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苦 vs. 学习之苦

糯米粥
楼主 (文学城)

最近有所思。 现实中,我感觉是,更多的时候,人们宁愿生活之苦, 而不愿学习(自我提高)之苦,我自己就也常这样。 为什么呢? 

比如说减肥药的市场就比健身课的大多了, 尽管健身当然比吃减肥药更好。 为什么呢? 吃减肥药多轻松呀,而健身课多累呀。 

再比如论坛上时不时有纠结于家长家短的狗血,乍一看觉得苦主运气不好, 可如果推敲一下,入局前苦主有时候也许可以通过判断力绕开,当然有些事绕不开的,但明明可以破局,苦主万万不肯,只想倾诉,为什么呢? 改变自己是个学习的过程, 多累呀!

再比如我上的书画班,开班一两年,这学期难度加大,做作业的同学们越来越少,几乎没有了。 平时上班家务忙娃一通下来,说不累那是自欺欺人,然后再去做书画作业确实不容易。 以此类推,让工厂工人们晚上上夜校进修个专业出来,能做到的估计寥寥。 

吃了生活之苦的人们往往还挺有成就感的, 觉得自己或者勤劳勇敢,吃苦耐劳,或者顾全大局,委曲求全。 可是如果提高自己,判断能力上去了,谋生能力上去了,有些弯路就不会走,会避免很多生活之苦。 为什么大伙儿不一定走这条路呢? 

今天google出一个很认同的答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72483562/answer/370834657

生活的苦难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无论如何只要还生存着,行尸走肉也可以得过且过,最终习以为常,可以称之为钝化。

学习的痛苦在于,你始终要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认知的丰沛的感情,这不妨叫锐化。

一经对比就会发现,为什么古人会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如果生活是对意外习以为常乃至压垮骆驼,主动学习就是选择去一层一层的剥开我的心。

数与形
人分属不同的材料,只有一种材料的人才擅长学习也愿意学习,

其他的赶鸭子上架,就算强迫花进去很多时间学,最后也学不出啥来。这是事实,可惜很多人不愿意接受。

数与形
人分属不同的材料,只有一种材料的人才擅长学习也愿意学习,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在惊叹这一段段惊世未了情的同时,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欢乐痛苦。由于文化的差异的婚姻观念,以及成家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婚姻中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跨国婚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浪漫,那么甜蜜。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口子告诫我们,其实与任何一段婚姻一样,跨国婚姻,不仅仅是相爱。

  日本男性最愿意娶中国女性

  随着中国人逐步走向世界,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目的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在逐渐增加。在这些中国人中,一些女性嫁给了日本人为妻。日本政府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日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婚姻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日本男子娶外国女子为妻的越来越多,其中娶中国女子为妻的比例最高。

  随着日本人口增长率一年比一年低,40多岁的一般日本男性现在很难找到二三十岁的日本女性为妻,原因是如今日本女性都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一般的40多岁的日本男人的经济条件大多都达不到她们的要求。于是,这些日本男子尽快解决单身寂寞的最佳办法就是把寻求配偶的目标转向国外。一般日本人都认为,中国人的长相与日本人很像,饮食差异也不大,都使用筷子,都会写汉字,等等。

  中澳婚姻温而不热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文化背景十分不同,但是两国间的联姻数量却一直居高不下。这当中,除了经济的吸引和文化的好奇等有利因素之外,也存在许多困难和误解尽管中澳交流年年发展,但是两国婚姻并没有出现过突增或者突降的情况,近几年每年结婚人数比例的增长基本不超过7%,偶尔还有降低。这种平缓增长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几年中澳婚姻交流没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澳大利亚移民局对中澳婚姻的签证一直控制严格。首先他们要证明双方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持久性,而且这种考核对申请人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现状,家庭中长辈参与程序和申请人对婚后的安排,并未加以深入考察,而是直接套用澳大利亚的各种观念、行为标准和移民部政策,罗列出一串串申请人未能符合的条件或标准。所以有时候申请人在面试时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成为拒签理由之一;有时,申请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或不和,尽管双方和好如初,但仍然会被移民官抓住把柄赫然成为拒签的重要理由之一。从2002年12月开始,澳大利亚立法规定实施新的结婚证书颁布办法,所有要登记结婚的配偶,可以先谈好彼此的结婚条件,包括离婚时财产如何分配,小孩如何教育,要到什么地方度假,甚至一周做爱几次,等等。

