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敢生养娃吗?

简妮真人
楼主 (文学城)

 

这张天使般的脸,是17年前一个两岁的孩子的。她的眼神无比清澈,对世界充满了善意的好奇和欣喜。她柔软卷曲的头发蓬勃生长,让人联想起在当年阿尔卑斯山间的草丛里奔跑雀跃的那个瑞士女孩海蒂。她的美好曾经为我带来抽象的幻觉,好像整个世界陡然间改邪归正,成了一片向往已久的温暖乐土。

 

就是这个稚嫩纯洁的生命,她改变了我的世界。曾经有很多年,我的日常变成了时时刻刻至少都是两个人的日常。我每天都带着她和想着她,在我出去办事的时候、上街的时候、干活的时候、会朋友的时候……

 

昨夜幽梦突然又回到17年前的那一年了。一早醒来,依稀残留在脑中的,是带着那个两岁的新生命过着的琐碎日常。虽然只是一夜,却如同又经历了一遍。

 

我无比怅然地坐起来,靠着床架发了会呆。窗帘的缝隙里投进一丝微弱暗淡的天光。外面似乎又下起了雨,浠沥沥地声响。打开手机翻了翻,微信里北美文学城的“风华正茂”群八个小时里多了几百条聊天记录。打开一看,原来是又加进了几个刚刚晋升为大学生家长的海外华人。可怜天下华侨父母心,好多都是第一次作父母、诚惶诚恐,大家抱着团相互商量孩子的大学学业、成长、前途问题以及交流各种相关信息。我是八月的时候被加进去的,那时候孩子刚被伯尔尼大学医学院录取,我慌慌地找房、找医学院学生的家长取经。

 

Swissinfo瑞士信息的官方公众号这周也发了两三篇关于养娃经济花销的新闻,比如《在瑞士养孩子需要多少钱》。原来在瑞士要养育一名十八岁在家住的独生子女,父母每月基本生活花费近1700多瑞郎,六岁和六岁以下的孩子每月1220瑞郎。就是说,把一个独生子女养到18岁,基本生活费是32到32万法郎。在瑞士养过孩子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一定不包括很多额外的费用,比如爱好兴趣、特别辅导教育、托儿费等等。而今天,我们家每个月给在外上大学的女儿的生活费是每月1650法郎,不包括各种保险、住房、水电和学杂费。

 

 

 

不知道在瑞士的华人妈妈里有多少为了孩子的到来放弃了自己在事业上的发展全职在家或者半工半家的。我当年来到瑞士的第二年生下孩子,一直到孩子七岁了才找了一份全职的工作。二十年前的瑞士,家里有了孩子,男人工作养家、女人放弃工作或者减少工作时间在家照顾和陪伴孩子、打理家务,仍然是社会结构的主流。不管时代如何发展,我个人还是觉得这样的安排带着人性和传统的温情,虽然后来,我在孩子上学之后还是选择了重返职场、自我实现。因为打点一个有孩子的家是很繁重的责任,很需要有体力和时间呀,而母亲的陪伴是旁人无法取代的。

 

如今,我们公司里的年轻一代工作女性,不管家境好坏,即使是刚刚生孩子,大都选择了保留工作,有的甚至依然全职工作,尤其是外籍员工,根本不会考虑减少工作时间。瑞士的托儿机构不多,源于瑞士传统的观念依然没有消退,社会和政府不大力支持孩子年幼的时候全天托管。

 

在瑞士孩子私人托儿所全日托花费多少?—— 2500到3000法郎一个月。有的托儿所也可以按天算,一百多法郎一天,假期照交。在大多数的街区,上托儿所是要提前预订名额的,临时找可能找不到。

 

孩子到了四岁是可以上当地公立幼儿园的,七岁后上小学,可是被分成上午下午各两个半小时,家里如果没有人候着孩子放学,就必须安排私人托儿所接送和托管。

 

