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芳把自编的《红楼梦》白话文评书注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许别人说,您觉得对吗?

分与合
楼主 (文学城)

我说评书存粹是为了发泄自己给自己治疗抑郁症,有时候想起来突然之间就去电台上一集,但事先有可能已经三天三夜没睡觉也没洗脸洗澡换衣服啥的,所以形象有点对不住观众,呵呵呵,有时候自己瞎写瞎闹编故事,评书嘛,沏茶一壶,坐在太师椅上闭着眼睛听就OK了。

 

本人从小听评书长大,各种流派包括西河大鼓和濒临灭绝的地方戏曲等我都喜欢,尤其是上了年纪,看着传统评书被一群说相声继承了下来改的四不像,很为老去的评书大师们感到惋惜,于是尝试说各种流派评书,起初当然是从我最喜欢的红楼梦开始说,老一辈评书演员都是口口相传,据说刘兰芳老师自己改编的《红楼梦》很好 ,听了几集 ,感觉我可以在她的基础上改的更好,当然不是乱改,就是在某些地方我和刘兰芳老师看法不同的地方加上我自己的点评,就计划说一部《红楼梦》,在喜马拉雅上刚说了两集,因为点击量过快就被网管下架了,说刘兰芳老师的评书注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利,非她的学生不能说。呵呵~~这让我对刘兰芳老师之前的印象大打折扣。

后来我自己有写了一集川普传奇,两个小时内点击量过万,不幸的是很快也被网管下架了,原因是不能说政治名人,我跟网管上我又没说你党,我说的是我党,他说啥党都不行,中美关系要是弄僵了,可能会怪到他头上,我无语了。我也说水浒传,边说边改,我觉得水浒传太干巴此列了,本身描写女人的就很少,阎婆惜和潘金莲那几集有大面积删减,尤其是偷情那几集,基本上是按着金瓶梅的路子来的,同时给潘金莲和王婆平了反,作为女儿身的我,我觉得自己有这个使命,潘金莲是我们女人的民族英雄,每一个女人都应该向潘金莲学习。武大郎并不值得同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跟那个十恶不赦的潘大户都是属于施害者,但潘大户只是年龄大了,配不上潘金莲,但武大郎虽然年轻几岁,但那张脸每天看着,难免不会起杀心,那小子若是个真善人,救出潘金莲后就该成人之美,做个兄长,帮他找个好人家嫁了,因此恶人不一定就是做恶事的人,西门大官人的出现让潘金莲觉得死而不憋屈,掉了脑袋也是笑着离开的哈哈哈,这是作为一个有灵魂的女人对自己做的最伟大的一件事——与西门大官人偷情。可惜我这套理论没有人能够接受,再过50年,差不多吧!当然结果可想而知:在明州被骂了个狗血喷头,以至于不能继续说下去了。

其实中国的古代戏曲精髓最多,我常常跟一些学中文的老外说,你要了解中国这个民族的命运是怎么形成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听评书和看古戏,为什么呢?精髓都在里面!例如王宝钏见到薛平贵的时候,有一句唱词:水盆里面照容颜,十八年老了我王宝钏。这句话里面的“水盆”就很经典,为什么是水盆而不是菱花镜呢?丈夫出征十八年未归,她早就不需要照镜子了。。。这一句话,包含了王宝钏多少心酸,恐怕只有她自己能够解释了。

又比如苏三起解里古戏有一句唱词:“十六岁开怀是那王公子”,还有那句“神案底下续旧情”,被现代人改了,说是涉黄,苏三本身是一个妓女,他表达爱的方式可不就是那点事吗?难道你认为她应该给王金龙念首诗?又比如一捧雪,奴才替主人死是一种至高的荣耀,死前还要大笑三声,这尼玛得是多么惨痛的笑啊!别以为自己念书多,其实中国的文化是没有跟的,三皇五帝都被改成了五帝三皇,上古史都被你毛爷爷咔嚓了,办了那么多孔子学院,孔圣人摇身一变成了中国的宗教,那不是瞎扯淡吗?孔子是维护谁利益的?这些被学中文的大老美抓住,就会更加了解中国人,了解我们骨子里的奴性是如何形成的。

再后来我又试着说了几个其他流派的老段子,例如单田芳老师的、袁阔成老师的和连例如老师的、包括田连元老师的我也说过,基本都是跟学唱歌一样,谁爱说谁就随便说,这几位的评书都没有注册专利。