  许多在悉尼的中国人对此无法理解,但是澳大利亚人对此另有看法,悉尼大学正要结婚的安德森教授就认为,这样很清楚,也是一种互相尊重对方的表现。

  中澳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专家说原因和澳大利亚整体婚姻文化习惯有关。澳大利亚是有名的家庭观念差的国家,在世界各国夫妻离婚率排到前三,第一是美国。4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男人中,有过离婚记录的占全体总数的40%。所以澳大利亚人把婚姻看得比较淡。

  中德联姻喜忧参半

  上海的磁浮列车开通了,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电机商人彼得先生感到非常兴奋。他很清楚,中德两国合作的磁浮列车项目的开始意味着中德两国在上海的合作前途无量,对他个人来说,这绝对有助于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上海找一个中国媳妇。“两国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姑娘对我们越来越不陌生,我在工作中和她们交流越来越容易。”彼得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据了解,彼得先生身边有这种想法的德国小伙子还有不少。

  德国人把婚姻家庭看得很重,这一点和中国人很相似。如此他们认为应当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才能结婚,否则婚姻会不稳定。也因此,德国人办理跨国结婚的手续非常烦琐。登记结婚的话,首先要把从小到大各种证件能办上的都办上。这些文件必须首先经过中国公证机构公证,再经中国外交部确认,最后由德国驻中国大使馆认证后再邮寄到德国,由在德国注册的翻译公司译成德语,后再递交给婚姻登记处。但最终能否结婚不是由婚姻登记处说了算,所有文件都得送德国各州最高法院由法院决定。一般来说,没四个月这套程序批不下来。乃至有一种说法建议凡欲和德国人结婚者转道丹麦办理,那里三天就够了
军大衣
还得分学啥。。。

数与形
所以要人尽其材,物尽其用,而不是一刀切。
酒绿春浓
一技之长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年轻时应该要时间换知识技能,不然就要一辈子用时间换钱,累死才够吃饭
O
OrangeBread
人有惯性,读书时一直在那种状态里,到了社会遇到种种,觉得读书是件单纯容易的事,可以一直吸收。

现在上来年纪,经历种种,人在江湖,身不有己。

钝化和敏锐,相对来说,处事老道了,书本的东西淡化了。

Book smart 和 street smart 都很重要。

z
zhuangqiushui
老钱说的:不识字被人骗

识字的被印刷品骗

p
purple123
你说这个很有意思

我有一个朋友是陪读来的,老婆带着老公来的。老公国内也研究生毕业,聪明的很。就是不爱学英语。出来20年了还是就磕磕巴巴的英语,要不是自己脑瓜灵在工厂里混个领班还不知会多惨。一开始就在餐馆打工。后来几乎可以当厨师了。再后来经人介绍才进了工厂。

数学好,算个材料啥的比别人强多了。可是说英语还是让人听不懂。这20多年要是花点功夫在英语上他也不是现在这样了。

看别人看的清楚其实我自己也一样。多花点时间学习各方面都会提高的。人性使然。。。

你还可以看大部头,,,佩服

糯米粥
有点不愿意接受这是事实。还是倾向于相信人的潜力无限。有的不一定是学术学习能力,可以是其他的比如跟人打交道,也是学问
糯米粥
在家里小娃上pre-k的时候就跟他说,长大没有一技之长,就得去麦当劳flip burgers, 又热又没意思
糯米粥
特别同意street smart一样重要。street smart也是基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总结,也是一种学习。就怕后知后觉, 或者
糯米粥
老钱是钱锺书?那他不仅被印刷品骗了一辈子,还同流合污,自己写书来骗人
糯米粥
看大部头有一个tip—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看多少页(我一般是20-40页)这样聚沙成塔,

我现在觉得学习能力不一定就完全跟学历成正比。当然高学历里面学习能力强的比例高。

糯米粥
无知无觉的浑噩度日
z
zhuangqiushui
他还可以,写得叫人看不懂,也骗不了几个
糯米粥
你们怎样?记得前一阵子只能跟澳大利亚通航。现在放宽了通航国家吗?
z
zhuangqiushui
又进了几个病例。。。跟你们说这个,好象太矫情了?

p
purple123
男的不愿学英语的比较多:)
布兰雅
观察的新视角。因不勤奋而受苦,然后炫耀受苦。

(光荣并且自豪地)...我那时穷啊,你的不知道我多惨。。。

================================

小朋友:爸爸,我们家房子怎么这么小?

