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风情:野山的魅力(2)

d
dztang
楼主 (文学城)
巴基斯坦风情:野山的魅力(2)

两天过后,我们的队伍就分成了两队:一队是一群极有经验而且体力又好的trekkers,这群人都是些50后和60后的,Alan,曾经是游泳健将的加拿大人,Alfredo,年轻时候常去阿尔卑斯山登山的意大利人,Janusz,加拿大籍的波兰人。要知道在登山界的小圈子里,波兰人,意大利人,和苏联人都出了许多赫赫有名的登山家。这里面最大的岁数已经有65岁了。而经常是笨鸟先飞的我,在徒步和登山的履历表里也不算完全空白。在比较寒冷的天气下,往往表现得更好一些,所以也勉勉强强“挤”入了这个队伍。这里有个很有趣的数据:我们四个人全加起来,一共去了尼泊尔12人次。因为这些人里Annapurna,Mustang,Jomsom,Kanchenjunga BC,Everest BC,Trans-Himalayan Trail,这些尼泊尔最有名的徒步路径,去了一次又一次;而剩下的一队,除了Ameen一点经验都没有,Mamoon也毕竟才17岁,但其他的也都有相当丰富的旅行和徒步经验。只是速度差了很多。前两天里,我们尽量减慢速度,这样向导照应起来方便一点,但后来我们基本上,天天早上一起出发,然后我们就按着我们自己舒适的节奏,分开走了。一般五个小时的路,我们两队到下个营地一般都要相差一到两个小时。

在徒步旅行中,我们四个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走的节奏也许和“慢队”的并没有太大差别,但我们很少有很长的停顿。停顿时间长了,肌肉一松弛,再走起来,又要消耗很多的体力让它紧张起来,走起来更辛苦。而“慢队”的几个,走着走着,三脚架一拉出来,让我们很受不了。可走路的时候,有的人的三脚架相机包还是让向导拿着。


更糟糕的是:没过几天,Mamoon的鞋底就脱落了,还好的是,我们那些有经验的都带着duck tape。我记得我们以前的坛主W班就很骄傲的为别人提供过如此服务。最后到了Concordia,Mamoon的鞋整个鞋底都掉了,胶带也没法儿修了,也由此可见trail的难度,这是后话。

在我们这个队里,虽然不是在比赛,但都是trekkers,trail上多少也有那么点竞争的意思。在我的徒步经历中,我一般是示弱型的:韧带撕裂膝盖做过手术啊,岁数大了啊,亚洲人体型小啊,笨鸟先飞啊。。。理由一大堆。不过事实上,以前的trekking里,绝大多数时候,和一般的trekker们比,80后和90后的居多,我的岁数也是算大的。可在我们这队里,搞了半天,我还是最年轻的。如果我先到的营地的话,那是我“年轻,后生可畏。。。”,要是我后到的话,他们会说,“What take you so long?”。可上一篇的回帖里,还来了一个,“老弟还是年轻,闲得发慌。。。”。唉,两头都没得着,便宜让他们赚尽,整个就是一个晕!不过这里还要再强调一句,“干这些事情真是和年龄无关,唯一有关的是态度!”。


我们的营地Khuburche Camp(3820m),第四天


冰顶着石头,后面的冰川隐隐约约。


Baltoro冰川就是有无数个这么小的冰川汇集而成的。


Dining tent后是永远也看不完的山,永远也看不完的冰川,第五天。


人和野山就这样简单的融合了,第五天。

在旅途中,我最敬佩的还是那些Balti porter们和向导们,每天我们背着的重量是Porter们的三分之一还不到。每到营地,我们已经累得话都说不出来了。他们马上帮我们搭帐篷,打理厨房,帮我们弄晚餐。而且他们还要弄他们自己的营地和晚饭。有的时候,我们会说,“歇一会,缓过劲来,我们可以一起搭的”。等我们缓过劲来,帐篷早就搭好了。还有的时候,实在太累了,脱下靴子,我们就彻底放弃自己趴下了。

在营地,每天要是早到,porter们干完了他们的活,下午的时候,Balti的歌声就响起来了。否则的话,天一黑,歌声,鼓声,鼓掌声,天天歌声不断,莺歌燕舞。


下午时间还早,晚饭前,porter们就都唱起歌来。塑料水桶就是他们的鼓,掌声就着他们的节拍。有一首歌词的大意是,“我们在野山中,只有星星伴随着我们,孤独的月光下,让我们思念亲爱的家人。。。”。唱到动情地地方,有的porter和向导们就走到圈子的中间跳起舞来。我们的向导,Akbar和Shahib都是能歌善舞的高手,Shahib那很MAN的低音歌喉在Skardu还让那些专业人士录了碟子。


