所言极是。能转发不?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在惊叹这一段段惊世未了情的同时,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欢乐痛苦。由于文化的差异的婚姻观念,以及成家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婚姻中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跨国婚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浪漫,那么甜蜜。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口子告诫我们,其实与任何一段婚姻一样,跨国婚姻,不仅仅是相爱。

  日本男性最愿意娶中国女性

  随着中国人逐步走向世界,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目的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在逐渐增加。在这些中国人中,一些女性嫁给了日本人为妻。日本政府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日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婚姻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日本男子娶外国女子为妻的越来越多,其中娶中国女子为妻的比例最高。

  随着日本人口增长率一年比一年低,40多岁的一般日本男性现在很难找到二三十岁的日本女性为妻,原因是如今日本女性都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一般的40多岁的日本男人的经济条件大多都达不到她们的要求。于是,这些日本男子尽快解决单身寂寞的最佳办法就是把寻求配偶的目标转向国外。一般日本人都认为,中国人的长相与日本人很像,饮食差异也不大,都使用筷子,都会写汉字,等等。

  中澳婚姻温而不热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文化背景十分不同,但是两国间的联姻数量却一直居高不下。这当中,除了经济的吸引和文化的好奇等有利因素之外,也存在许多困难和误解尽管中澳交流年年发展,但是两国婚姻并没有出现过突增或者突降的情况,近几年每年结婚人数比例的增长基本不超过7%,偶尔还有降低。这种平缓增长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几年中澳婚姻交流没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澳大利亚移民局对中澳婚姻的签证一直控制严格。首先他们要证明双方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持久性,而且这种考核对申请人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现状,家庭中长辈参与程序和申请人对婚后的安排,并未加以深入考察,而是直接套用澳大利亚的各种观念、行为标准和移民部政策,罗列出一串串申请人未能符合的条件或标准。所以有时候申请人在面试时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成为拒签理由之一;有时,申请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或不和,尽管双方和好如初,但仍然会被移民官抓住把柄赫然成为拒签的重要理由之一。从2002年12月开始,澳大利亚立法规定实施新的结婚证书颁布办法,所有要登记结婚的配偶,可以先谈好彼此的结婚条件,包括离婚时财产如何分配,小孩如何教育,要到什么地方度假,甚至一周做爱几次,等等。

  许多在悉尼的中国人对此无法理解,但是澳大利亚人对此另有看法,悉尼大学正要结婚的安德森教授就认为,这样很清楚,也是一种互相尊重对方的表现。

  中澳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专家说原因和澳大利亚整体婚姻文化习惯有关。澳大利亚是有名的家庭观念差的国家,在世界各国夫妻离婚率排到前三,第一是美国。4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男人中,有过离婚记录的占全体总数的40%。所以澳大利亚人把婚姻看得比较淡。

  中德联姻喜忧参半

  上海的磁浮列车开通了,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电机商人彼得先生感到非常兴奋。他很清楚,中德两国合作的磁浮列车项目的开始意味着中德两国在上海的合作前途无量,对他个人来说,这绝对有助于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上海找一个中国媳妇。“两国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姑娘对我们越来越不陌生,我在工作中和她们交流越来越容易。”彼得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据了解,彼得先生身边有这种想法的德国小伙子还有不少。

  德国人把婚姻家庭看得很重,这一点和中国人很相似。如此他们认为应当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才能结婚,否则婚姻会不稳定。也因此,德国人办理跨国结婚的手续非常烦琐。登记结婚的话,首先要把从小到大各种证件能办上的都办上。这些文件必须首先经过中国公证机构公证,再经中国外交部确认,最后由德国驻中国大使馆认证后再邮寄到德国,由在德国注册的翻译公司译成德语,后再递交给婚姻登记处。但最终能否结婚不是由婚姻登记处说了算,所有文件都得送德国各州最高法院由法院决定。一般来说,没四个月这套程序批不下来。乃至有一种说法建议凡欲和德国人结婚者转道丹麦办理,那里三天就够了
禾口
可以,谢谢帮忙转发。
h
hhtt
讲的好!我只要有豆浆和烧饼就满足了!最好再有根油条?可我这里老中没人做这生意.
寂寞的烟花
禾口,节日快乐。推荐一本书给你