爸爸:我们家没有钱啊。所以你要好好读书,以后赚很多钱,买大大的房子。

小朋友:爸爸,那你小时候怎么不好好读书?

 

 

L
Lovenature
还有,学习知识,或掌握一门技能或变成自己的一部分,这需要长期一点一滴积累。如果短时间不能见效,其他事情一来忙了累了就会慢慢放弃,

除非是真心喜欢,或者是有决心和毅力。

糯米粥
可不,我们每天增几万...
糯米粥
嗯,这倒是
糯米粥
哎呦,这小朋友脑子真灵活!
L
Lovenature
小人儿反应真快
糯米粥
你们太聪慧了。说的角度都特别有意思。我很同意
k
kentridge
这叫宿命。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X
Xingfujiaren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mission。有的人用手有的用脑

有的用耳有的用眼,来完成自己的journey。人的智商差别很大,有的人一年学的东西有的人几天就写完了。几天学完的人就会整天玩。这种人也有自己的苦。这种人的苦前者理解不了

桃子苹果
人对“苦”的理解就不同。

安于现状,挑战自己,不同的活法而已。。。只要是自己选择的,都挺好。

 

g
gzlady
我就是安于现状的典型, 各人的个性能力不同, 我算是按自己的本分活着 :)
b
better.life
今天听到的一句,大概意思就是:people tend to do things that’s comfortable and

Convenient, but doing uncomfortable and inconvenient things will make a difference (or make us different)

是Bryan Stevenson说的,顺便推荐一部电影:Just Mercy, 是根据他的真实事迹拍的。

桃子苹果
知道自己的本分是啥,就很不容易了。

有的人静不下来,停不下来。。。有的人愿意固守成规。

另外,半瓶子是满的,也能苦中作乐。半瓶子是空的,也能把好日子过成味同嚼蜡。

只要不把自己的世界当作全世界,不把自己的苦乐强加给别人,就应该被尊重。

螺丝螺帽
老爸反应慢。应该:我因为读书好了才有小房子。基础面不一样的

想起最近朋友母子对话:

 

一代代升级

 

从大农村

到城市

孩子进大学

孩子出国

下一代,是不是要去月球?

L
Lovenature
哪里,就是一打酱油的 lol
X
Xingfujiaren
知道本分知道自己limit是智慧,安身立命中年之后

不是坏事。

a
alwaysluck
人本性中可能都有寻易求简的趋势吧,而且对多数人来说,脑力劳动苦于体力劳动

除非这种脑力劳动是自己的passion。

糯米粥
嗯,都到了玄学高度了。LOL
糯米粥
我也是按本分活着。这篇就是纸上谈兵,胡侃海聊
g
gzlady
哈哈哈, 其实我也不大知道自己的本分是什么, 我的意思是我不是一个很进取的人, 但我在可能的范围内还算努力 :)
糯米粥
太喜欢你说的这些了。

我写这篇有一个原因是自勉--就是有时候自己没做到对自己的要求的时候, 反思一下为什么。 

“只要不把自己的世界当作全世界,不把自己的苦乐强加给别人,就应该被尊重。” -- 太欣赏这句了。 我用来提醒自己吧。 有时候不一定做得到,但争取时不时提醒自己

 

糯米粥
太谦虚了。这么努力还这么谦虚
糯米粥
挺同意这句话的。谢谢推荐!
糯米粥
嗯,人间正道是沧桑--说到底其实是“逆流而上”
糯米粥
一方面是这样,另一方面我还是格外倾佩一些push the envelop的个体,是我们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
g
gzlady
其实你这篇说得极好, 对孩子们的提醒尤其是有意义。

我见到过很多美国孩子大学毕业还为房租和基本食物而挣扎的例子。所以你这篇教育孩子们努力上进的帖子就很有实际意义了。 我自己其实也是个比较散漫的人, 以前读中学时就常迟到, 请假的, 所以性格决定了命运, 就一辈子做个码工。 没有在专业上有进一步的发展。 想着挺惭愧的,  我安慰自己一下, 觉得也是性格决定命运吧.

 

g
gzlady
不是谦虚啊, 其实你才是真正的读书人呢
糯米粥
看到了!码工都是自谦的名称。我才是普通人。现在觉得可以以一己之力立足于社会,就是很值得自豪的事情~
L
Live2Tell
What you belief dictates what you think

, dictates your emotions, dictates your actions, which leads to results. The results reinforce your beliefs.

-David B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