Swissinfo瑞士信息的官方网上搜集了很多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如果好奇的话可以随时查看。而对于我,这都是过去的事了。养孩子固然费钱费事,投入的感情、精力以及自我改变却无法用数据来概括。今天一早有人把我作为过来人问了一个问题,有了两胎,再要一胎好还是不好。我在手机屏幕的这一边不置可否。如果按照Swissinfo上总结,有了第一胎,以后附加的一胎或两胎平均下来养育成本会大大降低,经济上还是很实惠的。只是在养几个孩子的这个问题上,真是见仁见智,每个家长的承受能力(体力、财力、爱的能力)和养育策略也是不同,简直就是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七月份的时候,在北美的一个女人群里就有人转发了一篇微文《她是家庭主妇,7个孩子的妈,变身欧盟首个女掌门!》,是德国“铁娘子”——今年61岁的乌尔苏拉·冯德莱恩的生平介绍。看看,有女人就有这个水平。我也很好奇,那七个孩子得到的爱、被分到的陪伴是什么样子的。在瑞士,七个孩子可以开个私人托儿所了。我可以想象自己有两三个孩子,保证给与他们一定的单独的时间、爱和关怀,那种细腻的、小众的爱和关怀,同时还可以忙里偷闲地自己犒劳一下自己、关怀一下老公。再多的话,就不可能了。我太了解自己了,我不是那种很能拿得起、放得下地放养的妈。我想起从前有无数次,孩子一叫我,我就不管在干什么、都会马上答一句“来了”、然后放下手中的事去伺候她。那是什么样的关心和牵挂呀,整个人都不属于自己了,连丈夫也后置了。而且,我发现我也不算是特例。如今我在一个瑞士的妈宝群里,每天都上千条的信息交流,包括到每个妈妈的点滴日常、心情、宝宝每天的细微反应和健康状况。我可以想象每一个最后变得超级能干的妈都是这样被历练而自我成长出来的。

 

岂知孩子小的时候如果身上没大病还算是比较省心,长到半大不大的时候最让人操心,弄不好会成为压垮一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在这个不安的、不完美的人世,生命的孕育、成长实在是一件无法掌控和计划的事。

 

我只养过一个孩子,心智也已经是被千锤百炼了,而且还是在孩子没长得特别歪的情况下。因为孩子青春期的爱好培养、心理平衡和安慰、学习辅导、升学择校、交友,都是又费钱、又费时间和心力的事,作父母的有时候还得逼着自己去学习一些新的知识来适应教育孩子的需要,——上进是必须的。另外,在培养孩子正确三观之前,自我就要完善,也要适当自律,不然会遭遇被自己的孩子言语相向的待遇。总之,就是生了孩子,自己就不是自己的了,生活也不完全是自己的了,考虑事情的角度也不光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了。

 

这些日子我有时候会想,精明的上帝创造了这个奇妙的世界和世界运转、延续的逻辑,实在很巧妙和严谨。我们生养的孩子明明在长大之后会脱颖而出有独立的人格和思想,也可以远远脱离父母成为单独的存在,他们不再归属于父母、而是自由的。可是新的生命必须通过父母来到这个世界,这些生命年幼弱小的时候,要在守护中才能好好地成长,上帝于是将心甘情愿地全心哺育后代的天性赋予父母,直到有一天那些新的生命有能力脱身而去、成为自由独立的个体。父母是上帝安排来繁衍人类的角色。

 

我们作父母的做的所有一切,都是心甘情愿。凡事只要是心甘情愿,就会变得很简单,不计较,无怨言。

 

这个周五,我女儿从伯尔尼大学回家的路上在苏黎世市区停留了几个小时用来会朋友,直到晚上八点才回到家。到家前的半小时她给我电话,告诉我到家的时间,并且理直气壮地要求我给她做些好吃的。她说,妈,你必须要做很好吃的饭喔,因为我一周才回家一次。她到家的时候,我在厨房里已经忙活着做好了三样热腾腾的菜,电饭煲里的新鲜米饭也煲好了。第二天一早,在她出门去城里会朋友前,我也早早起床为她做了她爱吃的、要求带肉碎和小葱的肠粉。周六傍晚,吃过饭后,她歪在客厅的沙发上看书,我在窗前泡茶。泡好了为她满上一杯放在面前,然后把准备好的切成小块的柿子、芒果以及绿豆糕排好在小碟子里给她做茶点……

 