连例如老师的徒弟好几个,说的好的那个胖子怎么看怎么像是说相声的,你小子既然拜了连例如老师做老师,怎么还作践评书艺术呢?中华文化的璀璨文化全部毁在了我们这一代,老的评书艺术家一旦死光了,他们的艺术也一同带进了坟墓,中华文化就真的算了根儿了………

我们农村出来的孩子,凡事上不起学的,我都不建议家长们砸锅卖铁供出一个大学生,认识字了就去跑江湖算了,但是不能光是打打杀杀的跑江湖卖苦力,你也可以读闲书,其实再多的闲书也不如听评书进步快,当然解放后的评书就算了,跟样板戏一样,太多的豪言壮语堆积而成,总觉得缺少那么点真实和血肉感,古书是有营养的,有钱的读书,没钱的听评书,其实结果都差不多,古代的赵匡胤就是听评书后开悟最后当了皇帝了,因此没机会读书并不是什么坏事,老天爷饿不死瞎眼的鸟,上天有好生之德,社会大学会教会你一切。其实这年头儿上多了学没后台也没用,这是一个拼爹拼金的时代,例如今年,你考上大学又如何?然并卵,明年老大一挥手,上山下乡去了。

猫有猫道,鼠有鼠道 ,武大郎玩儿夜猫子———啥人玩儿啥鸟!条条大路通罗马。

对了,我发现文学城虽然也删帖,但比起国内例如简书,今日头条等一切我曾经经常去的网站,还真是最好的一个,说实话,大家都说这里的文化层次比国内高,其实不见的,国内爱思考的人也大有人在,例如简书,但是我在那里待了大概有半年,还真没有遇到一个鼻孔朝上的,高晓松就是我在简书认识的,他也披着马甲看我的作品,看完还写了一篇读后感,你们看到的《剥开一颗洋葱》就是他写的,当然,写完后他的账号就注销了,换了另一个马甲,当然,我后注的读后感作者还是他的那个马甲,并没有写他的真名。我离开简书当然是因为他们经常删我的帖子,敏感词太多,例如警察,抢,钢管舞等这些都算敏感词,别的你能想到的就更不能写了,有时候我费半天劲写了一篇文章,因为敏感词和有些话不能说就被秒删了,那种感觉特别想当他爹。算了

文学城跟美利坚一样,不是完美的,却是目前我发现的星球上最好的一个,所以我只发,不互动,我发现唯一不被骂的方式就是不接招儿,嘎嘎

 

 

 

禾口
论坛主要还是靠交流的。不接招也不行。

会有怠慢他人的感觉。可以选择性接招。

跨坦虽然文化层次比较高,相比其他坦有火花,但也不是交流思想的地方。主要是交流生活,建立友情。就像一般人的社会,所以结构和秩序就很重要了。

很高兴你还能来,或许还可以继续贴你的故事,很多还等着呢。Amazon的操作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分与合
老姐啊,我其实并没有那么强大,后面的贴出来文化大革命就该爆发了,我会被乱刀砍死的哈哈

做不到不反驳,不反驳我就会诅咒了哈哈哈 ,还是和平共处吧,别惹火烧身了哈哈哈,一句玩笑话能批判我一星期,那我哪天要是急眼了那可就是她的灾难了

分与合
不明白不交流思想光交流生活如何能建立友情,我真是边缘人,还是和下里巴人打交道痛快哈哈哈
t
tbd
我给你指条路,发“难得一笑”坛,人不多,但是调侃包容,还有糙老爷们儿。

我昨晚上还想转你那篇的,肯定受欢迎,结果被秒删了。没办法。

受众很重要,要找对观众。

如你所说,只做真实的自己,二十一条鸡汤就不要了。

分与合
是吗姐?还有这么个论坛啊,那太好了,我去那里了哈不行再回来,我还是很留恋这里的大多数姐妹的

只是总想替论坛铲除几个怨妇妖孽哈哈哈

禾口
我们这里以前有咬毛巾一说。想说不能说就咬住毛巾。哈哈。

一个星期不只是批判你,也有大把赞扬。有争议才好呢。对你的作品推广有益呢。你自己考虑。

禾口
好像你唱歌好,还有一个想唱就唱坦。

想铲除谁的想法不对头,你这样想就不能在这里待。你不能砸坦的。

叹息,我不再说了,这两天我的心情也有点受影响。不是你的书,而是这边的交锋。

虽然觉得人性么就是那么回事。但是直面起来还是不那么舒服。

C
Calsh2007
跨坦很包容。广告贴是违规的。但大家都基本不说了。
a
alwaysluck
是的,广告贴在任何一个坛子都是违规,属于删贴的。跨坛还是很宽容的。
O
OrangeBread
看到昨晚的,里面说的就是当事人我,T班的回帖真是出人意料。。。,