Strangers in Their Own Land: Anger and Mourning on the American Right

作者是Arlie Russell Hochschild

https://www.amazon.com/Strangers-Their-Own-Land-Mourning/dp/1620973499/ref=sr_1_1?dchild=1&keywords=Strangers+in+Their+Own+Land%3A+Anger+and+Mourning+on+the+American+Right&qid=1606500155&sr=8-1

 

e
eagleinflight
去中国店买冷冻的,回家自己热一下:)
爱自由
写的真好。极端化的两头在本质上是好朋友,并没有差别
a
alwaysluck
很有道理,赞你的理性,勤于思考

我比较喜欢定义为liberal 还是conservative 。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基本都是liberal 推动的。liberals 追求的更多的人性解放、多元化、宽松宽容、公平公正…从而带来思想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等,但Conservative要维护当时的传统价值观、社会阶层、社会秩序,所以保守派始终在社会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正如汽车需要同时拥有加速器和刹车片一样,只有加速器或刹车片的车必定会走向毁灭。

当初英国二百多名新教徒,为躲避宗教迫害乘坐“5月花号"在海上漂流了一个多月到达Plymouth, MA, 近一半的人为宗教信仰的自由在旅途上失去了生命。当初英国的Conservative 视这些这些新教徒为异教而理应被投入监狱。

记得八十年代国内刚开放时,大院里的那些大妈对流长发、穿牛仔裤、搂着小妹妹腰的小青年们非常仇恨鄙视,称他们为小流氓,恨不得把他们都关起来…结果不到二十年,大院里的大妈们都穿得花花绿绿的,一律花沙巾、大花鞋、满世界跳广场舞去了,还跟老大爷跳尬舞,泡小鲜肉,跟网友打情骂俏…微信上到处是大妈们红嘴辱、黑墨镜、大胸扑、超短裙、鸡尾酒、没皱纹的照片。哈哈哈,我也看不懂了,你们说这些大妈到底是Liberal还是Conservative?
 

哈哈,写着写着,走题了

 

a
alwaysluck
你是原来的翩翩吗?
2
2008VGirl
现在的贫富悬殊已经让人不安了。
a
alwaysluck
这种形成非常复杂,不光是globalization带来的

还有AI带来的行业消失。

国内一二十年前就不断在教育: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所以国内很多人压力都大,业余时间很多在考各种职业证书,或进修业务。

美国人,业余时间,有多少人放在业务进修上?

s
sansemao
哈哈,跳广场舞和泡小鲜肉的不就是当年的绿菠萝吗?

, 只是她们变老了,而已。所以不是力菠萝变保守,而是力菠萝变老。

螺丝螺帽
赞你的思考,我全看懂了
禾口
自由或者保守内涵的道德依据是左或者右想依靠的。

我想指出,贫富差距过大是美国病的根本原因,而非现象。极左或极右都是试图让人转移视线,维持贫富差异过大的现状。

D
DoraDora2008
人性天生是向往不平等的,平等是反人性的。当然人性向往的不平等是自己在上面,而不是自己在下面就是了。

反堕胎,反同性恋和拥枪对一些人来说是宗教信仰,不容置疑,所以无论谁主张这几点,他们都会选他的。无论候选人是只猫或者狗,都无所谓,他们只是支持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我觉得右派为了维护贫富差距合理性,也就是维护自己在财富拥有上相对底层的优越性,过于强调穷人不是懒就是吸毒酗酒,都是穷人本身的错。掩耳盗铃似的拒绝看到贫富悬殊本身对社会造成的伤害,但是无论他们怎么一厢情愿,这种不断扩大贫富差距的发展都是不可持续下去的。

极左也是违反常识的存在,不知道他们的思维方式是咋样的,完全脱离实际。他们看不到现实吗?还是象你说的,避重就轻?其实缩小贫富差距,追求平等这个方向是对的。如果左右派可以合作,理想的话,由右派来带领社会发展,创造财富,然后再由左派来平衡一下财富,让发展慢下来等等穷人跟上来,社会总体发展趋平衡后,再来下一轮发展。。。但是全球化也使得这样做不可能吧,因为全球竞争让资本停不下来。

其实中国现在也是面临同样的贫富悬殊问题,反腐和扶贫都是为了缓和这个矛盾吧。而且中国还在美国身上看到了资本主义发展到极致,会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现在还不知道。所以这是不就是国内现在讨论还要不要任由私人企业发展下去?