睡觉前,帮着她吹刚洗好的长发,在餐桌的灯光下为她剪手指甲——她安静地坐在那里,顺从地把修长的手指伸到我的面前,我小心地一点点帮她修剪。她突然说,妈,我想起小的时候你总是这样帮我剪指甲,可是上次是什么时候我都不记得了。我沉默不语,继续一根根指头剪过去。是呀,时光荏苒。我没有告诉她,那时候她的小手指特别微型、不是很好剪呢,每次我都要很细心,尤其是她小baby的时候。现在她的手指长大长长了,可是我比以前更要小心了,因为我的眼开始花了。

 

养了这么多年的孩子,如果不是看了Swissinfo的数据,还真没有仔细盘算过或者想过花费和投入的问题,看了后就有了点感触。事实是,既然生了,养就是了,就是家里只剩一口饭,也会留给孩子吃,也会去尽心尽力爱她、给她时间。至于生存,圣经里写:“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 一切的安排都像清晨那窗子透进的天光,有它的神性。

 

欧洲的年轻人也有很多选择不生孩子的,因为就不能随心所欲了,某些生活质量就要打折扣了。是会有个人牺牲的。权衡各种,如果回头再来,我想我这种人还是会选择生孩子,毕竟,那些在岁月里沉淀在心底的最闪烁的记忆,都不是一个人自己的时候,而是和孩子一起的时光,所以苦点累点,还是值得吧。

 

不过,生孩子也是要有缘分的,不是吗?

 

我女儿有时候也会在饭桌前展望一下未来,她觉得自己将来一定会生孩子,而且她还要求我象其他中国父母那样帮她带孩子,所以我的育儿任务到老了还不会结束呢。养孩子还是要很多勇气的,持久的勇气。

Home blog: http://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13/

关注公众号 [ 人海欧洲 ], 阅读一个中国南方女子二十年欧洲旅居生涯沉淀出的经历、视角、洞悉、生活方式和品味、感触。

请将我设为星标和置顶,不错过每次推送。扫描二维码关注 [ 人海欧洲 ]

在拉亨的网球俱乐部。网球季的那几个月,我们每个周末几乎都是在那里度过的。

在自己的房间里玩

每天在湖边的儿童游乐场玩

周末有时候会有客人带孩子一起过来玩

 

一直想向你们推Swissinfo的网站和公众号,那里是瑞士政府的官方新闻平台,会对我们瑞士华人的生活和工作有很大帮助,在微信里搜索就行。

 

- 文字完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还敢生养娃吗? 浅吟低唱,也是生 记忆叠加 六月的那道浮光 (一) 日内瓦湖畔:白色水仙漫山遍野地在风中招摇
j
julie116
娃肯定要生。但是生娃一定要趁早
j
julie116
娃肯定要生。但是生娃一定要趁早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世界在逐渐了解中国,中国人也在逐渐了解世界的异性。他们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有的甚至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分子。于是,有些中国人漂洋过海,嫁给了外国男人或者娶了外国女孩。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跨国婚姻的登记数几乎是逐年繁荣昌盛。1982年,中国跨国婚姻登记数为14193对,而到了1997年已达50773对,涉及53个国家和地区。

  人们在惊叹这一段段惊世未了情的同时,却忽视了故事背后的酸甜苦辣欢乐痛苦。由于文化的差异的婚姻观念,以及成家的目的各有不同,在婚姻中演绎了一幕幕悲喜剧,跨国婚姻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浪漫,那么甜蜜。来自不同国家的两口子告诫我们,其实与任何一段婚姻一样,跨国婚姻,不仅仅是相爱。

  日本男性最愿意娶中国女性

  随着中国人逐步走向世界,以工作、学习和生活为目的旅居日本的中国人在逐渐增加。在这些中国人中,一些女性嫁给了日本人为妻。日本政府公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随着日本的国际化程度提高,国际婚姻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日本男子娶外国女子为妻的越来越多,其中娶中国女子为妻的比例最高。