Porter们的营地,为了减轻他们自己背负的重量。他们从不带帐篷,石头垒的墙,上面盖上塑料布。这样的艳阳天,还没有问题。再上去,睡在冰川上的冰碛石不说,天上还在下着雪。


旅途中休息的porter们,第五天。


向导Akbar告诉我,就在去年(2011年)夏天,由于泥石流和山崩,两个porter的生命就埋在了这块大石头的底下。还有一个porter受了伤。边说着,Akbar很动情地抚摸着那块大石头。我呆呆的看着,沉默了半天,突然问道,“那我们那些porter们都有保险吗?Snowland提供吗?”,“有!但只有死亡保险,1000美元/人。但受伤的就什么都没有了”。我无语了。。。。。。


营地50米外就是巴基斯坦部队的兵营,白色圆顶的小建筑,第五天


Gasherbrum IV(7924m,G4),在我们面前时隐时现。我和Alfredo静静的看着山,沉默也许是最好的语言来形容这山的壮美。突然,Alfredo说了句很无厘头,却意味深长的话,“你知道吗?我们是一群很幸运(privileged)的人”。我敢同身受,却依然保持沉默,这山让我彻底的丢失了。第五天


旅途中(1),第六天


旅途中(2),第六天


这张照片所面对的一群山峰叫做Trango Group。其中最高的一点是Trango Tower。这个周围有几个无名的山峰,有一个就叫Nameless Tower,是攀岩界中最有名,也是世界上最难攀登的几块岩石之一。因为天气缘故,这张照片并不是很理想。但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左面的那条冰川上方叫做Mustagh Pass,离中国边境只有16公里,也是巴基斯坦的Skardu到中国新疆境内的莎车县最近,最直接的通道。但是,从上个世纪初起,由于冰川的迁移,除了那些探险队,这条通道就再也没有被用过。旅途中的第六天。


一整天都在雨中徒步,第六天


雨中小景,第六天


骡子还被拉到了Camp,Concordia是它们能走的最高的地方。Goro II Camp,第六天


Goro II Camp,前两天的时候,我们在Khuburche Camp和Urdukas Camp,尽管边上就是Baltoro冰川,但我们的帐篷还是设在山边上的碎石坡上,而Goro II Camp就彻底在冰川上了。搭帐篷前,我们要简单的把碎石头盖在我们的营地上,否则的话,很浅的地下就是冰块,很快就湿了。走以前,我让我的朋友代我买了一个漏气的ex-ped,自己买了修补的工具,然后在自己的家里测试了好几天。帐篷里,底下是层塑料泡沫,上面再垫上ex-ped。在海拔低的地方,花上两三分钟吹气还不是大问题,但到了4500m的Goro II Camp,氧气可是只有海平面的60%,吹气还真是个力气活。更何况这天我们已经走了六,七个小时。第六天


Goro II Camp看周围景色,第六天


每一天,我们看到更多的壮丽景观:从Indus河流域到Skardu周围的山峦,到Trango Tower,Mashabrum,再到Baltoro冰川上千奇百怪的造型。只见到这山越来越高,越来越美。第六天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雨停了,Gasherbrum IV(7924m,G4)又顽强的冒了出来,山毕竟是山,它就在那里。第六天。


Goro II Camp出发没多久,天就下起雪来,这已经是4500m的海拔。第七天


走在前面是向导Akbar,后面的圆顶建筑又是一个兵营。第七天


雪越下越大,我们知道Concordia就在眼前了。第七天


隐隐约约中,营地出现了,梦寐以求的Concordia到了。第七天


雪越下越大,不到半天的时间,吃晚饭前,我们的营地都让雪给覆盖了。第七天


到Concordia的晚上是Raymond的生日,我们一边庆祝我们的安全到达,也给了Raymond一个小小的惊喜,又像比萨饼又像蛋糕,一边高,一边低的生日蛋糕,无疑是我看到过的最难看,也是最浪漫,最有情调的蛋糕。要知道,在4700m的海拔,烧开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我们的米饭都是夹生的。Raymond和Emma的结婚纪念日也是这几天里。没去美丽的加勒比海,没去地中海的小岛海滩上漫步,折磨了自己十天(加上三天路上的颠簸),而跑到了Karakoram的野山里。这就是野山的魅力!


