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紫啊!

a
aklei
楼主 (文学城)
桃子苹果
老美也讲,都在自己的圈子里讲。:)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在惊叹这一段段惊世未了情的同时,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欢乐痛苦。由于文化的差异的婚姻观念,以及成家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婚姻中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跨国婚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浪漫,那么甜蜜。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口子告诫我们,其实与任何一段婚姻一样,跨国婚姻,不仅仅是相爱。

  日本男性最愿意娶中国女性

  随着中国人逐步走向世界,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目的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在逐渐增加。在这些中国人中,一些女性嫁给了日本人为妻。日本政府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日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婚姻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日本男子娶外国女子为妻的越来越多,其中娶中国女子为妻的比例最高。

  随着日本人口增长率一年比一年低,40多岁的一般日本男性现在很难找到二三十岁的日本女性为妻,原因是如今日本女性都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一般的40多岁的日本男人的经济条件大多都达不到她们的要求。于是,这些日本男子尽快解决单身寂寞的最佳办法就是把寻求配偶的目标转向国外。一般日本人都认为,中国人的长相与日本人很像,饮食差异也不大,都使用筷子,都会写汉字,等等。

  中澳婚姻温而不热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文化背景十分不同,但是两国间的联姻数量却一直居高不下。这当中,除了经济的吸引和文化的好奇等有利因素之外,也存在许多困难和误解尽管中澳交流年年发展,但是两国婚姻并没有出现过突增或者突降的情况,近几年每年结婚人数比例的增长基本不超过7%,偶尔还有降低。这种平缓增长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几年中澳婚姻交流没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澳大利亚移民局对中澳婚姻的签证一直控制严格。首先他们要证明双方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持久性,而且这种考核对申请人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现状,家庭中长辈参与程序和申请人对婚后的安排,并未加以深入考察,而是直接套用澳大利亚的各种观念、行为标准和移民部政策,罗列出一串串申请人未能符合的条件或标准。所以有时候申请人在面试时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成为拒签理由之一;有时,申请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或不和,尽管双方和好如初,但仍然会被移民官抓住把柄赫然成为拒签的重要理由之一。从2002年12月开始,澳大利亚立法规定实施新的结婚证书颁布办法,所有要登记结婚的配偶,可以先谈好彼此的结婚条件,包括离婚时财产如何分配,小孩如何教育,要到什么地方度假,甚至一周做爱几次,等等。

  许多在悉尼的中国人对此无法理解,但是澳大利亚人对此另有看法,悉尼大学正要结婚的安德森教授就认为,这样很清楚,也是一种互相尊重对方的表现。

  中澳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专家说原因和澳大利亚整体婚姻文化习惯有关。澳大利亚是有名的家庭观念差的国家,在世界各国夫妻离婚率排到前三,第一是美国。4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男人中,有过离婚记录的占全体总数的40%。所以澳大利亚人把婚姻看得比较淡。

  中德联姻喜忧参半

  上海的磁浮列车开通了,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电机商人彼得先生感到非常兴奋。他很清楚,中德两国合作的磁浮列车项目的开始意味着中德两国在上海的合作前途无量,对他个人来说,这绝对有助于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上海找一个中国媳妇。“两国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姑娘对我们越来越不陌生,我在工作中和她们交流越来越容易。”彼得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据了解,彼得先生身边有这种想法的德国小伙子还有不少。

  德国人把婚姻家庭看得很重,这一点和中国人很相似。如此他们认为应当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才能结婚,否则婚姻会不稳定。也因此,德国人办理跨国结婚的手续非常烦琐。登记结婚的话,首先要把从小到大各种证件能办上的都办上。这些文件必须首先经过中国公证机构公证,再经中国外交部确认,最后由德国驻中国大使馆认证后再邮寄到德国,由在德国注册的翻译公司译成德语,后再递交给婚姻登记处。但最终能否结婚不是由婚姻登记处说了算,所有文件都得送德国各州最高法院由法院决定。一般来说,没四个月这套程序批不下来。乃至有一种说法建议凡欲和德国人结婚者转道丹麦办理,那里三天就够了
桃子苹果
老美也讲,都在自己的圈子里讲。:)

年轻一代混的多了,讲的更多。

a
aklei
嗯,一般泛泛地讲也没什么,可是教授对我个人生活的忠告让我很吃惊。
a
aklei
这么赤裸裸,太奇葩了。
糯米粥
桃子, 专门上来找你的--正在听Just Mercy, 非常震惊,也非常入迷。觉得这本书值得每一个美国人读

不敢80年代末期还有Walter Mcmillian这样明显的冤案, 甚至DA还故意隐藏Mcmillian的无罪证据。 我还专门去查了wiki, 很让我震惊.