  随着日本人口增长率一年比一年低,40多岁的一般日本男性现在很难找到二三十岁的日本女性为妻,原因是如今日本女性都要求较高的生活水准,而一般的40多岁的日本男人的经济条件大多都达不到她们的要求。于是,这些日本男子尽快解决单身寂寞的最佳办法就是把寻求配偶的目标转向国外。一般日本人都认为,中国人的长相与日本人很像,饮食差异也不大,都使用筷子,都会写汉字,等等。

  中澳婚姻温而不热澳大利亚和中国是地球上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文化背景十分不同,但是两国间的联姻数量却一直居高不下。这当中,除了经济的吸引和文化的好奇等有利因素之外,也存在许多困难和误解尽管中澳交流年年发展,但是两国婚姻并没有出现过突增或者突降的情况,近几年每年结婚人数比例的增长基本不超过7%,偶尔还有降低。这种平缓增长一方面说明中国人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趋于稳定,另一方面也说明近几年中澳婚姻交流没有什么突然的变化。

  澳大利亚移民局对中澳婚姻的签证一直控制严格。首先他们要证明双方婚姻关系的真实性和持久性,而且这种考核对申请人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文化传统,经济现状,家庭中长辈参与程序和申请人对婚后的安排,并未加以深入考察,而是直接套用澳大利亚的各种观念、行为标准和移民部政策,罗列出一串串申请人未能符合的条件或标准。所以有时候申请人在面试时一个不经意的回答会成为拒签理由之一;有时,申请人在婚姻生活中的矛盾或不和,尽管双方和好如初,但仍然会被移民官抓住把柄赫然成为拒签的重要理由之一。从2002年12月开始,澳大利亚立法规定实施新的结婚证书颁布办法,所有要登记结婚的配偶,可以先谈好彼此的结婚条件,包括离婚时财产如何分配,小孩如何教育,要到什么地方度假,甚至一周做爱几次,等等。

  许多在悉尼的中国人对此无法理解,但是澳大利亚人对此另有看法,悉尼大学正要结婚的安德森教授就认为,这样很清楚,也是一种互相尊重对方的表现。

  中澳跨国婚姻的离婚率一直居高不下,专家说原因和澳大利亚整体婚姻文化习惯有关。澳大利亚是有名的家庭观念差的国家,在世界各国夫妻离婚率排到前三,第一是美国。40岁以上的澳大利亚男人中,有过离婚记录的占全体总数的40%。所以澳大利亚人把婚姻看得比较淡。

  中德联姻喜忧参半

  上海的磁浮列车开通了,来自德国慕尼黑的电机商人彼得先生感到非常兴奋。他很清楚,中德两国合作的磁浮列车项目的开始意味着中德两国在上海的合作前途无量,对他个人来说,这绝对有助于实现他一直以来的梦想——在上海找一个中国媳妇。“两国交流越来越多,中国姑娘对我们越来越不陌生,我在工作中和她们交流越来越容易。”彼得操着生硬的汉语说。据了解,彼得先生身边有这种想法的德国小伙子还有不少。

  德国人把婚姻家庭看得很重,这一点和中国人很相似。如此他们认为应当有了一定经济基础才能结婚,否则婚姻会不稳定。也因此,德国人办理跨国结婚的手续非常烦琐。登记结婚的话,首先要把从小到大各种证件能办上的都办上。这些文件必须首先经过中国公证机构公证,再经中国外交部确认,最后由德国驻中国大使馆认证后再邮寄到德国,由在德国注册的翻译公司译成德语,后再递交给婚姻登记处。但最终能否结婚不是由婚姻登记处说了算,所有文件都得送德国各州最高法院由法院决定。一般来说,没四个月这套程序批不下来。乃至有一种说法建议凡欲和德国人结婚者转道丹麦办理,那里三天就够了
a
alohamora
有女初长成

在瑞士读医科容易吗?

s
sansemao
孩子是上帝派来的天使!
L
LLHappily
一直很喜欢你的文章
简妮真人
对。我就是30岁以前生的。
简妮真人
难,很难。
简妮真人
我也是这么觉得的,不过只限于小时候
简妮真人
谢谢你
桃子苹果
生了养了才知道,这其中的快乐和满足也是钱无法衡量的。。
a
alazycatinsd
怎么说呢,父母已经高龄,我自己也开始挥别青春的尾巴,才有深刻感触

养娃好,特别是养个懂事的娃,能跟自己说心里话,很多时候忘记了母女关系,这种感觉啥都不换。

福禄寿喜
美国更贵,主要是大学学费,学区房,课外活动,游山玩水,娱乐享受,一个起码一百万。女儿听我算完帐,问我养娃那么花钱,为什么还要娃?