忍功好吧?

t
tbd
我粗看了一下,沒注意指谁。我就说了只要不是传教就成。咱们观点不太一致,这很正常,我不会争的:)
O
OrangeBread
握手!不争:)

试想如果你被在公众网上吼,要把你的头按马桶里,你觉得很可爱,很可笑吗?

 

喜喜哈哈
不要局限这里。

"我爱我家"人流比这多多了。 你看看喜不喜欢,我来这里主要喝鸡汤, 有几个锻炼大老很厉害。你来了, 我突发念头要用英文发贴练习。。 但毕竟是个论坛, 我该主意了。呵呵, not much fun. :-)

 其它的, 我喜欢钱, 我在投资论坛和大千论坛(男的多一些)看看,Anyway, 如果有时间,哪里都混混, 总会找到你的哥门
  

D
DoraDora2008
为了拔高潘金莲,就贬低武大郎?武大郎不做圣人,就是恶人?用现代反叛精神标榜潘金莲杀人是民族英雄,却用古代圣人标准要求武大郎。这不
D
DoraDora2008
这不是双标么
分与合
谢谢嘻嘻哈哈,我觉得那个难得一笑论坛最适合我,人们都很友好,准备在那里扎根儿了哈哈
分与合
不想抬杠, 我把自己想象成潘金莲,那武大必死。您若是潘金连,也许可以白头到老。走了各位,祝好
军大衣
啊哈哈哈,我太服你了!

下回还得贴个引吭高歌的

C
Calsh2007
对于不同意见的人口出恶言 并以此为荣。已经很久沒和这样的人打交道了。
C
Calsh2007
我也很诧异我喜欢的几位ID居然看不到这点。 恶行或恶语 即使不针对我 也是足够的sign
D
DoraDora2008
不白头到老也有别的办法。阎婆惜逼宋江写休书,还可以私奔。不过下毒杀夫成功的话,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办法。
D
DoraDora2008
另外王宝钏照水盆,更可能是买不起菱花镜。她是住寒窑吃野菜的。
D
DoraDora2008
潘金莲下毒杀武大郎,不过是弱肉强食吃人中的一环罢了,因为大朗比她更弱,绝不是什么英雄。
t
tbd
不可爱也不好笑,我们会被自己的好恶左右,对好更包容,对恶更苛刻,虽是人之常情,也要反省,从我做起:)
禾口
美丽新妈妈,不用诧异。每个人的着眼点不一样。

像你这样班长,和前班长们,可更关注这个ID的表现出来的外在风格是不是和坛子和谐,有没有达到一般的礼仪标准等。

有些人就更关心她在这里发表的作品本身。爆没有爆粗口和她的作品好不好没有关系,虽然和她能不能留在坛子有关。当然作品好不好大家也各有标准。

可能有人因为她爆了粗口就拒绝再看她的作品了,这个是个人选择,或许是个优雅的选择,但是不能作为行为规范。特别是网上。

反正她也已经离开了,去了她觉得合适的地方。再辩对错也没有啥意义了。

禾口
不要太认真了。她都给你解释了,她把自己比作潘金莲了。

我没看她这个段子,但是可以想象,一定是围绕金莲的立场,做出合理化解释的。立场不同公平观不同的。

数与形
被她爆粗口的人受到了心理伤害,你觉得只是礼仪标准或和谐问题吗?
禾口
如果谈到心理伤害的层面

其实伤害是双方面,和多方面的。谁伤害深还真不好说,是个人感觉,和个体状态有关。但是对不对,其实大家是用社交准则来衡量的,谁的语言出格了?