太佩服作者,不为名利, 是为了心里的calling。 越纯粹的人,内心的召唤越远大,越坚定。


 前一阵子读到下面这篇: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utlook/scrubs-everywhere-arturo-holmes/2020/07/10/9e10b0e0-c095-11ea-b4f6-cb39cd8940fb_story.html

 

 

酒绿春浓
有一点,那就是

美国有不少这样的悲剧,这样不公正对待公民的事情。比如那位黑人妇女因为心情不好就不愿意走到公共汽车后面专门为黑人设定的座位去,她的反抗带给她不公平的待遇;然而她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则在美国引起了一场黑人民权运动。美国社会因为她遭遇的不公平待遇而变得更好了。

看待一个社会结构是否相对公平公正,要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美国五十年代警察很黑,尤其是洛杉矶、纽约的警察很黑,跟黑社会一般黑。勇敢的人奋起抗争,居然以个人的力量唤起了民众的反抗,从而改变了警察系统,以至于现在美国警察不那么黑了。

桃子苹果
You made my day!!

前几个月老二推荐过这本书改编的电影,有一段时间,免费看。可我一直没看。我对视觉冲击的影响比较有顾虑。。哈哈。

后来预定了图书馆的书,先到的是The New Jim Crow,后来才有Just Mercy。

过些日子,会再听一次The New Jim Crow... 

刚刚在听这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yBfOX5OHRQ

我对基督教其实满感兴趣的,不是从信仰的角度,而是从文化的角度。听的过程中还想着是不是应该翻出圣经看看。。。

不过,可以跳过那些,直接听作者的。。他说的一点我是认同的,就是proximity 很关键,也很重要。

 

桃子苹果
你是说Rosa Parks?

你的说法是米国教科书里的,据说跟事实不完全符合。。。

https://www.history.com/news/10-things-you-may-not-know-about-rosa-parks

 

桃子苹果
有些观念根深蒂固,改也难。
酒绿春浓
不仅仅是她的故事改变了美国社会结构,还有很多。你说说Rosa真实的故事吧,我想知道不同的版本:)谢谢~
糯米粥
2006年Duke有名的案例,震惊全国, 我当时追了。这个是反向的“歧视”, 几个白人大学生们被诬告。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uke_lacrosse_case

当时在New Yorker读了一个很深入的报道,读后自己的一个反思是, 如果德不配位, 实在害人害己。里面的DA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再加上自己的unconscious bias,   铸成大错。 

今天跟McMillian的案例比起来,Duke里面的执法不公者都受到相当严厉的惩罚,可McMillian这个案例里面的执法不公者的政治前途一点都没受到真正的影响。 

糯米粥
看我下面写的Duke那个有名的案子。"The opposite of poverty is not wealth. It's j

https://bbs.wenxuecity.com/kghy/3343086.html

美国的制度远不完美, 但这些事情可以曝光出来, 真很不错, 才可能有改进。独裁国家则是形势大好

The opposite of poverty is not wealth. It's justice 

 

 

糯米粥
晚上来听你推荐的youtube. 先下了,回头聊
酒绿春浓
握手!
桃子苹果
在上面的贴里加了一个林克。。

美国社会的确在变,不过,真实的变化大概不是你说的那么简单。。。我也是才开始意识到。

酒绿春浓
是我只能简单写写,不然就是博士论文了,嘿嘿
桃子苹果
所以要多看才知道。

我只提醒自己,知道摸到的可能只是大象的尾巴,不应该是摸象的结局,满足于摸到了尾巴。尝试着换个位置,继续摸。至少,在摸到其他部位前,少说几句大象怎么样。

 

桃子苹果
不是简单复杂的问题,是准确不准确的问题。当然,所谓准确与否,和立场也有关。。。
酒绿春浓
你上面说我写的不准确,跟你现在的说法很不同哦~~~不是抬杠哦,而是信息时代信息爆炸了都

每个人都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来看问题。所以不存在什么准确与否的问题,只能说观点不同而已。

酒绿春浓
哈~~~不过你给的link里的内容我很早就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