我说喜欢养娃的经历,享受亲情,还可以把自己的基因传下去。

能生就能养,传宗接代是动物的本能。

清水胜浓茶
从经济上考量,养娃肯定是亏钱赔本

经济外的收获,因人而异。

抚养孩子就是一段比较辛苦的经历而已。有或没有,都是自己人生的一段路,而不应该是全部。

G
Gbdjw
厉害:“每月1650法郎,不包括各种保险、住房、水电和学杂费”

我家的才300美金。

X
Xingfujiaren
我们

没给孩子花这么多钱。孩子没上过课外辅导班,没上过兴趣班。他也没什么特长。一路上的都是大公校。体育队也是学校的。没多少钱。什么集体运动都试过。衣服高中之前都是target old navy 不到20块的, 高中之后假期自己打工。车也是我家老大用了10多年的破车。吃下本钱几乎我顿顿做,牛肉鸡肉羊肉猪肉鱼一周轮着来。很少吃junk food. 大学也是全免de所以没觉多费钱。准备给他买车买房子赞助

孩子什么生活环境都能适应。有爱的家庭生活艰苦点孩子也会快乐

L
Lovenature
好孩子好家长
X
Xingfujiaren
算不上。就是粗养放养。非常耗神提心吊胆哈哈

吃糖多、这些在我家都不是事。孩子小学有阵跟着老公整天和soda, 说也不听。有次发烧肚子疼带他去看医生。一侧尿,脱水。医生就吓唬他,再喝饮料,命都不保了,很感谢那个医生,非常耐心解释为何不能常喝饮料。后来我就注意教育方式。用不同方式讲道理。道理通了孩子也就照做了。至于大学学费,我们junior year就开始商量。专业为主,最重要。学校能上藤校就支持。申请merited 奖学金。再打工。基本没问题。反正鼓励他拿奖学金,打工。他自己没意见。

L
Lovenature
现在孩子已经慢慢走自己的路了,我们再扶一程,希望他们走得稳走的远
L
Lovenature
这一路过来真不容易啊
X
Xingfujiaren
我觉得做父母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安全感

不管人生路上up and down, we are always there with them. 我的父母就是这么做的。该批评就批评,牺牲自己利益在困难关键时候帮孩子。孩子都是看父母如何做效仿的

L
Lovenature
是的

是的,这个安全感能帮他们应对各种挑战,我在儿子高中几年也是提心吊胆的,现在他知道我们对他的关爱,有什么大事都会和我们分享交流看法。

a
alwaysluck
好可爱哦。养娃除了精力时间经济上的付出,最重要的是还是一生的牵挂。
h
hibiskus
赞娓娓道来!不过这娃有点被宠得厉害,一周回一次家不应该积极给家里干活吗?:)国内家境好的也不推崇隔代带娃了
O
Oona
孩子们都长大了,相信你为孩子做到了最好,给自己一张大奖状吧:)
每一天的好心情
写得好,娓娓道来! 我几乎和你走的路一样,也是对孩子亲力亲为地悉心呵护培养!其实反思一下,我后悔为他们做得太多了,应该让孩子从小
f
flyinginthewater
非常

不喜欢这文章的调调儿。

除了费钱, 占用自己时间, 精力, 没有读出什么对孩子的热爱, 仿佛都是迫不得已做到。。。不情愿多于人味。。这样的人最好别养孩子, 否则会造成社会麻烦。

如果没体会到养育孩子给自己带来多少欢乐, 没有看到孩子成长过程让自己重新认识生命 和对自己和伴侣的更多了解, 这样的父母很失败。。

对孩子最重要的是父母的爱和陪伴, 而不是金钱。。。

 

a
alazycatinsd
养孩子最花的就是精力和陪伴,也就是说,爱的感情。
S
Speedy2426
母女情深,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