最后的余光(1),Concordia营地。第七天


最后的余光(2),Concordia营地。第七天


最后的余光(3),Concordia营地。第七天


最后的余光(4),Concordia营地。第七天

就见着天一点点地黑下来,我还是舍不得走进帐篷里。外面的气温已经骤然降到了零下。K2还在云雾里的,我看着K2的方向,祈祷着,“老天保佑,明天让我好好看看你,Insha‘Allah!”。

前篇,“巴基斯坦风情:野山的魅力(1)”

下篇预告,“巴基斯坦风情:野山的魅力(3)”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叙利亚风情(2):枪响后的回忆
青年旅店和背包客
Namaste(你好),我的珠峰!(一)
Namaste(你好),我的珠峰!(二)
Namaste(你好),我的珠峰!(三)
-
--1234567-
老弟受苦了,敬佩!
-
--1234567-
老弟受苦了,敬佩!



d
dztang
您老这里管得真勤快啊,刚贴上...走得还好,写得辛苦.为风坛服务啦:-)
a
amastroller
再次仰视DZ一次~!也曾拜读过其他人的K2经历,除了“敬佩”两字儿别无它语。

DZ你膝盖手术后花了多长时间恢复? 唉,我刚做完右膝盖半月板修复手术,正愁着我今年的出门计划估计得泡汤了。。。

问好~!

嘉崚子
我也无言了. 只能说:佩服!
-
--1234567-
今天热,我老刚游水回来。一上来就看见你的贴,读完老流鼻涕,不知是水着凉了,还是受了感动:)
d
dztang
游水的?那和Alan有一拼啊,赶紧的,感动变成行动:-)
d
dztang
数字兄说了,“我个子矮的很,你要仰视什么也看不到的。”:-)

如果是Arthroscopic,两个星期,一个来月就行了。要是ACL,那就惨了,三到六个月。

ACL一般一个多月后就可以行动,不影响旅行的:-)别剧烈的就行。地中海的邮轮啊,法国的酒庄啊,都可以:-)

L
LVFan
机场等飞机看到这篇, 向往中。。。。估计我可以加入最最慢的队伍中,30天走完全程的

我很自豪地说我可是在登山学校训练过的。不过,不过,那些东西怎么用也忘得差不多了(Q_Q)

剩下的游记就等我回来拜读。谢谢分享!!!

 

小黑猫
同敬仰。你是真正的旅行家。辛苦一路看到的景色就是不同,非常壮观。

看到Porter的那一段,让我想起中国旧社会的纤夫。和他们比,我们真的是privileged。

离离:)
珍贵难得的记载!谢谢分享。

年轻有年轻的体力,年长有年长的经验。很多时候,往往在旅途结束的时候才学习到很多的实践知识,就只能用在下一段路上了。

“而“慢队”的几个,走着走着,三脚架一拉出来,让我们很受不了。可走路的时候,有的人的三脚架相机包还是让向导拿着。” 这让我想起自己的经历,简直让我无地自容,尽管可以说出些理由。。。我在这里发誓再不会成为别人的负担。

最佩服景仰你的,不是速度,不是年龄,不是经历,而是态度。同时骄傲的说一句,去年我也曾以我的态度获得了同伴们的认可。

甜酒甜
特别敬佩那些porter们!~
Y
Ycart
远远得仰望,佩服一下!

这样的挑战对我来讲就算了,我去追逐别的人生追求吧。记得刚来美国认识一个巴基斯坦的朋友,得知我们听说过K2的名字很高兴,还提到电影Vertical Limit,那是讲爬K2的故事,不知你有没有看过。

迪子
赞!“干这些事情真是和年龄无关,唯一有关的是态度!”最近碰到一对老夫妻,

夫82岁,退休前是Los Alamos的天体物理研究员,妻75岁,家庭主妇。他们从26年前小女儿上大学后开始Hiking,先后登上了15座科州的14er,现在还常爬山。

你片子里“灰白世界”的魅力远远超过“美丽的加勒比海”和“地中海的小岛海滩”~~~

小黑猫
顺便请教:没有登山训练的能走吗?看起来主要的困难是海拔和气候。
x
xux
feel bad for the porters ...
d
dztang
谢谢众回帖的,要PF的绝对不是我