事物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泡泡要吹到极致才会破裂,疮要熟到烂透才能挤出脓来。也许谁也无法阻挡历史的潮流。个人只是看命好不好,正好赶上哪段潮流。

 

a
aklei
去私房小菜坦学学,就都解决了。
2
2017wx
不对. 平等是指的上升通道平等, 就是人人通过努力可以吃得饱穿得暖过上更好生活,这个是美国追求认同的
禾口
从终极精神追求上来说,人还是向往平等的。这是人类的理想。

只是因为死亡的存在,形成人的有限。所以人性就必定表现出热爱不平等了。

你对极右看的比较清楚。右派比较依赖宗教是因为,可以依赖宗教中传递的保守价值观,来让人相信现行保障贫富差异扩大的制度是合理的,是神的意志。

极左么就如我在文章中写得,整一些意识形态上的公平,平等,来转移对贫富差异太大的关注。

极左和极右是合作得很好的。背后的大老板是金钱这个主子。

中国是由贫富差异的问题。但中国目前还是吃人口红利。所以个人努力还有成果,中产在扩大不是缩小。以后怎样就不知道。确实可以吸取美国的教训,不要让务虚暴发的生意占主流是非常重要的。

a
aklei
不是所有人都这样的。
a
aklei
给学究点个赞!
禾口
美国这些年中产阶层急剧萎缩就说明,对个体上升通道变窄,下降通道扩大。

很多人或许靠福利都能吃饱穿暖。但不代表他们觉得自己生活幸福。同样富裕的人也不见得幸福。

禾口
从本能上来说,人愿意躺在平缓的水面漂流的。当坡度变大时,就被激发起斗志了。:)
禾口
当坡度多大时,比如到达瀑布,自然是一片绝望的哀嚎声。当然也有极少数跳跃成功的豪杰。
a
aklei
嗯 , 形象!
a
aklei
嗯 , 形象!
a
alwaysluck
什么是绿菠萝呀?

应该是红卫兵那一批吧?有六、七十岁了?坏人变老了?

a
alwaysluck
因为人对努力的认同不同,对吃得饱穿暖的理解也不同,所以对平等的理解

永远也不会相同。就象华人的子女上不了大藤就自认不成功,而美国人有这个想法吗?

禾口
好奇怪的。我回不了烟花的贴。每次尝试都说标题不能空。我明明在标题上打字。
翩一翩
不是。我注册的时候翩翩已经被人用了,所以加了一个“一”。
螺丝螺帽
我也曾经发生过。最近,文学城bug 多
寂寞的烟花
我也发生过,没关系,你有空可以看。
d
donau
你对极左极右的解释我非常认同

比如希特勒是典型的极右,但是一样有文章来论证他也可以用极左来解释。是社科类的专门论文。

小泥山
好文章,贫富差别太大,导致极左极右猖獗。

左和右的矛盾,是平等和自由的矛盾,这是民主制度解决不了的矛盾。正常文明的社会,在中左和中右之间摇摆平衡。

极左和极右则以侵犯人权为特征,极左侵犯富人的人权,极右侵犯穷人的人权。

有人比喻2016年美国社会已经病了,希拉里不认为美国有病,而川普认为他能够给美国治病。川普上台,是美国生病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但川普他其实没有良药,他就是个卖大力丸的。

有病要治,但不能乱吃药。四年川普治下,美国比四年前更加分裂。拜登作为2020年大选的民主党的候选人,当时觉得好失望,他年纪太大了!现在想来,估计他入选的原因是他的中间派立场,希望他能够弥合两党的极端对立,从而改善美国社会的分裂现状。

禾口
卖大力丸的。哈哈。

极左极右都不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就是搞个意识形态。转移大众对真正问题聚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