D
DoraDora2008
现在想为潘金莲翻案的很多,不过是为标新而标新而已。她是想说自己有神挡杀神, 佛挡杀佛的那股心劲吧。
禾口
而且,

爆粗口本身,也发生再其他ID身上。有些人就可以被作为一种风格接纳下来。所以有个和谐问题。

禾口
不知道,没看:)

她在笑坦得到欢迎,就可以了。

她现在信神了,应该敬畏神。:)

数与形
这里哪个被爆粗口后愿意接纳她?我没看见哪
O
OrangeBread
亲家,那天是7月4日,网上人少,你知道来龙去脉吗?
D
DoraDora2008
她在这里是有争议而已。不过当然不比得一边倒受欢迎更好。
O
OrangeBread
哈!
D
DoraDora2008
她口无遮拦,说是语言习惯,并无恶意,这我理解。被骂的人觉得受到了伤害,我也理解。

毕竟谁被骂谁知道,个人感觉以个人感受为主。例如性骚扰也是以被施的人感受来判断,而不是以施加的人的主观意图来判断的。

禾口
你误读我的意思。

我是指有其他ID有爆粗口的现象,但是被接纳下来了。所以爆粗口有个和环境和谐的问题。不管怎么说,她确实和这里不和,所以去了笑坦。

不要追着我质问啊,我已经开始感觉有点不和谐了,好像无法待下去了。:)

禾口
她骂人我应该都看见了吧。

她骂人我不觉得对,也觉得诧异。但是不妨碍我喜欢她写的迷途羔羊。

原因我在前面给美班的贴里说了。

你感觉受伤了,我就安慰你一下啊。

O
OrangeBread
别说,我被骂了,虽然她马上3了,后来道歉了,当时我的感觉就是以后不再来KT了!
禾口
你说的没错。这个是断是非,和她作品好坏没有关系。

如果她被判定为坏人,其他人就被剥夺喜爱她作品的权力,这个画面也不太对头吧。

O
OrangeBread
我不需要安慰,吃惊的是大家的容忍度,基本教养礼仪问题,因为底层就要无限包容,引吭高歌?
禾口
理解你的感受。

我现在也有那种是不是需要不来KT的感受。

数与形
没有质问的意思,就是感慨人的立场决定人的感知和感受。
D
DoraDora2008
我虽然没看书,但是其它人可以看可以喜欢,也可以喜欢她这个人,喜欢她的风格,都可以啊。
禾口
说质问算开玩笑。

总体上同意你“人的立场决定人的感知和感受”

但是这具体事件上,你觉得我的什么立场决定我的什么感受呢?我个人认为就是,客观上我喜欢她写的迷途羔羊这本书,能触动我,引起我思考。和她这个人在论坛的行为没有关系。其他评书啥的,我没看。

数与形
说说我的观察

你受益于这本书,你愿意作者来互动,希望大家有更多的讨论,因为互动和讨论也会让你受益,所以你非常希望作者能留在这里。但这里多数人不喜欢她因为她爆粗口,所以你潜意识里想说服大家接受她,那么就要解决矛盾--爆粗口问题。

你比较奉行公平,不拉偏架,也不说违心的话,所以你说的是你的真实想法。你一直对心理感受很敏感,怎么这次对被骂人的心理伤害这么迟钝呢?只能解释为你的立场了。为了这个立场,你找出理由来justify,理由就是礼仪习惯。

蛮有意思的现象,大家一直说屁股决定大脑,看来不止是大脑啊。

禾口
有意思。

我的确敏感心理受害。所以橙包说的,看见有人这么野蛮,周围的人都容忍的,因而产生不公正的受伤感我能理解。但是就如我说,伤害是双方面的甚至是多方面的感受。和对错无关。对方能夸张的说出恶毒的话,也是因为她觉得受伤了尽管,旁观者可能觉得无厘头。当初作者提到拿刀子的人。我还尝试劝说了下,说人家没有恶意。后来作者又解释她也没有恶意,就是说话习惯。就像Dora说没有恶意不代表没有受伤。所以这里面的公正如何能扯得清。外部衡量的只是社交原则,和以往关系的积累。

关于这本书,我的确挺喜欢。但是我没有劝说大家的意图。作者要走也是她的选择。可能我的想法比劝说大家更糟。潜意识让我杠上了,因为我要坚持就事论事的原则。人和书分开,不能接受因为不喜欢她,就不顾一切的打压她的书,当然不喜欢是可以的。为了否定而否定,我无法解释。感觉是遇到不讲道理的了。而且有人支持这种不讲道理,所以也产生受伤感。

我不会为了道德原因去指责排斥他人,这个是我的基本立场。自然不会加入维持道德秩序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