你们对象搞错了,是Balti porter。在trail上,和他们比,我们拿的东西就和女孩shopping拿的手袋一样,天天帐篷搭好,饭煮好。我相信我能背45磅的东西,加上自己的帐篷,冰爪,冰斧,自己完成。但没有能力背十二天的食物,和fix自己的rope。看到人家那样做,崇拜的不行。女孩做这已经很不容易,要是美女,那人家背包是必需的:-)但男人必须自己做。当然,自己水平不行,给自己不说,也给向导带来很多危险的话,那就不应该了。

我也就这点能力了。自己有旅行记笔记的习惯,这样写下来,给自己一个记录。要看到K2的确不容易,但我能做到,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也能。写出来,告诉大家,大堡礁,金字塔,长城,好看,但Karakorum有那种不加修饰和与众不同的美。

 

d
dztang
谢警长:-)我后面会比较详细的回答你问题的,好吗?
d
dztang
Vertical Limit我看过,但登山和好莱坞的确不match

应该说是部很糟糕的电影。Ed. Viesturs还演了个什么角色。特激动看到他:-)

小黑猫
谢谢。刚去考古,看到W班都说难,我就更没戏了:)。
看风景
DZ是我们这里的好汉。当然porter确实令人无语,看到他们还有不少人是脚穿凉鞋(拖鞋)上去的。
w
wunderlust
加个塞 :-)再次仰视DZ一次-下x2; “敬佩”x2

最近周围的朋友膝盖有问题的真不少 -亲耐的AMA,抱抱, 左一下,右一下:-)

w
wunderlust
猫这话有点语法问题哈,你不知道

W真的很弱很弱的,俺嘴皮子比脚丫子硬朗;  改天你看俺下文就知道了,不兴拿我说事的哈:-))

最关键的是,想去,就做好充分的准备去试试呗 :-)

熊猫媳妇
4500m的海拔我能走下来,去这个地方看来有望。
w
wunderlust
借你这地盘给Porter们说句话,要谁去的话,有多余不用的装备装上

哪怕是用过的,他们真的很需要。当地没卖,即使有也不是他们能买得起的。

PORTER TREATMENT在全世界都是问题,但看这些照片,巴基斯坦的PORTER是我见过装备最差的,这也许和那里的TREKKING不象KILI,Inca trail,和尼泊尔那么商业化去的人多有点关系。

难为你还记得我的胶带,碰巧我正写到这呢,又用了:-)

熊猫媳妇
迪子,那我85岁时,我们约着去爬Capitol Peak :)
d
dztang
谢风景兄,你就别掺和什么PF字眼了。关于porter的事我以后

会再加点。

在海拔低的地方,有些porter是凉鞋走在石头上,到了4700m就看不到了,那全是雪。说明有些人是带了两双鞋上去的,到了营度换。我们的boots都是三四磅重,走那么久,到了营地第一件事是脱鞋,换旅游鞋或是拖鞋。

后面,我会讲讲Balti风格的 "Gore-Tex"。除了“tough",真没别的词形容他们。

a
amastroller
“我个子矮的很”-无图无真相~!:-)再说了,是说老哥“说的”嘛:-O。

俺的手术不幸是后者。。。:((

看见您这些刺激挑战的行程,油轮酒庄啥的想法让人情何以堪哪:)。。。

a
amastroller
您的续集涅,亲耐得:)?俺这两天就躺着享读你们的美贴啦。。。

唉,人老了不中用啦。。。:(

hughug,左一哈右一哈~。

D
DUMARTINI
真厉害 好辛苦的一路。不过也只好说一个 PF
小黑猫
你乞力印加ABC都走过了,肯定不弱的。
D
Dinglu
称得上千辛万苦了。无论是你们还是挑夫们都是勇者!敬佩!!!

鞋子那段,让我想起当年大学暑期,与要好的同学们去避暑山庄。过武烈河时,一个同学的鞋子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了。我们居然用讨来的新鲜玉米皮将她的脚里三层外三层包上,再赶去商店买鞋。一路上,我们这群女大学生被当地人笑了个够。哈哈。

苏.苏
以后去的同学, 多带一双好鞋给自己的PORTER吧.

真的于心不忍.

苏.苏
啊, 想到一起去了! 我们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撞出火花啦!

oh yeah!

一碗麦片粥
多么了不起的人生体验.恭喜你.
云清雪白
在这样的自然面前,“沉默是最好的语言”,历经千辛万苦,才能成为一个"幸运的人",是不是因为终于找到了心底的那份敬畏?这样的经历,
d
dztang
一并谢谢上面的回帖.我会把苏苏和W班的意见和我们的经历加在后面
S
Sunnydog&thundercat
太棒了!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